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2-關於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有越來越多情緒?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
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
我們在成長過程甚至擁有情緒,但卻不一定有為這些情緒命名的能力。
即便我們不認得,這些情緒依然會出現在我們的腦中。

情緒在哪裡?

在生理醫學的世界裡解釋為腦;
在靈性的世界裡解釋為心輪。

心就像一個房間,不斷收納情緒,
可能經歷愉快、喜悅、憂傷、驚愕、焦慮、擔憂、憤怒、哀傷、無力、羨慕、忌妒、貪戀......,一個又一個收藏進入心中。


我們對情緒做了什麼?

心像是深不見底可以無限收納,
於是我們常忘記看看這個空間,
從不清點其中物品,
不仔細端詳每個情緒
只是反覆動作不斷把每個經驗到的情緒繼續塞入。

我們極度沉迷於某些情緒的經驗,
甚至沙盤推演這些經驗在更之後的未來可以如何發展,
也殷殷期盼有機會實踐這些推演。

我們將情緒區分好壞 :
這是好的,拿出來給其他人看看,
這是壞的,放到角落藏起來。
這是我不該有的,我要假裝它不存在。

情緒出現時,我有可能沒發現?

不論你有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
情緒都會出現,不需要刻意隱避。

當你在被挑釁到情緒很高張時,
你能意識到自己正在生氣什麼嗎?
還是腦中只有不斷浮現接下來你要怎麼對付對方、怎麼擺平情境?

當你在情緒非常低落大哭時,
你能意識到你正在憂傷什麼嗎?
還是滿腦子只有我很難過我很想哭?

你有可能有表面認知到自己的情緒浮動,
但不一定明確知道自已正在經歷哪些情緒的綜合體


我們可以對情緒做什麼?

有時候我們需要經驗當下,
然後給自己一段時間得以好好看著這個情緒,
標上時間和名字給這個情緒
就可以倒空了,
不需要留戀,也不需要過度展演。

當你為情緒命名,才能有放下和清空的機會。
也才能夠空出足夠的大腦資源去解決情境、處理真正的問題。
先解決情緒,才能解決問題。

不需要幫情緒標上等級,
它們都一樣,都是你的一部份,
都是你對外在世界的緩衝,都是你經驗世界得來,
都是用以幫助你得以順利存活。

然而你怎麼處理情緒,有可能會影響你接下來怎麼經驗這個世界

如果總是焦慮擔憂,不斷推演最糟糕的情境,
不斷去放大自己恐懼的焦點,
有可能會過度衝動激進或者過度貶抑自己導致畏畏縮縮。

如果總是只看向最好的情境,不斷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需要修正,
所有的一切都很完美,
有可能會落於另一個極端偏誤,
最終無法成長前進。
在小孩的教養中,更嚴重有可能形成零罪惡感的人格發展,
覺得一切的錯都是別人有問題。

當你的焦點在哪,什麼就會被你放大。
面對情緒,不需要刻意迴避,也不需要過度放大。

當發生當下,看著它,命名它。
定時好好將情緒拿出來清點一下,
挪出空間給即將到來的經驗會產生的情緒。

對情緒清理的具體行動還可以做什麼?

正念呼吸

每天睡前利用腹式呼吸將氣緩緩吸入,閉氣兩秒,再慢慢吐出。
可以將吸氣和吐氣的時間拉長,盡量個別長於七秒。
過程中請想像粉色的光包圍胸腔心臟位置,
專注感受氣體流過身體的感覺。


為什麼選粉色的光?

粉紅色的光代表著療癒你的情緒,
代表著你被愛也給予他人愛的能力。


希望每個深夜裡因為難以名狀的焦慮而不斷滑手機的你,
希望每個懷疑自己仍然不夠好而遲遲無法跨步向前的你,
希望每個不知道自己能夠被愛也能夠給予他人愛的你,
都得以在粉色的光裡獲得平靜、獲得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十分/蘇神 的沙龍
1會員
11內容數
2024/10/14
<div id="fb-root"></div> <script async defer crossorigin="anonymous" src="https://connect.facebook.net/zh_TW/sdk.js#xfbml=1&version=v21.0"
Thumbnail
2024/10/14
<div id="fb-root"></div> <script async defer crossorigin="anonymous" src="https://connect.facebook.net/zh_TW/sdk.js#xfbml=1&version=v21.0"
Thumbnail
2024/08/22
當你在情緒的洋流中隨波逐流,誰在編導這齣戲? 你可以同時是人生劇場中的演員, 也是導演。 如果把鏡頭拉遠, 你在這個場次中扮演擁有什麼情緒的角色? 而這些情緒來自誰的勾動和哪些環境氛圍的營造? 在下一幕這個情緒又將引發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2024/08/22
當你在情緒的洋流中隨波逐流,誰在編導這齣戲? 你可以同時是人生劇場中的演員, 也是導演。 如果把鏡頭拉遠, 你在這個場次中扮演擁有什麼情緒的角色? 而這些情緒來自誰的勾動和哪些環境氛圍的營造? 在下一幕這個情緒又將引發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2024/04/19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2024/04/19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