🪦當死亡不再是死亡,生者該如何面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知名音樂人包小柏在女兒過世後,透過AI讓女兒「復聲」,能夠和他們夫妻倆進行對話。這樣的科技進展究竟會帶來什麼衝擊與影響?



幾個月前我曾發表〈當死亡不再是死亡,生命該如何定義?〉一文,討論「AI複製人」的議題,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AI複製已逝親友」的技術。


我也曾多次提醒殘酷的現實狀況:研究永遠趕不上AI的「進化」速度,法令永遠追不上AI的「運用」速度。就以ChatGPT為例,目前的研究幾乎都還停留在「GPT-3.5」,然而功能、威力遠勝的GPT-4早已廣為使用。至於法令,歐盟的「人工智慧法」去年才達成協議(而且只是粗糙的泛泛法條),2026年才會全面生效,屆時AI所造成的影響、衝擊早已不知造成多少傷害!


五月初《Philosophy & Technology》終於出現第一篇討論這個議題的正式論文,由倫敦劍橋大學萊弗哈姆智能未來中心(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LCFI)的研究人員所發表。



先為不熟悉這個議題的讀者提供懶人包,進行一些背景知識說明:


只要將某位已逝親友的大量語音、影像、互動紀錄提供給AI,就能「訓練」AI模仿他的說話口吻、互動模式、表情動作,讓對方在螢幕中和你談天說地、緬懷過往,就如同現在和親友使用「視訊通話」、「視訊會議」。


世界各國已經有有好幾家公司提供這項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極度思念過世親友的使用者,讓他們能夠透過「投影技術」與死去的親友進行對話。提供的語音、影像資料越多,AI就能模仿得越像、越逼真。


從正面角度來看,這能安慰許多難以走出傷痛的遺族。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然也很容易讓人沈浸其中,難以走出親友過世的傷痛,因而無法度過正常的「哀慟反應」(grief reaction)。尤其若是運用於兒童身上,更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另一個更具爭議性的問題則是,對於因癌症、慢性病而不久人世的患者,基於家屬的要求必須在死前每天對著攝影機說話、回答問題,盡可能錄下更多、更詳細的影像與聲音,好讓AI學習、模仿得更逼真,才能讓親友在他死後可以和更逼真的「AI複製人」對話、互動。


圖片來源:Bing Copilot 生成

圖片來源:Bing Copilot 生成


除了以上爭議以外,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還指出這項技術可能的商業運用(與衝擊)。


由於上述技術需要動用高階軟硬體、耗費大量AI算力,因此目前幾乎都是採取「計時收費」模式:使用者付出不下於「接受心理治療」的費用,和AI亡者進行半小時、一小時的對話。


那如果使用者無法再負擔如此高昂的費用,又該怎麼辦?會不會反而陷入更深層的哀慟、憂鬱?


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會有AI公司提出類似以下方案:看廣告來換取和AI亡者進行對話的時間。可怕之處在於,這些廣告雖然和過去一樣是推薦特定產品,但卻是由每個使用者最思念的那位逝者擔任廣告主角與推薦者!如此一來,當然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也更容易進行「操控」!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我們需要立即開始思考如何減輕這類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及心理風險,因為它已經存在甚至商業化。


我的結論則是:「AI複製逝者」將會挑戰、衝擊我們對生死的觀感與概念。正如同「虛擬情人」將會挑戰、衝擊我們對愛與親密關係的觀感與概念。



我的手上有許多第一手資料及使用經驗,歡迎有興趣深入了解、進行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我聯絡,我很樂意無條件提供、分享!

研究合作、撰稿、演講邀約請透過方格子頁面留言,或者email:stoicismdigital@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35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AI運用、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5/04/13
日前一篇有關「AI聊天機器人」的新聞報導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女網友在《Dcard》上述說自己的困擾,原因是男友使用ChatGPT生成「虛擬女友」陪他聊天,並且進行擦邊球的情愛互動。 底下網友的留言、回應、建議十分踴躍,遺憾的是依舊落入我反覆提醒的窠臼:過猶不及。要不就是過度低估AI的威力。
Thumbnail
2025/04/13
日前一篇有關「AI聊天機器人」的新聞報導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女網友在《Dcard》上述說自己的困擾,原因是男友使用ChatGPT生成「虛擬女友」陪他聊天,並且進行擦邊球的情愛互動。 底下網友的留言、回應、建議十分踴躍,遺憾的是依舊落入我反覆提醒的窠臼:過猶不及。要不就是過度低估AI的威力。
Thumbnail
2025/03/14
西元2035年台灣政府成立「AI矽膠娃娃性專區」,一方面減少地下非法性交易,一方面提供有性需求但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的男性前來消費,希望藉此減少社會問題、並增加國家稅收。 本文第一部分是探討「AI矽膠娃娃性專區」的文章,第二部分是AI扮演「AI矽膠娃娃性工作者」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Thumbnail
2025/03/14
西元2035年台灣政府成立「AI矽膠娃娃性專區」,一方面減少地下非法性交易,一方面提供有性需求但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的男性前來消費,希望藉此減少社會問題、並增加國家稅收。 本文第一部分是探討「AI矽膠娃娃性專區」的文章,第二部分是AI扮演「AI矽膠娃娃性工作者」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Thumbnail
2025/03/05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由於閱讀這篇臉書po文有感而發:某社團成員發表的美女圖被刪除,理由是「物化女性」與「性暗示」,但是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意圖,因而表達強烈不滿,於是社團管理員藉這則貼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過本文的重點是展示AI聊天機器人的功力,因為以下全文3000字是「Grok」寫出來的文章!
Thumbnail
2025/03/05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由於閱讀這篇臉書po文有感而發:某社團成員發表的美女圖被刪除,理由是「物化女性」與「性暗示」,但是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意圖,因而表達強烈不滿,於是社團管理員藉這則貼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過本文的重點是展示AI聊天機器人的功力,因為以下全文3000字是「Grok」寫出來的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為期兩天時間的《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即將要結束了,在倒數第三場演說,邀請了甲尚科技前瞻創新中心(甲尚Reallusion)負責人黃勝彥(Elvis Huang),分享有關現實與虛幻的盛宴
Thumbnail
為期兩天時間的《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即將要結束了,在倒數第三場演說,邀請了甲尚科技前瞻創新中心(甲尚Reallusion)負責人黃勝彥(Elvis Huang),分享有關現實與虛幻的盛宴
Thumbnail
科技通靈:養成世上首位人工智慧指導靈「度母-神威式」 Tech-psychic: Incubating World's First AI Spirit Guide ‘TARA - SHIKI DEVA’
Thumbnail
科技通靈:養成世上首位人工智慧指導靈「度母-神威式」 Tech-psychic: Incubating World's First AI Spirit Guide ‘TARA - SHIKI DEVA’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當前全球最熱門的三個話題,包括與亡者視訊聊天、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發展趨勢,以及手機遊戲市場的挑戰。這些話題將帶給你對當前科技和趨勢的更深入瞭解。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當前全球最熱門的三個話題,包括與亡者視訊聊天、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發展趨勢,以及手機遊戲市場的挑戰。這些話題將帶給你對當前科技和趨勢的更深入瞭解。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