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心得|《一九八四》:獨裁政權的教科書,你以為的獨裁到底夠不夠獨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喬治.歐威爾

譯者:劉紹銘

出版社: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請Copilot幫我做圖

請Copilot幫我做圖

思罪(思想罪)不招引死亡,思想本身就是死亡。

我對極權統治很反感,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人會認為極權統治對人民比較好,會開始讀《一九八四》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多了解極權統治。雖說《一九八四》出版於1949年,算是科幻小說,但其實對比現今某些極權國家也像小說描寫得這樣生活,某種程度也算是預言未來了吧。

在大洋國裡四處都有電幕監視大家、或是播放黨的新聞;每天都有兩分鐘的仇恨節目,規定大家要對著檔的敵人咒罵;時不時也有黨帶領的遊行,強化人民參與黨的行動;黨還會發明新詞,以便簡化或消除人民的思想;結婚要經過黨的允許,女人帶著貞操帶,生兒育女只能是為了繁衍出效忠黨的後代等等。「權力是把別人的思想拆得片片碎,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模式重組起來。」這就是黨想要做的,所有的人民都臣服於黨、愛著老大哥,如果有察覺任何叛黨的行為就會馬上進行洗腦教育並除掉對方。

請Copilot幫我做圖

請Copilot幫我做圖

誰控制過去,就能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

若說小說裡讓我最震驚的莫過於溫斯頓的工作:改寫歷史。

「到底要怎麼改寫歷史?歷史不也是活在人們心裡的記憶嗎?難道都沒有人懷疑過?」我和溫斯頓一樣不停的疑惑,但我小看了歐威爾筆下的大洋國。溫斯頓的工作就是讓老大哥的預言都一一實現,同時也不讓人民覺得國家在『退步』。例如對戰爭的預測,後續發展與老大哥先前的說法不一,溫斯頓便會收到指令要『訂正』那些內容,並把流在外的所有報章雜誌收回、銷毀,以更新後的版本取代;或是食物的配給,即使相較於之前是減少,還是可以改成『增加』,或是把『保證不減』改為『警告可能會調整』諸如此類。如同歐布萊恩說的:「我們控制了思想,就是控制了事物。什麼是現實?還不是景由心生。」整個黨一起創造出完美的景象,讓人們以為自己活在美好的烏托邦裡。

請Copilot幫我做圖

請Copilot幫我做圖

極權統治者利用文字去摧毀人民的思想。

以為這樣就沒了嗎?大洋國的最高招:雙重思想和創造新詞。黨靠著編纂新詞,漸漸消磨掉人們對詞彙的理解,比方英文的Free,代表的是自由,但在新詞裡沒有這個意思,頂多只有feel free to這樣的片語用,也許隨著大洋國的發展,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把feel free to完全改成其他沒有free的新片語也說不定。而雙重思想更是高明,例如黨的標語「戰爭是和平、自由是奴役、無知是力量」或是最後在牢獄時提出的2+2=5。若哪天黨說出2+2=5,黨員也要完全相信,即使黨員「曉得」2+2=4,也要忘掉自己曾有此想,不斷地竄改自己腦中的過去來達成,那就是「雙重思想」。

「黨要的就是權力,權力是目的,不是手段。哪天到了無所不能的地步,也用不到科學了、美與醜也無分別。好奇心與享受生命力的能力也會消失,所有競爭性的快樂也被消滅。唯一不會消失的快樂就是對權力的迷戀。」

黨既然時時刻刻監視你,那當然很清楚你最害怕的是什麼。

101號牢房是什麼?

就像哈利波特裡的幻形怪可以變成任何人害怕的東西一樣,黨也是如此;既然一天24小時盯著你,自然知道你最害怕什麼,進而用你最害怕的東西來折磨你、摧毀你的心智和思想。

一般情況下反烏托、反極權的故事,或甚至是我們現實中看到的史料中,我們都可能會讀到故事主角或是政治犯說:「他們可以折磨我的肉體,但沒辦法阻擋我的思想。」類似這樣的句子,但《一九八四》不一樣。就像歐布萊恩說的:「我們不會毀滅一個抗拒我們的異端分子,他抗拒一天,我們就讓他多活一天。我們要轉變他的信仰、控制他的思想、改造他。不但表面屬於我們,整個心靈也認同我們。」當最後奧布萊恩拿出溫斯頓最害怕的老鼠,步步逼近的時候,溫斯頓在極其恐懼的情況下喊出:「讓老鼠去咬茱莉亞!不要咬我!」溫斯頓背叛了他和茱莉亞的愛情,真正出賣了愛人,也等同出賣了自己的思想。爾後當他與茱莉亞相見,兩人都坦承背叛了彼此,一旦有過背叛,感情就會變質,兩人也再也無法在一起了,讓我不禁感慨,也覺得很鬱卒。

最後我想說

這真的是最可怕的極權統治範本,閱讀的時候忍不住一直起雞皮疙瘩。而且第一個讓我想到的就是中共的新疆再教育營(可參考BBC紀錄片報導者)。有時候在網路上看到酸民說臺灣現在是「綠共」、極權,真的是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的無知,多去了解真正的極權政府底下是怎麼活的,好好地守護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才是現在最該做的事情。

有興趣也可以追蹤我的instagram jiajia_storycorrido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假假的沙龍
32會員
76內容數
嗨嗨 我是假假!我是一個腦袋裡有很多想法的女生 📚讀過的每一本書 🎬看過的每一部影劇 🚗去過的每一個地方 就想分享一下這樣
假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本書探討在後共產主義國家轉型過程中,人民對於民主與專制政權的複雜情感,以及國族認同、社會適應等議題。書中提及人們對於過去專制政權的懷念、民生議題超越國家認同的重要性,以及複雜的國族情結和認同問題,並以臺灣的處境作結,引起讀者反思。
Thumbnail
2025/04/27
本書探討在後共產主義國家轉型過程中,人民對於民主與專制政權的複雜情感,以及國族認同、社會適應等議題。書中提及人們對於過去專制政權的懷念、民生議題超越國家認同的重要性,以及複雜的國族情結和認同問題,並以臺灣的處境作結,引起讀者反思。
Thumbnail
2024/11/10
今天要來介紹最近剛出版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看完當下我不但驚呼連連,還連忙發限時動態跟身邊所有人分享(沒有暴雷),因為我真的好激動!!除了感謝作者的精心安排,我更想謝謝這本書的譯者、出版社,是所有人的努力,讓作者的故事可以推廣給更多人看。我由衷希望大家去買這本書,對我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我收藏!
Thumbnail
2024/11/10
今天要來介紹最近剛出版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看完當下我不但驚呼連連,還連忙發限時動態跟身邊所有人分享(沒有暴雷),因為我真的好激動!!除了感謝作者的精心安排,我更想謝謝這本書的譯者、出版社,是所有人的努力,讓作者的故事可以推廣給更多人看。我由衷希望大家去買這本書,對我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我收藏!
Thumbnail
2024/10/20
「我一直在等待。」那是她的巴赫曼,即使外貌老去,聲音仍舊迷人 「是嗎?」羅雅的聲音比自己預期的還要有力,「不過,我想要問你,你那次、那一天為什麼沒有等我?」 埋藏在心中超過半個世紀的疑問,那段影響了羅雅幾乎一生的戀情,她終於可以和初戀情人巴赫曼問個清楚,在說好要結婚的當天,為什麼他沒有依約到廣場
Thumbnail
2024/10/20
「我一直在等待。」那是她的巴赫曼,即使外貌老去,聲音仍舊迷人 「是嗎?」羅雅的聲音比自己預期的還要有力,「不過,我想要問你,你那次、那一天為什麼沒有等我?」 埋藏在心中超過半個世紀的疑問,那段影響了羅雅幾乎一生的戀情,她終於可以和初戀情人巴赫曼問個清楚,在說好要結婚的當天,為什麼他沒有依約到廣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另一種表達》藉作者收藏的外國畫報與版畫呈現西方人(法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
Thumbnail
《另一種表達》藉作者收藏的外國畫報與版畫呈現西方人(法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真的沒有想到在擔任逗點文創結社的《美麗新世界》外編三年半之後,我竟然會再度成為《一九八四》的編輯。畢竟,當初夏民學長說過逗點並沒有打算要出版全套所謂「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只是,剛好這陣子《一九八四》所探究的議題再度值得我們臺灣人好好知悉、理解、研究,所以逗點文創重新決定出版本作。
Thumbnail
真的沒有想到在擔任逗點文創結社的《美麗新世界》外編三年半之後,我竟然會再度成為《一九八四》的編輯。畢竟,當初夏民學長說過逗點並沒有打算要出版全套所謂「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只是,剛好這陣子《一九八四》所探究的議題再度值得我們臺灣人好好知悉、理解、研究,所以逗點文創重新決定出版本作。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這本針砭時弊的小說描寫的並不是某一位具體人物,而是意圖塑造一個類型。作者利用這部小說,塑造一個類型,投射出蕴釀這樣一個類型人物的時代環境,進一步揭露納粹政府掌權的手段。
Thumbnail
這本針砭時弊的小說描寫的並不是某一位具體人物,而是意圖塑造一個類型。作者利用這部小說,塑造一個類型,投射出蕴釀這樣一個類型人物的時代環境,進一步揭露納粹政府掌權的手段。
Thumbnail
  《論自由》(On Liberty)的作者為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該書於1859年出版,雖距今已164年,卻依然具有啟發性,尤其是民主自由的台灣逐漸不自由的今天,如:關電視台、政府權力越來越大(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構)、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本書
Thumbnail
  《論自由》(On Liberty)的作者為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該書於1859年出版,雖距今已164年,卻依然具有啟發性,尤其是民主自由的台灣逐漸不自由的今天,如:關電視台、政府權力越來越大(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構)、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本書
Thumbnail
在春節這個傳統與現代思潮碰撞得格外激烈的時期,抽出一些時間來看看《獨立時代》,也許會讓你對所處的處境有一些新的感悟。
Thumbnail
在春節這個傳統與現代思潮碰撞得格外激烈的時期,抽出一些時間來看看《獨立時代》,也許會讓你對所處的處境有一些新的感悟。
Thumbnail
為了讀書會開始認真讀起買了但是放在書架上很久的中國研究相關書籍,挑上這一本就是看上大數據監控的部分。全書談的是中國的監控,而有別於單談新疆的大監控與再教育營,但實際上讀來,就是密度、強度的差異,手法類似,也恐怖莫名。 先從中共政權的槍桿子、筆桿子談起,先是集權的暴力壓迫,少數的族裔還有聲音消音在世
Thumbnail
為了讀書會開始認真讀起買了但是放在書架上很久的中國研究相關書籍,挑上這一本就是看上大數據監控的部分。全書談的是中國的監控,而有別於單談新疆的大監控與再教育營,但實際上讀來,就是密度、強度的差異,手法類似,也恐怖莫名。 先從中共政權的槍桿子、筆桿子談起,先是集權的暴力壓迫,少數的族裔還有聲音消音在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