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人的生活可以過得好些,但就不敢去爭取,原因是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回想過去很多時候我也經常有這一類的想法,覺得自己不值得用好一點的東西,不值得吃好一點的東西,不值得擁有一個自主的人生。離婚前我把自己看成一個家庭中的基石,把所有事情也壓在自己的身上,只要自己活著就可以,其他什麼也不重要,有錢的話只會用在家庭上,很少會用在自己身上,例如衣服,幾件外套也有十年以上的歷史,牛仔褲不穿到爛掉也不會去買新的。現在回覆自由身之後,再看以前的我,只不過是基石傍的一顆小石頭,我一直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不過就算只是小石頭,也應該值得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為什麼要說這個題目呢?原因是看了大熊餐廳The Bear這套劇集,在劇集第二季最後一集,男主角的新餐廳開張,但因為太忙太多事情要處理,所以忘記叫人來修理雪櫃,最後在餐廳最忙時把自己被關在裡面,出不了來。他身為餐廳的行政主廚及老板居然在自己餐廳新開張那天沒有辦法幫忙,在電櫃裡的他開始埋怨自己不值得身邊的人對他好,不值得有個女朋友,應該全心全意的在廚房工作,有女朋友只會令他不能夠集中精神。不幸的是的他所說的話被雪櫃外的女朋友聽到,女朋友傷心的離開。另外是男主角的媽媽,也是差不多一樣的人,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事,在兒子的餐廳開幕那天,已經走到去到門口,但沒有進去,因為她覺得自己為家人添了很多麻煩,而不值得跟家人一起慶祝。
或者真的有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事情。是否人的基本設定就是這樣?還是父母的影響?以我父母的例子,他們生活富足,不用擔心錢這方面的問題,但仍然是節儉得離譜,很多別人不要的垃圾就會拾來用。自己睡覺的床褥也是買樓時上一手留下來已用了不知多少年的東西,然後他們再睡了十多年也不捨得換一張新的。初時不明白他們的想法,現在慢慢明白他們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好的東西,是心理上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錢買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們的認知是節儉就是美德,省得一元就一元,久而久之就變成現在這樣,有錢也不會對自己好一點。我有一段時間也是這樣,想買東西等大減價,食物買快過期的因為會便宜些。但經歷了很多不高興的事情之後,我發覺人真的要活在當下,趁還有能力去享受的時候就不要想那麼多。省得一元也只是一元,省多幾元不會令到你變成有錢人,浪費時間想著那裡能夠節省開支,不如用那些時間想想如何投資賺多一些被動收入可能比較實際。我並不是叫人賺多少用多少,只是說如果節儉是為了儲錢,就要有目標的儲錢,不要盲目的去節儉,沒有目標的話,省下來的錢最終也會不知用了在那裡,最後只會打回原形,然後發覺自己一直沒有好好的活過。
可能最緊要的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態,不時的提醒自己,我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值得擁有好一點的東西,值得擁有一段好的關係,值得擁有別人的愛,也值得去追求自己心中所愛的人,值得擁有舒適屬於自己的生活,自己也能成為自己的貴人。
在電視劇中,觀眾看著那些角色的成長,知道他們值得擁有好的生活,家庭,事業,女朋友,只是他們身在其中看不到而已。角色中最正面的反而是那個六十多歲的女廚師Tina,她在廚房工作了數十年,在新餐廳開幕前那個女主廚邀請她做副主廚,她雖然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但那刻她沒有一秒鐘的自我懷疑,上前擁抱那女主廚欣然的接受,然後趁空檔去到廚藝學校進修,為做一個副主廚的工作做準備。我覺得我們應該向Tina學習,無時無刻的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什麼是自己值得擁有的東西,不停的學習。無論之前的人生過得怎樣,只要心中懷有希望,知道自己是值得擁有美好的一切,那就會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