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終極密碼戰》:擁有 90 年代標誌性的一切,唯獨少了一個內含正常人邏輯的劇本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首先,你沒猜錯,看到中文片名的「終極」就可以準備迎接主角布魯斯威利登場;他依然是那個90年代硬漢——看似不苟言笑,看似不近人情,但其實有著內心柔軟的一面。


1998 年上映的《終極密碼戰》看上去一切都非常那個年代,人物的造型、映像管電視般的影像質感、某種對官僚和科技的不信任、以及一個槍法神準的神秘特工⋯⋯本片與經典 90 年代動作驚悚電影的距離,就差在一個像樣的好劇本(差滿遠的)。


*以下將提及關鍵劇情,以及很多吐槽


《終極密碼戰》原文片名「Mercury Rising」中的水銀 (mercury) 一字,代表著美國國安局耗資鉅額開發的終極通訊密碼,當局仰賴這種加密通訊方式保護海外間諜的人身安全,沒想到一個9歲的自閉症小男孩賽門,盯著看幾秒(搭配非常愚蠢的字母跳動聲配音)就能夠破解密碼。


沒錯,亞歷鮑德溫在本片中飾演的政府高層庫卓是大反派,但是誰不能理解他發現密碼被印在益智雜誌上的震怒?再怎麼與世隔絕的科技宅,只要是個有在工作的正常社會人士,都知道這必須經過上層批准才能進行吧?


《終極密碼戰》就像這樣,充滿毫無正常邏輯的決策和愚蠢至極的對話,令人懷疑編劇是否對人類交流模式有些誤解。科學家即將被長官約談前,女朋友連珠砲講了一段完全不幽默的毒品與咖啡因見解,到底有何意義?庫卓為何要將自己的人事技能和煮飯技巧放在同一個句子裡?亞特和FBI友人湯米憑什麼認為賽門的人格特質和亞特有可比之處?


明明知道有人在追殺賽門,亞特還是在餐廳把他托付給一個徹頭徹尾的陌生女子(而這個時候,賽門就不再抓狂大吼「stranger」!);這個女子又願意在半夜兩點開門幫忙,因為她理所當然能夠相信一個帶著自閉症孩子、形跡可疑、又被警方追緝的陌生男子⋯⋯而湯米,也理所當然替老友偽造證人保護計畫的文件,FBI 就是如此親善的單位呢!


整部《終極密碼戰》既沒有可說服人的邏輯,在影視技巧上也沒有任何值得記憶的點。開場的狹持人質搶銀行事件,是為了暗示布魯斯威利所飾演的亞特為何會對小男孩賽門如此執著,但這個引子拍得既不有趣,兩個小男孩年紀和狀況都不同,也沒有真的和後續劇情有什麼關聯,只是為了鋪陳而鋪陳。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終極密碼戰》並沒有真正談及密碼科技,也和自閉症沒有關係。自從 1988 年《雨人》紅遍全球以來,「高功能自閉症」就成為不少俗爛好萊塢電影的最新寵兒,但在《終極密碼戰》中,自閉症小男孩賽門只是讓男主角大顯神威的工具,他沒有自己的意志和主觀視點,最後賽門看似接納了亞特,但那是亞特的成就,而不是賽門的。


要如何結束對本片的吐槽呢?我想引用知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 (Roger Ebert) 的文章:任何有知覺的觀眾都會注意到《終極密碼戰》情節上最大的問題:一、現代的加密法是不可能以直覺破解的,就算你是雨人,也得拿到金鑰才行;二、如果有個 9 歲小孩破解了你的密碼,不要去殺小孩——去殺你的程式設計師。





































































































神來也麻將開桌

    1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記憶中的二月一號》、《緬甸日記》:將攝影變成槍,拍攝即是 shooting《記憶中的二月一號》和《緬甸日記》皆是年輕創作者的作品,在政變發生以後,當得來不易的自由硬生生地被剝奪,失落的年輕創作者,起身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將攝影當作武器,拍攝的那刻就是在射擊。創作成為反對獨裁、追求自由的載體,也讓不同的聲音有機會被世界聽見,而被記錄下來的畫面,都將成為還原歷史的證據。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4-05-17
    「影評」《路易斯·卡柏狄:此刻的我》-一位從壓力及自我懷疑中浴火重生的流行音樂巨星 《路易斯·卡柏狄:此刻的我》是一部202才在Netflix上映的個人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描繪路易斯·卡柏狄的演藝發展,看這位野心勃勃的少年當初如何靠著一首『Before you go』爆紅,接著在準備第二張專輯時因壓力過大而停止創作,最後克服心理問題一躍成巨星
    avatar
    和子文創
    2024-04-30
    影評│《芭比 Barbie》:夢幻樂園中的黑暗喜劇,父權 vs 女權的極致演繹。Hi Barbie!從來沒想過...這個從小到大陪伴我童年的芭比娃娃, 竟然可以翻拍成這樣荒謬卻真實的電影!女導演是我一直很欣賞的 Greta Gerwig,《淑女鳥》、《她們》這兩部深入探討女性的議題都是出自於他的偉大作品!
    Thumbnail
    avatar
    桑的記事本
    2023-07-28
    【影評】終極殺陣5-笑到吃手手以下有雷…. 遙想當年終極殺陣第一集1998年上映至今,第五集居然已經是20年後的事。 (20週年就要回顧情節濃縮一下?) 有些人說沒有了丹尼爾以及艾米里就不是Taxi了,但是後浪小鮮肉推前浪...
    Thumbnail
    avatar
    Gimmy Ho
    2023-05-15
    【影評】懷舊喜劇《終極假期》好笑的是人生短的措手不及 你還花時間不開心連時間都所剩無幾,還不快把握! 說起來慚愧,但人們總是在生命快要結束時,才恍然大悟要珍惜身邊的一切,早一點好好生活,少一點痛苦日子。 《終極假期》(英語:Last Holiday)是一部2006年的美國浪漫喜劇電影,由王穎執導,傑弗里·普萊斯和彼得·西曼撰寫。這部電影是根據J.B.在1950年英國拍
    Thumbnail
    avatar
    YC Sky
    2022-11-11
    【影評】就算只有我一人,一樣跟你拚到底《終棘警探》評價: 繼活人甡吃,血腥冰淇淋三部曲之二,《終棘警探》,與上一部不同的是,主角不再是一事無成,而是能力滿點卻被人忌妒而調職的警察,安吉。但同樣都是賽門·佩吉主演,編劇也是他跟導演艾德格·萊特合寫。 推薦指數:⭐️⭐️⭐️⭐️3.7/5.0 💡『能力爆表也不是我的錯。』
    Thumbnail
    avatar
    Movie Loile
    2022-02-13
    月老影評|從《那些年》到《月老》,不止是無疾而終的愛情。「你真的很幼稚。」 「對,我就是幼稚,才會追你這種用功讀書的女生,我就是幼稚,才會把你追這麼久。」 《那些年》剛好是十年前的電影,那年的我十六歲。柯震東依然演一個吊兒郎當的男孩,但《月老》中的他,比起十年前勇敢得多了。 /
    Thumbnail
    avatar
    些云|寫温柔的字
    2021-12-27
    影評▕ 《終極追殺令》- 愛與死的競逐,誰能佔上風?這是一段紛亂、荒誕卻淒美的愛戀,就像電視卡通還是只能在虛構的世界上演,所謂邪不勝正、破涕而笑,甚至白頭偕老,來到現實,就像是社會編織出的蜜糖,再怎麼妝點,殞落也不會是實現盼望的長尾星辰,即使能如雨水一般劃破靜寂,仍舊無法抹白日落之後的灰黯。
    Thumbnail
    avatar
    怒怒心理師
    2021-05-27
    釀影評|當落魄中產階級遇上光采變裝皇后──《男兒王》《男兒王》將在春節期間與其他賀歲片打對台,一部 LGBTQ 電影居然能歡樂到被放在春節檔,就知道它是一部多「正港」的喜劇。這年頭,人們把邊緣議題搬上檯面,不歌頌小眾的悲傷與傷口,而是以最豔麗、歡樂的姿態,讓人們理解「做自己」的自豪,以及如何自信對抗歧視的「勇敢」。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1-02-08
    【書評/影評】─《索多瑪城120天》 〈在百科全書式的惡之譜系學中,照見極權社會的本質〉經典十大禁片;被奉為「惡之教典」;不可不看;卻不可再看的邪淫奇片;以「惡之百科全書」之姿─匯聚各種禁斷元素──以惡言穢語,褻瀆神明,詛咒上帝;糞宴屎餐、雞奸、亂倫;施暴與各種酷刑─剝頭皮、剜眼、割舌、炮烙;在以地獄之門開啟的《神曲》文本結構設計中,我們能否得以進入洗滌靈魂惡罪的淨界,創建人間天堂?
    Thumbnail
    avatar
    愚夫
    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