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vs.利他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方之間找到最大「共贏」的可能? 哪個方法比較「對」?

其實沒有絕對「對」的做法。

簡少年曾經提到:

希望可以在每次選擇時,盡可能的選擇比較「善」的那個做法。

我盡可能保持著 「我多做些什麼,可以讓世界更好?」這樣的思維,試圖達成「共贏」。

每次做出反應都在思考:

不是思考我不想折損什麼,也不是思考對方想拿走我的什麼。 而是:對方最終目標需要什麼?要如何能幫到對方滿足需求?




實際應用這個思維大約一年。 即便很習慣第一念頭就是怎麼讓「整體」更好,遇到對方覺得自己的方案沒有得到百分之百被採納而生氣,還是讓我覺得情緒很糾結。


自己反思想了想,這整個狀態發生了些什麼共同之處:

1.我的確身處一個很多人認為沒有被「立即」百分之百接納「全」方案,就是被拒絕、被反駁的環境。

2.當先提出aaa訴求,而我詢問目標時,回答自己想要「bbb」,很可能其實這也只是場面話,並不是實際想要這個結果。

3.在一問一答過程中,有時候很快速點中對方需求,反而會讓對方興起否認的反應。也許需要更長的等待時間,讓對方自己說出真正需求。

4.要認清即使是提問,但他的行為模式、聊天習慣多次展現「打斷、扭轉意涵、轉移話題、不想聽你答案」,這時候也許對方根本不是要來表達需求,而是要求執行命令。那這時...該如何應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十分/蘇神 的沙龍
1會員
12內容數
2024/10/14
<div id="fb-root"></div> <script async defer crossorigin="anonymous" src="https://connect.facebook.net/zh_TW/sdk.js#xfbml=1&version=v21.0"
Thumbnail
2024/10/14
<div id="fb-root"></div> <script async defer crossorigin="anonymous" src="https://connect.facebook.net/zh_TW/sdk.js#xfbml=1&version=v21.0"
Thumbnail
2024/08/22
當你在情緒的洋流中隨波逐流,誰在編導這齣戲? 你可以同時是人生劇場中的演員, 也是導演。 如果把鏡頭拉遠, 你在這個場次中扮演擁有什麼情緒的角色? 而這些情緒來自誰的勾動和哪些環境氛圍的營造? 在下一幕這個情緒又將引發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2024/08/22
當你在情緒的洋流中隨波逐流,誰在編導這齣戲? 你可以同時是人生劇場中的演員, 也是導演。 如果把鏡頭拉遠, 你在這個場次中扮演擁有什麼情緒的角色? 而這些情緒來自誰的勾動和哪些環境氛圍的營造? 在下一幕這個情緒又將引發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2024/07/11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2024/07/11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只需要認真的成為最好的自己,讓自己帶者最高的振動頻率,走完自己的路即可。 他人自有他人的路,他人的世界要去完成。
Thumbnail
只需要認真的成為最好的自己,讓自己帶者最高的振動頻率,走完自己的路即可。 他人自有他人的路,他人的世界要去完成。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人要對自己與他人使用相同的原則,不是只因為這樣才對他人公平,而是只有這樣才對自己也公平
Thumbnail
人要對自己與他人使用相同的原則,不是只因為這樣才對他人公平,而是只有這樣才對自己也公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