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週日讀書會,一開始自己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附帶是:「12歲的孩子是大人還是小孩?」

.

自問自答如下

.

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這個問題很很複雜,我個人以為背後有許多原因:

1. 青春期的轉捩點:

發展心理學的問題: 12-13歲是青春期初期,孩子們開始經歷身體的快速成長、荷爾蒙的變化,以及心理上的各種困惑和探索。這個階段的轉變劇烈,充滿了未知和挑戰,正是青少年小說最喜歡描繪的焦點。

兒童心理學之自我認同的建立:這個年紀的孩子們開始思考自己是谁,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嚮往。這些內心的掙扎和成長,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以前大一普心老師說得好:「每個人都應該學點心理學。」

.

2. 讀者群體的考量:

主要讀者年齡層:青少年小說的主要讀者群體正是青春期的孩子們。選擇12-13歲的主角,可以讓讀者更容易代入角色,產生共鳴。

避免過於成熟或幼稚:如果主角太小,故事可能過於幼稚,無法引起青少年的興趣;如果主角太大,又可能涉及到更複雜的情感和社會問題,也不適合這個年齡層的讀者。

**我是開了青少年書店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

3. 故事主題的豐富性:

成長的煩惱:12-13歲的孩子們正處於成長的關鍵期,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例如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問題、家庭矛盾等等。這些主題非常適合寫成小說,可以讓讀者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對未來的憧憬: 這個年齡的孩子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待,他們渴望探索世界,發現自我。這些夢想和希望也是青少年小說常見的主題。

**看了一些青少年故事之後的個人想法。

.

至於「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這個問題啊~~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從生理上來說,12歲的孩子還處於兒童期,身體仍在發育。但是從心理上來說,他們已經開始向成年人過渡,開始思考成年人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12歲的孩子既是小孩,也是介於小孩和大人之間的過渡期。很大的原因是,凱特的爸爸希望凱特是一個不會煩他的大人吧??


avatar-img
97會員
876內容數
藍天白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天白雲 的其他內容
凱米號幽靈船,在無垠的太平洋上航行已久。船長凱米,一個脾氣倔強的風暴精靈,這回決定重返故鄉,北方大陸。 「各位夥伴!」凱米站在船頭,雙眼閃爍著狂風暴雨的光芒,「我們即將抵達寶島台灣!聽說那兒的人們,特別熱情好客,我們就從最堅強的面,直接衝過去吧!」 船員們歡聲雷動,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這場
↑上述是新聞截圖 . 18年前,果然真的也有一個凱米颱風, 我沒有亂說啊 .
前言:舊文重PO,意外發現,小孩還在念幼稚園時,放的颱風假,那個颱風也叫做「凱米」。大約20年前。那時小孩很直,直得很可愛。 . (一) 凱米颱風來了,台中縣掛牌「上班停課」! 一大早起床,看到了電視新聞的訊息。 「嘿!達達,你今天不用上課喔!」我說。 達達一臉茫然一副不可
透過桌遊孩子們能更深入地了解《環遊世界八十天》的故事情節與劇情轉折。這款桌遊不僅能帶給玩家無盡的樂趣,更是學習經典文學作品的一種「互文」方式。桌遊的設計精巧,每一個遊戲環節都緊密結合著故事中的重要情節,讓玩家在遊戲中彷彿身歷其境,體驗主角的冒險。 . 桌遊的獲勝條件設定巧妙,具體如下: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週六晚上要帶5個小朋友的桌遊團,他們沒玩過璀璨寶石,就想來帶他們玩看看。(這是少數桌遊可以拿來比賽的項目,可見其公平性) . 等等,璀璨寶石不是最多支援4人嗎?是的,原本是四人遊戲,我偷偷加了一個人。分數達標略降為12分。(原本15分獲勝,小修規則主要目的是讓更多孩子可以一起玩) . 跟
凱米號幽靈船,在無垠的太平洋上航行已久。船長凱米,一個脾氣倔強的風暴精靈,這回決定重返故鄉,北方大陸。 「各位夥伴!」凱米站在船頭,雙眼閃爍著狂風暴雨的光芒,「我們即將抵達寶島台灣!聽說那兒的人們,特別熱情好客,我們就從最堅強的面,直接衝過去吧!」 船員們歡聲雷動,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這場
↑上述是新聞截圖 . 18年前,果然真的也有一個凱米颱風, 我沒有亂說啊 .
前言:舊文重PO,意外發現,小孩還在念幼稚園時,放的颱風假,那個颱風也叫做「凱米」。大約20年前。那時小孩很直,直得很可愛。 . (一) 凱米颱風來了,台中縣掛牌「上班停課」! 一大早起床,看到了電視新聞的訊息。 「嘿!達達,你今天不用上課喔!」我說。 達達一臉茫然一副不可
透過桌遊孩子們能更深入地了解《環遊世界八十天》的故事情節與劇情轉折。這款桌遊不僅能帶給玩家無盡的樂趣,更是學習經典文學作品的一種「互文」方式。桌遊的設計精巧,每一個遊戲環節都緊密結合著故事中的重要情節,讓玩家在遊戲中彷彿身歷其境,體驗主角的冒險。 . 桌遊的獲勝條件設定巧妙,具體如下: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週六晚上要帶5個小朋友的桌遊團,他們沒玩過璀璨寶石,就想來帶他們玩看看。(這是少數桌遊可以拿來比賽的項目,可見其公平性) . 等等,璀璨寶石不是最多支援4人嗎?是的,原本是四人遊戲,我偷偷加了一個人。分數達標略降為12分。(原本15分獲勝,小修規則主要目的是讓更多孩子可以一起玩) . 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如果能回到這生的12歲,或送給下一輩子12歲的自己一本書 這些是我想說的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幾年前我看了好幾部影集,發現主題都圍繞在青少年、成長的議題。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近期觀賞的類似主題影集,劇集皆圍繞青少年成長面臨的種種困惑和挑戰,以及作者對青少年成長階段所面對情感衝擊的看法。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看似叛逆或漫不經心的國中少年們在想些什麼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如果能回到這生的12歲,或送給下一輩子12歲的自己一本書 這些是我想說的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幾年前我看了好幾部影集,發現主題都圍繞在青少年、成長的議題。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近期觀賞的類似主題影集,劇集皆圍繞青少年成長面臨的種種困惑和挑戰,以及作者對青少年成長階段所面對情感衝擊的看法。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看似叛逆或漫不經心的國中少年們在想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