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川普槍擊案對股市會有影響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會想談論這個話題是,許多朋友與學生,這幾天一直在問我,對於最近最重大的國際新聞,川普被槍擊,對股市的影響是什麼?我的觀點是什麼?我決定插播一下時事,來跟大家說明我的觀點。

川普槍擊案是大新聞嗎?

答案肯定是。川普在當今世界的影響力絕對名列前茅。美國兩大政黨,民主黨與共和黨,即便經過了四年,現今共和黨一致認為,只有川普能代表他們重新執政

川普鮮明的個性加上媒體的渲染,使得他的每一舉動都備受關注。因此,試圖暗殺川普的槍擊事件,對於股市會有影響嗎?

我的答案是:應該影響不大,並且長期來說,絕對是沒有影響的!

自行繪製

自行繪製

台灣也有319,美國與日本也有總統遇刺

台灣最為人印象深刻的槍擊案,是2004年3月19日,前總統陳水扁在拜票掃街時遇刺,這個事件被認為足以改變選舉結果。

根據資料顯示,319槍擊案對股市的影響歷史如下:

  • 發生時間:2004/3/19-2004/8/5
  • 大盤跌幅:6,833 → 5,355 (-1,478,-21.63%)
  • 事件原因:台灣總統陳水扁在街上拜票時被人開槍射擊,造成全台恐慌
  • 走跌時間:19 週,4.5 個月

(資料來源:七仔財經筆記)

然而,今天在我寫作的時間是,2024年7月16日,大盤收在23997點。當時的股災與市場恐慌是否必要呢?

且美國和日本的領導人都曾遇刺,但兩國股市依然創新高,這些事件,我們應歸類為非經濟因素。

股市健康度今非昔比,且非經濟因素的新聞事件,幾乎可以判斷為雜訊

20年前,台灣股市相較於現在不成熟,市場中法人資金(尤其是外資)較少,依賴新聞恐慌使莊家能誘使散戶拋售,然後它們趁低買入。如今的投資環境相對健康,散戶資金遠不及法人資金,這類非經濟因素的新聞已不再造成恐慌性價崩。

並且,個人因素要長久的影響一個市場,是不太可能的!我想這跟在求學時期,我們常把朝代興衰歸結於君主個人,但氣候與糧食可能才是關鍵。在投資上,經濟因素才是最關鍵的因子。非經濟因素的事件,即使影響,也不會長久,應當視為雜訊忽略。

股神巴菲特說:我從不看新聞投資

巴菲特曾在1998年佛羅里達大學回答學生提問時,表明了他對宏觀經濟和新聞的態度。他強調,投資應關注公司的基本面,而非短期的宏觀經濟數據或新聞報導。市場的短期波動不影響公司的長期價值,過度關注這些信息會干擾理性的投資決策。

結論

個人認為重點是:你如果有辦法長期持有,那基本忽略所有新聞。
如果短期一點波動都承受不了,你應該重新思考,你是來投資的還是投機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7
今天最下面嘗試有語音檔可惜,我只想要一個語言條以及可以倍速播放的選項,還沒變成完整版,不過想聽的要點下面的「音軌」即可播放!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8
❦ 莊小昕 我考量過拉,還是靠AI,我本意不是經營podcast只是提供有聲部落格🥦🥦🥦
瘋愛-avatar-img
2024/07/18
這樣搭配音檔構思很好👍⭐️🌞❤️🌈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8
瘋愛 我也還在研究😅😅😅
Vivi Hsu-avatar-img
2024/07/18
我看到這個新聞時反而是見獵心喜,因為台股一直漲,跌一下剛好可以逢低買進,結果......沒跌多少,倒是數位貨幣有漲一些,不過目前還是屬於盤整期。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8
Vivi Hsu 數位貨幣也投資,實在是全能型的投資高手~~
S判-avatar-img
2024/07/18
短期是跌了不少,但之後又會再漲回來,就長期持有吧但神奇的是我台灣這邊平均跌了2%,印度基金忽然漲了1%多(之前買入後都沒什麼浮動),不知道有沒有關聯XDD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8
S判 台股最高有24000點跌,一天最多可以跌10%,我認為現在都算沒什麼跌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07/18
巨人傑的書也有提到美國總統遇刺的例子,看來是很常被假設的情形,大家都有應對措施。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8
深邃月光 書中觀點是有應對措施,股價就有支撐嗎?
avatar-img
Only Two 翁立兔的沙龍
196會員
275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2024/11/03
本文探討婚姻的本質,認為其實質是一種契約。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許多夫妻面對現實與擔當時,常會感到失望與困惑。文中提供三個原則和一個大忌,幫助人們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以及如何提升婚姻品質,強調配偶之間的包容、責任與開放思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03
本文探討婚姻的本質,認為其實質是一種契約。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許多夫妻面對現實與擔當時,常會感到失望與困惑。文中提供三個原則和一個大忌,幫助人們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以及如何提升婚姻品質,強調配偶之間的包容、責任與開放思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一見鍾情的成因,分析基因與後天環境對吸引力的影響。研究顯示,後天的審美觀、經驗和激素在愛情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強調人類道德倫理在愛情維持中的重要性。我們討論瞭如何在愛情中尋求道德感與幽默感,以促進長久關係。最後,提醒讀者,持久的愛情需要的不僅僅是激素的刺激,還要重視道德與倫理的約束。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一見鍾情的成因,分析基因與後天環境對吸引力的影響。研究顯示,後天的審美觀、經驗和激素在愛情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強調人類道德倫理在愛情維持中的重要性。我們討論瞭如何在愛情中尋求道德感與幽默感,以促進長久關係。最後,提醒讀者,持久的愛情需要的不僅僅是激素的刺激,還要重視道德與倫理的約束。
Thumbnail
2024/09/03
這篇文章探討了婚姻與愛情之間的矛盾,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愛情的本質,以及如何影響現代夫妻的關係。文章討論了法國同事在聊天中提到的歷史觀念,以及現今婚姻中普遍面對的問題如
Thumbnail
2024/09/03
這篇文章探討了婚姻與愛情之間的矛盾,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愛情的本質,以及如何影響現代夫妻的關係。文章討論了法國同事在聊天中提到的歷史觀念,以及現今婚姻中普遍面對的問題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川普在槍擊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形象,讓他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幾乎已成定局。沒想到他隨口的一句話「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所以要付保護費」,就讓台積電在短短三天跌掉超過100 元,台股也跌掉1100點以上。台積電、台股會就此一路下跌嗎?未來該如何因應?  
Thumbnail
川普在槍擊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形象,讓他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幾乎已成定局。沒想到他隨口的一句話「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所以要付保護費」,就讓台積電在短短三天跌掉超過100 元,台股也跌掉1100點以上。台積電、台股會就此一路下跌嗎?未來該如何因應?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討論最新國際新聞,特別是川普遭槍擊是否對股市造成影響。比較臺灣2004年陳水扁遇刺事件對股市的影響,並提出投資上應該重視公司的基本面而非短期新聞和宏觀經濟數據。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討論最新國際新聞,特別是川普遭槍擊是否對股市造成影響。比較臺灣2004年陳水扁遇刺事件對股市的影響,並提出投資上應該重視公司的基本面而非短期新聞和宏觀經濟數據。
Thumbnail
説真的,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川普7/13日在賓州巴特勒市競選造勢時,遭一名槍手從一百多公尺外屋頂開槍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衹覺得會不會是美版的「阿扁槍擊事件」,直到見及大量常看的自媒體博主紛紛談論,各自提出看法時,才覺得這樁事件非同小可。
Thumbnail
説真的,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川普7/13日在賓州巴特勒市競選造勢時,遭一名槍手從一百多公尺外屋頂開槍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衹覺得會不會是美版的「阿扁槍擊事件」,直到見及大量常看的自媒體博主紛紛談論,各自提出看法時,才覺得這樁事件非同小可。
Thumbnail
當地時間週六下午6點15分,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競選活動中遭遇槍擊,右耳輕微受傷。刺殺者當場被擊斃,遺體被發現在會場距離200碼的屋頂上,是一名20歲的年輕男性。 槍擊事件成為了所有人討論的焦點,關鍵是幕後黑手是誰?有人說,子彈在
Thumbnail
當地時間週六下午6點15分,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競選活動中遭遇槍擊,右耳輕微受傷。刺殺者當場被擊斃,遺體被發現在會場距離200碼的屋頂上,是一名20歲的年輕男性。 槍擊事件成為了所有人討論的焦點,關鍵是幕後黑手是誰?有人說,子彈在
Thumbnail
昨天在提到美國前總統暨現任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遇刺,將會大幅地改變整個世界的走向。華爾街在昨晚美股開盤之後,與上週五一致,延續了四大指數翻紅的表現,在後拜登時期,怎麼應對可能來臨的經濟泡沫應該是投資人的首要課題。昨天的台股也維持小跌的觀望步伐,今天在美股連兩天收紅,政治因素的干擾可能不會再影響盤勢。
Thumbnail
昨天在提到美國前總統暨現任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遇刺,將會大幅地改變整個世界的走向。華爾街在昨晚美股開盤之後,與上週五一致,延續了四大指數翻紅的表現,在後拜登時期,怎麼應對可能來臨的經濟泡沫應該是投資人的首要課題。昨天的台股也維持小跌的觀望步伐,今天在美股連兩天收紅,政治因素的干擾可能不會再影響盤勢。
Thumbnail
昨天盤前提到川普公開演講發生槍擊事件,不過「政治新聞」不等於「政策新聞」,所以對整體股市影響應該不至於太大,加權指數和櫃買指數昨天波動都不大,陷入低量盤整的格局,觀望氣氛濃厚,原本漲多股幾乎都休息,低位階個股相對表現,接下來近幾日可能都是類似格局,市場可能都在等待...
Thumbnail
昨天盤前提到川普公開演講發生槍擊事件,不過「政治新聞」不等於「政策新聞」,所以對整體股市影響應該不至於太大,加權指數和櫃買指數昨天波動都不大,陷入低量盤整的格局,觀望氣氛濃厚,原本漲多股幾乎都休息,低位階個股相對表現,接下來近幾日可能都是類似格局,市場可能都在等待...
Thumbnail
07/15 - 川普甩頭閃子彈 市場冷靜走橫盤 國際變數滿滿滿 內資自爽炒題材 - [距7/31關閉心得分享倒數: 15天 若要知道之後去哪裡看 請問我!!] - 1. 周末的川普槍擊是個突發事件 好消息是 人沒受重傷 而且事件是發生在非開盤時間 讓市場有冷靜消化變數的
Thumbnail
07/15 - 川普甩頭閃子彈 市場冷靜走橫盤 國際變數滿滿滿 內資自爽炒題材 - [距7/31關閉心得分享倒數: 15天 若要知道之後去哪裡看 請問我!!] - 1. 周末的川普槍擊是個突發事件 好消息是 人沒受重傷 而且事件是發生在非開盤時間 讓市場有冷靜消化變數的
Thumbnail
昨天美國的重磅消息是前美國總統也是現任共和黨的總統川普在競選過程中,遭受槍擊,現在包含槍手,有兩人死亡。此舉讓之前辯論會表現不佳的拜登的連任之路,更加地雪上加霜。假設在美國總統是由川普當選。在經濟上可能會有哪些重大的變革呢?
Thumbnail
昨天美國的重磅消息是前美國總統也是現任共和黨的總統川普在競選過程中,遭受槍擊,現在包含槍手,有兩人死亡。此舉讓之前辯論會表現不佳的拜登的連任之路,更加地雪上加霜。假設在美國總統是由川普當選。在經濟上可能會有哪些重大的變革呢?
Thumbnail
川普遇到襲擊事件,這跟過去很多都不同,他也不是現任總統,現在也是資訊透明時代 比特幣反而是有因為這個事件前後開始往上反彈,還沒往跌幅滿足測試就又回來測試10~20周機會,觀察比特幣跟其他人性跟投機指標會不會完整同步 融資維持率下降到167%,維持在165~170%就是高周轉率的資金輪動 人
Thumbnail
川普遇到襲擊事件,這跟過去很多都不同,他也不是現任總統,現在也是資訊透明時代 比特幣反而是有因為這個事件前後開始往上反彈,還沒往跌幅滿足測試就又回來測試10~20周機會,觀察比特幣跟其他人性跟投機指標會不會完整同步 融資維持率下降到167%,維持在165~170%就是高周轉率的資金輪動 人
Thumbnail
元首遇刺本來就不是一件常見的事,就算是狂熱鐵粉也有可能讓偶像刺死,例如許多知名藝人皆是如此。川普遇刺是頭條新聞了,現在瘋狂報導再加上前陣子才在辯論會上展開80歲以上的老先生在鬥狗嘴。 川普最新聲明證實 他「右耳上部」中彈,畫面有點血腥,請要好心理準備 https://news.cnyes.com
Thumbnail
元首遇刺本來就不是一件常見的事,就算是狂熱鐵粉也有可能讓偶像刺死,例如許多知名藝人皆是如此。川普遇刺是頭條新聞了,現在瘋狂報導再加上前陣子才在辯論會上展開80歲以上的老先生在鬥狗嘴。 川普最新聲明證實 他「右耳上部」中彈,畫面有點血腥,請要好心理準備 https://news.cnyes.com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