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看展覽嗎?—抽張卡牌看藝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好看的藝術大展真的很多,不知道大家以往的看展經驗如何?

很久以前在信義誠品買了個神祕的卡牌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先暫譯為《看待藝術的方式:50 張改變你視角的卡片》。

終於在這時候,可以拿出來分享了!

看到藝術場館一字排開的畫作,你會以怎樣的順序開始呢?
大家通常會是依序站到畫作前,仔細看完一件作品。看看旁邊的解說小卡,看看作品名、看看其他基本資訊。
有些人會往後退起步看,或是把頭往前伸,試圖讓身體向前伸,看清楚細節。
如果可以拍照,肯定會有一些人對著作品猛拍。雖然有時候會很想問問,照片回家有沒有再仔細看過? 
也許會有結伴看展的兩個人不時交頭接耳、指指點點,並露出滿意的微笑。

展廳裡,偶爾也能感受到不同速度感。

有人會拿著筆記簿或是速寫本,快速寫下筆記的人。
也有另一種走馬看花類型,然後啥都記不得。
但也有繞行一圈之後,蓋了手章,重新入場挑選喜愛作品觀看的人。

那麼,你會怎麼觀看呢? 

如果一件沒有看過的作品,你的眼睛會怎麼看?
先抓到一個視覺注意力集中之處,然後向外擴散?
或者是由上往下、由左往右?

以上這些觀展行為,只要不違反主辦方的規定,都是可以的!

藝術的體驗都沒有標準,也沒有標準答案。
除非原作者有留下筆記,規定大家怎麼看。

一切都是自由的,試著類似的符號連結在一起,試著說出你的發現,又或者對著作品想像一個屬於你的故事。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盒底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盒底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
這套卡牌有50張,介紹了50 種不同觀看方式,
可以重複運用在不同的作品上。這副卡牌的插圖也非常的有趣,融入了部分的名畫。

這套卡牌很適合看展時會有點不知所措的人。
我覺得最喜歡的是,他有許多的句子都是「疑問句」。
提點觀者欣賞的角度、引起好奇,甚至再創造。

例如其中一張Materiality

「What is the artwork made of? What if were made of something else? The more incongruous the better. Would it change the way you feel about it?」

都不是很困難的句子,但卻可以從觀察材質,然後思考是否有機會置換成其他媒材,接著再說出這樣的置換會讓你有什麼感覺。

也許可以在畫作前抽張卡牌,再去看展。
或是看完展,回家後再抽張卡牌,重新思考。

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收穫。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 外盒正面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 外盒正面


  •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
  • 作者:Martin Jackson
  • 繪者:George Wylesol
  • 出版社: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 出版日期:2022/03/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編好想說的沙龍
17會員
33內容數
日常的閱讀筆記,有些人文,有些藝術。
2024/03/02
這次陳怡今在2024的第一檔展覽定名為「在家寫生」, 展出有三種不同的媒材,圍繞在生活物件、移動中的風景。 ... 這次的作品雖然是平靜的畫面,卻讓我的心裡澎湃洶湧。 我在作品前忽遠忽近,然後還側面看, 想要找出一些讓我心臟怦怦跳的原因😂
Thumbnail
2024/03/02
這次陳怡今在2024的第一檔展覽定名為「在家寫生」, 展出有三種不同的媒材,圍繞在生活物件、移動中的風景。 ... 這次的作品雖然是平靜的畫面,卻讓我的心裡澎湃洶湧。 我在作品前忽遠忽近,然後還側面看, 想要找出一些讓我心臟怦怦跳的原因😂
Thumbnail
2024/01/29
續前篇,繼續來點藝術史的觀察。 樋口裕子在作品集“BABEL: Higuchi Yuko Artworks”中, 向波西(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等創作者致敬,將既有圖像的意義轉化,變成是一種對神祕生物的關懷與和平共存。
Thumbnail
2024/01/29
續前篇,繼續來點藝術史的觀察。 樋口裕子在作品集“BABEL: Higuchi Yuko Artworks”中, 向波西(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等創作者致敬,將既有圖像的意義轉化,變成是一種對神祕生物的關懷與和平共存。
Thumbnail
2024/01/28
之前熟悉的樋口裕子,可能是來自MOE雜誌或是各種商品合作, 透過這次展出,讓樋口裕子作品更多的面貌得以被看見。 在幾百張手稿中, 有一個系列在牆上閃爍著,吸引了我的目光。 《最後的審判》和《巴別塔》……
Thumbnail
2024/01/28
之前熟悉的樋口裕子,可能是來自MOE雜誌或是各種商品合作, 透過這次展出,讓樋口裕子作品更多的面貌得以被看見。 在幾百張手稿中, 有一個系列在牆上閃爍著,吸引了我的目光。 《最後的審判》和《巴別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塔羅牌是一種古老而神祕的工具,透過深入的探索和解讀,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本文從大阿爾克那、小阿爾克那、宮廷牌、逆向牌和空白牌等多個層面,對塔羅牌進行了詳盡和深入的解讀。希望這些解讀能夠為塔羅愛好者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成長。
Thumbnail
塔羅牌是一種古老而神祕的工具,透過深入的探索和解讀,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本文從大阿爾克那、小阿爾克那、宮廷牌、逆向牌和空白牌等多個層面,對塔羅牌進行了詳盡和深入的解讀。希望這些解讀能夠為塔羅愛好者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成長。
Thumbnail
瞭解塔羅牌如何幫助自我發現,透過單張抽牌法、三張牌陣法和心理探討法,讓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視角。
Thumbnail
瞭解塔羅牌如何幫助自我發現,透過單張抽牌法、三張牌陣法和心理探討法,讓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視角。
Thumbnail
最近好看的藝術大展真的很多,不知道大家以往的看展經驗如何? 很久以前在信義誠品買了個神祕的卡牌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先暫譯為《看待藝術的方式:50 張改變你視角的卡片》。
Thumbnail
最近好看的藝術大展真的很多,不知道大家以往的看展經驗如何? 很久以前在信義誠品買了個神祕的卡牌 “Ways of Looking at Art: 50 Cards to Shift Your Perspective”,先暫譯為《看待藝術的方式:50 張改變你視角的卡片》。
Thumbnail
「心得體驗」參加「150桌遊展/第8屆」的心得 這天我第一次參加了一個桌遊展覽,這是一個讓人興奮又新奇的經驗。我帶來的是一款名為「思路之旅」的桌遊,從一開始進入展覽場地,我就感受到了一股濃厚的遊戲氛圍,四處都是人們在玩遊戲、交流和互動。展覽場地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桌遊,從傳統的棋盤遊戲到現代
Thumbnail
「心得體驗」參加「150桌遊展/第8屆」的心得 這天我第一次參加了一個桌遊展覽,這是一個讓人興奮又新奇的經驗。我帶來的是一款名為「思路之旅」的桌遊,從一開始進入展覽場地,我就感受到了一股濃厚的遊戲氛圍,四處都是人們在玩遊戲、交流和互動。展覽場地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桌遊,從傳統的棋盤遊戲到現代
Thumbnail
每天早上起床後,我都會為自己抽兩到三張牌卡,通常會用塔羅牌搭配一張神諭卡。然後,我再把對牌卡的解讀,以及自我覺察的心得,用數位日記記錄下來,並且搭配牌卡的照片,做為對照。用塔羅牌/神諭卡寫覺察日記,不需侷限在傳統的牌卡含義,而是更偏重在畫面帶給我的感受。
Thumbnail
每天早上起床後,我都會為自己抽兩到三張牌卡,通常會用塔羅牌搭配一張神諭卡。然後,我再把對牌卡的解讀,以及自我覺察的心得,用數位日記記錄下來,並且搭配牌卡的照片,做為對照。用塔羅牌/神諭卡寫覺察日記,不需侷限在傳統的牌卡含義,而是更偏重在畫面帶給我的感受。
Thumbnail
這些年購入蠻多牌卡, 也有希望收到生日禮物是牌卡得 內心話(瘋了嗎??買了那麼多牌卡幹嘛? 最後會不會一樣像別人一樣轉手呢? 我不會得, 在買的當下,我會問自己的內心, 這是我所需要得?我會用到嗎? 感覺是需要購入得嗎? 在還沒有買的時候, 就無數次看見他的存在了. 後來在某
Thumbnail
這些年購入蠻多牌卡, 也有希望收到生日禮物是牌卡得 內心話(瘋了嗎??買了那麼多牌卡幹嘛? 最後會不會一樣像別人一樣轉手呢? 我不會得, 在買的當下,我會問自己的內心, 這是我所需要得?我會用到嗎? 感覺是需要購入得嗎? 在還沒有買的時候, 就無數次看見他的存在了. 後來在某
Thumbnail
既然買牌≠可以學好塔羅牌,那麼買牌也≠學不好塔羅牌。這篇能提點初學者的,頂多就是簡單的「甚麼時候可以換牌」的判斷標準,然後加上一點個人推薦的使用牌及參考書籍
Thumbnail
既然買牌≠可以學好塔羅牌,那麼買牌也≠學不好塔羅牌。這篇能提點初學者的,頂多就是簡單的「甚麼時候可以換牌」的判斷標準,然後加上一點個人推薦的使用牌及參考書籍
Thumbnail
這份教材由打醒卡塔羅、聊心卡作者Susu製作,禁止轉載內容避免引發爭議。 1. 看整體牌陣推測大方向。 抽牌後先看整體牌陣的位置出的是什麼牌,有沒有哪個部分訊息不足需補牌
Thumbnail
這份教材由打醒卡塔羅、聊心卡作者Susu製作,禁止轉載內容避免引發爭議。 1. 看整體牌陣推測大方向。 抽牌後先看整體牌陣的位置出的是什麼牌,有沒有哪個部分訊息不足需補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