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涼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在外面吃的涼麵,多半是帶有甜味的麻醬,或者是芥末,又或是雙醬麵(酢醬)。奶奶家搬去國宅後,似乎我就沒再吃過家裡的涼麵。我們家做的涼麵,拌料很豐富,但最大的差別是在沒有甜味,取而代之是更強的蒜味。以前對蒜味無感,出社會後才開始漸漸喜歡吃蒜。

因為涼麵做起來不算難,所以自己嘗試再現記憶中的味道。不算是成功,總體而言是醬料的問題,麻醬太乾、醋放太多。

其實長大後是愛吃涼麵的,只不過都是買外面的,買著買著好像就習慣了。不知道哪一天想到,以前是在家吃涼麵是不一樣的,於是有憑著記憶瞎搞一波的衝動。

反正先亂做再說

準備上,小黃瓜跟紅蘿蔔刨絲,刨到快往生,不過也邊刨邊想怎樣可以比較省力,還真的發現比較好的方法。而這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把器具平放在碗上,既不會掉落在碗外,也稍微比較省力。想想,其實我也看過奶奶跟媽媽用這種省力的方式做...黃瓜跟紅蘿蔔錯估量,兩個都多買了。不過還好兩個都算是我喜歡吃的蔬菜。

煎蛋雖然不難,但在我的印象中,家裡的涼麵的蛋,都是一條條的,一開始以為是煎好後切成條狀,實際煎蛋後發現不用,在煎的過程就可以用鍋鏟切片。肉的話因為沒有買到肉絲,改成買絞肉,口感跟味道上差異不大,唯獨炒熟的過程有點難掌握火的大小跟油量。

最糟糕的大概就是豆芽菜了,原來有分黃豆芽跟綠豆芽,實際上要用的是綠豆芽水分較多,但我買成黃豆芽...而且實務上小黃瓜跟黃豆芽都要川燙,但我都沒有!黃豆芽我發現吃起來好生,就乾脆丟去炒...

其實都看過,只是因為做了,才想起

因為現在愛吃蒜,所以特別重視搗蒜,一開始傻傻的把所有蒜頭全部丟入,結果超級難搗,想說切片再倒,也沒有比較方便。最後改成一次放三四顆,搗到一個程度再持續丟入,最後加一點水。

這樣蒜汁就完成了。

冰鎮麵條是一個療癒的過程,但著水瀝乾後,麵條進到冰水,夏天就是涼涼的感覺,但掌握麵條數量是極難的計算,每次下麵都會下太多,這次也是。

原本有想嘗試看烏龍麵,但還是先選了一般寬麵。

最後是醬料,以為就是買芝麻醬就好,看了一下說明不是,建議要加水、醋、醬油、(少許糖)、麻油,調勻至滑順即可。想說應該不用那麼麻煩吧,就直接把所有要加的直接丟進麵裡,結果吃起來超乾(因為麻醬沒有拌勻)。而且醋太多。

豆芽菜這件事,要去頭尾,我看過還幫忙過,奶奶放兩盆,一盆是弄好的,一盆是原本的。但是什麼時候、幾歲呢,其實忘記了,但記得的是那個畫面,還有自己撥豆芽時覺得超級無聊的心情。

現在還是沒有耐心撥,不過因為能記得這個畫面跟動作,覺得開心。

有了自由,過去就還是過去

自己做,不再受限配料數量,直接用盆來裝麵裝料,想加多少就是多少,再也不會滿出來了。蛋(用了十顆顆)跟肉(兩盒絞肉)也可以多放,以前想多放會被罵。

可以自由,但過去在奶奶家吃涼麵的記憶,仍是在過去。

下次還是認真調醬好了,希望能更接近那份記憶。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8 年 4 月,在峇里島最大的收穫,就是研究了蘇巴克(Subak)的概念。目前峇里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並不是一個景點或是遺跡,而是一個區域內的「文化形態」-蘇巴克三界和諧哲學。有點類似之前去馬來西亞麻六甲、寮國龍坡邦,整個城市的型態和建築風格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應該是在國高中之前,新竹眷村還沒搬到國宅,每個月會回新竹奶奶家一兩次,寒暑假也會回去待上幾週。午飯是我最熟悉的味道。
2018 年 4 月,在峇里島最大的收穫,就是研究了蘇巴克(Subak)的概念。目前峇里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並不是一個景點或是遺跡,而是一個區域內的「文化形態」-蘇巴克三界和諧哲學。有點類似之前去馬來西亞麻六甲、寮國龍坡邦,整個城市的型態和建築風格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應該是在國高中之前,新竹眷村還沒搬到國宅,每個月會回新竹奶奶家一兩次,寒暑假也會回去待上幾週。午飯是我最熟悉的味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晚餐想不到吃什麼時會去吃麵,雖說麵派或飯派應該是選飯。
Thumbnail
這個夏天,開始喜歡起蕎麥麵,盛在木盒上的蕎麥麵,視覺上已有清涼感,沾過沒有其他調味的醬油後,入口冰冰涼涼的,入夏後的燥熱感頓時消散。 怎樣的蕎麥麵才好吃?我說不上來,麵香或是醬汁的氣味,或許存在細微難查的差異,但能消暑,對我來說都是好吃的。 相較之下,天婦羅就普通了些,四五樣的根莖類蔬菜中,除了
Thumbnail
「和豐車仔麵」樸實無華的麵店,像極了路邊攤陽春麵的味道。 有時候懷念台灣路邊麵攤的味道時,我就會跑來吃一碗^^ 離家近又很方便,算是一間我很喜歡的小吃店呢!
Thumbnail
夏天吃甚麼呢???假設來個票選,票選名單上;涼麵絕對是榜上有名。如果你跟小編是個很不耐熱的體質,到了夏天一出門就是汗流滿身、揮汗如雨。夏天季節就一定要吃涼麵,那麼這家小慧涼麵店你一定要來朝聖。名氣之大、大家都會推薦這家是台北市必吃涼麵店。 小彗涼麵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
家附近有家乾麵店 沒有招牌 但是在地人都知道的好吃 據說是三個姊妹合開的 小時候如果媽媽沒煮 自理午餐的時候 就會想到來這買碗大乾麵 他們的品項其實也蠻多的 只是就是獨鍾乾麵 然後加顆滷蛋 倒也不是要吃多飽 但就是想找個名目回味 麵條細扁 加了麻醬很入味 就是
Thumbnail
在夏日炎炎的天氣中,發現了一個臨時的小市集,攤位眾多,其中有一攤炒泡麵讓人留連忘返。炒泡麵飄逸的香味,短暫的等候時間和豐富的配料,讓人一試難忘。對於飲食管理需求的人來說,也提醒著要注意飲食均衡。
Thumbnail
我已經想不起來媽媽煮的芋頭鹹粥裡有哪些食材了...
Thumbnail
​涼麵相傳起源是因中國歷代以來征戰連連,老百姓在避難時為求吃飯快速,就用剩菜拌麵來吃。相傳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涼麵傳入台灣後,發展出結合麻醬與台灣油麵的台式涼麵,甚至受到中國四川移民影響,有了麻辣、擔擔等口味。台灣四處都有許多涼麵專賣店。小編再來介紹這家在GOOGLE獲得四點六顆星好評的一二三涼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晚餐想不到吃什麼時會去吃麵,雖說麵派或飯派應該是選飯。
Thumbnail
這個夏天,開始喜歡起蕎麥麵,盛在木盒上的蕎麥麵,視覺上已有清涼感,沾過沒有其他調味的醬油後,入口冰冰涼涼的,入夏後的燥熱感頓時消散。 怎樣的蕎麥麵才好吃?我說不上來,麵香或是醬汁的氣味,或許存在細微難查的差異,但能消暑,對我來說都是好吃的。 相較之下,天婦羅就普通了些,四五樣的根莖類蔬菜中,除了
Thumbnail
「和豐車仔麵」樸實無華的麵店,像極了路邊攤陽春麵的味道。 有時候懷念台灣路邊麵攤的味道時,我就會跑來吃一碗^^ 離家近又很方便,算是一間我很喜歡的小吃店呢!
Thumbnail
夏天吃甚麼呢???假設來個票選,票選名單上;涼麵絕對是榜上有名。如果你跟小編是個很不耐熱的體質,到了夏天一出門就是汗流滿身、揮汗如雨。夏天季節就一定要吃涼麵,那麼這家小慧涼麵店你一定要來朝聖。名氣之大、大家都會推薦這家是台北市必吃涼麵店。 小彗涼麵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
家附近有家乾麵店 沒有招牌 但是在地人都知道的好吃 據說是三個姊妹合開的 小時候如果媽媽沒煮 自理午餐的時候 就會想到來這買碗大乾麵 他們的品項其實也蠻多的 只是就是獨鍾乾麵 然後加顆滷蛋 倒也不是要吃多飽 但就是想找個名目回味 麵條細扁 加了麻醬很入味 就是
Thumbnail
在夏日炎炎的天氣中,發現了一個臨時的小市集,攤位眾多,其中有一攤炒泡麵讓人留連忘返。炒泡麵飄逸的香味,短暫的等候時間和豐富的配料,讓人一試難忘。對於飲食管理需求的人來說,也提醒著要注意飲食均衡。
Thumbnail
我已經想不起來媽媽煮的芋頭鹹粥裡有哪些食材了...
Thumbnail
​涼麵相傳起源是因中國歷代以來征戰連連,老百姓在避難時為求吃飯快速,就用剩菜拌麵來吃。相傳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涼麵傳入台灣後,發展出結合麻醬與台灣油麵的台式涼麵,甚至受到中國四川移民影響,有了麻辣、擔擔等口味。台灣四處都有許多涼麵專賣店。小編再來介紹這家在GOOGLE獲得四點六顆星好評的一二三涼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