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總是別人的 _ 其實都是你送給別人的》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時不予我到底是你的「機會」?還是你的「理由」?你對問題的選擇決定了接下來的運勢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

(Photo by Stephen Andrews on Unsplash)

(Photo by Stephen Andrews on Unsplash)


「空白意志力中心沒有穩定的意志力能量」這幾個字看起來都懂,但組合起來卻似懂非懂,由其實對人類圖沒有任何概念的人而言,可能對於「意志力能量」是什麼都搞不清楚。用個簡單的故事你就會更清楚。

知名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一個是衝勁快但中途鬆懈偷懶的兔子,一個是一步一腳印持續不斷的烏龜,以能量角度來看,空白意志力中心的人就是那隻兔子,而有定義的則是那隻烏龜。一般人都會讚美烏龜、稱許牠的持之以恆,但是,兔子真的錯了嗎?你要知道真正的人類圖是沒有對與錯、好與壞、優與劣的。兔子的問題只在於「牠當下的狀態只適合參與短跑競賽而非馬拉松,但牠卻去跑了馬拉松。」

很多人可能都曾發生跟兔子一樣的問題,只是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不適合當下狀態的事,而產生失敗與挫折,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夠好,或認為自己運勢不佳而想要改運。這裡以一位行銷顧問公司的創意人員為例,最近客戶有一個大案子要比稿,老闆希望公司能拿下這個案子,因此要求各個創意人員丟點子出來進行創意發想,創意被採用者可成為這個專案的創意負責人進行簡報與後續執行。這時你內心很想得到這個難得的好機會,經過熬夜思索你想出一個點子,心裡暗暗的佩服自己竟然能想到這麼棒的點子「我真是個鬼才」…,想著待會這個作品一定能獲得親睞。

最後成果揭曉,老闆採用在公司年資不到一年的新進員工作品,你這時有種五雷轟頂的感覺,怎麼看就覺得自己的作品比較好,同事和主管也幫自己抱不平,那個新人的作品確實是不錯,但怎麼可能輪的到他,這個客戶窗口跟自己那麼熟,早就摸清楚客戶的喜好與溝通方式,派新人出馬,這案子鐵定會拿不到。不接受事實的你,心裡暗暗想著各種看衰別人的念頭。沒想到,案子不但拿到,那位新人還被客戶不斷稱讚,說老闆眼光怎麼這麼好找到這麼優秀的員工。

這時的你就像當初瞧不起烏龜的兔子,當發現烏龜贏得勝利後,兔子為了要維護這個「我」,要堅守自己的「對」、別人的「錯」,可能會出現兩種狀況:

1. 透過批評來維護自我價值

2. 產生自我信心危機

你也一樣出現了上述的狀態,但無論是哪一種,這都屬於內心出現缺口的能量耗損,也奠定你未來容易出現事倍功半、運勢往下的機會,因為這個缺口會不斷的進行內耗與產生負能量。

當你覺得自己應該是那個被讚賞的人,眼睜睜看著別人拿到本該是自己擁有的位子,內心不禁流露出一股「酸意」、一股「不服氣」,為了要維護自己的「好」,開始吐出自我觀點所出發的「批評」,事實上這股力量會同時出現一股相同力道的反作用力,也就是你往外批判的同時,會有股往內自傷的力道一起發生,但是很多人都不自覺。

你開始批評那些跟你立場或看法不一樣的人,還會批評那些能力、才華比你好的人。這些批評有些是正確的觀點但有些會出現偏頗,當開始觀察對方的問題時,確實可以找到對方的缺點,然而因你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現,只會看到你自己想要看的,只會聚焦於他的缺點,這時對方的缺點就會被放大,並且掩蓋住他的優點,變成你只會看到他的側面而看不到他的全面,這時偏頗就會出現,也就是以偏概全。

當你發現公司同事們都開始繞著這位新人轉,自己相形之下顯得弱勢與失意,這種不得志的感覺可能會讓這份批判越來越激化,越來越覺得周遭的人都對你不好、都辜負你、背叛你,慢慢的你開始自我孤立,成為自己王國裡的英雄,但這位英雄永遠都走不出去。

對外出現以偏概全與被害症候群,那對內呢?那股反作用力不斷地侵蝕自己的信心,就是會出現「自我信心危機」,前面有說這是向內耗損的能量流,批判的同時會掩蓋著你自己的問題,透過別人的缺點來包裝自己的美好,讓自己沈浸在「我比你們都還要厲害」的美好,但這個美好是虛假非真實的,就像泡泡般,風一吹就破了。

比方說再出現下一次提案的機會,一直向外看的你焦點會不斷放在對方做了什麼,自己對案子的研究、創意發想的力道不斷因注意力移轉與不集中,而無法發揮該有的實力,脾氣有可能會變得暴怒或起伏不定,或將合作的同事拖下水,指責他們支援不力之類的。

當假面美好的泡泡破掉後,你看到那股反作用力早已侵蝕內心深處,這一瞬間你掉落谷底,出現嚴重的自我否定。

自我信心危機往往出現於因現實無法滿足頭腦的期盼,所呈現的自我否定,一開始只是出現挫折感,若挫折感狀態沒有改善,則會進入退縮期:做任何事都覺得好像沒那麼地確定,而出現考慮過多或猶豫不定的狀況,最後就算完成行動,也會因這股「虛」與自我懷疑,而導致成效出現折扣,甚至期待落空。這樣的狀況會再次把自己往下拉、往內縮,最後有可能會逃避現實,把自己安處於一個舒適圈,再也不敢勇敢往前跨一步。所以這位創作人員最後有可能只敢做自己熟悉的產品、專案、客戶,變成一位創意枯竭的人。

「信心危機」與「批評批判」都耗損自我的意志力與能量,也讓自己錯失及時修正自己的機會,很多人都很喜歡看英雄或勵志故事,而且還會轉分享,這些故事訴說著自己的響往,但當你真的如那些英雄處於挫折或失敗的時候,你可以在短期內尋回力量再次往前奮戰嗎?這樣的人真的很少,大部分的人會進入自我耗損期,有些人可以立刻停止耗損並開始自我反省、修正後重新開始,有些人的耗損期有可能長達數年,當你進入往下走的耗損期時,應該要怎麼做呢?

🩸回歸正確的焦點與主題:讓雙贏發生

這時候我們要回到原點,那個一開始聽到比稿機會的時候,你一開始的設定是「我」要贏得這個案子,你的焦點在「我」身上,而非在「案子」身上,這時候就已經偏了。所以你必須要將焦點回歸至正確的主角「案子」,你在乎的是這個案子能否達成客戶要求的行銷結果,而不是你個人成功與否,當你走上這一步,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就會大不同。

因焦點是客戶的行銷結果,因此最後到底是誰贏得提案並不重要,重點是這個提案是否能真的為客戶完成所設定的行銷目標。因此當新人拿到提案權時,也許一開始心裡會有種不暢快,但因焦點不是放在「人」而是「成果」,所以你會轉變態度與想法,和新人與同事們一起修正調整中選的創意提案,讓提案呈現到客戶面前能夠完美無缺。最後客戶雖然稱讚了新人,但這也表示客戶稱讚了公司,你身為公司的一份子而感到榮耀,而這案件盈餘的某部分也是全體員工一起分享,你和公司一起享受這個雙贏。

為什麼焦點轉換所呈現的能量狀態與自我心態會差距那麼大?當你的焦點放在「我」時,就像前面曾描述的,你只會看到人、會將缺點無限擴大而只能看見片段而非整體。但焦點放在「事情」上時,「你」與「我」不是核心,也因此你聚焦在要如何讓事情成功,「人」只是讓事情成功的助緣,這時你就不會擴大解讀「缺點」與「自我」,你會想方設法地讓事情變完美。一個是「想要變好」的向上能量、一個是「想把別人往下拖」向下能量,就像白雪公主童話故事裡頭的巫婆與小矮人,他們也分屬兩種不同的能量,因此最後呈現兩種不同的結局。

所以當你的焦點放在事情上,很多看不過、卡住內心的事情都會消失,你依舊會想辦法成就這份提案,這股力道這就像是股市不斷往上飆升的強勢股,無論你是主角還是配角、主力還是散戶,你都會乘著這股力量,投注心力乘風而上,主力拿得多、散戶拿的少,但大家都是贏家。

🩸把握促成自己變好的良機

若自己的提案未獲青睞後,你願意進行自我檢視,比較新人的創意與自己的有何差異,他有哪些自己沒有的新觀點?自己的問題是因為沒抓到重點?還是想法守舊不夠創新?若你願意向內評估,看見自己還有哪些可以調整的空間,願意讓自己蹲下來重新調整與盤整,當時間到的時候,也就是你從谷底攀升的契機點。

然而有沒有可能性是自己真的沒什麼問題,而是這個環境可能不適合自己了,這是有機會的,但若你把焦點放在外面、一直堅守對與錯時,你也會錯失這個發覺自己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你清楚看見這個提案只在迎合客戶的想法,但是你的提案其實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讓客戶贏得突破性的銷量成長。這個看見和前面那種「自以為是的對」不一樣,這是一種清楚,這種清楚是理性且沒有情緒、也沒有對立。這份清楚就像賈伯斯當初被蘋果掃地出門後,他清楚蘋果的問題是什麼,但他沒有因此把自己關起來或只是一味的批判蘋果,而是開創Pixar這個動畫天堂,讓自己步上另一個階段的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大家都琅琅上口的一段話,然而要怎麼讓「失敗」轉變為成功之母,這需要智慧與實踐,社會上真正能做到這句話,真正能完成英雄之旅的人,依舊是少數。大部分的人失敗的時候,通常會繼續往下掉,陷入酸民之路或自我插刀,不停的讓自己在失意的大雨中淋著,這便是一般人的人生。

成功的能量與強勢股票向上攀爬的能量很相似,你需要找到可以發揮這股能量的你,就像兔子終於發現牠適合跑百米而不是馬拉松,而失敗正是你檢視這一切的最佳時刻,因為挫折你才會願意停下來、願意往內看、願意省思裡與外。也許這時候你發現自己是那個適合跑百米的兔子,但是現在卻在跑馬拉松,可是你還是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可以跑馬拉松,那你就必須制定訓練計畫,訓練自己的耐力、訓練清理自己高傲的心。

那天週日夜聊聊提到空白意志力中心的人要學習把焦點從「我」移轉到「他」,這樣就不會一受到挫折就往自己內心插刀,或過度的想要證明自己,這跟前面所提及的其實是異曲同工,當你焦點轉移之後,你看到的就是整體,看到整體的他、整體的事件、整體的自己、整體的人生,你從鑽進一個點變成俯瞰一個面,這也就是佛菩薩的看見世人的角度。

人類圖教科書提到空白的意志力中心是自我的大魔王,其實也沒有這麼恐怖,魔境只是自己搞出來的,賈伯斯和馬斯克也都擁有空白的意志力中心,但他們卻可以成為跑贏馬拉松的兔子,我相信其中的關鍵因素是他們知道要「俯瞰一切」。

*******

《週日夜聊聊~~豐盛意識☀️自我覺察》

​ **每週日夜週日晚上八點線上課程&解惑**

週日夜聊聊~~下次想聊的是

❤️從「嫉妒」的本質來談「愛」,兼談人類圖G中心的那艘愛之船❤️

「嫉妒」存在他與我之間,存在好與不好之間,存在差異與比較,「嫉妒」可以讓你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成佛則是那艘可以抵達彼岸的愛之船,成魔則是途中撞到冰山沈沒海底的鐵達尼號,5/26晚上我們來一起聊聊這個「嫉妒」。

線上占卜一樣是「八色禪卡」,若你對自己的人類圖有任何問題,也可以一起討論。

❗️要參加線上「週日夜聊聊~~豐盛意識☀️自我覺察」者,請事前加入LINE群組。

👉LINE群組連結: https://line.me/ti/g/LFhEzSFDx9

👉時間:

​ 每週日晚上 20:00 ~ 21:30 Microsoft TEAMS會議室



人生是一段築夢之旅。 築夢也逐夢。 就讓這場夢。 變成一場「好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心靈雞湯】學會適應,因為生活總是在改變。學會適應 生活,如同一條不斷流轉的江河,時而平靜,時而湍急。我們站在這條河流的岸邊,眺望著遠方,看著潺潺的水流不斷向前,帶著它的波瀾壯闊,帶著它的平靜與狂暴,而我們唯有學會適應,才能與這生活的江河相伴而行。不是放棄自己的原則 每個人都會在生命的旅程中遇到種種挑戰,有些是順境,有些是逆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5-06
【心靈雞湯】總是尋找機會,即使它們不是普遍的緊抓眼前的機會 在這個充滿機遇的世界裡,我們時常被告知要緊抓每一個出現在眼前的機會,這似乎是個理所當然的道理。然而,真正能夠洞察到機會的人,卻並非人人皆有。有些機會隱藏在生活的細節中,需要我們敏銳的觀察力和靈活的思維去發現。因此,總是尋找機會,即使它們不是普遍的,便成為了一種生活的態度和品質。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4-26
股市報報|股市牛市在大量就業機會之後繼續前進:市場總結|強勁的就業報告引發股市上漲|2024/04/08美股周報2024/04/08美股周報|彭博:股市牛市在大量就業機會之後繼續前進:市場總結|華爾街日報:強勁的就業報告引發股市上漲(內含:投資機遇在哪裡?)
Thumbnail
avatar
冰兒
2024-04-08
【心靈雞湯】學會適應,因為生活總是在變化。生活總是在變化 學會適應,因為生活總是在變化。這句話彷彿是一面明亮的鏡子,映照出我們生命中無盡的轉變和挑戰。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適應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如同一條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階梯,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與學習。 無常的旅程 人生,就像一場無常的旅程,時而風和日麗,時而狂風暴雨。在這變化莫測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1-19
財富機會總是存在不用糾結於那些錯過的機會,它們什麼都不是。   曾經不只一個人告訴我, 如果早在幾10年前在這邊買房子、 或是在那邊買一塊地, 現在就是有錢人了 如果3年前我單壓xxxx股票 我的財富就翻了10倍了 ……看來我們都錯過了機會。   但你有沒有想過, "現在"其實跟"幾10年前"
Thumbnail
avatar
凱斯
2023-10-11
累積總是會有厚度每每看到孩子們集體工作,集體討論的畫面,心裡總是覺得「感謝」,累積總是會有厚度呀~
Thumbnail
avatar
阿傻總幹事
2023-08-10
人生總是會有對的時機來臨重新站起,才能迎接屬於你最好的時刻。過去所有的辛勞,也更具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avatar
星啟⭐Starthinking
2022-09-02
【動畫單集】輝夜姬想讓人告白第三季 E2 - 人們總是會在他人面前戴上面具《輝夜姬想讓人告白》第三季的第二集心得來啦!這次拆成兩個故事,分別描述了一年級和二年級組的情感,也帶出了這部作品想探討的重要議題。
Thumbnail
avatar
巴斯光綸
2022-04-25
當業務,總是會遇到沒訂單的時期,怎麼調適心態? / 新人進公司後業績一直沒有進展,怎麼幫助他調整心情?做業務這個工作,最讓人羨慕的就是天選之人,從進公司第一天訂單就源源不絕。這種天選之人肯定是上輩子做了造福人類的大事,才能夠順風順水。 此時讓自己恢復健康的心態最重要: 面對現在就是沒訂單的事實 想辦法走出壓力鍋 用行動取代苦惱的時間 從小訂單找回自信 *此外公司不要給予無形的過度的壓力 ...
Thumbnail
avatar
杭特 | 業務可頌
2022-04-02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看不到機會點?   本文作者為 David 龔 廣告導演、創意、策略顧問、教授   以下要談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卻給我非常重要的觀念啟發。   曾經有一位知名的創意人分享親身經歷的故事,他小時候全家開車去美國親戚家拜訪時,父母做前座,他和兄弟姊妹坐後座,車程大約 3 個多小時,美國中部的風景一路都是草跟馬
Thumbnail
avatar
廣告雜誌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