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大師專訪—《廣告人手記》廣告導演莊永新:新世代導演核心不變,但是目光放更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莊永新


30年資深廣告導演、漫畫家,曾擔任美術助理、美術指導等工作,拍攝超過500部廣告作品、累積超過2000場提案會議,並以漫畫家身分出版數本漫畫,其中連載記錄自身廣告導演職涯歲月的圖文小說《廣告人手記》再版高達18刷。曾以廣告影片奪下時報亞太廣告獎、時報廣告金像獎等獎項;《窗The Window》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劇情漫畫獎優勝;2014年以《80年代事件簿》同時獲頒第五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青年漫畫獎等二個獎項。



舊時代動輒百萬的大製作廣告 vs 現代小規模的行銷短影音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也容許犯錯,甚至是能將一整支片打掉重練的,更別說客戶願意給付的廣告預算一支可以高達上百萬,整個劇組拉到歐洲拍攝的情況也大有人在。對比台灣現今廣告市場,小莊舉例某些小規格廣告片僅僅要價6萬元,以個人接案的形式居多,不需要龐大的劇組支援,只需要拿出一支iPhone14就可以完成拍攝。



過去入行的新人皆是進入製作公司體系從基層做起,在那樣的環境裡就會出現從不同公司出來的人就帶有那間公司強烈的色彩與作風。兩者並沒有高下之分,過去的做事方式能讓人了解不同部門的工作內容與溝通方式,而現在的做事方式則是在表現與創意上有更高的自由度:時代的不同造就不一樣的人才。


現場工作照。(提供/莊永新)

現場工作照。(提供/莊永新)


人非全能者,一定有其侷限,談論到廣告導演必備的專業能力,小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很多人把導演這個詞放得太大」,廣告導演並非整支片的核心,而是其中一名船員,船要駛向的方向則是客戶、製片、導演與劇組各組人員一起互相協調決定。


「當導演的核心能力就是溝通,而溝通能力建立在你對人的理解。」小莊認為,在會議桌上除了要有同理心,更要在急著用自己的話說服人之前就先釐清:這張桌子上坐了哪些人、他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他們是從什麼出發點問這個問題。製片與出資各方都有不同的意見,廣告導演在其中要做的並非任憑自己依「導演的任性」去拍片,也不是順從地百分之百照著客戶的要求拍,而是理解團隊的能耐,並在範圍裡面做好該做的事,把握大方向,透過技術與專業角度去達成期望的商業效果。



入行三十載,看盡廣告業興與衰:影視產業M型化,未來內容至上


現場工作照。(提供/莊永新)

現場工作照。(提供/莊永新)


傳統廣告動輒百萬的大手筆預算與無間斷的電視台投放光景已不如以往了,廣告片從大明星、大規模的製作模式轉至數位廣告、社群媒體與短影音行銷,人們甚至願意多付費來換取無廣告的平台。小莊指出現今市場呈現「影視業M型化」的現象:高點兩端一端是電視、電影的高規格、高預算與長敘事的內容,另一端是記錄型、低成本、機動性高與入門門檻低的短影音或一般短片,而廣告片則是夾在兩者之間,既不便宜、規格也不夠大,位置變得有些尷尬、定位模糊。



面對影視與廣告產業的變動,新世代的創作者將如何因應自處?


在電視只有老三台的時代大眾的視野是狹窄的,集體記憶是固有且廣泛並圍繞在一個價值觀中心的,如何從中心發散、擴展便是過去創作者需要處理的問題;而現在年輕創作者所面對的世界則是巨量、四面八方而來碎片化的資訊,無論是時間、科技、資訊週期體感都極快的時代,首先就要學習如何過濾龐大的資料庫,建立自己的世界觀與中心思維。小莊建議創作者不只是要被動地接收訊息,更要從各式各樣的媒介、形式去體驗,透過閱讀、觀影,甚至是生活去感受與累積,在這其中總是會慢慢理出自己的思想、總會找到一個創作角度去看、去發現自己所關注的人事物或者是議題。


根據小莊觀察,OTT影音串流平台(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的興起,似乎讓台灣影視產業看見新的曙光,近年來國外資金的注入、政府的扶植讓台灣影視人才有更多機會開發好內容。小莊特別指出,像是韓國政府對於當地影視產業培育最早在90年代開始學習好萊塢模式,除了力求高品質、高規格的技術外,也找到一種全球化下的本土敘事,也許我們可以借鑒這個經驗,利用全球都在使用的OTT平台,打造台灣+接軌國際的原創本土內容,達到「文化通吃」。


入行三十餘年,莊永新看著台灣影視產業起起伏伏,面臨時代的快速變化的處境,他認為學習是不能分毫鬆懈的,努力去學、放心去體會與獲得更多的生命經驗來來充實自己的深度,無論是資深或是年輕創作者,給他們的建議都是不分時代的唯一通則:努力製作好的內容與創意,「用實力說服客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REDITS - 讓每個創作者的名字被看見
3會員
12內容數
我們致力協助每位影視創作者的創作與學習之路。 ​ 探索優秀作品、尋找合作夥伴與創作舞台,進修專家大師的課程講座,讓每個創作者的名字被看見!
2024/07/10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2024/07/10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2024/07/08
「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雜食長大的小孩。」 當楊力州拿起攝影機,他不只關注特定的議題,他的觀景窗裡不會只有單一的畫面,應該是五彩斑斕,充滿各種生命的景色。在他的影像書寫中,他自己的創作核心在談論「偏見」,但創作這麼多主題的作品中他也漸漸察覺,「偏見的高牆」不曾因為他的作品倒下。
Thumbnail
2024/07/08
「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雜食長大的小孩。」 當楊力州拿起攝影機,他不只關注特定的議題,他的觀景窗裡不會只有單一的畫面,應該是五彩斑斕,充滿各種生命的景色。在他的影像書寫中,他自己的創作核心在談論「偏見」,但創作這麼多主題的作品中他也漸漸察覺,「偏見的高牆」不曾因為他的作品倒下。
Thumbnail
2024/07/08
楊力州的父親有一個畫家夢,但為了生活,他的父親帶著全家從彰化溪湖舉家北漂,在新北地區搬過一次又一次的家,五股、三重、蘆洲、板橋一帶全都住遍了,最後才落腳在永和。只有小學畢業的父親非常熱愛繪畫,在那個年代的價值觀裡,畫畫「不能當飯吃」。
Thumbnail
2024/07/08
楊力州的父親有一個畫家夢,但為了生活,他的父親帶著全家從彰化溪湖舉家北漂,在新北地區搬過一次又一次的家,五股、三重、蘆洲、板橋一帶全都住遍了,最後才落腳在永和。只有小學畢業的父親非常熱愛繪畫,在那個年代的價值觀裡,畫畫「不能當飯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素人劇場導演面對新文本、集體創作、非典型文本的挑戰,以及探索對直覺的自信和文本的詮釋,對演出中的能量把握。
Thumbnail
素人劇場導演面對新文本、集體創作、非典型文本的挑戰,以及探索對直覺的自信和文本的詮釋,對演出中的能量把握。
Thumbnail
在影音串流平台尚未竄起的年代,我們可以見到台灣電影向外輸出的外銷成績多半集中在愛情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片在東亞、東南亞與華語地區都有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在影音串流平台尚未竄起的年代,我們可以見到台灣電影向外輸出的外銷成績多半集中在愛情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片在東亞、東南亞與華語地區都有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
Thumbnail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
Thumbnail
🌿「戰爭未曾遠去的時代,是劫後餘生、死而復甦,抑或終將是個半身不遂的世界。」 來賓介紹👏👏👏 -- 導演:張偉來 -- 身聲新生代團員:劉羿伶 偏枯,阿諾,其實就是......中風?!😱 部分遊走與定點式演出,純然的感受,讓環境來引導你!
Thumbnail
🌿「戰爭未曾遠去的時代,是劫後餘生、死而復甦,抑或終將是個半身不遂的世界。」 來賓介紹👏👏👏 -- 導演:張偉來 -- 身聲新生代團員:劉羿伶 偏枯,阿諾,其實就是......中風?!😱 部分遊走與定點式演出,純然的感受,讓環境來引導你!
Thumbnail
看著最近幾位公眾人物引發的事件,不論是吳卓源、黃子佼,抑或是統神張嘉航,我決定完成這篇延宕已久的文。 媒體造神 之前看過一部「造神影片」,說的是如何用影片「塑造」一位政治網紅。 影片很吸引人,影片可以說故事,但觀看者卻難以單憑一部影片來分辨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各種不同角度
Thumbnail
看著最近幾位公眾人物引發的事件,不論是吳卓源、黃子佼,抑或是統神張嘉航,我決定完成這篇延宕已久的文。 媒體造神 之前看過一部「造神影片」,說的是如何用影片「塑造」一位政治網紅。 影片很吸引人,影片可以說故事,但觀看者卻難以單憑一部影片來分辨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各種不同角度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