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你的小餓,下午茶必備的mama手作蛋糕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午茶時光,總讓人想來點甜的。被許多部落客們介紹推薦的Mama手作蛋糕球,份量很剛好的將下午的嘴饞小餓終結。做烘焙出身的負責人戴郡宏,在遇見原本店裡只賣甜湯的店長江哲伶後,有了將甜湯餡料結合烘焙原理這樣的靈感。經過不斷試吃與改良後的造型蛋糕球,成為大小孩都愛的療癒系甜點。

raw-image


聽奶奶的創業故事 直到成為我的故事

從小家裡就是做生意的店長江哲伶,開一間店彷彿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一開始決定自己出來開店後,事情順利的讓她以為店開了就能理所當然的賺錢。可惜人生當然沒有她想的這般順遂,當賣甜湯的生意經歷了大小月的考驗,那種被自我懷疑與負面情緒籠罩的情緒,一度讓她走不下去。

店長江哲伶開始思考,是否能在淡季時搭配雞蛋糕來賣時,她的奶奶建議可以找她當時的男友(也是現在的負責人戴郡宏),為她研發將甜湯餡料結合烘焙原理的蛋糕來賣,他們倆也覺得這樣的組合很新鮮,或許能有新的契機。

試做的初期,客人的反應卻不如他們預想的好。但是頂著生意子出身的店長江哲伶,還不願意認輸;作烘焙出身的負責人戴郡宏更是不願停下腳步。「我就是北中南不斷的去試吃,只要看到雞蛋糕或麵包店我就會進去買,只有不斷試吃才能了解市場,才能慢慢調整成客人喜愛的口味。」一種處女作的完美主義讓戴郡宏堅持作到最好。

長輩總是喜歡回憶過去,店長江哲伶的奶奶在她小的時候,為她說了許多他們早期創業的心酸史。那時的她只覺得是個故事,直到自己遇見了相同困境之後,才能明白那些心酸的苦。幸好那些故事早已在她心中萌芽,讓如今的她能吃得苦也不怕苦。

raw-image


不讓模型控制才能與眾不同

同樣賣雞蛋糕,跟別人走一樣的路一定是比較輕鬆。奶奶的建議雖是件非常美好的開始,卻是一條與別人不同的路,這也讓夫妻倆人吃進不少苦頭。

負責研發新口味的戴郡宏,一開始只能像無頭蒼蠅般的亂飛,畢竟新的東西能不能符合市場,都只能靠試的試出來。產品推出的前期,他們只能少量產出請客人是試吃,再由客人試吃的表情裡去觀察結果;戴郡宏本人也一直不斷的去試吃別人的口味,慢慢的去調整與改良。產品推出了一年多,在甜湯店裡兼賣的手作蛋糕球,依舊乏人問津。

戴郡宏的前老闆,也曾經苦熬八年才能嚐到成功滋味,所以等待對他而言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在等待的時間裡,他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從觀察之中去做改變,相信自己努力將事情做好,客人就一定能養的出來。幸好他們的等待很值得。不斷的努力之後,戴郡宏研發出像雞蛋糕又像鬆餅這樣的口感,並且不會在冷掉之後產生硬化;烘培出身的戴郡宏發揮造型蛋糕的創意,讓他們蛋糕球不像普通雞蛋糕那樣單調,擺脫模型框架後,很是吸引路過的每顆眼球。

raw-image


一起用「相信會變好」挺過生意不好時的爭吵

開門做生意所要負擔的壓力真的不少,諸如店租、材料成本、人事成本、水電費等等,一睜開眼就是要錢。「生意不好時什麼都能吵,彼此壓力都很大、情緒也都不好。我也只能不斷的告訴自己要相信會變好。」這句相信會變好,總能讓夫妻倆爭吵後平靜。

raw-image

個性保守的店長江哲伶,秉持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從未在行銷上有過什麼想法;偶然的機緣下,他們開始推著餐車出去跑市集。看著林立著的各種知名餐點店,她下意識的覺得自己的小店拼不過,總是不敢多備料,結果反應卻是大受好評。讓她第一次有了忙不過來的感覺。在市集裡排名數一數二的Mama手作蛋糕球,現在是很多特地從外地慕名而來的人必買的點心。除了口感扎實好吃外,更因為造型吸睛,為他們贏得了很不錯的回購率。

「相信會變好」的他們,如今真的很好。



一次做好一件事自然就會被看見

「職人的精神就是一次做好一件事,做到最好,自然會被看見。」負責人戴郡宏只要選擇做了,就不會去懷疑選擇。或許就是這樣的職人精神,讓他就算初期時看不見成效,卻不曾有過會失敗的想法。Mama手作蛋糕球一路從乏人問津,到如今成為超人氣的下午茶點心,夫妻倆人卻不急著走到下一步。

如今懷孕中的店長江哲伶,因著孕期而有了停下腳步思考未來的時間。剛好店內也有很值得信任的員工,或許未來能培育他成為第二間店的店長;負責人戴郡宏也研發出能在冷凍復熱後口感不變的技術,更或許未來能朝向冷凍宅配的服務,讓其他區域的客人,也能夠吃到他們家的產品。

諸多未來的計劃,在他們的計畫表裡一一的記下,然而不求快只求好的態度,讓他們不急著實現。一次做好一件事就好,做好自然能被看見。

獨角以紀錄、分享各大行業的奮鬥史為企業使命,為此我們開始積極邀約該業界代表企業體參與採訪,每一季篩選200家具有潛力的企業品牌參與免費創業故事專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