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ISM 公布 5 月製造業 PMI 報 48.7,低於 4 月的 49.2,連續 2 個月低於 50 的景氣分水線,同時寫下近 3 個月以來的新低,顯著確實美國經濟在聯準會 (Fed) 的高利率之下,經濟繼續走在放緩的趨勢上,並持續引導勞動力市場再平衡 (Rebalancing)。
付費限定
總經分析:5月ISM製造業PMI、非農報告皆指向美國經濟溫和放緩、勞動力市場再平衡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77 字、19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韭菜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股 Insight
27.0K會員
215內容數
🥬美股韭菜王🥬 簡介
FB 粉專 7 萬追蹤者,擁有十多年美股投資經驗。
取名「韭菜王」其實是一個自嘲,是希望自己面對市場常常謙虛學習、不自大。
訂閱內容將以總經趨勢、個股分析並進,因為我十分相信科斯托蘭尼名言:「先看趨勢再看選股,在上漲趨勢中再差的投機者都能賺到錢,下跌趨勢中挑到好股票都很難賺錢」。
美股 Insight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CLS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報 26.5 億美元,低我們 Model 預期的 26.9 億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5.5 億美元;non-GAAP EPS 則報 1.20 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1.17 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11

2025/04/27
CLS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報 26.5 億美元,低我們 Model 預期的 26.9 億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5.5 億美元;non-GAAP EPS 則報 1.20 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1.17 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11

2025/04/25
GOOG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報 902.34 億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901.4 億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891.20 億美元;稀釋後 EPS 為 2.81 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1.97 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01 美

2025/04/25
GOOG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報 902.34 億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901.4 億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891.20 億美元;稀釋後 EPS 為 2.81 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1.97 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01 美

2025/04/23
TSLA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報 193.4 億美元,低於 Model 預期的 198.4 億美元,亦大幅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13.7 億美元;non-GAAP EPS 則報 0.27 美元,低於 Model 預期的 0.32 美元,也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025/04/23
TSLA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報 193.4 億美元,低於 Model 預期的 198.4 億美元,亦大幅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13.7 億美元;non-GAAP EPS 則報 0.27 美元,低於 Model 預期的 0.32 美元,也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本文探討了2023年7月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下降至46.8的情況,低於市場預期及前月數據。我們深入分析了影響生產力循環的因素,並強調不要將短期指標誤解為長期趨勢。此外,文章呼籲投資者需保持耐心,並避免受到不正確訊息的影響,期待未來指標回升以助於美國經濟復甦。

本文探討了2023年7月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下降至46.8的情況,低於市場預期及前月數據。我們深入分析了影響生產力循環的因素,並強調不要將短期指標誤解為長期趨勢。此外,文章呼籲投資者需保持耐心,並避免受到不正確訊息的影響,期待未來指標回升以助於美國經濟復甦。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13日公佈5月PPI年增率為2.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1%和4月份的0.5%,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另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開始出現降溫,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24.2萬人,為2023年8月以來的新高,而FED最在意的PCE數據若能顯示通膨正在趨緩,...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13日公佈5月PPI年增率為2.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1%和4月份的0.5%,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另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開始出現降溫,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24.2萬人,為2023年8月以來的新高,而FED最在意的PCE數據若能顯示通膨正在趨緩,...

美國5月製造業PMI持續收縮,服務業活動增長,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投資者應謹慎投資製造業相關股票,關注服務業相關股票,並密切留意槓桿和市場波動。

美國5月製造業PMI持續收縮,服務業活動增長,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投資者應謹慎投資製造業相關股票,關注服務業相關股票,並密切留意槓桿和市場波動。

美國 ISM 公布 5 月製造業 PMI 報 48.7,低於 4 月的 49.2,連續 2 個月低於 50 的景氣分水線,同時寫下近 3 個月以來的新低,顯著確實美國經濟在聯準會 (Fed) 的高利率之下,經濟繼續走在放緩的趨勢上,並持續引導勞動力市場再平衡 (Rebalancing)。

美國 ISM 公布 5 月製造業 PMI 報 48.7,低於 4 月的 49.2,連續 2 個月低於 50 的景氣分水線,同時寫下近 3 個月以來的新低,顯著確實美國經濟在聯準會 (Fed) 的高利率之下,經濟繼續走在放緩的趨勢上,並持續引導勞動力市場再平衡 (Rebalancing)。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數據,美國勞動力成本在Q1加速上揚,工資持續上漲的壓力,正助長通膨居高不下,讓週三美股集體下挫,回顧四月份重要股市的表現來看,日經225下跌5.25%、DJ 下跌5%,SOX、NQ及S&P500分別收跌4.73%、4.41%及4.16%,…..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數據,美國勞動力成本在Q1加速上揚,工資持續上漲的壓力,正助長通膨居高不下,讓週三美股集體下挫,回顧四月份重要股市的表現來看,日經225下跌5.25%、DJ 下跌5%,SOX、NQ及S&P500分別收跌4.73%、4.41%及4.16%,…..

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PMI數據表現糟糕,引發對美國經濟走向的擔憂。儘管美國經濟疲軟,但美股和黃金卻出現了反彈。這份文章通過分析不同經濟數據對美元的影響,提出了對美元指數和美股的交易策略建議。此外,還提供了關於訂閱最新市場資訊和投資教學的方式,以及ACY開戶贈金等活動信息。

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PMI數據表現糟糕,引發對美國經濟走向的擔憂。儘管美國經濟疲軟,但美股和黃金卻出現了反彈。這份文章通過分析不同經濟數據對美元的影響,提出了對美元指數和美股的交易策略建議。此外,還提供了關於訂閱最新市場資訊和投資教學的方式,以及ACY開戶贈金等活動信息。

美國3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升至50.3,遠勝市場預期的48.3,亦是2022年9月以來首次進入擴張區間,已經創下一年半來的高點,顯示美國經濟商業活動在經過調整過後仍處於具有活力的擴張階段,投資人對聯準會今年降息時間,何時能實現2%通膨目標態度呈現保守觀望,.....

美國3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升至50.3,遠勝市場預期的48.3,亦是2022年9月以來首次進入擴張區間,已經創下一年半來的高點,顯示美國經濟商業活動在經過調整過後仍處於具有活力的擴張階段,投資人對聯準會今年降息時間,何時能實現2%通膨目標態度呈現保守觀望,.....
美國 1月 ISM 服務業指數52.6,連續14個月維持擴張,庫存保持下降、交貨改善物價壓力大幅下滑,但整體需求維持強勁支撐。新訂單在多數行業繼續增加,多數人力需求進一步下降,並仍能消化訂單與需求,企業盈利有望繼續改善或穩步增長,仍可支撐經濟增長、整體給予市場逐步墊高格局支撐。
美國 1月 ISM 服務業指數52.6,連續14個月維持擴張,庫存保持下降、交貨改善物價壓力大幅下滑,但整體需求維持強勁支撐。新訂單在多數行業繼續增加,多數人力需求進一步下降,並仍能消化訂單與需求,企業盈利有望繼續改善或穩步增長,仍可支撐經濟增長、整體給予市場逐步墊高格局支撐。

重點摘要:
1.ISM 製造業 PMI 顯示補庫存動能的機會,EPS 有機會再擠壓市場預期上修
2.非農指向勞動力市場再平衡,支持 Fed 維持鴿派
3.結論:估值擴張已打滿,但 EPS 上修有機會估值收斂

重點摘要:
1.ISM 製造業 PMI 顯示補庫存動能的機會,EPS 有機會再擠壓市場預期上修
2.非農指向勞動力市場再平衡,支持 Fed 維持鴿派
3.結論:估值擴張已打滿,但 EPS 上修有機會估值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