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當我走到蛋糕鋪,冷藏櫃前方沒有任何人,想起剛才他說會順道去旁邊餃子店,轉身看見他在店內拿餐具中。我常提醒他,現場吃環保又健康,習慣吃飯配電視的他,常覺得我囉嗦,原來有聽進去啊。陪他吃晚餐邊聊天,分食著他點的小菜,滑手機滑到之前外出工作特地拍下想要跟他說的畫面,嘰嘰喳喳各自表達想法。這樣的日常相處對於作息、工作型態有時差的我們來說很珍惜,需要刻意的製造。
轉眼間,晚上十點,想起冰箱裡醃好的雞肉要分裝入冷凍庫,有些著急,我的睡覺時間到了。匆匆完成保鮮肉品的任務,邊嚷嚷著好想準時睡覺,邊移動腳步走進房間。聽見我哀號的另一半說∶「我就想你說要十點睡,怎麼九點多還坐在沙發,但你又說累要休息一下。」用想為自己平反的語氣回他∶「我才坐一下下,回來就忙著收拾東西,還有啊…算了,不營養的話不說。晚安。」
當下有股明明有在注意,卻被自己搞砸的挫敗感。不甘心那遲睡的十分鐘,瞬間心裡湧出許多抱怨,「剛才到家後是在等你開吃甜點,不想喧賓奪主,不搶先吃你甜點錯了嗎?」、「早知道剛才自己先回家就來得及」…生氣、懊悔、怪罪之外,還有更多的是矛盾感,可是我們明明都是充滿著關心和善意,他記得我說過想吃那家蛋糕鋪、想要十點睡;我在乎他喜歡製造小小的享受時刻,不先吃是希望他有完整的開吃儀式更快樂(他還倒一杯桑葚汁搭配呢)。
放任自己內心怪罪言語肆意奔放的那兩分鐘,超爽快。彷彿都是他的錯,只要他不害我,我就可以準時睡覺,那種沒做錯事的完美感,有點輕鬆。等等,是我自己選擇要走過去蛋糕店找他,是我想要維持他完整的享受時光,是我選擇將十點睡的需求放在這一切的後面。真煩惱,發現這個事實,沒人可推卸責任,畢竟是我先忘記本身在乎的生活型態。但是我真的喜歡和他相處,也想要成全他的宵夜小確幸,怎麼辦?倒帶回去,我有的選擇是,「自己先回家」、「放棄吃一口他的點心」、「等待吃點心的空檔先去完成其他事情,而不是滑手機」,至少三個選項,還不少。
有選項卻不選,是由於我往往先配合別人的習性,越來越不想因為這樣反而對彼此都生氣。另一方面,「想要照顧自己,也想兼顧對方」的心意,很好,或許很難每次都完美平衡,或者對方不一定需要我做到這種程度。偶爾就會聽另一半說,他只是問問,我沒有答應其實也不會怎樣,若在乎他會說。
下次遇到「想要照顧自己,也想兼顧對方」的時候
①先確定我的最優先需求是否能滿足
②再詢問關心對方當下的狀態及想法
③做出照顧自己為原則的決定
學著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負起每個決定的責任。
好在我睡覺前選擇閉嘴不再抱怨,過去的我們會順著這種老套卻又煩心傷人的劇本,看似認真卻充滿受傷後的自我防衛攻擊模式吵許久,並且影響睡眠品質。感謝另一半,一次又一次傳遞出關照的溫暖,幫助我能覺察、暫停、再選擇。
接近吵架的一晚。
你說著,觀察後的放手和尊重
我怒著,都是你的錯
拋出挫敗感
好在沒有人接手
好在沒有人回丟
原來沒說出口,才有選擇
回收屬於自己的責任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