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機世代出現的源由與解析(02-3):投機世代的權力迷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跳出舒適圈為何在求偶上也成立?因為生物本能,男性重生育,女性重養育,本來就會對成功的定義,主被動的價值很不一樣。當我們社會對於成功的價值過於單一,在要求不同下就會找不到方向,於是男男女女皆在焦慮,只有擁有足夠資本的上層不焦慮,而擁有上層資本者少。於是,其他大多數人的失敗、焦慮感逸散而出,現在透過網路散布,焦慮全球化。焦慮+焦慮×焦慮=無比焦慮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左派談的解放不是失序,是一種如何從令人厭煩、壓抑的舊制度,進入較好新制度的手段。好比說近年台灣在網路上的自由派,看到求偶焦慮的人,常會鼓勵大家健身,多去Pub一類的社交場所,算是舊社群的社交習慣若變革了,那我們就去新的場所,這種解放沒什麼不好。

左派的解放實驗,是過太爽的國家才玩得起

問題是走到後現代的解放,一路高歌進步至現在,發生何事?進步主義提倡的,本質上是重視想像力,積極鼓勵社會實驗,屬於資源太多下的作法。然而輕視行動力,不願意培養自身能力的結果,就得仰賴舊制度的執行者。因為現代社會越穩定,既有系統下的民眾就越不希望動盪,故而進步主義的社會實驗出了差錯,立刻就會有人加以修正,實務上就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進步派用大量的抗議,迫使不想動盪的穩定派接受改變。

現代工業社會的資源太豐富了,許多進步主義的理論基礎,來自於20世紀初的工業國家,甚至到了21世紀的現在,都還有學院派的勞工論點,來自於1980年代台灣的密集勞力加工業,並認為套用到科技業不需修正太多。意思是,改變之所以成真,並不是進步主義的理論有何可取之處,純粹是資源堆積的太快,快到社會足以承受各種實驗。

現在美國洛杉磯超市上的一個豆子罐頭,來自巴西種植,送到泰國加工,再海運回美國,價錢比本土生產的便宜一半,看來一點都不合理,現實就是發生了。這除了代表現代工業的總體能量,也代表在超市買豆子的這位民眾,實際上是將各種美國生產的多餘成本,包含環保、勞工薪資都轉嫁給萬里外的國家。

工業社會的生產力大增,提供了工業國海量資源可以進行社會實驗,畢竟沒弄好造成大量失業,國家出得起救濟金,還能人人補助去職訓。換作是窮國,失業就自己想辦法了,國家哪有辦法理你。

投機世代崇奉獨裁只因「說的多做的少」

上面這幾段的表達,是要讓各位了解,對於想像力遠超行動力的投機派政客來說,缺乏的行動力必須透過政府加以放大,不然沒有一個可以執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1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在這裡我們開始進入到比較內層的討論了,解放真的代表自由嗎?投機世代為何認為一切都可以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自由,還是另類的制約,進入思想的牢籠?
而主觀與客觀性可說是針對現象與本質的一體兩面,故在解放上其實殊途同歸,只是人類活在既有的時空下,出生就受到了現有制度的影響,導致不同思想流派在判斷解放的議題上,有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
這背後的精神結構,其實是一種焦慮,因為舊時代的標準或許不合時宜,但至少耐用。但討厭舊結構的,通常也提不出新時代的架構,只能不停的想像有更好的,所謂更好的標準,隨著科技進展會任意跳動,對科技內涵也不理解。就跟以為只要力氣大,磚頭都能飛一樣,根本就不明白這不是飛。
文明本身就是框架,如果我們用樂高堆房子來譬喻,那麼積木的形狀、大小可以稱之為物質,房子的顏色、造型稱為精神,那麼一個文明就是用積木堆出功能齊備的房子。
窮到只剩錢也不行?不是不行,只是會很糟糕。
在這裡我們開始進入到比較內層的討論了,解放真的代表自由嗎?投機世代為何認為一切都可以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自由,還是另類的制約,進入思想的牢籠?
而主觀與客觀性可說是針對現象與本質的一體兩面,故在解放上其實殊途同歸,只是人類活在既有的時空下,出生就受到了現有制度的影響,導致不同思想流派在判斷解放的議題上,有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
這背後的精神結構,其實是一種焦慮,因為舊時代的標準或許不合時宜,但至少耐用。但討厭舊結構的,通常也提不出新時代的架構,只能不停的想像有更好的,所謂更好的標準,隨著科技進展會任意跳動,對科技內涵也不理解。就跟以為只要力氣大,磚頭都能飛一樣,根本就不明白這不是飛。
文明本身就是框架,如果我們用樂高堆房子來譬喻,那麼積木的形狀、大小可以稱之為物質,房子的顏色、造型稱為精神,那麼一個文明就是用積木堆出功能齊備的房子。
窮到只剩錢也不行?不是不行,只是會很糟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最近歐美許多專業人士寫文章,從海外版抖音(TikTok)網紅大量製播影音、鼓吹成年子女跟「越界」的父母斷絕往來談起。 的確,有一些父母不尊重成年子女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動輒批評、不夠包容,甚至會操縱、遙控、情勒。適度地保持距離、減少情緒上的負擔,可改善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最近歐美許多專業人士寫文章,從海外版抖音(TikTok)網紅大量製播影音、鼓吹成年子女跟「越界」的父母斷絕往來談起。 的確,有一些父母不尊重成年子女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動輒批評、不夠包容,甚至會操縱、遙控、情勒。適度地保持距離、減少情緒上的負擔,可改善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