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自己的主動投資旅程中落敗後,後來找到一個突破口,一套旨在實現穩健回報的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多元化,將我的資金分配到全球不同的市值型ETF資產中,包括因子投資ETF和加密資產ETF,甚至以後可能會再添加大眾商品。
為了更好地掌握資金配置,我使用試算表和Google股票資料同步,以確保我的投資組合保持平衡。此外,我也計畫定期年度調整資產配置再平衡,以調整風險溢酬。
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我高佔比為選擇追蹤指數型的ETF,例如0050、006208、VTI、VXUS或VT等,因為它們能夠追蹤市場指數並取得穩定的回報。
尤其是對於市場佔比較高的ETF,如S&P500、羅素2000和那斯達克指數,我更傾向於加入,因為這些ETF通常能夠提供可靠的投資回報。
回頭來想我對於主動選股投資所造成的虧損,我試著從出社會到現在大約10年投入的金錢試算總績效大約是負55%。這樣的教訓促使我意識到,主動選股投資並非總是穩妥的選擇。因此,我決定轉為被動指數投資,這不僅減少了投資風險,也更貼近市場表現,讓我能更穩健地管理我的投資組合。
如果想驗證自己是個少年股神或是天選之人,確認投資策略是否有效,建議將總體資金部位先控制在20%以內,以1-3年觀察其自己選股的超額報酬(bata),這是評估投資策略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之一。
總的來說,我最終的建議是要謹慎選擇投資標的,避免過度投資於高風險項目,並將投資視作一項長期的規劃,注重市場佔比、風險管理和長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