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的中場回顧

人生旅途的中場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對我而言是一個巨大轉折的一年。​

好像來到人生的轉彎處,鼓起勇氣從原本的列車走下來,覺得需要暫停、好好想一想:下一站我要去哪裡?哪裡才是我的心之所向?然後再起步往前。

raw-image


2023年結束了在書店的工作、從宜蘭搬回台中⋯⋯,一切都不在我理智的規劃範圍內,但順從著身體與心的指引,就自然而然走到這裡。​就如同以往在台北的我,從沒有想過我會搬到宜蘭,卻因為順著流走,有機會從零開始建立並經營一家獨立書店,包括選書、進退書;找人開發圖書系統、將公司龐大的藏書建檔,加入友善書業、認識書店同業;學煮咖啡、研發飲品、賣蛋糕(甚至還要教PT同事做飲料);經營社群平台、請人設計製作招牌、店卡、網站......;投每年的文化部補助計畫:企劃、執行到結案、核銷(我最苦手的部分);策劃書展、辦各式活動,邀請講者、寫文案之外,以往覺得不在我文字專業範圍的像是攝影、設計海報,最後連店內的Menu和門口的手寫字都自己來了。

為了讓大家更能夠識別書店,不定期就要重新寫過的手寫店名(因為老是會被來客摸糊)  但真的太麻煩,最後還是改成電腦割字版了XD

為了讓大家更能夠識別書店,不定期就要重新寫過的手寫店名(因為老是會被來客摸糊) 但真的太麻煩,最後還是改成電腦割字版了XD

開始賣咖啡因為沒有菜單,只好自己土法煉鋼,第一次硬著頭皮寫畫Menu  2022年開始決定改做印刷版,不然品項改又要整張重畫一次🥲

開始賣咖啡因為沒有菜單,只好自己土法煉鋼,第一次硬著頭皮寫畫Menu 2022年開始決定改做印刷版,不然品項改又要整張重畫一次🥲

​看著城鄉潮間帶書店從一整間空蕩蕩只有書架和吧台的空間,變成一個乘載傳遞著宜蘭在地歷史文化、連結社區與閱讀的平台,有種孕育一個孩子從強褓中逐漸長大的感覺。而在這從無到有的過程、在摸索中想方設法嘗試的經驗,我自己當然也獲得非常非常多,不是短短一篇文章可以說得完的。

2019/4月,百廢待興的空間,除了書架跟吧台什麼都沒有

2019/4月,百廢待興的空間,除了書架跟吧台什麼都沒有

後來終於變成總是覺得書不夠放的書櫃了

後來終於變成總是覺得書不夠放的書櫃了

剛開始營運的第一年,很幸運邀請到任明信來到書店講座(明信見證了我新手店長的時期🤭)

剛開始營運的第一年,很幸運邀請到任明信來到書店講座(明信見證了我新手店長的時期🤭)

在書店的四年半是我出社會之後最長時間的一份工作,說沒有不捨絕對是不可能的,喜歡一起共事的同事、在宜蘭認識的朋友們,也喜歡書店的每個角落都藏著我的心思和足跡在裡頭。如今的我依然熱愛閱讀和書店,然而人生有些時刻,你就是會知道已經來到一個轉折點,需要放下過去的成就也好、遺憾也好,必須重整自己之後再度啟程~這可能是身為6/3人的宿命吧!(笑)

2020第一年舉辦進擊的書店,其中一個社區就是我當時居住的篤行國宅社區

2020第一年舉辦進擊的書店,其中一個社區就是我當時居住的篤行國宅社區

2021書展在雙連埤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舉行,濕度高到書封都會捲起來

2021書展在雙連埤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舉行,濕度高到書封都會捲起來

工作記錄1:第一次被攝影記者拍了像樣的工作照

工作記錄1:第一次被攝影記者拍了像樣的工作照


​想起未來,心中仍有徬徨,卻知道這一切是必經的過程,不能逃避、也無法逃避,在這抉擇與改變的過程中時常是懷疑自己的,謝謝一路支持陪伴著我的同事、朋友、親人。​

2023努力嘗試了許多事,不管是去上了太極推手、認真練習攝影、複習了荒廢已久的日文(還因此交到了難得的好朋友),也睽違已久去了兩趟海外旅行,跟一些可愛的人們碰面,想起來都是滿滿的祝福,我也會帶著這些美好的回憶一起向前邁進。

avatar-img
Patti C的沙龍
10會員
25內容數
想留下不被社群軟體淹沒的生活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atti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前往東京看林遣都主演的《淺草小子》歌舞劇的紀錄,就算無法完全理解劇情,但舞臺劇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以及整個演出的精美度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關東之旅第一天的故事,去到「孤獨搖滾!」的Livehouse聖地巡禮,享受了下北澤的美食和音樂。
科博館策劃的「#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讓人對木材有了全新的認識,展示內容豐富且互動設計精心安排。展覽中,觀眾不僅能增加木材相關知識,更能用不同感官認識感受「木」的方方面面。 展期從2024.03.06至2024.11.24,強烈建議大家親自前去體驗一番。
今年的2/25居然達成20年的等待,看到小楨的演出,全場聽到了許多令人驚艷、特別的時刻。還有林貓王的90年代發燒金曲歌單,最後的散場更是別出心裁。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回憶,這個特別的時刻一定會變成人生中一個重要的切片。
這是一部以爵士樂為題材的漫畫拍攝的電影,講述了3名18歲的男生在爵士樂世界中追逐夢想的故事,對音樂和表演充滿熱愛的人一定會被觸動。電影中的音樂和表演足以打動人心,非常適合喜歡音樂或動畫的觀眾觀賞。
2024/2/24 浮現祭 腊筆和ARNY在台上說,草莓救星已經成軍26年了。​ 即便動輒都是以5年為單位才會出現的古董級樂團,甚至台下的聽團仔可能都比團本身還要年輕了,但每當被問起最喜歡的台灣樂團,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草莓救星」。 ​每次看草莓演出的心情都是「一期一會」的心情,因為不知道何
這是我前往東京看林遣都主演的《淺草小子》歌舞劇的紀錄,就算無法完全理解劇情,但舞臺劇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以及整個演出的精美度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關東之旅第一天的故事,去到「孤獨搖滾!」的Livehouse聖地巡禮,享受了下北澤的美食和音樂。
科博館策劃的「#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讓人對木材有了全新的認識,展示內容豐富且互動設計精心安排。展覽中,觀眾不僅能增加木材相關知識,更能用不同感官認識感受「木」的方方面面。 展期從2024.03.06至2024.11.24,強烈建議大家親自前去體驗一番。
今年的2/25居然達成20年的等待,看到小楨的演出,全場聽到了許多令人驚艷、特別的時刻。還有林貓王的90年代發燒金曲歌單,最後的散場更是別出心裁。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回憶,這個特別的時刻一定會變成人生中一個重要的切片。
這是一部以爵士樂為題材的漫畫拍攝的電影,講述了3名18歲的男生在爵士樂世界中追逐夢想的故事,對音樂和表演充滿熱愛的人一定會被觸動。電影中的音樂和表演足以打動人心,非常適合喜歡音樂或動畫的觀眾觀賞。
2024/2/24 浮現祭 腊筆和ARNY在台上說,草莓救星已經成軍26年了。​ 即便動輒都是以5年為單位才會出現的古董級樂團,甚至台下的聽團仔可能都比團本身還要年輕了,但每當被問起最喜歡的台灣樂團,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草莓救星」。 ​每次看草莓演出的心情都是「一期一會」的心情,因為不知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