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女兒國】:推動電子音樂發展的偉大女性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Kraftwerk

Kraftwerk


電子音樂興起於 20 世紀初,自此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音樂類型之一。60 年代末,電子音樂已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前衛音樂,開始逐步進入主流,接著 Kraftwerk 等樂團和音樂人將這其發揚光大,如今在搖滾、嘻哈、新浪潮等音樂曲風中都能找到電子音樂的身影。從 Brian Eno 到 The Chemical Brothers,眾多音樂人利用合成器和各式電子樂器創造出獨特而有影響力的聲音,一同定義電子音樂的發展。


但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重要的先驅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 1938 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 )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於是在此將為樂迷們介紹幾位重要的女性電子先驅:達芙妮·奧蘭(Daphne Oram)、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倘若沒有她們的努力,就不會有今天的電子音樂。



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

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


身為電子音樂的先驅—克拉拉·羅克莫爾(Clara Rockmore)協助開發了特雷門(Theremin),自從 1919-1920年里昂·特雷門(Leon Theremin)發明這種新興樂器以來(1928年在美國取得專利),滾石、齊柏林飛船等樂團都曾使用過它,然而,在這種樂器誕生之初,許多人對其功能持懷疑態度。

因此受過古典小提琴訓練、被譽為神童、技藝高超的克拉拉將她的音樂知識運用到了特雷門上,向眾多聽眾展示了這一樂器的魅力。她向里昂提出了許多改動建議,後者也根據建議對樂器進行了修改。克拉拉為推廣該樂器發展所做的貢獻以及表演,都幫助了電子和實驗音樂被認定為一種可行的藝術形式。





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

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


另一位重要的女性電子音樂家是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她創建了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工作室(BBC Radiophonic Workshop)。 達芙妮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使用電子音樂參與了早期一些重要的電影配樂工作,在 60 年代早期為《 Dr. No 》和《 The Innocents 》等作品做出了貢獻。她是美國最早創作電子音樂的人之一,還開創了奧拉米克(Oramics)組合系統,這是一種繪製聲音的創新技術(註解1)。



由於創意上的分歧,她在離開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工作室後創造了這台大型機器。儘管如此,無線電工作室對電子音樂的發展仍具有重要意義,並啟發了另一位重要先驅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



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

迪莉雅·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


迪莉雅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 Doctor Who 》的主題曲,數十年來一直為該劇配樂,與達芙妮一樣,她也是早於採樣技術的 “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註解2)的使用者,然而,迪莉雅的職業生涯一開始就因為她的性別而遭遇了一系列障礙—她被唱片公司拒之門外,最後來到達芙妮創辦的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工作室,在那裡她得以嘗試使用磁帶錄音機和電子樂器,製作出的一系列音效是電子音樂的革命性里程碑,並與 David Vorhaus 組建了傳奇實驗樂團 White Noise,影響了從 Aphex Twin 到 Broadcast 等音樂人,不過,最重要的是,她的作品對科幻和電影配樂聲音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

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


賈桂琳·諾瓦(Jacqueline Nova)在60 年代開創了哥倫比亞電聲音樂的先河,成為第一位從哥倫比亞國家音樂學院音樂創作專業畢業的女性。她挑戰音樂規範,嘗試使用不同的電子樂器,並經常在作品中以原住民的音樂特色為主要核心。


莎朗·懷特(Sharon White)

莎朗·懷特(Sharon White)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不斷以新方式開創電子音樂先河。在70 年代的紐約,莎朗·懷特(Sharon White)是最傑出的女 DJ 之一,她是唯一一位在 Paradise Garage 和 The Saint 表演的女 DJ,儘管在入行之初也曾遭遇過偏見,聽到男人們感嘆:「我不可能讓一個女人來掌管這個俱樂部」,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並成為迪斯可場景的擁護者。



顯而易見,電子音樂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涵蓋了從實驗氛圍音樂到舞曲等多種類型。然而,在所有這些發展的背後,全球各地的女性也在其中找到了自我解放並推動著一切向前,此外還有外山道子(Michiko Toyama)、貝貝·巴倫(Bebe Barron)…我們還可以繼續舉例許多重要的女性電子音樂先驅,她們不應再被遺忘或在音樂歷史的復述中被掩蓋。


raw-image


如果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話,在此推薦聆聽由法國匿名組合 Arandel 製作的混音帶,將35 位女性電子音樂先驅創作的 55 首曲目組成一首45分鐘單曲,其中也拋出了一個問題:「50、60 年代的女性與電子音樂之間有著近乎神奇的聯繫。你是否曾問過自己,這種聯繫背後的社會、藝術或許有著神奇的原因?」

在此我引用曾透過使用合成器為可口可樂等公司製作廣告音樂,幫助電子音樂進入主流市場的—蘇珊·恰尼(Suzanne Ciani)來回答這問題:「我認為,對於女性來說,電子音樂給予我們獨立。我從前學的是古典作曲和指揮等專業角色,但那是男人的世界,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但在電子音樂領域,你可以靠自己完成整個創作,這就是它為何能吸引女性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與機器親密接觸的故事。」


蘇珊·恰尼(Suzanne Ciani)

蘇珊·恰尼(Suzanne Ciani)


「我認為電子音樂非常女性化。我的很多靈感都是關於海洋,我認為電子音樂是流動的......從性的角度來比喻,男人的節奏通常是猛烈的,然後碰一聲達到高潮,但女性有一種非常緩慢的積累和釋放。對我來說那象徵著形式、情感和能量系統。」



註解1—奧拉米克(Oramics):

這台機器使用了一種繪製的聲音技術,它包括一組十五個同軸條帶的35mm膠片,覆蓋了一系列光敏電池來產生點負荷來控制聲音頻率,音色,幅度和持續時間。Oramics的輸出只有單聲道,並依靠多軌來建立複雜的聲音紋理。這種技術的吸引力是圖像與音頻信號的直接關聯,除了複雜的模擬電壓控制合成器之外,控制聲音產生的細微差別的靈活性是無與倫比的。(融聲創意)


註解2—具象音樂:

又稱具體音樂,將來源各異的錄音——無論來自廣播公司聲音資料庫抑或自行錄製的聲音片段,以創造性的後期製作技術,調變出傳統樂器所不可能表現的音樂。這種錄音不強調音源物,卻強調聲音的抽象造形性,其方法與造型藝術的幾何構成、拼貼手法相似。(維基百科)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arbarella’s 於 1972 年開業,位於伯明罕燃氣街盆地(Gas Street Basin)附近,1979年閉店後已成為辦公和豪華公寓林立的高檔地段。在早期,這裡曾接待過一些知名藝人,但當龐克搖滾興起時,這裡才真正發揮了推廣作用。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在90年代中後期,另類搖滾興起,其中名為 "瞪鞋"(Shoegaze) 的媒體術語也讓這一波浪潮中的許多樂團成為英國樂壇的焦點,美國音樂人在之後也逐漸領略到這類型樂團的風采,而 Ozean 可以說是最早一批來自美國的瞪鞋樂團,但由於成軍不到一年即解散,就這樣險被歷史洪流淹沒…
在音樂歷史上,The Stooges 常被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車庫搖滾和前龐克(Proto-punk)樂團,影響力極為深遠,然而他們職業生涯充滿了混亂、創作挫折,以及商業失敗。
據詹姆斯·錢斯(James Chance)的家人證實,這位引領紐約無浪潮的傳奇薩克斯風手在週二離世,享壽71歲,詳細原因並沒有公開,但從聲明上來看,錢斯的健康狀況近幾年來不斷走下坡,與諸多併發症抗爭許久。
Barbarella’s 於 1972 年開業,位於伯明罕燃氣街盆地(Gas Street Basin)附近,1979年閉店後已成為辦公和豪華公寓林立的高檔地段。在早期,這裡曾接待過一些知名藝人,但當龐克搖滾興起時,這裡才真正發揮了推廣作用。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在90年代中後期,另類搖滾興起,其中名為 "瞪鞋"(Shoegaze) 的媒體術語也讓這一波浪潮中的許多樂團成為英國樂壇的焦點,美國音樂人在之後也逐漸領略到這類型樂團的風采,而 Ozean 可以說是最早一批來自美國的瞪鞋樂團,但由於成軍不到一年即解散,就這樣險被歷史洪流淹沒…
在音樂歷史上,The Stooges 常被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車庫搖滾和前龐克(Proto-punk)樂團,影響力極為深遠,然而他們職業生涯充滿了混亂、創作挫折,以及商業失敗。
據詹姆斯·錢斯(James Chance)的家人證實,這位引領紐約無浪潮的傳奇薩克斯風手在週二離世,享壽71歲,詳細原因並沒有公開,但從聲明上來看,錢斯的健康狀況近幾年來不斷走下坡,與諸多併發症抗爭許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曾經有看過在美國的星星兒,先是和女歌手進行的合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_JrWF7vE4通常來說,這類的星星兒,細分的話,極少。 更別說,無師自通的星星兒了! 不過,我的自彈唱,只有簡單的程度。 當然,最重要的,也只是零碎時間,進行練習。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大學隔壁宿舍的姑娘做的音樂刺激到我,原來女孩可以做音樂的,我也要做。」當被問到「迷上電子音樂製作的契機是什麼」,Fishdoll 這樣回答。
Thumbnail
創作十年了,從一開始的烏克莉莉寫到吉他,最近開始嘗試加入Bass、鼓、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有趣的音效來編曲;十年前,有音樂的我很幸福、十年後,我也想讓可愛的人們因為我的音樂感到幸福。 【故事換音樂】計畫申請表單 緣起| 如果說,我的人生前半段都是在無數壓力下度過的, 音樂就是一直以來承接我的軟墊,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_NlXdGHc這是以前還在音樂教室工作的時候,學生可以參加Yamaha「檢定五級」考試 (可以選擇的曲目本 之其中的樂曲) 這本樂譜特別的地方是在於 他是「創作曲篇」。(第二冊) 意思是 擷取山葉兒童創作曲發表會中
Thumbnail
去年3月8日曾經推薦過一樣的書, 這一年來,有蠻多提到「女性」的好書, 為什麼我要舊書重看呢? 首先,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其次,今天看到許多商家提到「女神節」這個詞, 雖然好聽卻有點覺得哪裡怪怪的? 先來看看婦女節怎麼來的? 於1917年3月8日, 俄羅斯的紡織女工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現代的台灣年輕人,很大一部分都聽著韓國流行樂,特別是韓國女團,從音樂風格、造型美學或舞蹈都是熱門討論方向。即便我實在分不出來,但確實有些通用且明確分類方式,例如一代女團、二代、三代…到目前我也不知道哪一代。 若咱們按這樣的分代法,曾經在台灣流行樂壇占據一大區塊,被稱為「玉女歌手」的女歌手們,第一代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曾經有看過在美國的星星兒,先是和女歌手進行的合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_JrWF7vE4通常來說,這類的星星兒,細分的話,極少。 更別說,無師自通的星星兒了! 不過,我的自彈唱,只有簡單的程度。 當然,最重要的,也只是零碎時間,進行練習。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大學隔壁宿舍的姑娘做的音樂刺激到我,原來女孩可以做音樂的,我也要做。」當被問到「迷上電子音樂製作的契機是什麼」,Fishdoll 這樣回答。
Thumbnail
創作十年了,從一開始的烏克莉莉寫到吉他,最近開始嘗試加入Bass、鼓、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有趣的音效來編曲;十年前,有音樂的我很幸福、十年後,我也想讓可愛的人們因為我的音樂感到幸福。 【故事換音樂】計畫申請表單 緣起| 如果說,我的人生前半段都是在無數壓力下度過的, 音樂就是一直以來承接我的軟墊,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_NlXdGHc這是以前還在音樂教室工作的時候,學生可以參加Yamaha「檢定五級」考試 (可以選擇的曲目本 之其中的樂曲) 這本樂譜特別的地方是在於 他是「創作曲篇」。(第二冊) 意思是 擷取山葉兒童創作曲發表會中
Thumbnail
去年3月8日曾經推薦過一樣的書, 這一年來,有蠻多提到「女性」的好書, 為什麼我要舊書重看呢? 首先,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其次,今天看到許多商家提到「女神節」這個詞, 雖然好聽卻有點覺得哪裡怪怪的? 先來看看婦女節怎麼來的? 於1917年3月8日, 俄羅斯的紡織女工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現代的台灣年輕人,很大一部分都聽著韓國流行樂,特別是韓國女團,從音樂風格、造型美學或舞蹈都是熱門討論方向。即便我實在分不出來,但確實有些通用且明確分類方式,例如一代女團、二代、三代…到目前我也不知道哪一代。 若咱們按這樣的分代法,曾經在台灣流行樂壇占據一大區塊,被稱為「玉女歌手」的女歌手們,第一代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