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不起的玩笑」一文收錄教科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的時候,我發表了一篇文章「開不起的玩笑」,2024年年初,翰林出版社的編輯跟我聯絡,當時,我還以為要邀稿,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我的「開不起的玩笑」這篇文章被他們看中,入選教科書的素材。

  當中有段時間沒有再聯絡,我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算了。但是,出版有一定的流程,加上後來才知道文章必須要經過教育部送審,在用字遣詞上都要非常注意,所以時間上就比較慢回覆我。關於這一點,我非常贊同,因為我一直覺得文字是有力量的,加上要給小孩看的教科書,更是必須謹慎。

raw-image

  於是,歷經長達半年的準備,現在放暑假,還沒開學,我先學生們領先一步拿到上課的書了。

  寫小說可以寫到文章收錄進教科書,還是挺奇妙的,畢竟,我從來沒有想過寫小說可以寫到這個領域。不禁想起以前中文系剛畢業時,有人建議我可以去當老師,我卻任性的跑去寫小說,結果繞了一圈,還是跟教育沾上點邊了。

raw-image

  從寫小說培養的能力,文字只是其中一環,最主要還是透過文字把腦袋瓜的東西呈現出來,在AI盛行的年代,AI的確可以寫出文章,但能不能寫出自己腦袋的文章,卻是兩回事。不管有沒有AI,或許,我們還可以保有自己提筆寫下自己想寫的事物的能力。

  今天,終於拿到課本了,在拿到課本的這一天,一定要記錄一下。同時放上原文:

「開不起的玩笑」供大家賞文。

  註1:「開不起的玩笑」另刊於UDN部落格。

  註2:因為要收錄於教科書中,段落及用字遣詞同意編輯微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123會員
407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梅洛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0
先說小說開頭,「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但是,這不代表它不能鋪陳。      「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20
先說小說開頭,「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但是,這不代表它不能鋪陳。      「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13
在確認自己想要寫什麼故事,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決定想要寫「什麼樣的故事」,或是「想要寫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3
在確認自己想要寫什麼故事,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決定想要寫「什麼樣的故事」,或是「想要寫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這是我在約2019年左右出版的電子書,由udn出版 喜愛電影與小說這個癖因,將我擲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故事的溺境。 一開始是為了想而想,到後來變成了那些故事性、段落安排、引起注目的爆點、人物性格角色背景全部莫名其妙地不斷地從腦袋深處冒上來。 總是希望這些精心安排和佈置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大家好,這是我在約2019年左右出版的電子書,由udn出版 喜愛電影與小說這個癖因,將我擲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故事的溺境。 一開始是為了想而想,到後來變成了那些故事性、段落安排、引起注目的爆點、人物性格角色背景全部莫名其妙地不斷地從腦袋深處冒上來。 總是希望這些精心安排和佈置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2021年的時候,我發表了一篇文章「開不起的玩笑」,2024年年初,翰林出版社的編輯跟我聯絡,當時,我還以為要邀稿,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我的「開不起的玩笑」這篇文章被他們看中,入選教科書的素材……
Thumbnail
  2021年的時候,我發表了一篇文章「開不起的玩笑」,2024年年初,翰林出版社的編輯跟我聯絡,當時,我還以為要邀稿,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我的「開不起的玩笑」這篇文章被他們看中,入選教科書的素材……
Thumbnail
編輯來信邀約檔期,我看著書名非常眼熟。(跟今天要推薦的書沒關係喔~) 原來是多年前我很喜歡的書,當時我還寫了心得,就放在專欄裡面。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平時真的要多讀書,我說我喜歡,幾年後它就自己上門來找我了。翻譯別人譯過的書,確實有一點壓力。不過最近我都跟自己說,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會看書
Thumbnail
編輯來信邀約檔期,我看著書名非常眼熟。(跟今天要推薦的書沒關係喔~) 原來是多年前我很喜歡的書,當時我還寫了心得,就放在專欄裡面。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平時真的要多讀書,我說我喜歡,幾年後它就自己上門來找我了。翻譯別人譯過的書,確實有一點壓力。不過最近我都跟自己說,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會看書
Thumbnail
這週在作品系列開了兩個。一個是「現場」,從2010出版第一本書到現在,上了不少的媒體及訪談,以前是沒有刻意要收集在一塊,但感覺是時候該收一收,也順便看看聽聽這些年自己說過什麼,是不是有些地方打臉了自己,或者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需要教育自己的。
Thumbnail
這週在作品系列開了兩個。一個是「現場」,從2010出版第一本書到現在,上了不少的媒體及訪談,以前是沒有刻意要收集在一塊,但感覺是時候該收一收,也順便看看聽聽這些年自己說過什麼,是不是有些地方打臉了自己,或者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需要教育自己的。
Thumbnail
這兩天整理一下之前出版的書的封面,從早期的言情小說,到愛情小說,再從童書到靈異,後來又有機會出版電影小說、戰爭小說,穿越小說也參與過了。早期在編撰童書或小知識、小百科等書,也沒想過該為參與的書籍留下封面,等到後來才想起,很多書也忘了書名了……
Thumbnail
這兩天整理一下之前出版的書的封面,從早期的言情小說,到愛情小說,再從童書到靈異,後來又有機會出版電影小說、戰爭小說,穿越小說也參與過了。早期在編撰童書或小知識、小百科等書,也沒想過該為參與的書籍留下封面,等到後來才想起,很多書也忘了書名了……
Thumbnail
我最近想到的新計畫,就是分享正在翻譯的過程。以往我都是等書出版,才開始回憶當時做了哪些事,處理過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過,一本書從發稿到出版曠日耗時,通常都要半年以上,我只會記得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滿可惜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只公布書籍的類型,把我覺得需要紀錄的單字或片語挑出來,另外找一個
Thumbnail
我最近想到的新計畫,就是分享正在翻譯的過程。以往我都是等書出版,才開始回憶當時做了哪些事,處理過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過,一本書從發稿到出版曠日耗時,通常都要半年以上,我只會記得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滿可惜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只公布書籍的類型,把我覺得需要紀錄的單字或片語挑出來,另外找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