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長灌花精灌得有點兇,為了知道喝進肚子裡的東西,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本著追本究源的謹慎態度,於是開始閱讀花精的書。
這就是所長的風格,對於各種不同的新事物,一開始只想體驗,別人說自己聽就夠了,至於更深入地了解,也就不用了。但是,如果體驗過覺得很不錯,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就會開始找書來看,想要可以有各種不同面向的了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所以一定要有取捨。
花精,就是這樣。經歷過多次的體驗後,而開始想更深入探索與了解的新事物之一。
就是這個原因,所長最近也開始閱讀跟花精相關的書。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本書,書名是《情緒抒壓:英國巴赫花精療法》,作者名叫白石由利奈,譯者:歐芝听。作者從1990年開始,就在日本推廣花精,設立了「日本花精治療中心」,也培育花精的治療師、講師。
花精,是英國巴赫醫師所發明的一種療癒方法,針對的是人們的情緒。我們越來越能接受,一個人生病的原因,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器官自己壞掉了,而是情緒造成器官壞掉。
這與中醫的致病原因是有相符合。在中醫的理論中,會讓人生病的原因有三種:外因、內因、不內不外因。
外因,就是天氣、外在環境,像是太冷、太熱、太濕,或者是忽冷忽熱……這些因為環境的關係,引發人的身體出現疾病的狀況,就是所為的外因。
至於內因,就是人自身所引發的。像是情緒發洩太過、太壓抑、或者是生活太操勞、作息不正常、壓力太大……,當一個人的內在狀態,長時間處在不平衡的狀況時,也是會讓器官壞掉。我們現代人生病就蠻容易受到內因的影響。
至於不內不外因,就是排除掉生活環境、個人因素這兩個部分。像是中毒、意外受傷……,這種就數於偶發的意外狀況。畢竟,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像小說或戲劇,有人會長時間刻意對我們下藥。
既然,內在的情緒與生活各方的壓力,會成為我們身體壞掉的原因,巴赫醫師也發現透過大自然植物的力量,幫助我們平衡掉這些失衡的狀態,讓身體再度回到原本動態平衡的狀態中。
而花精,就是依循這樣的出發點,發展出來的一種療癒方法。
因此,作者在書的一開始就提到:「花精是藉由花朵擁有的能量,安穩地找回每個人原本就擁有的平衡感。」
花精並非是對人體內的疾病產生治療效果,而是針對心靈進行療癒,如同帶給人勇氣的美妙音樂或會畫一般。不過,也曾接獲不少因為心靈變得有活力,進而讓身體也恢復健康狀態的案例。」
這樣的理念,跟中醫的治療理念也很接近。唐代名醫藥王孫思邈曾說:「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這句話的意思是,最厲害的醫生,是治療還沒出現的疾病,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預防;中等的醫生治療的是,快要出現的疾病,也就是有徵兆,但還沒成病。這有點像是亞健康的狀態。至於最末等的醫生,就是治療已經看得到的疾病了。
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地介紹了這38支花精,包括植物的長相、植物的藥用方式、製作花精的過程與方法、與各自應對哪些情緒,同時作者還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著讀者們去辨別不同花精的情緒,以及案例的分享。作者的文字不但平易親切,而且條理清楚,因此很容易理解。從書的內容,可以看出作者確實一個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又有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此外,書裡頭還有巴赫醫師對每一支花精所寫下的建言與哲學名言,讓我們在選擇花精的同時,也可以得到更多一些鼓勵和建議。
不過作者提醒我們使用花精,會有出現所謂「洋蔥剝皮效應」出現。為什麼會這樣呢?
作者說:「在使用花精時,也有可能會出現與至今為止不同的情感。這是證明了你從出生開始,經歷許多的體驗後,逐漸將感情無意識地封閉,而今已從為了防衛自我而披上的那間看不見的盔甲中釋放了。」
最近,所長最近看影片時,有一句話可以分享給大家:「正是那些心有所懼,卻還在為自己尋找出路的人,才稱得上勇敢。勇敢的人需要的不是同情和可憐,而是理解和陪伴,理解事件的全貌,才能明白許多意外,根本不是任何人的過錯。而擁有陪伴,才能聚流來之不易的勇氣,走出不堪回首的過往。讓我們一起做個勇敢者吧!害怕也沒有關係,那正是我們認真生活的印記。」
當我們願意剝開內心那些令我們不舒服的感受時,其實正是我們開始成為自己的真正的醫生,治療自己於未病之時。真正的療癒,掌握在我們的手中,而花精對我們而言,是一種陪伴,讓我們有能力翻看,認真生活的我們,曾經在心的一角,留下了什麼勇敢的印記。
*****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加入「改造人生事務所」的line社群
所長會不定期分享關於人類圖、花精與籤詩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