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子女買儲蓄險,出現「贈與稅」問題

更新於 2024/05/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有一個朋友,在兒子唸高中時,在郵局幫兒子買了1張6年期的儲蓄險,年繳保費50萬,6年期滿可領回310萬。想說兒子大學畢業後,可以做為留學基金。

當時投保的要保人是他自己(爸爸),兒子是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儲蓄險於年初期滿領回,兒子今年也申請到英國倫敦大學,我這位朋友超開心,兒子要出國、錢也備好了。但最近他卻收到國稅局的通知,要求補繳贈與稅6.6萬,因爲漏報贈與稅,還要加罰一倍,總共要繳13.2萬。

朋友跟我聊起這件事,說很倒楣,也搞不太懂,為什麼要補繳稅。

幫子女買儲蓄險留意贈與稅

我朋友的例子絕非特例,不少父母基於儲蓄或理財規劃,會幫子女買儲蓄險,或是幫子女買壽險,之後要把要保人改為子女時,一定要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先幫大家商普一下,來了解保單中的3種身份:

1.要保人:訂定保險契約並繳保費的人,可以指定或更改受益人、變更契約、解約。具有處分保單的權利。

2.被保險人:被保障的人,當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時,啟動理賠條件。

3.受益人:收到理賠金的人,可能為要保人、被保險人、配偶、家人或其他要保人指定的人。

保單當中,與贈與稅有關的是要保人和受益人,無關被保險人。

贈與稅是當一個人要贈送自己的財產給另一個人的時候要繳的稅。

贈與稅免稅額每人一年是244萬,不管你要贈與多少人,總計244萬以內就免稅。

插播:夫妻間贈與,不論金額多少,皆免課贈與稅。

要保人與受益人不同考量贈與稅

當要保人和受益人不同人時,就要考量贈與稅的問題。

有三種情況要留意:

情況一

就像我這位朋友幫兒子買儲蓄險,每年繳50萬不是贈與,滿期時受益人兒子領到310萬,就會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金額,因為超過244萬免稅額,超出的66萬要被課10%的贈與稅。

有些父母會幫子女買不只一張儲蓄險保單,或是同時幫不同子女買儲蓄險保單,

就容易有超額的情況出現。

情況二

要保人是子女的名字,但如果這保費還是父母在繳,再加上,若是父母也會匯錢子女,這些金流都會累計,萬一超過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244萬,也會被課稅。

情況三

不少父母在子女年少時就幫孩子買保險,等到孩子出社會,有經濟能力了,就想把要保人改成子女,我自己也打算這麼做。

因爲壽險都有保單價值準備金,變更要保人爲子女,就等於把已經累積ㄧ定金額保價金的保單贈與子女,如果變更時,保價金超過244萬,也要繳贈與稅。

怎樣做才不會有贈與稅的問題?

有的。

即要保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

avatar-img
7會員
74內容數
20多年媒體經驗,這裡將分享: 1.愛說話聊健康 (健康及公衛知識的日常應用) 2.主婦理財筆記(家中的財務大臣要知道的理財之道) 3.採訪寫作那些事(有我20多年來媒體工作經驗和採訪寫作技巧分享) 4.我的Podcast節目內容 5.小書房(好書推薦) 6.日常小宇宙(生活體驗,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齡生活筆記 的其他內容
股市裡有不少跟動物有關的術語,這些代表動物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都有,認識牠們,也能提升財商。這篇文帶大家認識,何謂牛市、熊市、黑天鵝、灰犀牛、鴿派、鷹派、貓頭鷹派、股市禿鷹、鱷魚原則。
當孩子出生時,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些基本的理財規劃和保險準備,例如開立銀行戶頭存放壓歲錢,以及提前為他們買保險。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好的財務保障,也是父母用愛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關心。
這個退休金報稅的新聞,記者寫得文謅謅,我來翻成白話給大家聽。 意思就是說這位民眾好意,自己先算好退休金要繳的錢,然後填入報稅單,但他完全會錯意,所以要補稅,還要被國稅局罰錢。
00940還沒掛牌,FB就已成立自救會;這幾天00940淨值跌破10元發行價,投資人的心情想必更忐忑不安。 就算<00940 >4/1掛牌後跌價,投資人你都沒有理由鬧事、陳情,當初沒有人逼你拿錢賣家產來投資,尤其是all in。
退休規劃不僅涉及投資理財,還需要考慮退休生活帳戶、醫療保健帳戶、長期照顧帳戶和資產傳承帳戶。除了投資理財外,透過醫療險、長照險等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規劃退休生活。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愛瑞克(愛大)對於內在原力的見解,並分享了9個設定,幫助讀者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內容包含個人成長、成功方程式、包容力等,並提供實際案例和心得,引發讀者的動機和能量。
股市裡有不少跟動物有關的術語,這些代表動物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都有,認識牠們,也能提升財商。這篇文帶大家認識,何謂牛市、熊市、黑天鵝、灰犀牛、鴿派、鷹派、貓頭鷹派、股市禿鷹、鱷魚原則。
當孩子出生時,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些基本的理財規劃和保險準備,例如開立銀行戶頭存放壓歲錢,以及提前為他們買保險。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好的財務保障,也是父母用愛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關心。
這個退休金報稅的新聞,記者寫得文謅謅,我來翻成白話給大家聽。 意思就是說這位民眾好意,自己先算好退休金要繳的錢,然後填入報稅單,但他完全會錯意,所以要補稅,還要被國稅局罰錢。
00940還沒掛牌,FB就已成立自救會;這幾天00940淨值跌破10元發行價,投資人的心情想必更忐忑不安。 就算<00940 >4/1掛牌後跌價,投資人你都沒有理由鬧事、陳情,當初沒有人逼你拿錢賣家產來投資,尤其是all in。
退休規劃不僅涉及投資理財,還需要考慮退休生活帳戶、醫療保健帳戶、長期照顧帳戶和資產傳承帳戶。除了投資理財外,透過醫療險、長照險等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規劃退休生活。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愛瑞克(愛大)對於內在原力的見解,並分享了9個設定,幫助讀者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內容包含個人成長、成功方程式、包容力等,並提供實際案例和心得,引發讀者的動機和能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一、函釋(建議可以先跳到文章的第二段,因為這個函釋很難看的懂;如果想看結論的話,可以直接看文章的第四段):   二、我對上面函釋之詮釋及整理重點:   三、法令補充:   四、結論:
Thumbnail
近年離婚夫妻其中一方無法探視孩子的知名事件屢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關注!依據司法院統計,民國111年就有3,204個孩子需透過地方法院酌定監護權歸屬,意即平均每天有約9個孩子捲入離婚父母的監護權大戰;同時從新聞案件中亦可了解到不和睦的離婚夫妻,父母及孩子之間的探視會面將產生極高度的衝突與拉扯。對此現
Thumbnail
※ 佛陀菩薩、[太上]諄諄教誨,但凡是我輩升起惡念惡行,就猶如行走在山高險峻的懸崖峭壁邊緣上,一小步走錯便會墜入萬丈深淵中,求救無人,粉身碎骨,悔之不及。 所以善惡心行、言語舉止皆有標準,依聖人教育照實而做,能遠惡避凶,自然幸福安康!!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猶記得多年前的某天,聽聞一位交情還不錯的前同事接獲母親病危而急忙請假返鄉的消息,過了幾天在公司遇見他,隨口問了一下他母親的身體狀況,不料就聽到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所有兄弟姊妹通通都趕回來了,大家都在肖想媽媽的遺產。」 事實上,這位同事出身於一間老字號的傳統產業,家族的財力非常雄厚,但卻因為家產的
Thumbnail
一位焦慮的媽媽在我的粉絲頁私訊道,「我的小孩今年公立大學碩士畢業,很吃苦耐勞,也願意接受學習和挑戰,正在上班,但是他目前遇到了困難,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當媽媽厚著臉皮想要問你」。
Thumbnail
《古都》的最後,千重子與小舞母女,在京都的鴨川與巴黎的塞納河畔,遙遙相望,「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對於我們自己,幸運與否,都是已矣的過去,但對於下一代,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最溫柔的後盾,如同世界眾多古都裡的母親之河,滋養療癒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最近看了兩套同樣說親情的電影(不知為何會想起親子丼裡的三文魚和魚子的關係XD),分別是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和賈靜雯、王淨主演的《瀑布》(影後感正在絞盡腦汁寫作中),很想分享一下以前看過的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家庭/家族歷史、傳統母親與現代或西化的女兒跨代關係、中西文化差異的家庭為題材的電影。
很多年前有一位親密的朋友告訴我一件令我羨慕不已的事情,就是在她中小學的時期她媽媽經常會為她請假不用上學,而且還帶她去旅行。(是不用上學,去旅行) 是多麼令人羨慕 😍😍😍,這令羨慕很多年因為我我媽媽不會這樣做😔 自己只有恨字。 到了現在到我做別人都父母,我都想做這一件別人會羨慕她們的事情。 雖
Thumbnail
作為女性,從小到大說絕對不會生小孩,往往都被「你以後就會改變了」作為回應,說的人可能本身也不是身處什麼幸福家庭,每天為錢奔波,有時候真想回應:「不想變成像你這樣」。 自從世間有了避孕藥,女性掌握了生小孩的決定權,在發達的國家像日本、德國和香港,出生率往往偏低,原因不外乎生活環境太競爭、負擔不起等等。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一、函釋(建議可以先跳到文章的第二段,因為這個函釋很難看的懂;如果想看結論的話,可以直接看文章的第四段):   二、我對上面函釋之詮釋及整理重點:   三、法令補充:   四、結論:
Thumbnail
近年離婚夫妻其中一方無法探視孩子的知名事件屢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關注!依據司法院統計,民國111年就有3,204個孩子需透過地方法院酌定監護權歸屬,意即平均每天有約9個孩子捲入離婚父母的監護權大戰;同時從新聞案件中亦可了解到不和睦的離婚夫妻,父母及孩子之間的探視會面將產生極高度的衝突與拉扯。對此現
Thumbnail
※ 佛陀菩薩、[太上]諄諄教誨,但凡是我輩升起惡念惡行,就猶如行走在山高險峻的懸崖峭壁邊緣上,一小步走錯便會墜入萬丈深淵中,求救無人,粉身碎骨,悔之不及。 所以善惡心行、言語舉止皆有標準,依聖人教育照實而做,能遠惡避凶,自然幸福安康!!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猶記得多年前的某天,聽聞一位交情還不錯的前同事接獲母親病危而急忙請假返鄉的消息,過了幾天在公司遇見他,隨口問了一下他母親的身體狀況,不料就聽到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所有兄弟姊妹通通都趕回來了,大家都在肖想媽媽的遺產。」 事實上,這位同事出身於一間老字號的傳統產業,家族的財力非常雄厚,但卻因為家產的
Thumbnail
一位焦慮的媽媽在我的粉絲頁私訊道,「我的小孩今年公立大學碩士畢業,很吃苦耐勞,也願意接受學習和挑戰,正在上班,但是他目前遇到了困難,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當媽媽厚著臉皮想要問你」。
Thumbnail
《古都》的最後,千重子與小舞母女,在京都的鴨川與巴黎的塞納河畔,遙遙相望,「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對於我們自己,幸運與否,都是已矣的過去,但對於下一代,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最溫柔的後盾,如同世界眾多古都裡的母親之河,滋養療癒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最近看了兩套同樣說親情的電影(不知為何會想起親子丼裡的三文魚和魚子的關係XD),分別是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和賈靜雯、王淨主演的《瀑布》(影後感正在絞盡腦汁寫作中),很想分享一下以前看過的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家庭/家族歷史、傳統母親與現代或西化的女兒跨代關係、中西文化差異的家庭為題材的電影。
很多年前有一位親密的朋友告訴我一件令我羨慕不已的事情,就是在她中小學的時期她媽媽經常會為她請假不用上學,而且還帶她去旅行。(是不用上學,去旅行) 是多麼令人羨慕 😍😍😍,這令羨慕很多年因為我我媽媽不會這樣做😔 自己只有恨字。 到了現在到我做別人都父母,我都想做這一件別人會羨慕她們的事情。 雖
Thumbnail
作為女性,從小到大說絕對不會生小孩,往往都被「你以後就會改變了」作為回應,說的人可能本身也不是身處什麼幸福家庭,每天為錢奔波,有時候真想回應:「不想變成像你這樣」。 自從世間有了避孕藥,女性掌握了生小孩的決定權,在發達的國家像日本、德國和香港,出生率往往偏低,原因不外乎生活環境太競爭、負擔不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