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寄生上流》解析系列文 6 「殺戮中呈現隱喻主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文補充:中文原著劇本中,吳勤世要求基澤讓他繼續住在地下室時,吳勤世顯得較為弱勢,精神狀態也顯得異常,把基澤嚇壞了,雙方沒有對話空間。基澤用膠帶封住了吳勤世的嘴,接著在封住菊雯光時,發現她腦袋出血,基澤在驚恐中離開地下室,有點像是丟下這對夫妻不管。後續吳勤世撕開了菊雯光的膠帶,菊雯光過敏與腦震盪加劇,交代是忠淑踢了自己後死去。


在電影中,吳勤世打密碼時還叱喝基澤,態度較為強硬。在吳勤世提出續住地下室要求後,鏡頭沒有拍攝基澤如何回應。畫面跳到蓮喬跟忠淑談話,再跳回地下室,基澤匆匆將吳勤世嘴巴封起來,接著發現菊雯光腦袋流血,基澤探了對方鼻息,確認她有呼吸又放心下來。基澤開門說了「你們先待在這裡。」後離去。後續菊雯光醒來,用嘴巴咬開吳勤世束縛,交代是忠淑踢了自己,就像一個媽媽在教導呀呀學語的孩子,不斷重複「忠淑」的名字。


這是電影跟劇本不同之處。


電影中的基澤如果答應了吳勤世的要求,雙方有共識,那好像不用特地封住吳勤世的嘴,阻止他向外求援,雖然可解釋以防萬一。但似乎基澤沒有正面回應吳勤世的請求,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修正前文的推敲,編導並沒有一定要表現基澤同意的意思,但是同情吳勤世是可以想像的。只是,編導如果不是為了讓基澤「做出選擇」,符合「該隱與亞伯」的脈絡,又何必讓吳勤世提出定居的要求?


答案很可能在返家淹水這個情節。當基澤搬著東西離開半地下屋時,他是充滿不捨看著簡陋半地下屋。對照吳勤世懇求讓他繼續留在地下室這個「家」,基澤暫時失去多年的居處,編導刻意讓基澤面對相同的處境,相對吳勤世的僵固盡忠,基澤腦袋的價值觀陷入混沌。


吳勤世跟他有著相似的失敗經歷,處境堪憐,基澤又是兄長,照顧晚輩符合人情倫理。之後聽到朴社長「告白」後,他情感上必定更靠攏吳勤世。同樣的,朴社長不知道自己受到吳勤世禮敬,基澤也曾在尹司機、朴社長夫妻不知情的狀況下,對他們表達過關懷。基澤羞恥自己曾讚美朴社長善良好騙,又忌妒朴社長得到自己所沒有的晚輩尊敬,心態很是糾結。


要找出基澤符合「該隱與亞伯」的脈絡,好像困難重重,甚至讓我有了放棄的想法,卻在最後一刻發現了一個可能。編導對基澤做了非常特別的安排,或者用「計畫」兩個字,這也是《寄生上流》中一再出現的關鍵字。


前文《重生後疊加》提過,《寄生上流》部份角色像是《我的大叔》顛倒,如:李善均演員從苦悶被欺負的白領轉生為霸道總裁。而《寄生上流》部份角色情節,疑似《我要復仇》的顛倒。


在《我要復仇》中,聾啞者柳(申河均飾演)為了幫生病的姊姊治病,綁票朴廠長(宋康昊飾演)的女兒。姊姊在發現柳的罪行後,生怕繼續拖累弟弟自殺。柳在悲傷埋葬姊姊時,沒發現朴廠長女兒意外掉入水中溺死。導致朴廠長捨棄一切開始緝凶,最終明白柳的弱勢遭遇,也理解到女兒確實死於意外,但是朴廠長還是做出最殘酷的決定。


在《寄生上流》中,基澤親自將吳勤世、菊雯光夫妻綁入地下室,他對弱勢的吳勤世是同情的,但是基澤一家在爭鬥中造成菊雯光病情加劇。在離開地下室前,基澤又出於同情與疏忽,沒有封住菊雯光的嘴,菊才得以用嘴撕裂膠帶釋放吳勤世,並說出兇手是忠淑,導致生日宴殺戮。也就是說,基澤的疏忽,造成女兒基婷被吳勤世復仇殺害,相對朴廠長的快狠準和計畫縝密,基澤表現出同情、疏忽、衝動。


慢著!你的意思是,生日宴的一切,是編導為了讓基澤與《我要復仇》的角色處境顛倒過來?未免太過腦補了。


我承認這是個大膽的猜想。在中文劇本書當中,吳勤世與忠淑打鬥時,基澤對吳勤世拋擲玩具斧頭,可視作一種反抗。在出版的分鏡圖中刪掉了這個動作,電影是照分鏡圖拍攝的。劇本中的基澤更貼近一個父親該有的反應不是?導演削弱基澤勇敢形象,維持他軟弱的特質,甚至在基澤對朴社長做出攻擊,也跟父愛完全無關,而是出自衝動,跟《我要復仇》的朴廠長徹底相反。


假設真如我上述猜想的那樣,用這個觀點來看地下室那場戲。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如此自然毫無破綻,還能貼合隱喻與「顛倒」的運用,這是非常驚人的設計。


透過這層理解,在地下室這場戲中,讓基澤做出明顯的表態,或是表現得太過同情吳勤石的話,當生日宴殺戮一發生,觀眾會立刻聯想到一切都是基澤的錯,他不去攻擊吳勤世,跑去攻擊朴社長,觀眾必定會大大同情朴社長,認為基澤太過離譜,削弱編導要表達的主題完整性。


回到「該隱與亞伯」的故事脈絡中,基澤出於同情和疏忽沒封住菊雯光的嘴,造成生日宴的慘劇,引起朴社長對吳勤世的掩鼻厭棄。有人會問,這樣哪能算是朴社長攻擊吳勤世?恐怕是為了符合現實所作的處理,富裕階級不會在物理上貿然攻擊貧窮階級,那是犯罪,對形象損傷更大,不符合富人利益。


主線故事中,基澤暴行是出於尊嚴被辱,也可能同情吳勤世,如果帶入對基澤角色設定與《我的大叔》的部份雷同,那麼他的攻擊,其實是出自被逐漸忽視的長幼尊卑的倫理秩序,那豈不同樣也是出自階級的意識?


編導在此採用了該隱與亞伯並結合受難記形象,表達在陽性主導的運作系統中,這裡的「神」信仰數量,並非全知,依賴本能衝動行事,還彼此競爭,互相毀滅。這與上帝悅納生命,能覺知該隱的罪行,又能理性、秉公處置完全相反。


我就寫到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NNAI的沙龍
2會員
11內容數
沒有故事的人,分享故事中探得的一切。
DINN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8
藉由〈寄生上流〉中基婷的角色隱喻,梳理編導的寫作脈絡,他如何將華格納的〈帕西法爾〉做出轉化,從活生生的角色中,理解編導的創作意志。
Thumbnail
2024/10/18
藉由〈寄生上流〉中基婷的角色隱喻,梳理編導的寫作脈絡,他如何將華格納的〈帕西法爾〉做出轉化,從活生生的角色中,理解編導的創作意志。
Thumbnail
2024/10/03
在寄生上流中,有你所不知道的祕密。此文直探編導的靈感來源,你會得到編導如何借用名作的故事概念,以及塑造角色的獨特技巧,絕對是看劇本書、YT、訪談所沒有的內容。
Thumbnail
2024/10/03
在寄生上流中,有你所不知道的祕密。此文直探編導的靈感來源,你會得到編導如何借用名作的故事概念,以及塑造角色的獨特技巧,絕對是看劇本書、YT、訪談所沒有的內容。
Thumbnail
2024/09/10
本文深入分析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透過電影中的細節敘事,揭示編導對女性形象的獨特詮釋,藉由這樣的挖掘,發現電影敘事中隱藏的含意。
Thumbnail
2024/09/10
本文深入分析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透過電影中的細節敘事,揭示編導對女性形象的獨特詮釋,藉由這樣的挖掘,發現電影敘事中隱藏的含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描述高中生「蒲一永」遭遇生死邊緣的車禍後陷入昏迷,醒來後意外擁有超能力,原本無聊的生活從此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與菜鳥女警官「陳楮英」,以及校內死對頭「曹光硯」三人一同展開了一場奇幻又瘋狂的打怪旅程。
Thumbnail
描述高中生「蒲一永」遭遇生死邊緣的車禍後陷入昏迷,醒來後意外擁有超能力,原本無聊的生活從此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與菜鳥女警官「陳楮英」,以及校內死對頭「曹光硯」三人一同展開了一場奇幻又瘋狂的打怪旅程。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