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禪定】-113.5.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如何維持內在和諧(穩定)?●如何抵抗現代生活中的焦慮和沮喪?

Ans:

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把意志放在自己可控制、可努力的地方,我們要全心專注進入心流,不讓慌亂、雜念進入意識中干擾。

跟人有關的,用各種溝通技巧想辦法協調;

不能控制的部分,放寬心,用隨遇而安的態度來面對;這很難沒錯,但這就是一種對自己內心的修練。


●如何擺脫社會制約?

Ans:

面對現實,找一個對自己最適合的、與個性相符的方式來過,若需要配合社會制約,且讓事情可以變得更好的方向發展,那就照著做吧。


●【精神熵】是什麼?●如何不受精神熵的影響?

Ans:

精神熵是指人一天跟專注有關的負面能量,通常可以透過睡眠來消除,因此一天睡飽早晨的精神熵最少,隨著意識、專注地消耗,精神熵隨之累積。在進入心流時,精神熵將會暫時被忽略。


●擁有內在秩序那麼困難嗎?不是天生就會有秩序嗎?

Ans:

若一個人一天得過且過,毫無目標與想法,那麼就是憑著反射腦行事,這樣不會有成長與動能來面對、解決生命中許多行動機會與挑戰。


●如何建立心理秩序?●如何建立秩序讓每一次經驗都是享受?

Ans:

一個人需要先經過思考,知道自己內心所向、人生價值觀為何後,一種由內而外建立起的內在秩序。

人的一生時間有限,謹慎挑選要進行的活動;若想讓每一次經驗、活動都是享受,那麼得先瞭解這個行動是否與你的天命目標相符合,你知道你完成這個活動將能為你的生命目標再跨出了一步,那麼你更能進入心流狀況、甚至是最優體驗,讓每次的活動都成為一種享受。


●{耗散結構}的定義?心靈具有此結構,因此甚麼特質可以很好的應對心靈的耗散結構?

Ans:

{耗散結構}是指一種系統化的生態,舉例來說,火燃燒物質,產生的煙等消耗產物的整個過程。

我認為{耗散結構}就是指{精神熵}的運作方式,精神熵的存在,而產生了{耗散結構}系統,也是心靈、意識運作的構造。

修練自己能夠控制意識、意志特質,即可應對{耗散結構},因為{心流}這個狀態,是可以忽略精神熵的。

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很想睡覺,但透過喜愛的遊戲讓其忘卻時間,就會忘記疲憊,樂此不疲的玩下去。


  • 退休想怎麼過,現在的生活就該安排持續去練習怎麼過。 我們一直想要未來做怎樣的生活,但是到最後,卻好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現在就該開始過退休想過生活的樣子from美國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越工作越自由}一書理念。

凡事都該先經過兩段式思考再進行,直覺解→深思解。 問題在於不思考,去過濾好的感覺,認為這樣一定是對的→放棄對{意識}的控制,不過濾思考變成人性的玩物,應該要追求更好的自己。

EX.我在工作,時常回覆給了BOSS錯誤的答案再修正,這樣很不專業。

  • 當我們認為這件事本身(行動機會、體驗的過程、如何有挑戰性的體驗)就是一種獎勵時,你就擁有了隨時找到獎賞的能力。 追求{自由控制意識},等同追求{智慧}、{愛}、{快樂}、{人生的意義}一樣,需要從體驗中找到自己的答案,答案都是存在於追循的過程。 當你拋棄了社會制約、社會獎勵後,就能建立一套自己的獎勵機制。 PS.當你了解大腦的構造、多巴胺的原理,知道了苦樂是會平衡的,現在的苦將會帶來未來的樂,至於怎麼從苦中找到樂趣,就要經過思考跟體驗的過程,才能品嘗得出來箇中奧妙。
  • 負面情緒{轉念} *羅馬皇帝馬可.奧里略:當外在的事物讓你感到痛苦時,並不是因為它們困擾著你,而是你這麼看待它們,你擁有推翻這些判斷的力量。 P43

精神熵,本身會嚴重影響專注,進入心流的體驗。{要事第一}的原則下,會產生精神熵的事件需要優先被處理。


{耗散結構}的存在,心靈層面上需要試著將損耗的能量,轉為正面、有利的功能來運作使用。打造反脆弱、隨遇而安、禪定的心境為真實世界的最佳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塔的沙龍
6會員
47內容數
阿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 **什麼事? 2025年4月21日起,美國白宮將監管聯儲(Fed)等20個機構,新政策需經白宮審查。 - **為什麼? 特朗普政府想加強控制,認為聯儲(如主席鮑威爾)的政策不合意,試圖影響經濟方向 - **影響? 聯儲獨立性可能受限,短期美股震盪、美元走弱風險上升,長期可能影響全球金融格局。
Thumbnail
2025/04/21
- **什麼事? 2025年4月21日起,美國白宮將監管聯儲(Fed)等20個機構,新政策需經白宮審查。 - **為什麼? 特朗普政府想加強控制,認為聯儲(如主席鮑威爾)的政策不合意,試圖影響經濟方向 - **影響? 聯儲獨立性可能受限,短期美股震盪、美元走弱風險上升,長期可能影響全球金融格局。
Thumbnail
2024/12/18
根據耶魯經濟學家Aleh Tsyvinski的研究,建議將至少5%的資產配置於比特幣ETF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文章列出了11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的比特幣現貨ETF,包括(IBIT)、FBTC和(GBTC)等,並分析了各ETF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4/12/18
根據耶魯經濟學家Aleh Tsyvinski的研究,建議將至少5%的資產配置於比特幣ETF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文章列出了11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的比特幣現貨ETF,包括(IBIT)、FBTC和(GBTC)等,並分析了各ETF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4/12/06
本文為思想實驗 探討台灣戒嚴的五種可能性,從軍事威脅到社會動盪,讓你預先了解潛在風險。提供老百姓實用的應變指南:如何保障資訊安全、維護法律權益、建立社區支持網絡,以及如何應對經濟衝擊和心理壓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提升你的危機應變能力,在不確定的時代掌握主動權,為自己和台灣的未來做好準備!
Thumbnail
2024/12/06
本文為思想實驗 探討台灣戒嚴的五種可能性,從軍事威脅到社會動盪,讓你預先了解潛在風險。提供老百姓實用的應變指南:如何保障資訊安全、維護法律權益、建立社區支持網絡,以及如何應對經濟衝擊和心理壓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提升你的危機應變能力,在不確定的時代掌握主動權,為自己和台灣的未來做好準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遠離憂鬱和憤怒,遠離折磨人的情緒...... 觀功念恩、善行點滴,讓心,重新找回寧靜和喜悅~ —資料來源:福智文教基金會
Thumbnail
遠離憂鬱和憤怒,遠離折磨人的情緒...... 觀功念恩、善行點滴,讓心,重新找回寧靜和喜悅~ —資料來源:福智文教基金會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經常因外界壓力而情緒波動,迷失自我。但學會冷靜應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關鍵,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鍛鍊。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經常因外界壓力而情緒波動,迷失自我。但學會冷靜應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關鍵,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鍛鍊。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