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 畢業晚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場景: 花蓮民宿

▍畢業晚會

出發前,我幫媽媽準備一套最華麗的衣著- 小侄子婚禮坐大位穿的 親母裝,僅風光地穿過一次,親母裝就掛在衣櫥用防塵袋套著。

預計在第六天晚幫媽媽穿上,計劃辦一場畢業晚會。

今天晚宴有三位媽媽,我的好朋友Lisa的媽媽-范媽媽,民宿老闆玉蘭的媽媽- 陳媽媽,康媽媽,及孩子們還有好朋友們跟QQ公主(狗狗)一起參加。

我晚上幫媽媽換上漂亮衣服,跟大夥圍坐在長桌,三位媽媽比起年紀排大小,分別是龍、羊 、兔,大家此起彼落的交談聲,好熱鬧。


▍老天爺決定

范媽媽是虔誠的一貫教信徒,長期擔任佛堂義工,有著煮一手好素菜的功夫,當師父們出國宣傳佛法,她也跟著出去幫忙當志工。

去年(2020年)跌倒後腳不方便,比較少出門。

范媽媽很爽朗健談,不避諱聊死亡,下午在民宿跟她聊著聊著,我便在Lisa同意下錄段影片,跟范媽媽聊死亡議題,想怎麼離去。

一切交由菩薩決定。」范媽媽說。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我沒說出的內言。

「若需要急救插管時,你要嗎?」

范媽媽仍回答:「一切交由菩薩決定,跟著菩薩走就是了!」

事後跟Lisa討論,她的信仰裡,生死不是自己決定的,不急救就是自殺,不可以的。


▍醫生,我付不起

其實我也想跟白白淨淨95歲的陳媽媽聊聊。

只是陳媽媽很害怕陌生人,常躲在玉蘭身後,玉蘭提到媽媽之前曾經跌倒,也臥床一陣子,她努力陪媽媽復健,每天三罐安素的營養品保健,把媽媽養回微胖有精神的樣子。

「花很多錢幫你買保養品耶!」玉蘭跟媽媽說。

聽到這話兒,心裡某部份汗顏著。

三月時帶媽媽回腎臟科門診,血液檢查數值許多紅字,醫生提起可以選購補充鐵劑的錠劑,一個月用量一瓶差不多5000元。

我估算每個月已自費補血針二支4,600元,平時沖泡營養補充、尿布,若再加上鐵劑的話....還有平常開銷,Dini薪水,生活費等,有段時間入不敷出,覺得沈重。

(我是主照顧者,家裡所有開銷及媽媽照顧費長期以來都是我一個支付)

醫生,我付不起!」跟醫生對視,診療室間有點尶尬。

本來以為自己很勇敢地拒絕,卻莫名奇妙接連失眠,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發現被自責卡住:「我好遜,太不會賺錢,付不起更多營養品醫藥費

原來若有特效救命藥,而付不起 買命錢 是這種苦澀失落的感覺」。

當晚又自責哭著睡著。

對不起,我無法無止盡地支持你!


▍今晚

不過在晚餐時,我們不聊這些,僅聊媽媽們去過那些地方,走過那些路,未來還想去那裡,我們聊旅行。

謝謝好朋友們的參與,今晚沒大餐,晚餐只有由我跟Dini準備韓國起司麵,及紅茶。


畢業晚會

畢業晚會


▍採訪  

晚餐後,Sunny跟 Kat 進另外一間房間接受樊導採訪,我不能參加.... 

謝謝兩位朋友義氣相挺,雖然有工作,就臨時起意從汐止衝來花蓮陪伴我們,還一起出海看鯨豚,在民宿邊工作,邊聊天,參加畢業晚會,然後隔天不到6:00就出門趕回台北工作。

太好奇她們聊些什麼,有沒有說我的壞話 (調皮)

這條路上有你們陪伴 (Lisa , Sunny , Kat ) , 我很幸運也很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lala Kang的沙龍
6會員
63內容數
探索在即將消失的生命面前,我們是選擇悲傷等死,還是選擇快樂到死?長期擔任失智照顧者,透過環島旅行迎接最後一哩路的生命陪伴,並且拍成一部紀錄片。
Shalala K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原來這支紀錄片適合 #社區的媽媽們?! ⸻ 上星期三在朋友推薦及邀請,帶著 #媽媽畢業旅行 紀錄片,,在一個豪華場地裡,面對 230 名 50-90 歲的媽媽們,進行公播及映後分享。 前一天勘景時,站在偌大的會議場地內,內心出現無數 murmur:「哇!這麼大的場地?要跟中老年人聊 #最後一哩
Thumbnail
2025/03/17
原來這支紀錄片適合 #社區的媽媽們?! ⸻ 上星期三在朋友推薦及邀請,帶著 #媽媽畢業旅行 紀錄片,,在一個豪華場地裡,面對 230 名 50-90 歲的媽媽們,進行公播及映後分享。 前一天勘景時,站在偌大的會議場地內,內心出現無數 murmur:「哇!這麼大的場地?要跟中老年人聊 #最後一哩
Thumbnail
2024/09/16
走進頤福園:洪主任的安寧照顧故事 在走進頤福園定期陪 #王輔天 神父聊聊時,我也同時認識了在輔仁大學 #頤福園 擔任照顧老神父們的 #洪淑敏 主任。她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長期照護和安寧照顧經驗,是一位專業且富有經驗的工作者。 我經常找她聊聊,特別是自己在面臨陪伴媽媽走過最後一哩路的過程中,內心的困
Thumbnail
2024/09/16
走進頤福園:洪主任的安寧照顧故事 在走進頤福園定期陪 #王輔天 神父聊聊時,我也同時認識了在輔仁大學 #頤福園 擔任照顧老神父們的 #洪淑敏 主任。她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長期照護和安寧照顧經驗,是一位專業且富有經驗的工作者。 我經常找她聊聊,特別是自己在面臨陪伴媽媽走過最後一哩路的過程中,內心的困
Thumbnail
2024/08/05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一段陪伴母親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她靈骨塔前的神祕經歷。這個故事希望能觸動更多有同樣經歷的人,引起共鳴,讓大家能夠認識到照顧者的心聲。文章中包含了清明節的儀式、在娘塔位前擲筊、以及關於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祕經歷。
Thumbnail
2024/08/05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一段陪伴母親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她靈骨塔前的神祕經歷。這個故事希望能觸動更多有同樣經歷的人,引起共鳴,讓大家能夠認識到照顧者的心聲。文章中包含了清明節的儀式、在娘塔位前擲筊、以及關於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祕經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年婦女老阿姨又老一歲的禁忌之日終於來了!寫文章的時候發現從今天開始延續一年的年齡是個質數,故無法用「二八佳人」之類的假掰詞彙美化它,有夠悲催。
Thumbnail
中年婦女老阿姨又老一歲的禁忌之日終於來了!寫文章的時候發現從今天開始延續一年的年齡是個質數,故無法用「二八佳人」之類的假掰詞彙美化它,有夠悲催。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最近,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93+92歲)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觀察現再世另位97歲長輩的調理前後的脈診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喜樂+平安的環境,以致可以有機會“道愛+道謝+道歉=彼此饒恕+恢復和好+重建關係”的機會喔!
Thumbnail
最近,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93+92歲)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觀察現再世另位97歲長輩的調理前後的脈診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喜樂+平安的環境,以致可以有機會“道愛+道謝+道歉=彼此饒恕+恢復和好+重建關係”的機會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