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女兒國】:推動電子音樂發展的偉大女性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Kraftwerk

Kraftwerk


電子音樂興起於 20 世紀初,自此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音樂類型之一。60 年代末,電子音樂已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前衛音樂,開始逐步進入主流,接著 Kraftwerk 等樂團和音樂人將這其發揚光大,如今在搖滾、嘻哈、新浪潮等音樂曲風中都能找到電子音樂的身影。從 Brian Eno 到 The Chemical Brothers,眾多音樂人利用合成器和各式電子樂器創造出獨特而有影響力的聲音,一同定義電子音樂的發展。


但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重要的先驅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 1938 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 )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於是在此將為樂迷們介紹幾位重要的女性電子先驅:達芙妮·奧蘭(Daphne Oram)、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倘若沒有她們的努力,就不會有今天的電子音樂。



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

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


身為電子音樂的先驅—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協助開發了特雷門(Theremin),自從 1919-1920年里昂·特雷門(Leon Theremin)發明這種新興樂器以來(1928年在美國取得專利),滾石、齊柏林飛船等樂團都曾使用過它,然而,在這種樂器誕生之初,許多人對其功能持懷疑態度。

因此受過古典小提琴訓練、被譽為神童、技藝高超的克拉拉將她的音樂知識運用到了特雷門上,向眾多聽眾展示了這一樂器的魅力。她向里昂提出了許多改動建議,後者也根據建議對樂器進行了修改。克拉拉為推廣該樂器發展所做的貢獻以及表演,都幫助了電子和實驗音樂被認定為一種可行的藝術形式。





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

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


另一位重要的女性電子音樂家是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她創建了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工作室(BBC Radiophonic Workshop)。 達芙妮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使用電子音樂參與了早期一些重要的電影配樂工作,在 60 年代早期為《 Dr. No 》和《 The Innocents 》等作品做出了貢獻。她是美國最早創作電子音樂的人之一,還開創了奧拉米克(Oramics)組合系統,這是一種繪製聲音的創新技術(註解1)。



由於創意上的分歧,她在離開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工作室後創造了這台大型機器。儘管如此,無線電工作室對電子音樂的發展仍具有重要意義,並啟發了另一位重要先驅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



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

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


迪莉雅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 Doctor Who 》的主題曲,數十年來一直為該劇配樂,與達芙妮一樣,她也是早於採樣技術的 “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註解2)的使用者,然而,迪莉雅的職業生涯一開始就因為她的性別而遭遇了一系列障礙—她被唱片公司拒之門外,最後來到達芙妮創辦的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工作室,在那裡她得以嘗試使用磁帶錄音機和電子樂器,製作出的一系列音效是電子音樂的革命性里程碑,並與 David Vorhaus 組建了傳奇實驗樂團 White Noise,影響了從 Aphex Twin 到 Broadcast 等音樂人,不過,最重要的是,她的作品對科幻和電影配樂聲音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

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


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在60 年代開創了哥倫比亞電聲音樂的先河,成為第一位從哥倫比亞國家音樂學院音樂創作專業畢業的女性。她挑戰音樂規範,嘗試使用不同的電子樂器,並經常在作品中以原住民的音樂特色為主要核心。


莎朗·懷特(Sharon White)

莎朗·懷特(Sharon White)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不斷以新方式開創電子音樂先河。在70 年代的紐約,莎朗·懷特(Sharon White)是最傑出的女 DJ 之一,她是唯一一位在 Paradise Garage 和 The Saint 表演的女 DJ,儘管在入行之初也曾遭遇過偏見,聽到男人們感嘆:「我不可能讓一個女人來掌管這個俱樂部」,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並成為迪斯可場景的擁護者。



顯而易見,電子音樂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涵蓋了從實驗氛圍音樂到舞曲等多種類型。然而,在所有這些發展的背後,全球各地的女性也在其中找到了自我解放並推動著一切向前,此外還有外山道子(Michiko Toyama)、貝貝·巴倫(Bebe Barron)…我們還可以繼續舉例許多重要的女性電子音樂先驅,她們不應再被遺忘或在音樂歷史的復述中被掩蓋。


raw-image


如果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話,在此推薦聆聽由法國匿名組合 Arandel 製作的混音帶,將35 位女性電子音樂先驅創作的 55 首曲目組成一首45分鐘單曲,其中也拋出了一個問題:「50、60 年代的女性與電子音樂之間有著近乎神奇的聯繫。你是否曾問過自己,這種聯繫背後的社會、藝術或許有著神奇的原因?」

在此我引用曾透過使用合成器為可口可樂等公司製作廣告音樂,幫助電子音樂進入主流市場的—蘇珊·恰尼(Suzanne Ciani)來回答這問題:「我認為,對於女性來說,電子音樂給予我們獨立。我從前學的是古典作曲和指揮等專業角色,但那是男人的世界,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但在電子音樂領域,你可以靠自己完成整個創作,這就是它為何能吸引女性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與機器親密接觸的故事。」


蘇珊·恰尼(Suzanne Ciani)

蘇珊·恰尼(Suzanne Ciani)


「我認為電子音樂非常女性化。我的很多靈感都是關於海洋,我認為電子音樂是流動的......從性的角度來比喻,男人的節奏通常是猛烈的,然後碰一聲達到高潮,但女性有一種非常緩慢的積累和釋放。對我來說那象徵著形式、情感和能量系統。」



註解1—奧拉米克(Oramics):

這台機器使用了一種繪製的聲音技術,它包括一組十五個同軸條帶的35mm膠片,覆蓋了一系列光敏電池來產生點負荷來控制聲音頻率,音色,幅度和持續時間。Oramics的輸出只有單聲道,並依靠多軌來建立複雜的聲音紋理。這種技術的吸引力是圖像與音頻信號的直接關聯,除了複雜的模擬電壓控制合成器之外,控制聲音產生的細微差別的靈活性是無與倫比的。(融聲創意)


註解2—具象音樂:

又稱具體音樂,將來源各異的錄音——無論來自廣播公司聲音資料庫抑或自行錄製的聲音片段,以創造性的後期製作技術,調變出傳統樂器所不可能表現的音樂。這種錄音不強調音源物,卻強調聲音的抽象造形性,其方法與造型藝術的幾何構成、拼貼手法相似。(維基百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6會員
241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19世紀誕生的四位天才音樂家——在本該綻放的時刻就此長眠。」 來賓介紹👏👏👏 -- 許崴 aka.海牛 aka. 概念發想+編劇 -- 周安迪 aka. 導演 聽說海牛是布蘭卡的救命恩人?😳 🌺🌼細膩描繪四位音樂史上優秀女性作曲家,自我選擇與生命足跡的故事🌹🏵️
Thumbnail
🌿「19世紀誕生的四位天才音樂家——在本該綻放的時刻就此長眠。」 來賓介紹👏👏👏 -- 許崴 aka.海牛 aka. 概念發想+編劇 -- 周安迪 aka. 導演 聽說海牛是布蘭卡的救命恩人?😳 🌺🌼細膩描繪四位音樂史上優秀女性作曲家,自我選擇與生命足跡的故事🌹🏵️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來響應跳鼠飛行日記的30天歌單挑戰 Day1-Day5,搜集了以金屬樂為主,我常聽的工作與創作用音樂。 其實我聽的金屬樂非常偏科,大量集中在主唱是女性的樂團上,不過為了顧及推薦的多樣性,還是會將我常聽且知名度高的樂團包含在名單內。 這個小系列會包括三十首歌,每篇十首,那就開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來響應跳鼠飛行日記的30天歌單挑戰 Day1-Day5,搜集了以金屬樂為主,我常聽的工作與創作用音樂。 其實我聽的金屬樂非常偏科,大量集中在主唱是女性的樂團上,不過為了顧及推薦的多樣性,還是會將我常聽且知名度高的樂團包含在名單內。 這個小系列會包括三十首歌,每篇十首,那就開始吧!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的先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1938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的先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1938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大學隔壁宿舍的姑娘做的音樂刺激到我,原來女孩可以做音樂的,我也要做。」當被問到「迷上電子音樂製作的契機是什麼」,Fishdoll 這樣回答。
Thumbnail
「大學隔壁宿舍的姑娘做的音樂刺激到我,原來女孩可以做音樂的,我也要做。」當被問到「迷上電子音樂製作的契機是什麼」,Fishdoll 這樣回答。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W4PY3TjxU張惠妹的聽海 (單簧管演奏) 曲風Bossa Nova 今天下午有空檔,把樂器拿出來吹奏一下 想說這份樂譜, 還沒試過他的音樂伴奏音檔 就來吹吹看。 結果整本譜裡 只有這一首我比較喜歡 其他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W4PY3TjxU張惠妹的聽海 (單簧管演奏) 曲風Bossa Nova 今天下午有空檔,把樂器拿出來吹奏一下 想說這份樂譜, 還沒試過他的音樂伴奏音檔 就來吹吹看。 結果整本譜裡 只有這一首我比較喜歡 其他
Thumbnail
創作十年了,從一開始的烏克莉莉寫到吉他,最近開始嘗試加入Bass、鼓、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有趣的音效來編曲;十年前,有音樂的我很幸福、十年後,我也想讓可愛的人們因為我的音樂感到幸福。 【故事換音樂】計畫申請表單 緣起| 如果說,我的人生前半段都是在無數壓力下度過的, 音樂就是一直以來承接我的軟墊,
Thumbnail
創作十年了,從一開始的烏克莉莉寫到吉他,最近開始嘗試加入Bass、鼓、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有趣的音效來編曲;十年前,有音樂的我很幸福、十年後,我也想讓可愛的人們因為我的音樂感到幸福。 【故事換音樂】計畫申請表單 緣起| 如果說,我的人生前半段都是在無數壓力下度過的, 音樂就是一直以來承接我的軟墊,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_NlXdGHc這是以前還在音樂教室工作的時候,學生可以參加Yamaha「檢定五級」考試 (可以選擇的曲目本 之其中的樂曲) 這本樂譜特別的地方是在於 他是「創作曲篇」。(第二冊) 意思是 擷取山葉兒童創作曲發表會中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_NlXdGHc這是以前還在音樂教室工作的時候,學生可以參加Yamaha「檢定五級」考試 (可以選擇的曲目本 之其中的樂曲) 這本樂譜特別的地方是在於 他是「創作曲篇」。(第二冊) 意思是 擷取山葉兒童創作曲發表會中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