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肉很常出現在台灣的小吃與熱炒店,遺憾的是,除了鵝肝,鵝肉很少在高檔餐廳裡被做成主食大菜,滷鵝、燒鵝、醉鵝、白斬鵝等一些冷前菜之類的,大概就是鵝肉表現之路的盡頭,雖然這種現象跟鵝肉適合做成冷食有關,但也跟鵝引進台灣的時機點、用途與經濟效益(如換肉率)所形成的飲食文化有關,其實鵝肉健康鮮美,在精緻料理盛行的今天,非常有機會成為具有商業特色與品味價值的要角。
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形容、描述、與理解鵝肉的品味,而不僅僅只是飽足一餐,說「肉很嫩」。
來看看鵝在義大利的狀況。鵝在義大利多飼養在北部,以皮蒙大區、伊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為主要飼養地,鵝的品種有肉食用與獲取鵝肝用二種,傳統上鵝肉一般多在聖誕節前後食用,可烤、可烤、可做成鵝胸排餐,還可做成香腸等肉製品,在米蘭南邊30公里的Lomellina平原上,這裡是十五世紀末的猶太人定居處,因鵝肉的清潔乾淨,一直有養鵝吃鵝的傳統,時至今日也成了鵝肉料理的大本營,從沙拉、各式前菜到主食都有,這些鵝的品種跟台灣鵝都是屬於白羅曼鵝,義式風格的料理法很值得借鏡。
鵝肉屬於白肉,本身味道不明顯,需要依靠外來的食材提味,最簡單常見的,便是鹽,鹽水鵝(白斬鵝)最能吃出鵝肉本身淡淡的香氣與肉味,若是加上薑絲、蔥花、或帶酸的醬汁後,便能激發「鮮美」的感受,但因為鵝肉本身風味的低調不顯,讓多數人難以捕捉、形容鵝肉風味的美感,就一位安靜坐著的氣質小姐,雖然看著氣質,卻也是靜態、內斂、無從展現氣質的美,但若是讀著一本詩書,讀詩的小姐便會啟動想像力,擴展感官的探索與思維,並隨著想像力漫遊出自我的設限,達到詩與遠方的美感國度,「坐讀」正是鵝肉本質的第一重品味
鵝肉本質的第二重品味,是「秀逸」。安靜地以想像力感受鵝肉之後,鵝肉便會超脫口腹官能的束縛,從容地展現出自身的態度,一種與其他肉不同的風味、卻又輕描淡寫笑看風雲的態度,超脫俗眾、酷意若舒是為「逸」,展現逸氣是為「秀逸」。
鵝肉本質的第三重品味是,背翅殺。在鵝肉透過想像力的啟發而秀出逸氣的態度後,坐讀的氣質與秀逸的神韻便已塑造出鵝肉的美感形象,讓鵝肉彷如華麗的轉身,高雅展翅令人歡喜逾越不已,這便是鵝肉擁有許多支持者,但讓人不知所以的原因妙締。
從坐讀、秀逸、到背翅殺,正是鵝肉作為小吃被喜愛,卻也有充足美感能成為餐桌主角的品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