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中的「舊香港」,到底是哪一個香港?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改編自余兒小說《九龍城寨》及司徒劍僑同名港漫的《九龍城寨之圍城》近日上映,旋即引起香港觀眾的巨大認同,單看首周票房,可估算此片票房或能超過一億港元,直迫去年成為香港電影票房之首的《毒舌大狀》($1.14 億港元),甚至有望超過。而《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好成績並不止於香港,中國大陸也見不少人回饋說:論武打動作,還是得看香港。

無疑,《九龍城寨之圍城》承續香港動作電影的傳統,不論是打鬥設計,還是剪接處理,都能看到自七〇年代一直發展下來的香港武打電影的動覺動力(kinesthetic movement)──得出來的就是著重感官的香港動作電影傳統。然而,香港觀眾在影片中獲得認同和感動的,不只是電影的動作及動覺力──過去十年間,香港電影其實不乏這類動作片,《葉問》系列就是一例──更多的是電影所投射出來的「香港」以及對這個想像中的「香港」所蘊含的情感。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電影中的九龍城寨是「舊香港」的隱喻這點應是不言自明,看過影片的觀眾大概很難不感受到那份對遙遠香港的濃厚感情及懷想,甚至要說此片是懷舊片也不為過。當然,這「舊香港」肯定不是寫實的,已有不少論者指出《九龍城寨之圍城》各種時代錯置的問題:電影設定於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簽定之年,卻出現 1986 年才投入香港服務的丹尼士巨龍非空調十一米巴士型號、卡拉 OK 文化,而原著名為「AV」的角色改成了日後才出現的 AV 用語「四仔」,這些時代錯置的元素均在暗示著(如果不是製作團隊考證上的失誤),此香港非寫實香港,而是以當下的情感投射出來,以供回憶及緬懷的已失去的香港。

而單單把這個香港描述為「舊香港」,並無法為香港觀眾集體地在當下向電影投射出來的情感提供更細緻的解釋。如此,我們要問的是,到底這個「舊香港」是怎樣的香港?又折射出何種的香港情懷?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在此,我將以電影的兩個元素來回應這問題。首先是電影中九龍城寨的社會組織之構成。電影以偷渡者陳洛軍(林峯飾)因得罪果欄幫派而逃亡入城寨的外來者視角,來感受九龍城寨的社會構成。九龍城寨在香港歷史中是所謂「三不管」的地帶,歷史就不詳述了,這片地理上存在於英殖香港的地帶,卻是英、港、中三個管治權力都不去管的地方,所以當時任何非法活動及人事,只要躲進城寨,就可以暫時逃離主權權力的管治。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對此不是沒有涉及,但更重要的筆墨放在古天樂飾演的龍捲風之管治中。龍捲風在片中自我戲稱為「城寨治安委員會主管」,管城寨大小事務,上至居住問題,下至探訪老人,事事親力親為。這,不正正是為港為民的善治總管形象嗎?在龍捲風的善治下,城寨雖然依舊社會問題多多,也誠如龍捲風所言「會來城寨的,都是麻煩人」,如此的社群自然充滿問題了,但社會問題如此多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人民生活充滿活力,肯搏肯捱(以陳洛軍為表),社會也朝著安居樂業的方向發展。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與之相對是電影後半段,果欄大老闆介入城寨糾紛,攻佔城寨,而篡其位的屬下王九(伍允龍飾)比大老闆更心狠手辣,虐打及禁錮四大地產商迫其交出業權,並在城寨內部擴大其毒品事業。居民對他神憎鬼厭就自不待言,但礙於王九的力量,敢怒而不敢言,只好靜待城寨四子陳洛軍、信一、十二少和四仔攻回來替他們出氣。

第二處能看出電影呈現的「舊香港」為何的,就是在影片結尾播出片尾名單之時。以往不少動作片在片尾名單播出時,都會配以動作演員奮不顧身造出危險動作而受傷的片段,以呈現一個「會受傷的英雄人物」,使觀眾覺得他比一般超級英雄更為親近,同時展現出動作明星的肉體能耐。現在,這份肉體被「舊香港」的影像取代了。《九龍城寨之圍城》結束於城寨四子在城寨這個垂直城市的半空中遠眺九龍城/香港的景色,並說出「香港真的很美」,以及表示無論香港如何轉變(城樓會拆遷),有些東西(價值)是不會變的。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帶着這份對香港的肯定,電影轉入片尾名單,在那些人名背後是一幀幀「舊香港」的景象,包括牆上的手寫招牌、手包餃子、手工作業如黐膠花、鄰舍互動的守望相助、童年玩意如彈波子(彈珠)遊戲、手作竹昇蛋麵、以膠桶輪候食水的制水畫面、女工於廚房蒸糕點等。這等畫面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香港呢?就是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如此,我們可以回到文首提出的問題:《九龍城寨之圍城》在香港觀眾間獲得如此巨大的情感認同,到底蘊含著何種情感?不就是那個艱難、混雜、問題叢生,卻又善治與生氣勃勃的香港,還有那個未被官僚、科技污染,在邁向現代化之前,那個人與人共情共生互相幫助的香港。這或許就是,主創團隊於當下社會、政治、經濟的困局中,提出的想像中的解答,一如《毒舌大狀》為法律、為公義提出的想像中的解答一般。這份解答,肯定難以(也不會)在現實中實現(有誰想回到制水的日子)。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彷彿是唯恐觀眾停留於無止境的懷舊之中,主創團隊以岑寧兒主唱的歌曲〈風的形狀〉,伴隨著呈現出如此美好的香港的結尾,歌曲於去年發佈時,也是召喚著香港人(尤其是新一代)面對當下困局的情感經驗。歌曲寄語「乘着那風的幻想」,「離別的故事」會「散落途上」,而不論人是散落於城內還是城外,「凝望那天高地廣/沿路寫下我」;然後詰問「長夜裡看守甚麼/才值得你為曙光/為明日嚮往」,是那份嚮往中的價值,能令我們繼續活下去──「儘管會不安」。

如此安插當下的時代曲,是把想像中美好的香港價值,搭建在當下的不安與焦慮之中,或許我們透過不懷舊地回望過去,能得出我們賴以走出下一步的力量和憑據。至於我們該如何地走,就端看在乎香港的觀眾如何去總結看完此片的情感經驗了。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劇照/華映娛樂

劇照提供/華映娛樂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4.6K會員
1.8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時間是屎,生命是破:從《富都青年》到《但願人長久》活在這個總是潑得你滿身泥濘的世界,在破夢與抵達須彌之前,活著依舊不會太好。社會與階級仍有著牢不可破的邊界,而在無可避免的創傷背後、故事真正的核心,是沒有解方的生命真理,是死生之間純粹的、永恆的人類存在狀態。是相信,也是破。
Thumbnail
avatar
黃曦
2023-11-10
釀影評|輕啜這杯《戀愛雞尾酒》,豈不美哉?《戀愛雞尾酒》中的豐富酸甜層次,教人如癡如醉無限眷戀,輕啜這杯特調,耽溺這份暈眩迷惑,順從那股慵倦醉意,豈不美哉? 傍晚時分撥出的電話,吵醒了陌生都市,心心念念的應聲,頃刻間點亮了整個世界,無處安放的相思也被溫柔地接住。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3-06-13
釀影評|《如果驢知道》(Eo):如果驢子並不知道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3-03-12
釀影評|《法貝爾曼》:史匹柏的初心和痛心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3-02-25
釀影評|拆解《日麗》──虛構影像的真實之力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Thumbnail
avatar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3-02-21
釀影評|是枝裕和《嬰兒轉運站》是一部優異的電影嗎?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2-10-24
釀影評|《時代革命俄羅斯》:當代俄國的異議之聲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2-10-24
【電影釀的酒】2021.08|原來賽博龐克離我們這麼近! 疫情降溫,《釀電影》每個月一檔的 podcast 重出江湖!這個月我們好好聊了全員嘔心瀝血的新刊「我的未來不是人」,從童年、經典、世界觀到對「自由」的探問,其實賽博龐克早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生的課題;除此之外,還有北影非常新人宇宙,近期新片/新劇推薦,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1-08-04
釀影評|《坂本龍一:終章》,真正恆久不滅的聲音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
Thumbnail
avatar
Kristin
2021-08-02
釀影評|我不想當大哥已經很久了──角頭音樂《我不流行二十年》看《我不流行二十年》,觀眾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看一段輝煌歷史,又同時會意識到那個被拍攝的、跟你同樣在回望這段歷史的主角的「那又怎樣?」──當然你知道那很怎樣,其實他也知道。不過角頭本來就很難當一輩子,何況看多了電影的你一定知道:角頭要怎麼停止當角頭,那才是更艱難的。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