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再教育營

含有「新疆再教育營」共 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中國任務: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是一部以記者視角橫跨八十年的中國現代史。彷彿搭上一列時代列車,從文革到網路監控、從腳踏車送稿到全天候線上追新聞,一代代記者穿越敵意、封鎖與審查,堅持把真相送出。談中國、談媒體、談外交,更深刻講述了「時間」與「記者精神」的價值與重量。記者們的接力,構成了另一種歷史書寫。
Thumbnail
5/5中國任務: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
Claydee-avatar-img
2025/07/23
哈哈,感覺好俏皮的一本!記者李白太酷了!
Claydee 超羨慕文思泉湧的人,對記者界的李白只能肅然起敬,哈哈哈。 還有,這本慎入!因為它好看到我一度鬧書慌。
最近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作家前往新疆旅遊而引發軒然大波,而生活周遭也確實聽聞許多朋友及家人前往新疆旅遊,不禁讓人思考難道他們從來不曾了解百萬維吾爾人遭受中國迫害的事實嗎? 本書的作者米日古麗.圖爾蓀是三度進出新疆集中營的倖存者,她並沒有參與任何組織,只是因為身為擁有信仰的維吾爾人而觸犯中共的底線,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7/05
😥😥😥
付費限定
隨著中國於新疆與西藏「再教育營」的陸續開設,看來中國已決心將這兩個以前的少數民族保護區納入一般行政區來嚴格控管,隨著從新疆、西藏逃出來的人們的血淚控訴,國際輿論也大力譴責這樣宛如文化滅絕的殘忍行徑,但是中國這次鐵了心的實施「再教育」,就是要讓這些外貌與漢族截然不同的中亞民族,被漢族的語言文字所同化
Thumbnail
David Tai-avatar-img
2024/10/26
很好笑的現實,一個批鬥孔子的中華後代,一個不懂看正體字的中國民族。
David Tai 既然「中華民族」的任何定義都是可以替換的,那麼中國怎麼做都會是對的,這就是「想像的共同體」的精妙之處,只要自己覺得對就好,就算旁人覺得很離譜也沒辦法干涉
絕大多數受中文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漢化」是什麼意思,這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最常見的就是入侵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往往在統治過程中逐步漢化,如原本是女真人的清朝皇帝,雖然都能熟練使用滿文,但有不少精通中文典籍,詩詞歌賦不亞於當時的漢族文人。而在歷史上,不是只有中國周邊地區的民族會漢化......
Thumbnail
謝謝臻明大的分享~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不是漢民族建立的唐帝國,才能成為世界帝國,這是身處華文圈的台灣人也該深思的歷史現實
Thumbnail
林倚-avatar-img
2024/04/07
將朝代改以「國」稱之是比較合適的,畢竟那時還沒有「中國」或「中國人」,皆視為中國的歷史和朝代,是大中國思想的謬誤
林倚 那也是世界史觀念改變後的才有的講法,用唐帝國來稱以前講的「唐朝」,其實比較自然,因為要說它和漢帝國與宋帝國有傳承的關係,實在是太勉強了。以前學生時代在讀歷史的時候,就覺得格格不入,一個婦女露乳溝、騎馬到處逛的社會(唐),突然轉變為婦女裹小腳、關在家裏的社會(宋),還說這兩個社會是一脈相傳的,見鬼了中國中心論的問題,就出在「不自然」,要大家以違背常理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久而久之,人民的思想也會跟著扭曲起來。讀日本學者的作品,就沒有那層「中國至上」的束縛,可以更客觀的看待世界史,《興亡的世界史》真的是買對了,很大本,但是我看得很開心
黑甲山是新疆烏魯木齊西北部一處穆斯林社區,中國官媒體曾報導該地「地處郊區,流動人口多,社會治安混亂。」這塊四周圍繞著高樓大廈的不尋常之地,居住著曾對城市榮景有所盼頭的20萬維吾爾移民,往表面看,這地方破壞了經濟起飛的都市文明景觀—「落後」又「貧困」;往深層看,它是恐怖主義與極端分子滋養的溫床。
Thumbnail
小說中透過大量隱喻、感受、意識流與主角對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描繪了種族、殖民主義對維吾爾人的無聲暴力。
Thumbnail
觀察維吾爾語app下載數量相關的數據,維吾爾族的一千兩百萬人口中有大約四成五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Byler 2016)。鄉村有許多人開始使用微信來分享錄製的語音訊息與視訊,以做為其日常與親友溝通的工具。他們還使用手機來買賣東西、閱讀世界時事,並與全國乃至於全球的維吾爾人建立起聯繫網絡。
Thumbnail
黑甲山,烏魯木齊又一處因「貧窮」與「落後」被剷平的穆斯林社區,曾經唯有在這裡,他們才是自由的  《新疆再教育營》作者、人類學家戴倫‧拜勒歷時8年以上,記錄21世紀中國恐怖統治下的維吾爾族男性,在一座城市裡的流亡、夢想及抵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