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三年,美國芝加哥發生一件史無前例的宗教大事:基督新教、天主教、猶太教、一位論(unitarian)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神道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的宗教代表聚集,參加為期三週的世界宗教議會(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其中最備受矚目的活動是禱告。今天我們對於跨宗教活動中禱告(或祈福)的印象,大概就是歡樂祥和、彼此尊重。基督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一神論宗教的信徒,會直接或間接地向各自的獨一真神禱告;別的宗教信徒則會向不同的神明、神化人物、神祕力量禱告。可是,這種和平共融的氣氛沒有在世界宗教會議出現――取而代之的不是宗教戰爭,也不是萬神殿中諸神爭風吃醋,而是在會議舉行的每一天,各宗教代表一同唸主禱文。大會主席美國長老會牧師巴路斯(John Barrows,1847~1902)對於會期內每天一次的跨宗教禱告感到非常欣慰:「基督信仰的精神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彌漫整個會議。與會者每天唸基督的禱告,以虔誠的態度道出祂的名字。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一同傳揚祂的教導。大會最後在各各他結束。」(Parliament of Religions, 1893,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he Pluralism Project, Harvard University, 2020)
對於基督徒壟斷大會的集體禱告儀式、基督信仰單方面定義禱告的意義,以至大會主席的洋洋得意,與會的改革派猶太教領袖海舍(Emil Hirsch,1851~1923)不以為然。他提倡一個普世宗教( universal religion),並勾勒這個普世宗教禱告的面貌。他專題演講的時候,措辭機敏辛辣,批判主導大會的主禱文:「一位貧寒的男孩來到教會認識基督教,學會主禱文。可是他用主禱文禱告的時候,卻堅持把超凡入聖的第一句『我們在天上的父』,改為『你們在天上的父』。主日學老師多次指責男孩的做法,他最後受不了就反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可不是你的弟兄呢,你的父不是我的父。』」海舍設想這個教會內的對話,原意是為了抨擊基督徒排他,沒有視異教徒為弟兄姊妹(你沒有把我這個異教徒當作弟兄,我為什麼要認你的天父為我的天父?);宣導普世宗教及其禱告的包容特質,視全人類為弟兄姊妹。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我可不是你的弟兄呢,你的父不是我的父」這句話:即便基督徒放下排他的態度,視異教徒為弟兄姊妹,異教徒也不見得都樂意認基督徒的天父為他們的天父。異教徒心裡面真實的想法可能是:「你的天父不是我的天父,你的主禱文也不是我的禱告。」(Walter R. Houghton, ed., Neely’s History of the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Chicago: Neely Publishing Company, 1894), 816-20.)
「你的天父不是我的天父,你的主禱文也不是我的禱告」大概勾畫出世界宗教議會出現的張力,即普世與多元的張力。在普世的面向,除了猶太教領袖海舍提出普世宗教的倡議之外,十九世紀印度教靈修大師兼改革家維韋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1863~1902)代表印度教發言的時候,強調宗教的普世性質:「我以作為印度教的一分子而自豪。我的宗教向世界宣揚宗教寬容和接納普世的宗教。我們不單相信對普世宗教的寬容,更接納一切宗教為真實的。」他接著引用印度教經典《薄伽梵歌》中一首詩歌來說明他的觀點:
正如來源不同的眾溪流
最終匯聚出海,
神明啊,性情不同的人所取不同的蹊徑,
外表曲直各有不同,
最終都抵達你那裡。
(John Henry Barrows, ed., The 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vol. 1 (Chicago: The Parliament Publishing Company, 1893), 102.)
大會主席巴路斯所代表的基督新教也強調宗教的普世內涵,不過他指的宗教是基督宗教。從上文引述他對於會期的每一天,各宗教代表一同唸主禱文而感到欣慰,足以顯示他對宗教的普世觀,就如一些評論認為,不過是擴充版的基督宗教而已。巴路斯的觀點與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拒絕受邀出席世界宗教議會的理由如出一轍:根本沒有這麼多宗教(議會名稱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宗教」一字是眾數),基督宗教是唯一真實的宗教。關於宗教的普世面向,基督宗教、猶太教、印度教的代表各自表達不同甚至是互相排斥的論點,足見普世宗教的理想,正與多元宗教的現實互相拉扯。我們接下來把焦點從普世宗教的多元解釋,轉到多元宗教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