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京都的微幸巧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40519

在菁桐的礦工故事館,巧遇一對來自京都的母女:)

走進來一看就覺得她們應該是日本人(日本人ぽい

就主動問對方是日本來的嗎(日本の方ですが


我看到他們在看的介紹牆上面都是漢字,她們應該看不懂,就主動問她們需不需要介紹(也不等她們答應就直接介紹了哈


介紹完後我說聲おおきに(京都在地人常說的謝謝,不同於標準語的阿哩嘎豆

對方小小驚訝一下,我跟他們說我超喜歡京都der~ 所以習慣這樣說。

沒想到女生就說他是宇治出身~~


開心灑花


介紹完之後我為了不打擾牠們太久,就主動問你們要不要先去前面看看~~


然後我自己重新去看那面牆,想想怎麼說可以讓日本朋友更有連結。


然後我意外的發現,這裡有很多元素跟日本有關!


首先是北海道區、東京區、皇居等等日治時期,這裡的礦工自己取的地名!也太可愛!

還有日治時期的日本人小學校。


陸續更新欲知後事如何 且待下回分曉。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在關西地區待了好幾個月,繞遍京都大小角落。 喜歡慢慢地走靜京都,走進京都,也走入京都的深邃歷史。 希望大家也能以安靜的心情,走入這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一次自己出國,選擇治安相較為安全的國家,日本,已是2年多前的事了,出發前20天衝刺學習日文,老天眷顧,算是順利,有跟日本當地人小聊一下,使用日語+英文,那位女士有來過台灣,表示喜歡台灣的烏龍茶(若沒記錯的話⊂(◉‿◉)つ。 因為還是想看富士山,希望每天都練習進步一定,可
Thumbnail
金澤市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心,同時也是充滿著傳統工藝和美食的地方。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們在金澤的旅行故事,不僅體驗了當地的傳統工藝和美食,更在一家咖啡店意外與老闆的交流中有了深刻的感悟。這趟旅行讓作者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旅行中最寶貴的部分。
Thumbnail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可以超越語言和文化的限制。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日本一家美食餐廳的美好體驗,通過日本老婆婆的用心服務,分享了她的笑容與善意,以及美味的料理。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Thumbnail
雖然脫稿了很久,但人生第一次,跟風飛日本京都進行為期五天的賞楓之旅!這次跟媽媽一起走訪了不少京都的景點,就讓我繼續來一一分享吧!
Thumbnail
▼前提:孩子們5月初將到日本福島與當地居民交流,校方為孩子們準備了介紹台灣方方面面的日語講稿,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負責分享的部分,孩子到時候要能夠像自然聊天依樣,不看稿,面對日本人流利說出這些內容。看稿唸讀錄音這段內容,是孩子們已經完成的功課,以下是亮師給予回饋與引導的記錄。▲
Thumbnail
以前認識的日本人感覺英語不太好,但是這次碰到的這位日本人卻能用英語溝通,他除了整個展覽的統籌外,也在開幕典禮表演了日本的和太鼓,為了配合我方要求,其實他們已經連續兩個晚上佈展....
Thumbnail
早上在飯店用完早餐,我就「慢」步往京都車站走去。(我住~京都五條Vessel Campana,房間夠大,該有的都有,而且還附早餐) 我沒有直接在東京轉仙台。我先在靜岡下車,約了好友akemi吃午餐。 akemi是馬來西亞華人,嫁到日本。本來是網友,我女兒2012年到京都讀書時,她還來幫忙辦了一支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一次自己出國,選擇治安相較為安全的國家,日本,已是2年多前的事了,出發前20天衝刺學習日文,老天眷顧,算是順利,有跟日本當地人小聊一下,使用日語+英文,那位女士有來過台灣,表示喜歡台灣的烏龍茶(若沒記錯的話⊂(◉‿◉)つ。 因為還是想看富士山,希望每天都練習進步一定,可
Thumbnail
金澤市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心,同時也是充滿著傳統工藝和美食的地方。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們在金澤的旅行故事,不僅體驗了當地的傳統工藝和美食,更在一家咖啡店意外與老闆的交流中有了深刻的感悟。這趟旅行讓作者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旅行中最寶貴的部分。
Thumbnail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可以超越語言和文化的限制。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日本一家美食餐廳的美好體驗,通過日本老婆婆的用心服務,分享了她的笑容與善意,以及美味的料理。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Thumbnail
雖然脫稿了很久,但人生第一次,跟風飛日本京都進行為期五天的賞楓之旅!這次跟媽媽一起走訪了不少京都的景點,就讓我繼續來一一分享吧!
Thumbnail
▼前提:孩子們5月初將到日本福島與當地居民交流,校方為孩子們準備了介紹台灣方方面面的日語講稿,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負責分享的部分,孩子到時候要能夠像自然聊天依樣,不看稿,面對日本人流利說出這些內容。看稿唸讀錄音這段內容,是孩子們已經完成的功課,以下是亮師給予回饋與引導的記錄。▲
Thumbnail
以前認識的日本人感覺英語不太好,但是這次碰到的這位日本人卻能用英語溝通,他除了整個展覽的統籌外,也在開幕典禮表演了日本的和太鼓,為了配合我方要求,其實他們已經連續兩個晚上佈展....
Thumbnail
早上在飯店用完早餐,我就「慢」步往京都車站走去。(我住~京都五條Vessel Campana,房間夠大,該有的都有,而且還附早餐) 我沒有直接在東京轉仙台。我先在靜岡下車,約了好友akemi吃午餐。 akemi是馬來西亞華人,嫁到日本。本來是網友,我女兒2012年到京都讀書時,她還來幫忙辦了一支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