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場景:架好你故事的舞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場景就像作家設置的結界,一旦設置成功,讀者就能藉由文字魔力,進入另一個時空,踏入作家創造的宇宙。場景的細節有說服力,結界才得以成立。而場景描繪成功,你才能自在描寫主角與其他人物時在當中的行為。


場景也有助於你呈現故事調性,故事幾個重要場景分別發生在哪裡,是否會立即勾起讀者的情緒?場景中是否有跟人物相關的物件?這些都能呈現人物的性格。


很多作家由於場景描寫得太生動,讀者彷彿也跟著筆下的人物在特定的場域中移動。有些是物理世界存在的,像是現代或過去的城市鄉鎮,也可能由作家的想像力撐起虛構世界,像是J・K・羅琳《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托爾金《魔戒》的中土大陸。不管是真實存在或虛構,套一句卜洛克說的話,重點不在是否為真,而是你是否寫到讓讀者「覺得是真的」。


以《13・67》中〈最長的一日〉為例

將場景描寫得非常好的作家很多,但我想特別舉香港作家陳浩基《13・67》中〈最長的一日〉為例。《13・67》是由數個可獨立閱讀但又相互關聯的短篇集結,描寫主角關振鐸擔任皇家香港警察偵辦的重要案件。


可想而知,警司辦公室想必是重要場景,能呈現警察討論案情與警界文化生態,此外,香港各地都可以是作者佈局的地方,而〈最長的一日〉充分地展現了陳浩基結合他熟悉的場景與事件,讓讀者隨著主角辦案,彷彿也身歷其境,甚至身歷其中進入那個時空。


〈最長的一日〉是這樣開始的:

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一九九七年六月六日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天。兩天前下過滂沱大雨,天文台曾發出紅色暴雨警告,部分排水設施不足的街道發生水浸,但今天一切已恢復常貌。天氣還是一貫悶熱,即使從早上開始天色已是一片昏濛濛,偶爾灑下幾陣梅雨,氣溫卻沒有下降的跡象。雖然清晨時分港島西環一棟公寓發生火災、上班繁忙時間中區德輔道中有一輛盛載化學原料的貨車翻車導致交通嚴重擠塞,對一般人而言,六月六日只是個平凡的星期五。

但對關振鐸來說,這一天毫不平凡,今天是他在崗位的最後一天。


「最長的一日」一般意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於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登陸諾曼地那一天。陳浩基挪用來讓關振鐸在這一天退休,暗示讀者這一天內肯定會發生很多事情。而在上面短短的場景描述,作者便動用了數個元素:歷史上的重要日子、不穩定的天氣、高溫、兩起城市中的意外,最後再從城市遠景遽然拉近到主角關振鐸身上,讓我們知道關振鐸這一天不會輕鬆退休,甚至他是否來得及在服務的最後一天處理完案件呢?


果然,警方接獲報案,熱鬧的嘉咸街發生了第二起鏹水(強酸)彈案,強酸傷及數十人,警方正忙著調配人員偵辦時又得知,原本監禁在赤柱監獄的頭號通緝犯利用就醫機會成功逃脫,還在路上與警方駁火。


這個故事就是描述關振鐸如何一天之內偵辦兩起案件,場景聚焦在警察局內部(討論案情、看案發現場與犯人逃脫相關錄影檔案、部屬慶祝關振鐸退休、上司前來慰留並提出職涯另一選擇)、熱鬧的嘉咸街(混亂的案發現場,媒體與警戒線內的警察、未被強酸波及的鬧街攤販),以及湧進大量傷患的瑪麗醫院。


在嘉咸街偵查的一幕呈現了香港街坊的緊鄰逼仄、勞動階級的人情與八卦,也同時立體化關振鐸的辦案風格:他不只聽正統的警察辦案所得資訊,也從非典型的街頭情報網中拼湊真相。


不管讀者是否熟悉香港,都能從這些場景感受到香港的悶熱、城市建築鄰比的壓迫,甚至是菜市場攤販說話的口氣,以及警局各種階級袍澤的模樣。陳浩基擅長的縝密佈局與華麗翻轉,在〈最長的一日〉透過幾個重要場景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故事終結後,再回頭讀第一段就驚喜發覺,這一段何止是利用日期、天氣與事件快速建立遠景,還藏著與案件相關的資訊。


香港是許多人熟悉的城市,場景的描述甚至路線的安排都需要謹慎。關於場景的取材與田調,陳浩基​​​​説,他是在設定大綱前後進行多次取材。有可能還不確定特定場景要讓人物出現在何處,可能是逛逛拍拍照,看看有沒有合用的場景,也可能是「事先決定了用某場景,於是特意去實地參考,發掘細節。」大多數作者若將場景設定在現實生活,大多會回到現場數次,或利用網路盡可能取得多一點細節。


盡量研究你的主場景

回到你的作品。在這階段,你對於故事已經有了模糊概念,約略知道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方與年代、人物的職業等。可以試著琢磨,你的主要場景會發生在哪裡,特別是主角一開始出場的地方,以及你想讓重大事件發生的場景。


在這些主場景中,是否有哪些事情是你需要知道:像是,如果是四零年代的大稻埕,你有可能參觀當地的文史館,或者先查到當時台灣老照片,確認建築物跟現在是否有什麼差異?那時還是國民政府時期,路上行人穿著如何,會很多人穿旗袍嗎?廟埕有哪些小攤販,比現在繁華嗎?路上交通是人力車還是腳踏車?你也可以拜訪當地的文史工作室,請他們介紹熟知當時生活細節的耆老,總之設法自己實地考察,或者從各種文獻與你能問到的人中找到答案。


你也可以試著以你筆下人物的身份生活一天。吃他們可能會吃的食物,逛他們會去的地點。史卡德說當他開始寫雅賊時,到了博物館或美術館,看到的藝術品,在他看來都是他筆下的雅賊羅登拔可偷之物。我猜想,他必定也賊兮兮地觀察了哪裡有保全、輪替的時段為何、監視錄影器放在哪裡以及是否有死角、是哪些人在什麼時間逛美術館,從中讓他筆下的場景與人物活過來。


活用網路資訊、人際網絡與借用書籍資訊

如果有些場景是現實存在,但你到不了或者進不去的,《寫作的秘密》這本書提供一個滿可行的做法,書中建議創作者與其查該地或該場所的官方網站,還不如用關鍵字找到一些個人網誌。現在有很多人會在網路上紀錄自己的生活,他們會提到在某處生活的細節,在哪些餐廳吃飯、天氣如何,還有許多其他的城市細節,都可以讓你熟悉一個陌生的地方。


他建議你先將找到的網誌讀一陣子,給網誌主人留些回應,之後若有任何問題還可以詢問網誌主人,現代人通常都很樂意回應。


或者,你也可以想辦法詢問各式各樣的朋友(跟人聊天時就說自己在寫一部小說,想多了解某個場景,我發現這一招超級有效。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會認識什麼樣的人)。像是如果要寫豪門生活,是否有朋友曾經結交豪門朋友,到他們府上作客,他們吃飯有什麼規矩嗎?選擇什麼餐具,吃飯時會交談什麼話題,他們在家穿什麼樣的衣服?鉅細彌遺的提問會替你爭取到很多細節,這些都有助於你下筆時的掌握度。


如果你描寫的是架空場景,好比有龍的奇幻世界,那就去圖書館或有大量名作書籍的書店,翻閱中世紀畫家、雕塑家呈現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你會看到很多有趣的景色,好比天空真的有惡龍或者天使,貴族出外是騎馬嗎?貴族與侍僕穿著的衣服、建築物從窗戶到廊柱等細節。這些都能帶來一些靈感。


若是描寫武俠小說或仙俠奇幻、宮廷小說,你也可以去歷史博物館或故宮,看古畫與花瓶上的建築與人物、鼻煙壺上的花禽鳥獸。就算你是要寫外星人,也可以去天文館走走,跟導覽員詢問關於星體的知識。總之,盡你可能,沉浸在你的作品場景中。



今天的練習:

如上面說的,空出取材的時間。留意季節與當天天氣對於你的場景造成什麼影響,像是光線的感覺、週遭的人、場景內有什麼特定的聲響(廟宇的鐘聲、攤販的叫賣、山林的伐木聲)或氣味(老建築、小吃攤、海邊或山裡溪邊)嗎?你可以拍照、遠景、近景。回家後也可以做場景素描,你觀察到的細節將對於你架構出故事的舞台有說服力。


延伸書單:

《場景設定,創意辭海》是一本場景專書,設定了各種場景,列出清單給創作者,提醒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引領故事發展的情境與事件、登場人物各有哪些,並列出設定時的重點與提示、可運用的寫作技巧與想營造的氣氛和效果可有哪些。

書裡提到故事要好看,衝突必不可免,而產生衝突的場景設定包括物理性的障礙(像是塞車、爆炸事件)、反映不堪回首的物件(引發主角想起過去痛苦的物品)、主角身邊的麻煩製造者,以及家庭崩壞的設定。場景設定包括天氣、季節、光與影等細節描述都有助於讀者在閱讀產生情緒。

(提醒:這本書非常專業,以定價來說真是極有誠意地厚。由於放入的場景與細節繁多,為避免你衝動購物後後悔,建議可以先翻閱實體書或於圖書館借閱確認內容,再行購買。)

「寫給沒有編輯陪伴的創作者」是我的一個寫作計畫,在卸下近二十年的編輯正職工作後,想替不一定有編輯的創作者提供一些經驗,希望讓更多創作者獲益。你可以由此進入完整的目錄。
若你想要找我討論,可以在方格子搜尋「林比比鳥」進到我的討論區,或於本篇文章留言,與我分享你看完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編輯導航中
113會員
73內容數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儘管這些文章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編輯導航中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2025/04/17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2025/04/17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
2025/04/17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
2025/04/17
我對於觀察規則有興趣,理解了規則,可以提醒自己少點得失心,或認清自己不適合下場。最重要的是,比賽是一時的,創作卻可以陪你一輩子。
Thumbnail
2025/04/17
我對於觀察規則有興趣,理解了規則,可以提醒自己少點得失心,或認清自己不適合下場。最重要的是,比賽是一時的,創作卻可以陪你一輩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開始是看到作家陳雪推介《錯時錯地》這本小說,看一下簡介後,發現非常有趣,所以便立即買來看。 《錯時錯地》有著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就是在兇殺案發生後,以時間逆向的方式追查真相。今天追查的結果對明天毫無幫助,因為醒來後會是昨天甚或更早以前的日子。這樣真的可以追查到真相嗎?而這樣的逆時而行又會到什麼時候
Thumbnail
一開始是看到作家陳雪推介《錯時錯地》這本小說,看一下簡介後,發現非常有趣,所以便立即買來看。 《錯時錯地》有著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就是在兇殺案發生後,以時間逆向的方式追查真相。今天追查的結果對明天毫無幫助,因為醒來後會是昨天甚或更早以前的日子。這樣真的可以追查到真相嗎?而這樣的逆時而行又會到什麼時候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幻日之時》是一部關於穿梭時空、解開遺憾的故事,描述了一名社工師和兩位刑警,在不同時空中追尋真相的故事。故事中融合了溫暖與懸疑,作者以角色的話語表達了對過去傷痛的接受與溫暖與能量的希望。
Thumbnail
《幻日之時》是一部關於穿梭時空、解開遺憾的故事,描述了一名社工師和兩位刑警,在不同時空中追尋真相的故事。故事中融合了溫暖與懸疑,作者以角色的話語表達了對過去傷痛的接受與溫暖與能量的希望。
Thumbnail
《偵探冰室》是6位香港推理寫作者的合集,充滿了香港本土元素。書中的《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二樓書店》、《來自地下》等故事,都以香港特有的場景、風土人情為背景,為讀者展開了一幅鮮活的香港風景。故事中融入了香港的地鐵文化、地產開發爭端以及飲食建築特色風貌等元素,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
Thumbnail
《偵探冰室》是6位香港推理寫作者的合集,充滿了香港本土元素。書中的《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二樓書店》、《來自地下》等故事,都以香港特有的場景、風土人情為背景,為讀者展開了一幅鮮活的香港風景。故事中融入了香港的地鐵文化、地產開發爭端以及飲食建築特色風貌等元素,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
Thumbnail
本書由六個篇章故事組成,透過不同視角和事件,帶出神探關振鐸的一生。書中採用倒敘法描繪出關警探的人生,描寫神探運用不凡的敏銳觀察推理,以其瑞智與心理攻防找出並對付真兇。
Thumbnail
本書由六個篇章故事組成,透過不同視角和事件,帶出神探關振鐸的一生。書中採用倒敘法描繪出關警探的人生,描寫神探運用不凡的敏銳觀察推理,以其瑞智與心理攻防找出並對付真兇。
Thumbnail
(每逢週二、週五發表的短篇文藝/科幻故事) 透過內軌刑事警察考試,我終於成為刑警,下月正式在台北刑事警察大隊上班,為了慶祝,我申報了十天大假,期間獨個兒到高雄遊玩了數天,興盡而返。 特意乘國光巴士回台北,五個小時的車程,看看書、小睡、自備冰袋咖啡,想像中總有一份愜意。開車後看到坐旁邊
Thumbnail
(每逢週二、週五發表的短篇文藝/科幻故事) 透過內軌刑事警察考試,我終於成為刑警,下月正式在台北刑事警察大隊上班,為了慶祝,我申報了十天大假,期間獨個兒到高雄遊玩了數天,興盡而返。 特意乘國光巴士回台北,五個小時的車程,看看書、小睡、自備冰袋咖啡,想像中總有一份愜意。開車後看到坐旁邊
Thumbnail
我每次看華文推理小說,常常覺得對白不自然、故事太過造作。繼《遺忘刑警》帶給我的畫面感,《13.67》作者陳浩基營造出來的世界是最真實也最有說服力的,人物宛如在眼前一般。這本書裡由六篇短篇串成的神探一生,也是香港這座城市與香港警隊的歷史。
Thumbnail
我每次看華文推理小說,常常覺得對白不自然、故事太過造作。繼《遺忘刑警》帶給我的畫面感,《13.67》作者陳浩基營造出來的世界是最真實也最有說服力的,人物宛如在眼前一般。這本書裡由六篇短篇串成的神探一生,也是香港這座城市與香港警隊的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