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人的一生中,身為父母的,往往面臨小孩的青春期,我們或多或少會有些擔心和害怕,因為小孩在這個時期,好像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容易不知所措,因為我不容易搞懂他們的內心的想法。


書上提到,正如同青春期的孩子會不斷去試探父母對他們的愛,一方面渴望安全的關係,一方面又因為無法信任,才會一直做出傷害關係的不良行為,以確認這份關係足夠安穩。


有些父母沒能通過孩子的測試,導致親子關係變得緊繃而疏遠;有些父母則為了通過測試,變得過度溺愛,以為任何拒絕都會傷害關係。


所以這時期,親子之間的關係,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在書上得到的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知識。


❤️用叛逆來討愛,傷了彼此的關係


我們都喜歡別人能夠了解我,別人可以滿足我的需求,也常常質疑別人為什麼不能夠了解我們。


書上提到,青少年的暴走,其實跟嬰兒的哭鬧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一個看起來很嚇人,一個看起來很無害,但背後都是在傳達同樣無助的訊息:「我很不舒服,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請幫幫我。」


這時期的孩子荷爾蒙的狂飆,不只影響生理,也影響情緒中樞,讓青少年容易衝動,變得極端,情緒波動起伏大,難以控制。


他們有時候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但負責衝動控制、語言表達與情緒管理的「理智腦」(大腦前額葉皮質)卻要到二十五至三十歲才會發展成熟。


所以,我們的小孩在此時期時,身為父母的人,要學習在處理孩子問題時,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變得更有能力。


大人也要提醒自己,孩子改變需要時間,不能躁進,太過求好心切。


當孩子犯錯時,原諒自己和孩子,將問題視為成長學習的機會。


我們幫助孩子發展感受性詞彙,學習分析自我感受,並將這些情緒化為言語表達出來!


讓自己能進入青少年的世界,支持孩子,幫他們發展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感。


在教育現場面對青少年的我,近年來常用「請溫柔對待彼此」的口吻,協助彼此的關係更拉近距離,我發現對他們來說,他們可以接受,我對他們的溫柔提醒和建議!因為我們都希望被溫柔的對待!


所以我們不要等到青少年用叛逆的方式,來吸引我們的注意時,才要改善彼此之間的關係!首先,我們要讓他們能接受我們給他們的愛!


❤️青少年不聽話的背後,是渴望療癒的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曾經受過來自父母的傷害。


書上提到,很多時候,父母無心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讓孩子感覺受傷。


但受傷是沒關係的,就像學走路一樣,孩子總會跌倒,在受父母教養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受傷,這就是成長的一部分。


只是,父母與孩子本身,都有責任去療癒傷痛,將傷痛轉化為扎實的愛。


那如何療傷呢?首先要少說多聽,並用好奇探問的方式,這時,可用「敘事治療」,將事件透過講述說出來。再詢問孩子,你那時的感受是什麼?你覺得最受傷和在意的地方是什麼?鼓勵孩子說出來!


再來就是看見孩子受的傷?如果可以,請在承接孩子負面情緒時,透過聊天方式主動問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爸媽有沒有做過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很受傷?」這或許能讓親子關係,進入到更深層、更有安全感,也更真實的愛與信任。



身為大人的我們,我們的小時候也曾受過父母無意的傷害,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新檢視自己從父母那裡承襲而來的價值觀,甚至面對父母當年帶給自己的傷痛。


也就是說,養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重新養育自己內在那個受傷的小孩。


我讀到此,深有同感!我們都不希望我們被上一代受過的傷,再次複製給我們的下一代,所以,我們要勇敢的跟孩子說出心裡話及感受!


讓親子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讓彼此的愛都能相互接受及了解!我相信「不聽話」的孩子,只是個受傷的孩子!彼此可以相互療傷!用愛和信心化解彼此的衝突!



❤️改變說話方式,讓親子關係更加美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在處理孩子問題時,發現我們容易不小心使用了上一代對我們教養的方式,來教養我們的孩子,一律要孩子聽我們的方法或原則。


且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就容易說出氣話,傷害了孩子。我就曾經管教我的孩子,因為他一時不去洗澡,而對他說「你給我出去,你不是我的小孩!」當我說出這句話時,已傷害了彼此!


在書上也提到,如此說話方式,會阻斷和孩子的溝通!我們可以嘗試換位思考,猜想孩子聽到這些話會有何感受和回應?可想而知,如果話語中出現指責、否定、羞辱及標籤化孩子,或將自己經驗套用在孩子身上,而忽略孩子的時空背景不同!


如此一來,孩子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所以書上給了我們有效溝通的八大袐訣,我覺得很受用,大家不妨試試看!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


1️⃣避免指責

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2️⃣避免貼標籤。

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3️⃣罵人不要超過十個字。

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不進去。

4️⃣停頓。

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5️⃣詢問孩子意見。

例如:你犯錯了,打算怎麼處理?

6️⃣孩子求助再給建議。

7️⃣摘要孩子說的話

讓孩子潛意識開始傾聽大人說話。

8️⃣區分評論和觀察。


學習透過觀察要客觀、具體的描述一個行為,例如:「你說話聲音超過八十分貝,而且翻了兩次白眼,所以我覺得你很兇。」在對話時多用觀察,而非評論(只說你很兇)避免對方感覺被誤解、貼標籤,激起情緒對立。


說話是一門藝術,願你我都能學會和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打開彼此的心門,接納和接住受傷的彼此。


最後,誠摯邀請大家為自己閱讀這本《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書籍,做一位了解青少年且可以接納彼此的大人。


#陳雪如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親子天下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

#2024第49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珍妮老師的沙龍
45會員
164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珍妮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接觸詐騙的現象與原因,並提出了協助涉罪青少年的方法,以及家長應對犯罪議題的建議。家長應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感受,並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協助孩子重新評估行為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接觸詐騙的現象與原因,並提出了協助涉罪青少年的方法,以及家長應對犯罪議題的建議。家長應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感受,並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協助孩子重新評估行為的價值判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