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與無緣死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日本的公共電視NHK在2010年播出「無緣社會」的紀錄片後,引起廣大迴響,「無緣死」及「孤獨死」就成為普遍的流行用語。

無緣死指的是死後沒有人認領遺體,也沒有親人朋友為逝者舉辦喪禮,也就是這個社會沒有人為他送終,有點蓋棺論定的形容,這個人跟社會是沒有緣分的。

至於孤獨死後來較常用來描述死後三天以上才被人發現,至於有沒有人幫忙辦葬禮就不一定。

NHK的紀錄片調查發現,在日本一年有三萬二千多件死後沒人認領遺體而由公家機關代為處理的案件。經過NHK的追蹤調查發現,這些人原本都是如同你我一樣,過著正常而平凡生活的人,但是在中年後,一點一點地與社會失去聯絡,一個人孤單地活著,而且多數無緣死的案件都是身分明確,也找得到親屬,只是沒有人願意認領遺體。

紀錄片的製作團隊也發現,這種「拒絕認領」遺體的案件正在快速增加中,因為日本在多年的不婚化、少子化,許多人即便結婚也不生小孩,所有人的親戚也就愈來愈少,若活得夠久,可能世界上已經沒有跟你有共同血緣的人存在,因此找不到人安排你的葬禮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有需求就有解決方案,除了政府部門介入處理之外,也出現一些民間團體推動類似台灣民間標會或合作社式的互助團體。

至於孤獨死,怕死後幾天才被人發現,也怕摔倒不能動,求救無門又沒人知道,活活餓死,目前也有許多企業透過科技產品來協助眾多的獨居族。

不過,有趣的是,這幾年日本社會又有了另一種不同的看法,認為孤獨死是幸福的,至少不必承受臨終前被急救醫療五花大綁,最終落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慘狀。

老後兩代同垮與貧困世代.

    2018年七月開始,退休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開始減少,雖然已擾攘一年多,大家心裡其實都有譜了,但是真的發生了,還是會很感慨!

    當然,受影響的應該不只是這些領退休金的軍公教人員,還包括他們的家屬以及逐漸會擴及到的社會各行各業,尤其是普羅大眾的生活消費店家,因為這被削減的支出,原本絕大部分就是會在社會上流轉,想起2008年金融海嘯後政府發行的消費券,發給每個老百姓錢,鼓勵大家消費以活絡經濟,那麼少了這些軍公教在生活給自己的「小確幸」,不知會有那些連鎖反應?

    我住的老舊社區就有不少軍公教退休人員,社區裡有家小小的家庭理髮店最近很好約,因為老闆娘說,很多人原本固定每個月理一次髮的,現在變成一個半月甚至兩個月才光顧。

    當對未來沒有信心時,消費自然就會保守,社會的經濟活力就會降低,尤其當許多上班族慢慢退休,只靠個人儲蓄與退休年金過活時,對物品的價格就會更在乎了。

    日本社會比台灣早很多年進入高齡社會,雖然他們已經很用心面對與因應,但是因為國家經濟整體的停滯,使得雖然準備充分個性又超嚴謹與龜毛的日本人,還是出現許多貧困的老年人或青年人,也出現許多匪夷所思的犯罪案,居然有許多孩子與老人為了填飽肚子偷竊食物被捕,在21世紀,這麼富足而且有多層社會安全網的日本發生這種事,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日本公共電視拍攝了一部紀錄片談老後兩代同垮的問題,其實台灣不久後「兩代同垮」的困境將會比日本還嚴重。台灣與日本一樣,年輕人薪資長期停滯,因此現在即將退休的中壯年或已退休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若想靠著子女更少的收入來撫養自己,恐將拖垮子女,步入兩代同垮的悲劇;相反的情況也可能發生,現在年齡已近中年的上班族,還是在社會經濟成長階段開始工作,應該有機會能夠累績些老本,讓自己安享退休生活,但是因為孩子們沒有好的工作機會,反過來要動用自己的老本來支援孩子,最後也會步入兩代同垮的境地。

    原本我以為日本的老人年金很優渥,但是在這部紀錄片裡報導,日本有高達六百萬的獨居老人,當他們身體還好時也許生活隨心所欲,快樂自在,但是當生病需要仰賴他人幫忙時就麻煩了,許多光靠年金生活的老人,根本無力負擔醫療與照護的需求。

    日本有相當龐大的數量是從年輕就繭居不願找工作的年輕人,也有不少中壯年失業後找不到工作而繭居起來的,家人不願家醜外揚,也拒絕尋求社會的援助,一年又一年,就拖跨了整個家庭經濟,二代同垮。

    沒有工作,或者沒有高薪的工作,退休之後的年金就非常有限。看到同樣由日本人寫的「貧困世代」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數字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看錯,(因為不懂日文,懷疑是不是譯者翻譯錯,但我覺得翻譯錯的可能性很低),我把這個數據如實抄錄於下:「如果以一個一般收入的上班族來看,工作四十年的平均年收入約四百五十萬日圓,(也就是月薪平均三十八萬元),那麼他厚生年金一年需繳交一百二十萬日圓,而國民年金一年繳交七十八萬日圓,合計每年要交一百九十八萬日圓,平均每一個月繳十六萬五千元,而這十六萬五千元就是他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到的年金收入。」

    月薪三十八萬元,卻要繳十六萬元的年金,實拿二十一萬五千日圓。這是有正職工作的人,若是計時打工族呢?那些非正職的派遣員工,恐怕在工作時根本沒有能力繳交年金,那麼退休後就沒有辦法領取足以正常生活的年金。

    同一本書裡也有另一個數字,身為中產階級的大學年輕老師,收入原本每月三十萬元日圓左右,扣掉繳交年金,每個月實拿的薪水為十八萬日圓,若再扣掉在求學讀學位時的助學貸款每個月還四萬日圓左右,那麼每個月能支用的錢是十四萬日圓,不僅連跟朋友喝個小酒,聚餐都必須猶豫再三了,怎麼還有餘力交男女朋友,結婚成家呢?

    連中產階級的代表,最安穩的大學情況都如此了,那麼社會上其他的行業該如何呢?日本的薪水停滯,但是學費與房租卻高漲,作者強調,即便生活過得很節儉,開銷還是很大,這會將年輕人的自由生活權利剝奪殆盡。

    是的,當年輕人沒有希望,會不會拖垮上一代?

    日本,以及台灣所面對超高齡社會是前所未有的,只要到醫院走一遭,所見幾乎都是高齡照顧高齡的狀況,五六十歲的中高齡照顧八九十歲的長輩,這些醫療照護的社會成本與家庭負擔,是過去年輕型、成長中的社會所無法預估的。

    中壯年是三明治時期,上有高齡需要照護的長輩,下有沒有理想工作與未來的子女,那麼該如何善加利用自己很有限的資源,安頓好自己,也能提供家人適當的支援,這是我們這一代無可逃避的課題。

raw-image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常在不同場合,不同團體,碰到來自不同工作領域的朋友,他們常會問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或學生,或做工的人),力量很微弱,能夠幫得上什麼忙嗎?」   的確,我們知道社會上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也有太多的人陷於巨大的困境等待改變,甚至我們也知道,整個世界在我們這個世代也有許多太過艱難的
    著名的導演伍迪艾倫曾說:「從小時候起,我就經常找錯女人。我覺得,這就是我的煩惱。我母親帶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愛上白雪公主,我卻愛上那個老巫婆。」 這段話是才子的俏皮說法,的確在以前一個人的興趣喜好如果與大家不一樣,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通常都會隱匿不讓人知,但是時代改變了,這是個怪咖當道的世界
    記得多年前在卸任荒野理事長前的幹部會議上,我曾播放「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總是心滿意足的讓我表現,你就是那樣 你總是走在我身後 因此,我一人獨享所有的榮耀 而你卻背負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書裏這麼寫著:「現在已經到了老人年紀的我,再回到故鄉的森林裏,如果遇到是小孩子的我,該說些什麼話才好呢?」他這麼告訴年輕的自己:「你長大之後,也要繼續保持現在心中的想法唷!只要用功念書,累積經驗,把它伸展下去。現在的你,便會在你長大之後的身體裏活下去。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常常在不同場合,不同團體,碰到來自不同工作領域的朋友,他們常會問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或學生,或做工的人),力量很微弱,能夠幫得上什麼忙嗎?」   的確,我們知道社會上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也有太多的人陷於巨大的困境等待改變,甚至我們也知道,整個世界在我們這個世代也有許多太過艱難的
    著名的導演伍迪艾倫曾說:「從小時候起,我就經常找錯女人。我覺得,這就是我的煩惱。我母親帶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愛上白雪公主,我卻愛上那個老巫婆。」 這段話是才子的俏皮說法,的確在以前一個人的興趣喜好如果與大家不一樣,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通常都會隱匿不讓人知,但是時代改變了,這是個怪咖當道的世界
    記得多年前在卸任荒野理事長前的幹部會議上,我曾播放「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總是心滿意足的讓我表現,你就是那樣 你總是走在我身後 因此,我一人獨享所有的榮耀 而你卻背負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書裏這麼寫著:「現在已經到了老人年紀的我,再回到故鄉的森林裏,如果遇到是小孩子的我,該說些什麼話才好呢?」他這麼告訴年輕的自己:「你長大之後,也要繼續保持現在心中的想法唷!只要用功念書,累積經驗,把它伸展下去。現在的你,便會在你長大之後的身體裏活下去。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都說創業維艱,何況你的員工是無家者、老弱病殘等……拉拉不諱言告訴我,他出這本<<我是人生整理師>>就是為了幫協會募款。置之名利於度外,只想再出一份力量,多拉他能拉的人一把。 本集請到攸惜關懷協會,作家盧拉拉來和我們聊聊。 本集重點 一了百了,為什麼要出死亡清潔的書?拉拉:為了活著的人。 帶領無家者、
    Thumbnail
    孤獨死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少子化、階級複製、人與人之間的淡漠、與表達問題、女性獨居……等造就了孤獨死嗎?本集請到攸惜關懷協會,作家盧拉拉來和我們聊聊。 節目後感 自從我認識拉拉之後,聽他說的多了,我就開始有意無意的斷捨離。 因為我覺得自己以後孤家寡人的機率有,而且又獨居在外,跟家人也不親,根本 孤獨
    故事是這樣的,有個男人從小一路優越到長大,會讀書,也很獨立。由於太獨立了,所以有點安靜,有點孤僻。因為優秀,被駐派到國外工作,薪水高,可以一肩扛起一小家子的經濟。但也由於工作太順利了,以致忽略了老婆孩子,想說他們也會跟自己一樣獨立,成功。 偶而回國的老公,終於在有一年,決定回國定居。
    《60歲以後的人生整理學》裡頭有一篇「關於「孤獨」:永井荷風真的是孤獨而死嗎?」,裡頭提到的這位日本老作家,人生經歷過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受人景仰,死時獨自一人在家中,衣著完好,存款有兩千多萬日圓。 那時候就有人惋惜說這麼偉大的人,到最後卻是孤獨死的。 作者轡田隆史懷疑這個說法。
    Thumbnail
    喜歡日本電影的人都會發現,日本的電影,主題是家庭、親人關係的作品非常多。像是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小偷家族》、山田洋次的《春之櫻》或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等等。這些作品對於家人之間的愛恨情愁往往刻畫細膩,甚至超脫親情的描寫,挑戰社會對家庭的定義,受得不少注目。
    Thumbnail
    高中生步美的生活美妙無比,但眼紅的同學然子卻用某種方法竊取了她的身體、男友和人生,原先的完美世界就此消失無蹤。 —翱翔於天際的夜鷹(2018,NETFLIX簡介) 你眼中的世界,晦暗不堪或是一片澄澈光明? 理解他人,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傷害他人,容易多了。 我們擁有的幸福,曾幾何時變得如此珍貴。
    有藝人在家過世了幾天才被發現,輿論又開始討論孤獨死這個議題,甚至提到孤獨死是社福隱憂......我從來不覺得孤獨死是社福隱憂,它是社會趨勢,只是人們害怕面對而已。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都說創業維艱,何況你的員工是無家者、老弱病殘等……拉拉不諱言告訴我,他出這本<<我是人生整理師>>就是為了幫協會募款。置之名利於度外,只想再出一份力量,多拉他能拉的人一把。 本集請到攸惜關懷協會,作家盧拉拉來和我們聊聊。 本集重點 一了百了,為什麼要出死亡清潔的書?拉拉:為了活著的人。 帶領無家者、
    Thumbnail
    孤獨死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少子化、階級複製、人與人之間的淡漠、與表達問題、女性獨居……等造就了孤獨死嗎?本集請到攸惜關懷協會,作家盧拉拉來和我們聊聊。 節目後感 自從我認識拉拉之後,聽他說的多了,我就開始有意無意的斷捨離。 因為我覺得自己以後孤家寡人的機率有,而且又獨居在外,跟家人也不親,根本 孤獨
    故事是這樣的,有個男人從小一路優越到長大,會讀書,也很獨立。由於太獨立了,所以有點安靜,有點孤僻。因為優秀,被駐派到國外工作,薪水高,可以一肩扛起一小家子的經濟。但也由於工作太順利了,以致忽略了老婆孩子,想說他們也會跟自己一樣獨立,成功。 偶而回國的老公,終於在有一年,決定回國定居。
    《60歲以後的人生整理學》裡頭有一篇「關於「孤獨」:永井荷風真的是孤獨而死嗎?」,裡頭提到的這位日本老作家,人生經歷過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受人景仰,死時獨自一人在家中,衣著完好,存款有兩千多萬日圓。 那時候就有人惋惜說這麼偉大的人,到最後卻是孤獨死的。 作者轡田隆史懷疑這個說法。
    Thumbnail
    喜歡日本電影的人都會發現,日本的電影,主題是家庭、親人關係的作品非常多。像是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小偷家族》、山田洋次的《春之櫻》或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等等。這些作品對於家人之間的愛恨情愁往往刻畫細膩,甚至超脫親情的描寫,挑戰社會對家庭的定義,受得不少注目。
    Thumbnail
    高中生步美的生活美妙無比,但眼紅的同學然子卻用某種方法竊取了她的身體、男友和人生,原先的完美世界就此消失無蹤。 —翱翔於天際的夜鷹(2018,NETFLIX簡介) 你眼中的世界,晦暗不堪或是一片澄澈光明? 理解他人,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傷害他人,容易多了。 我們擁有的幸福,曾幾何時變得如此珍貴。
    有藝人在家過世了幾天才被發現,輿論又開始討論孤獨死這個議題,甚至提到孤獨死是社福隱憂......我從來不覺得孤獨死是社福隱憂,它是社會趨勢,只是人們害怕面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