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袁譚擊退孔融,佔領青州,王修接受袁譚的招募,作為州級的「治中從事」。但同時,袁譚的別駕(也是州級從事官,說起來比較像副刺史)劉獻,就一直跟袁譚說王修的壞話。
後來,劉獻犯了事,理當處死,袁譚就把他交給王修審判。
很會做主管喔袁譚。
沒想到,王修居然判了劉獻免死。這個不計前嫌的好名聲,自然又是沒長腳也自己走了。
這個時期,青州依然是叛亂四起。
「黃巾未平,豪傑多背叛,袁譚就加以官位。」
青州真是越看越有趣,事實上,這個時間點,曹操不但早就收了百萬青州太平道信徒,甚至還接了漢獻帝南下。
曹操一開始是不想這麼幹的,換成是你肯定也是不敢。
北有袁紹反對漢獻帝,勢力已經來到平原北海一帶(袁譚)。南有袁術反對漢獻帝,雖然輸給曹操幾次,汝南依然強大。西是不繳稅好多年的劉表,只差沒稱帝,這時候也是跟張繡同盟。
更不要說東方的呂布,曹操差點被呂布翻了老巢,才剛趕走馬上又借徐州還魂……
這就是眼前的利益。
迎接漢獻帝當時不是最高大正的行為,反而是可能成為過街老鼠的舉動。
君不見楊奉董承狼狽至斯?
那就是因為他們少了呂布。呂布就是當時立場上支持漢獻帝的唯一大型軍閥。
奉迎漢獻帝為曹操帶來了不少後期利益,但在西元196年的當下,這個天子最大的作用,莫過於對呂布的免戰牌。而呂布也能幫助曹操牽制袁術。
所以,曹操的首要任務,就是幹爆張繡他……反正罵人都罵女性親屬。
我講這幹嗎?發現了嗎?曹操一副就是北邊沒差的樣子耶。甚至到劉備反出,袁紹整軍出動,曹操還是「先破劉備」再說。
難道袁譚有什麼小辮子在曹操手裡嗎?
青州黃巾未定就是小辮子。地雷都埋好了,就等袁譚去踩。等到曹操收拾完呂布,得到臧霸等「泰山寇」,那就反被動為主動了。
袁紹可能也發現到袁譚不太行,一度自行徵召王修去當寂寞的縣令。即墨啦,田單復國的兩城之一。這可是個依山傍海的好地方,比起戰略,即墨的經濟地位更重要。
「袁紹又辟脩除即墨令,後復為譚別駕。」
對,袁譚又把王修找回來,這次地位較高。在搞什麼鬼?
其實是這樣:官渡之戰開打,袁譚帶著劉備就回去支援袁紹了。也就是這邊我會推測,王修這一次,是來「代行」青州刺史的。
當臧霸碰上王修?你看臧霸傳能不能看出門道來?
「時太祖方與袁紹相拒,而霸數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專事紹,不以東方為念。太祖破袁譚於南皮,霸等會賀。」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袁曹開打。
建安十年,袁譚才兵敗南皮。
如果臧霸已經攻陷青州大部分區域,不應該是「破袁譚」之後才來會合。青州這個亂民之地,又在那邊努力抵抗臧霸等人入侵個什麼勁?
且說王修代管青州,兩年後,袁紹嘔血而亡,繼承權之戰於焉展開。袁尚畢竟是跟在爸爸身邊的那個,當下得到的支持,自然遠超離家多年的袁譚。
袁譚被弟弟打敗後,卻見王修「率吏民往救」。
又一次,又不是兵。王修再次帶著公務員跟老百姓來幫助袁譚。情況上可以理解做,青州世族部曲都留在原地對抗臧霸。
但陳壽不像這種人。
吏民本身就是非作戰單位,在整本《三國志注》裡面,大概可以找到包括程昱在內,幾個率領吏民保家衛土守城的記錄。其他時候,這兩個字基本就是「被害者」的代名詞。
只有王修有辦法帶著吏民「進攻」。
袁譚看到這支援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憂的是,青州境內劉詢舉起了反袁大旗,得到了許多人響應。王修說,不用擔心,至少東萊太守管統會來幫助我們。
東萊,管統,老實說我第一時間想到,黃巾賊管亥。才猛然驚覺,魏書十一後面還有管寧。
青州,就是「齊」,兩漢人最怕的齊地,管姓自然是田王之外的一支大大大姓啊!
管仲的子孫。
十幾天後,管統果然趕到,袁譚便打算策劃對袁尚展開反擊。王修反對。
袁譚雖然不爽,但也知道現在是王修說了算,就反問:「不然你覺得要怎麼辦?」
王修說:「兄弟如手足,準備戰鬥之前先斷一手然後自信必勝,豈不荒唐?只要你把勸你斷手的人先殺掉,我們就能守住南皮,等到袁尚醒悟。」
這也算計策?袁譚否決了這個提案,向曹操提出協議,一同攻打袁譚。後面反正就是打退袁尚,曹操就對袁譚下手了。
當時王修去管統那邊接應糧草,聽說曹操翻臉,連忙帶了幾十個人就趕去救援。但終究晚到一步。
王修聽說袁譚已經被處死,就獨自去見曹操,希望幫袁譚收屍。曹操默然不應。他吃不準這個人到底想幹嘛。
王修說:「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歛譚屍,然後就戮,無所恨。」
好,曹操表示,可以,但你要去幫我殺死管統。
王修去了,但沒殺管統,而是把他綁回來:「跟其他人相比,管統是忠臣,不應該殺他。」
曹操很高興,就赦免了這兩人。接下來,曹操軍開始大肆搜刮南皮。當初破鄴城時,在袁紹手下的家裡都抄出許多財寶。然而,王修在南皮的住處,糧食不超過一百斗,僅有的財物也只是幾百卷書。
曹操對於這個結果非常滿意,於是把王修收入司空府,行司金中郎將的職務,在職七年,毫無貢獻。
一直到最後,才提出了「黃白異議」。
先秦兩漢講到黃白,除了顏色基本上只有一個意思:煉金術。
王修自謙能力不足,但也是兢兢業業多年,才提出這個建議。內容沒有被收錄,曹操倒是回了一大封信。
你的德行在青州流傳,忠誠我也親眼所證,名實相符,比其他人都要好得多。我是用內心來理解你,而不是單純的道聽塗說。
先賢都說,鹽鐵是國家軍隊資金的根基。我任命你為司金,並不是認為你不行。一開始我就說過:遏父(人名)作為陶正(周朝的陶器製作官),為人民帶來了許多福利,於是他的兒子被封在陳國為諸侯。
近代桑弘羊也是管理財政出身,後來位至三公。
曹操的意思是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不過其他人不明白這個意思。
從那之後,每次有重要的選舉,很多人都會推薦你,甚至表示自己不能在比你更高的位置。
好啦,講很多基本就是在說「曹操很重視王修」,「擔任司金中郎將只是一個過程」。
之後,曹操就讓王修擔任了魏郡太守。
不過也沒多久,畢竟十年投降七年後,魏國差不多就要誕生了。
「魏國旣建,為大司農郎中令。太祖議行肉刑,脩以為時未可行,太祖採其議。徙為奉常。」
奉常就是太常,魏國的時候用這名稱,曹丕稱帝之後又改回太常。太常是九卿之首,憑什麼?憑太常管「社稷祭祀」。
後來,曹操遭遇了一次內亂。王修聽到消息,來不及準備馬車,徒步帶人就去救援。曹操在銅雀臺上看到有援軍,就說:「一定是王修來了。」
一如當年,孔融遭遇反亂之時。
鍾繇曾跟王修說,以前碰到叛亂,九卿都不會出來干涉。王修反駁:「吃老闆的飯,老闆有難卻要裝死?居府雖舊,非赴難之義。」
最後這句有點難翻,先放下吧。
不久,王修就病死了。
這是魏書十一目前唯一一個跟曹丕無關的人。卻跟袁家的繼承人非常有關係。
而走到這裡,我大概也對王修的真實身分有點眉目了。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肯定有哥哥但父兄不詳。品德很好,鄉里為他停止祭祀土地公。能夠帶著非作戰單位的老百姓跟公務員主動參加戰爭。
曹操讓他掌管財政,大家都認為太小看他。
最後他的職務,是負責宗廟祭祀的九卿之首。
他是誰?
北海王氏在東漢,並不是一個有名的姓氏。
唯一能查到的只有一個:王和平。《後漢書.方術列傳》。
王和平是仙人。約莫在黃巾之亂開始前,於洛陽仙去。王修的年紀,完全可以做為王和平的子嗣。他是不是跟宗教有關?我看起來大概有六七成相關了。
王修本作「王脩」。漢中五斗米教的教主,也一度流傳本為「張脩」。說到五斗米我才想起,東晉的主流道教,在史書上就是「山東五斗米教」。由「瑯琊王氏」所帶下去的。
齊魯的孔教跟道教文化,並不完全相斥。更重要的是,自「蓬萊」傳說開始,齊地就完全有這麼塊「仙道」的一席之地。
第一個成仙的,叫做茅濛。算秦朝人方便些。他的子孫茅盈,後來得道,回家鄉秀了一手:死者復活術。《搜神記》裡面,其實也有一個「北海營陵道人」的漢朝故事,其術法同樣是死者復活。
而茅盈的故事,則提到「請社公去交涉復活」。茅君的「天庭地位」,顯然高於土地公。
都是一點點一點點,很小很小的關聯性。我在孔融篇之前查的。至於最後王修提煉金術,擔任太常,其實反而更明確得多。
附帶說一下,我會推測王修給曹操的是「煉金術不可能實現」(黃白異議,議跟論一樣,就是說一個論述啦)。
王修,或他的哥哥是齊地宗教領袖之一的話,前面那些疑惑就很容易解決。甚至還可以有一個陰謀論:管家也是太平道小頭領。
對,拚命救孔融的王修,並沒有在劉備太史慈的故事中出場。且司馬彪說從管亥那一戰之後,孔融就慢慢退往徐州……
那意思就是,孔融是被王家跟管家驅逐的。順口一提,太史慈姓「太史」,保不定也是「天文官」後人。
青州的混亂,可能就來自於這些「宗教派系」的林立。
分分合合。
還記得王修傳一開始他去打姓孫的嗎?
東晉末年的「五斗米亂」,教主叫做「孫恩」,第二大則是「盧循」。茅君的派系其實應該稱作「上清派」。東晉的主要傳承者應該算「陶」弘景。
《晉書》說王凝之信奉的是五斗米。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哇靠,貴圈真亂。
不過還沒完,上面說到的北海仙人王和平,他的事蹟之所以流傳下來,是因為他有一個弟子:孫邕。這個人是由盧植的兒子舉薦給曹丕的,一直活到司馬師當政都還活躍於曹魏朝廷。散見於《三國志》。
事實上還有一個有趣的資料:曹操收羅了不少方士,交由「上黨王真」來統領。這就是太原王氏的隔壁鄰居了。太原王氏在魏末晉初可是很大的勢力。
亂了吧?整理一下,很簡單的。
意思是東漢末年的各大宗教勢力,進入世族傳承下去。
我常說,裴松之往往看得比我們懂。他其實在王修傳最後加了一段註,是說王修其中一個兒子被司馬師殺掉了。於是孫子王裒很生氣,從此決定「不臣朝廷」,在爸爸的墳墓旁邊居住,開始教書。門生至少破千,然後他自己窮得要被鬼抓去。
王裒也是二十四孝之一:聞雷泣墓。他的女兒,則嫁給了「同縣管彥之子」。
管王合一是事實,就看你怎麼去理解王裒擁有大批門生這件事。
王裒的影響力看起來絲毫不落於爺爺,但他有寫「以教授為務」。
更妙的是,他的一個門生收到繇役徵集,「求襃為屬」(這裡名字寫得跟房玄齡晉書不同,但確實為同一人)。王裒說:「卿學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蔭卿,屬之何益!且吾不執筆已四十年矣。」
但最終,王裒就是帶了上千人去「送別」。
縣令又不是白痴咧,當下就免除了那個學生的繇役。
「一縣以為恥」。
雖然沒有明白說出為何,但很顯然不是王裒「德高望重」的緣故。
最後,除了王修之外,魏書十一前面的涼茂,同樣擔任過魏國奉常。脈絡上看起來,涼茂應該是接王修的班。
涼茂親曹丕,王修則否。而王修撇開這無法證實的設定,其實長於人倫忠孝義理。
只是列出資料來,沒套起來可能有點難懂?
合起來看看:
青州本土有一支道教:上清道。是由北海王家從茅君那邊學來的。上清道的王和平本來親朝廷,但他在洛陽成仙了。所以這邊分成兩支:一支是王和平的弟子孫家,一支是王和平的子孫王家。
從王修傳我們一開始就看到王家跟孫家的衝突。接著是過度壯大的太平道,青州以管家為首。目前推測王修統整了一次,同時驅逐多餘的太平道教徒:跟曹操交鋒投降的百萬青州。
以及北海相孔融。
都連起來就會發現,王修能做到這件事,是因為「袁紹」的力量。延伸是說,袁紹作為汝南出身,又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繼承人,為什麼能得到幽冀青并四州世族的支持?
或許道教也在其中佔了一個關鍵地位。
袁紹一開始的職務,其實是「渤海太守」。屬於右冀州,跟青州交界的地帶。同理,袁紹的破敗就等於上清道地位的垮台。
對曹操而言,能夠支持他的核心宗教,本身應該還是「太平道」。
百萬青州黃巾不是開玩笑的,再加上臧霸的情況,事情很是明顯。
而上清王家跟孫家的再起,則顯然跟「五斗米教」有關。
隨著張魯入關發生的變化,所以最終入東晉時,有王氏五斗米(王凝之)跟孫氏五斗米(孫恩)。上清道只留在「丹陽陶家」(陶弘景)身上。莫忘徐州牧陶謙本身就是丹陽陶家來的。
那王氏五斗米要掛「之」字的原因也呼之欲出了:就像以前聊字輩。不同的五斗米教徒要區別身分用的。
這樣已知線應該都串起來了,而曹魏從太平道轉成五斗米且分支眾多的答案,八成就在曹丕跟曹叡父子身上。
一跟我們睿哥聊兩句就開悟了,解法是:張魯入魏之後的五子封侯不是殊榮,是推恩令。是曹魏在故意削弱五斗米教的完整性。
所以就想成張魯的兒子們分別跟這些原本的道教世家聯繫起來,形成不同的五斗米分支教派。於是王也五斗米,孫也五斗米,其實大家都不能算同一個五斗米,就像拜唯一真神讀聖經的教派也是很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