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與時光:小珍珠與林振成先生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小珍珠與我的相遇

小珍珠是一間烘焙坊,位於永康商圈。專門賣各種起司蛋糕、甜點以及麵包。


其產品種類繁多,我常選購的是起司蛋糕(有十幾種口味)、香蕉蛋糕、生乳捲,也曾經幸運買到限量的鳳梨酥。最近它的蘇打餅牛軋糖深受韓國客的喜愛。


小珍珠的起司蛋糕

小珍珠的起司蛋糕

小珍珠的牛軋餅,深受韓國觀光客喜愛

小珍珠的牛軋餅,深受韓國觀光客喜愛


每次消費時,我總會和老闆娘閒聊,我告訴她,自己原本計畫研究日本時代臺灣人醫師在廈門的活動,後來決定將範圍擴展到整個中國,獲得碩士學位之後,我前往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最終返回臺灣。


老闆娘告訴我說,她的外祖父林振成(1897-1981)先生是廈門人,早年也曾留學東京大學,戰後來臺,曾經擔任糧食局的副局長。


圖片出自《八十瑣憶》,圖片來源:熊旋女士提供

圖片出自《八十瑣憶》,圖片來源:熊旋女士提供


獲得資訊之後,我立刻在多個資料庫當中(利用資料庫的資料補在各個片段裡),發現不少林振成先生的資料。


其後,老闆娘熊琁女士送給我一本林振成先生的回憶錄《八十瑣憶》,這本回憶錄,是由林振成先生的長男林瑞翰所纂,林瑞翰是非常著名的歷史學者,也是臺大歷史系的名譽教授。


《八十瑣憶》除了是林振成的回憶錄之外,也非常具有史料的價值,以下,我將透過《八十瑣憶》這本回憶錄,來敘述他的一生以及與我研究之間的關係。


《八十瑣憶》書影

《八十瑣憶》書影


林振成的求學與職涯

林振成先生是廈門人(1897年生),他母親早逝,父親在緬甸仰光新勝興商店擔任廚師,新勝興是仰光碼頭邊重要的批發商,除了經營雜貨之外,還承攬印度輸入緬甸的牛肉與蝦米貿易。


事實上,像林振成父親這樣離開福建原鄉,前往海外發展的人非常多。其後,林振成也前往仰光。最初,他進入當地南川公學就讀,這所學校即日後緬甸仰光中華兩島小學校。


1911年,他因為學業成績優秀,被學校選派回國讀書。林振成先是進入福州烏石山中等商業學校預科,日後再進入華僑公學就讀。


那麼,林振成是如何踏上留日之路的呢?


他之所以留日,乃是由華僑公學選派:


又函請華僑公學選派成績優良之僑生四名赴日留學,由實業司按月補助日幣二十三元,以鼓勵僑生回國求學之興趣…(中略)…校長謂於余,以余成績優異,可蒙實業司選送留日,亦可由校方保送清華大學之預科,但留日費用可由實業司立即按月補助日幣二十三元,而保送清大預科之費用則須自籌,俟八年後清華大學畢業而成績優異則可以公費選派留美。余雖有意入清大預科,俾將來有選派留美之望,但零丁孤苦如余,自度八年期間之學費,實無從籌措,乃以願留日對…。[1]


透過這段回憶錄,清楚呈現清末民初,華僑的留學制度,以及林振成先生自身面對升學選擇時的考量。由此可知,林振成之所以選擇留日,經濟因素是最大的考量。


日幣二十三元,這金額大約與同時間臺灣總督府基層雇員一個月的薪水(二十至三十元)差不多。


林振成少年時期留影,圖片出自《八十瑣憶》,圖片來源:熊旋女士提供

林振成少年時期留影,圖片出自《八十瑣憶》,圖片來源:熊旋女士提供


    1912年,他與楊允修、楊文瀾、梁怡隆、薩孟武一同赴日,值得一提的是,薩孟武(1897-1984)後來成為中華民國憲法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


而此時他與林振成一同進入成城中學就讀。數年後,林振成再考入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就讀。


東京大學駒場校區大門

東京大學駒場校區大門

一高的寮(宿舍)遺跡

一高的寮(宿舍)遺跡


題外話,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簡稱一高,戰後成為東京大學教養學部(又稱東京大學駒場校區),相對於本鄉校區(赤門所在地),駒場校區較不為人知。


2014年,我前往東京大學留學,我所屬的總合文化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就是位在駒場校區,因此當我在《八十瑣憶》當中讀到林振成先生是一高的畢業生,日後又進入東京大學就讀時,總覺得倍感親切。


現在駒場校區內也留有一高時期的建築。關於一高時期的回憶,林振成在《八十瑣憶》當中提及:


余於二年級時曾被選為委員,職司衛生,掌管全校衛生行政…(中略)…故余之姓名在當時一高幾無人不知,蓋以一異國人而能與日人同被選為委員以分絲校務之興閣者…(中略)…余因性好水,乃參加水泳部。[2]


由這段回憶可知,林振成在一高非常活躍,不僅擔任委員,還加入水泳部(游泳),其後甚至能游十五英里的距離。而一除了公共參與和體育之外,他幾乎每天都會去圖書館,林振成也回憶:


一高讀書風氣甚盛,圖書館常甚壅擠,其藏書甚多而又分類綦詳,甚易找尋。余在預科時期即常在此自修[3]


林振成以進入帝國大學為目標,自一高畢業後即報考東京大學,考試科目有英文與歷史,一天考完。英文的部分有兩題,分別是英文日譯,還有日文英譯。


歷史的部分是申論題,這一年的題目「論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之經過與影響」。考試結果一週後公布,他考取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


東京大學赤門,右方建築物為經濟學部圖書館

東京大學赤門,右方建築物為經濟學部圖書館


他在東京大學期間,曾經上過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以及美濃部達吉的憲法。矢內原忠雄是日本的經濟、殖民政策學者。曾因為文批判日本政府而被迫辭去東大教職。


而美濃部達吉曾因主張「天皇機關說」而受到軍部的迫害。《八十瑣憶》清楚呈現1910年代至1920年代,華僑的學童身處外地如何求學、又如何受到選派前往日本,進一步呈現當時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概況。


1925年3月,他自東京大學畢業,129名同學中除了林振成之外,還有兩位來自中國的學生(陶仲、張籍),其餘皆為日本學生。[4


面對畢業之後的進路,林振成決定返回中國,並應林國賡將軍(廈門海軍司令部司令)的邀請,留在廈門工作。


戰前廈門明信片

戰前廈門明信片


林振成在廈門的工作,主要與地方治安、警政有關,他曾任廈門禾山海軍辦事處主任、廈門市公安局長、福建省水警第二大隊隊長。有關這段時期,《八十瑣憶》內文提到:


當廈島克復之初,廈市有臺灣浪人之擾,禾山有潛匪海賊之患,故海軍司令部特於禾山設立海軍辦事處以鎮壓防範。[5]


此處的臺灣浪人,可說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在廈門活動的縮影之一,而林振成的觀察,也呈現廈門當地人民對臺灣浪人的觀感。


然而,若以臺灣史的角度而言,廈門是一個非常好的海外發展地,其中有所謂的武力派,也就是黑道勢力。


這個議題,也是鍾淑敏老師(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的研究領域之一。1932年,林振成出任廈門市公安局長:


司令意謂廈門日人勢力甚盛,臺灣浪人恃其奧援以擾亂治安,居斯職者非暢通日語而…(中略)…終余公安局長任內,日本駐廈領事三浦義秋、寺島廣文等均為留日時一高、帝大之同學,故每遇臺人滋事,一通電話即可解決,無須往返交涉,臺人以故意未敢在廈騷擾。[6]


除了臺灣浪人之外,當時海盜的問題猖獗。林振成認為必須要增加武備:


余以為欲徹底消滅海賊之威脅,須購置砲艇為巡邏追擊之用。[7]


他向林司令建議,由他前赴南洋向華僑募款購置砲艇。1928年,他前往新加坡募款,並透過當地華僑向新加坡政府購得砲艇一艘,命名為禾僑砲艇,船上裝有小鋼炮一門以及機關槍一挺。[8]


1928年的林振成先生

1928年的林振成先生



日後,此禾僑砲艇果然發揮作用,根據當時大報《申報》報導,1934年8月16日下午,廈門發生海盜劫船事件,廈門市隆德輪船公司的隆盛小輪,遭數名盜匪挾持,林振成聽到消息,帶著警探趕往現場:


小者帶盜船慢進,適廈門禾山辦事處長林振成聞盜刦輪,率警探成禾僑砲追來,用探海燈四照,見船喝停,船中人不應,開槍射擊,舵工楊銀中彈斃命,砲艇乃將帆船並盜船均帶回…(中略)…乘客均脫險,禾僑砲艇則在五通澳頭間海面跴緝,天明始歸。[9]


從報導內文,可知在禾僑炮艇在維護廈門近海秩序的重要性。禾山地區的治安改善之後,許多旅居在外的華僑紛紛返鄉定居。


林振成面對的除了海盜問題之外,還有臺廈之間的走私問題,而廈門水上警察為防範臺廈走私問題,新建造巡警艦:


廈門水上公安局,自王固磐氏,任特種公安局長後,其所屬,改稱水上警察第二大隊,以林振成氏,為大隊長,嗣後林有事辭職…(中略)…而所管海岸線,僅現在巡艦三艘,殊難十分警備,按豫算四十萬元,托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巡艦四艘…(中略)…為維持沿海治安,即防止臺灣密輸。[10]


這篇報導出自《臺灣日日新報》,也是日治時期臺灣的第一大報,有趣的是《臺灣日日新報》具有日本官方色彩,因此在報導中也特別強調:


又中國當局,對臺灣密輸,皆視為臺灣人所為,其實臺灣人輸出甚少,大部分為中國人出資,聯絡臺灣人云。[11]


不管實情為何,根據以上的敘述可知,1930年代的廈門,可說是處於非常紛亂的狀態,而林振成在廈門的資歷,恰巧呈現1920年代中後期,以致1940年代,廈門地方的政治與治安狀況。


由於地緣關係,廈門的政局某種程度上也與臺灣有著密切的關係,臺灣總督府一直以來對廈門一直抱持著野心,甚至曾短暫統治廈門。


1971年,林振成先生與家庭成員合照

1971年,林振成先生與家庭成員合照


    戰後,林振成應邀前來臺灣任職。1946年5月,他搭乘關基號(海關緝私艦)抵達基隆港。


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到臺灣,早在1925年離日返國時,曾路經基隆,當時他自東京車站購買直達基隆的聯運票,先搭乘火車,在神戶轉搭蓬萊丸,經過五天時間至基隆,再換船前往汕頭、詔安:[12]


當時傳日本天皇御弟秩父宮亦將隨後乘軍艦蒞臺巡視,水陸兩路均嚴加戒備,對赴臺之外籍乘客,亦派遣密探暗中監視,余因屬華籍,尤在嚴密監視之列,到基隆後,便衣偵探及憲兵與水上警察時來余所住之旅館探訪查問。[13]


林振成在基隆停留一週後,搭船前往汕頭,並且在汕頭換船返回詔安。二十年後,當他再度踏上基隆:


船抵基隆上岸後,但覺市街蕭條,與民國十四年余自日返國時之光景大不相同。彼時馬路上除人力車外,既無計程車,又無巴士,只有少數破舊卡車在兜攬乘客,余乃隨上岸旅客擠上卡車至臺北長官公署(即今行政院)前下車[14]


事實上,基隆歷經戰火的摧殘,自然無法與過往相比,透過林振成的回憶,也呈現戰後初期基隆的蕭條景象。


林振成之所以來臺,乃是應當時嚴家淦(1905-1993)先生的邀請,1946年5月,他代理臺灣糧食局副局長。當時糧食局局長為吳長濤,副局長有兩位,即林振成與李連春,李為臺南後壁人,畢業自神戶商業職業學校:[15]


李氏自少受日本教育,甚日語日文而不擅中文與國語,然對本省米穀之業務甚為熟悉。[16]


其後,李連春成為局長,林振成持續擔任副局長,協助李連春推動各項政策,最後於1968年退休,1981年逝世。

 

    結論

    《八十瑣憶》這本書,不僅是林振成先生的生命史,若以人群移動史的角度切入,它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訊,像是福建人前往緬甸,以及華僑子弟如何返國求學,甚至前往日本留學。


這些經歷反映了當時華僑的奮鬥和移動過程,也為研究東亞地區的移民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1910至1920年代,中國留學生在東京的生活實況,以及透過中國人的眼睛來看日治時期的臺灣,這些視角對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變遷至關重要。


當林振成回到國內,在廈門出任各種公職,透過他的視角,也呈現了民國初年以來華南的混沌情勢。這些經歷展現了他在政治和治安領域的貢獻,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環境。

 

透過林振成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不僅僅是遙遠的過去,而是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他的經歷和選擇,體現了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奮鬥和堅持。


林振成的一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他的經歷不僅體現了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選擇和命運,也揭示了歷史如何影響個人的生活和決策。


參考書目

〈廈門海盜刦輪〉《申報》1934年8月25日11版。

〈新建造巡警艦四艘 充臺灣密輸船之警備〉《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22日8版。

林振成,《八十瑣憶》(臺北:林振成,出版年不詳)。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

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卒業生氏名錄》(東京:東京帝國大學,1926)。



[1] 林振成,《八十瑣憶》(臺北:林振成,出版年不詳),頁7。

[2]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7

[3]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16。

[4] 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卒業生氏名錄》(東京:東京帝國大學,1926),頁350-351。

[5]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35。

[6]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43。

[7]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37。

[8]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37。

[9] 〈廈門海盜刦輪〉《申報》1934年8月25日11版。

[10] 〈新建造巡警艦四艘 充臺灣密輸船之警備〉《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22日8版。

[11] 〈新建造巡警艦四艘 充臺灣密輸船之警備〉《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22日8版。

[12]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29。

[13]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29。

[14]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65。

[15]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頁388。

[16] 林振成《八十瑣憶》,頁65。

18會員
5內容數
影想文教藝術基金會─歷史編 系列文章 日治到戰後初期的台灣為背景,選擇貼近生活、時事為主題的歷史普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華麗甜品時光:奢華甜點與美麗裝潢在現代社會中,外燴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服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隨著人們對品味和品質要求的提升,外燴甜品逐漸成為人們用餐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個成功的外燴甜品時光,除了美味的甜點外,還需要擁有一個奢華美麗的裝潢,讓用餐者在品味甜點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視覺的盛宴。
Thumbnail
avatar
Jennifer Hunt
2023-07-27
《投資》 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關鍵知識點回顧|財經M平方|方格子|Hank-小資進行式參與心得時間飛快,還記得我們5月底一起約定好要參加的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GEIS),在7 /2正式結束了,本次我是透過線上的模式參與盛會,這也是我首次參與這類大型的論壇,從總經到產業趨勢,基本上囊括了投資人2023下半年投資想要捷足先登的關鍵,本文不會暴雷論壇內容但我會透過我自己彙整且咀嚼後的知識點...
Thumbnail
avatar
Hank,資產累積之路
2023-07-08
《羅馬假期》|公主和記者談戀愛?|舊時代的浪漫故事|無雷劇情+語錄+觀後感|奧黛麗赫本的優雅經典回顧5,60年代最經典的浪漫愛情片,跟著黑白螢幕漫遊歐洲。 從電影學習用從容與優雅看待人生。 公主偷溜,記者捕捉,錯遇成為邂逅; 皇室與平民,心動的愛情,卻不可能的距離。
Thumbnail
avatar
曉語
2023-07-06
逆天改命攻略:區分觀點與事實,改變信念就可以改寫靈魂劇本很多人問我「命運可以改變嗎?」 有些人的觀點是:命是不可能改變的,但我們能改運。 也有些人並不相信有所謂的命運。 我的觀點是:命運是虛實相間的。是潛意識的產物,是可以改變的,取決於你是否能改變你的「信念」。 「命運」可以是不存在的東西。
Thumbnail
avatar
Azur
2023-06-28
【時光土場】鐵道準點發車天經地義?從日本的《準點發車》看臺灣準點的能與不能大家想必都曾經抱怨臺鐵誤點連連,還對總是分秒不差的日本鐵道十分欽羨。不過所謂的先進國家也只有日本如此。為什麼日本的鐵道會如此精準?作家三戶祐子從歷史、經濟與社會變遷角度爬梳了日本準點發車的起源與技術。臺灣在2022年為這本書推出了繁體中文版《準點發車》,讓關心鐵道的朋友得以一窺日本準點發車的秘密。
Thumbnail
avatar
時光土場
2023-05-28
行銷觀點|28.要找KOL 還是團媽?聊網紅行銷的差異與運用時機「花大錢砸了 KOL 卻沒有轉單,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做?」 「團媽比較有效啦,我們現在都找團媽。」 這是 KOL 行銷流行以來,行銷人員之間不敗的熱門話題,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聊聊這件事,讓我從過去的經驗開始,分享「KOL」和「團媽」這兩種看似相似、又有些不同的行銷工具,它們各自運用的時機。
Thumbnail
avatar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
2022-10-23
《土地廟奇談-福德與白虎》28 短暫的美好時光,異變開端  放學時間到了,白小石來到土地廟。   果然就有如蕭紫芯所說,土地廟還真是香客滿滿,小廟裡外都擠滿了人,不少人都在排隊等著領護身符呢。   看樣子,他真的是立了大功了。   因為人潮實在是太多,就算進了廟,也不方便和雪哉他們交談,因此白小石只好先在外面觀望,幸運的話,也許還能和裡面的兩位說說
Thumbnail
avatar
鬱兔
2021-09-05
甜點時間:莫札特咖啡廳、Lick Honest冰淇淋與大胖子甜甜圈|從休士頓吃到奧斯汀04cannoli是我最期待的東西!我一直都很想找機會吃吃看,因為她看起來就是一個鮮奶油天堂!第一口吃下去,我真的覺得來到了天堂,整張嘴被鮮奶油充滿的感覺實在太棒了,怎麼會這麼幸福?不過好景不常,吃著吃著,居然漸漸覺得有點甜膩。
Thumbnail
avatar
XinXin
2021-09-01
【拾光點滴】我們常在腦袋中想像這個世界,但世界卻常與我們的想像天差地遠我們常在腦袋中想像這個世界,但世界卻常與我們的想像天差地遠。這並不是誰的錯,因為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的確是那樣。只是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落差,那肯定是生命中的某些環節讓我們受傷了,受傷到不想要放下某些執著,不想要鬆開某個人的衣角,不想要承認媽媽帶來的只剩痛苦──即便理性層面的你「知道」這對你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avatar
莊博安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