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佳句|孩子×大人×成熟—《是花季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小蝦喜歡反思,自我辯證。


  • 風格與前兩篇不同,如下:

名言佳句|多灑香水,少潑冷水《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名言佳句|你的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高敏感人五大處事之道






raw-image



(一)孩子與大人


以前覺得孩子的夢從大人的眼睛裡萌芽,孩子的現實在大人的行動中成為代價;而現在發現成人的夢從自己的眼睛里萌芽,成人的現實在關係的行動中成為代價。----from 《是花季的關係》

 


蘊含深意的一段。

 

人年輕或幼小時。

仰賴大人的照顧,尋求照顧者的認同與肯定。大人目光所及處,才有了「夢想」。

孩子如浮萍,隨著河水漂流,不見得能去往心之所向。認為責任在大人,犧牲的是孩子。

 

長大成人後。

認清得依靠自己,夢想從閃亮的眼神中生長。付諸實行途中,被關係所牽絆,有時不得不低頭,學會了妥協。

 

小蝦年幼時。

大人一再強調。童年是最幸福的,不用急著長大,不需羨慕大人懂得多、能做的事很多,好好享受當小孩的時光就好

那時。無法明白大人的處境。照顧者就是自己的一片天,孩子的苦痛也並非強說愁。

 

待到出社會。

慢慢體會,自我承擔的成長痛。對自己負責、還需撐起重要他人的世界。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並沒有比較好過。

 

差別在孩子能在大人的限制下,無拘無束做自己。

大人在社會責任下,活出自己的樣貌。

 

事實上。

沒有哪個階段毫無框架。

雨過總會天晴,天晴迎來降雨。

 

別陷溺在名為現實的自我設限中。

有了生存方法,自能享受生活之道。






raw-image


(二)成熟


成熟可能更接近,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在誰面前可以做個孩子吧,成熟是像你一樣,有什麼樣的際遇、就過什麼樣的生活。----from 《是花季的關係》



這段內容是呼應前段的回覆。


多了份隨遇而安的勉勵。強調「成熟」,基於對自我的了解,還有對他人的掌握程度。


小蝦很喜歡對「成熟」的詮釋。成熟對應到大人,當然,不代表孩子無法有成熟心態。


成熟來自於對外在的觀察,適切的理解、尊重與包容。

更需要時時自我覺察。一昧迎合外在,或不修飾大放厥詞,都屬於極端值。


華人文化場域下,偏好「中庸」之道

過與不及的突出,似乎難以符合主流價值觀。


明明沒有對錯。

極端有其獨特的魅力。自有擁護者。


日文有句名言:「出る杭は打たれる」

突出的釘子,先受到打擊。


面對「群」體,特別的個體先被看見。

棒打出頭鳥,也容易被針鋒相對。


況且。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終究沒有完美這回事。


即使。找出自己的「成熟」生存之道

仍無法控制他人對自己的想法。

什麼菜都有人吃,什麼菜都有人討厭。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孩子。(不限於男人,男女都是)


只要。能在…

對的時間、對的人面前,展現出孩子的一面。


內在小孩能有自我釋放的空間。

就是件非常療癒的事。


不見得要仰仗他人,完成自我療癒。

「他人」總有不方便或不適合。多背負一人份的重量,也有被壓垮的時候。


不妨DIY。(Do it by yourself)

多看書、腦力激盪、勇敢嘗試。


「自由書寫」就是很棒的不求人方法。

Just try it!

覺察日誌|腦袋變糨糊—來自由書寫吧



最後。

面對不可控的「際遇」,船到橋頭自然直,也許是最好的心態。




祝福親愛的讀者,自在於安身立命之道。



(備註:面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請尋求專家的幫助。有些重量終究無法獨自解決。)



▮延伸連結:

張西《是花季的關係》—博客來

張西《是花季的關係》—誠品



🐝您的鼓勵是小蝦創作的動力🐝

🦐喜歡請按愛心❤️分享親友🥰留言互動💞

🦐歡迎點擊追蹤🐾🐾

🦐請小蝦喝杯咖啡☕️小額贊助

🦐找小蝦聊聊請至Monica Sya(小蝦)

🦐更多文章:職涯諮詢GO小蝦遊藍海被書海淹沒海底覺察小蝦五四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華人文化就是中庸之道!太過或太縮都會傷到自己,這是成熟後才能懂得的😊😊😊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2
小白格子 👍👍👍👍👍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6/21
其實,大家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吧?尤其是喜歡創作的人。成熟或許是一種心態,是待人處世的態度,是遇上事情能以冷靜的心情來處理,以正確的角度來分析,不急不徐,拿捏好尺度,達成一個較圓滿的結果。成熟並不容易,因為心中的孩子三不五時會出現,要求主宰自己的一切。不成熟的大人當然不少,本人就是其中一個。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2
築夢人 是啊。說不定,多虧心中住著一個孩子,成就了滿滿的創作能量。😇夢姐姐客氣了!😉照您這麼說,小蝦也是不成熟的大人。大人是被迫長大的孩子。至少,願意努力成熟面對一切,我們都是很棒的大人。
雅米-avatar-img
2024/06/21
(好好享受當小孩的時光就好。)確實,孩子的童年是很珍貴的,無憂無慮思維簡單,別用大人的思維去強要孩子們要怎樣又如何?在一個標準的狀態下可以分析分享一些事情的看法,而不過份過度要求孩子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這樣子孩子不見得會開心,大人都不愛被強迫了,更何況孩子們~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雅米 可愛的雅米🥰謝謝你的分享。說的真好。童年寶貴,孩子也是有想法的。大人循循善誘下,分享人生智慧,有些事真的勉強不來。對等尊重的溝通,讓孩子自由成長,放過彼此吧🤣
所以小男孩終究是小男孩🤣🤣~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心裡住著小男孩 小男孩心中有小男孩🤣🤣🤣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6/21
「面對不可控的「際遇」,船到橋頭自然直,也許是最好的心態。」真的,過了一段時間,有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解了。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李英華 謝謝英華大留言支持🥰時間有時是一帖良藥。緊抓著反而傷痕累累。
avatar-img
海海人生路
177會員
163內容數
希雅Sya諮詢師:生涯議題廣大,什麼都寫,什麼都不奇怪。
海海人生路的其他內容
2024/06/06
哈佛商學院教授分享的一則故事與勉勵。以及小蝦的心得與反思。適合心中有一團迷霧、在轉換階段、不知何去何從時閱讀。文末提供腦力激盪喔。
Thumbnail
2024/06/06
哈佛商學院教授分享的一則故事與勉勵。以及小蝦的心得與反思。適合心中有一團迷霧、在轉換階段、不知何去何從時閱讀。文末提供腦力激盪喔。
Thumbnail
2024/01/22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2024/01/22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2024/01/03
"康德: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寫下來是最重要的事 →必須理解後闡述 →閱讀時,手拿著筆或用電腦記錄下來筆記! ◾培養成長型心態 自己願意做得更好而改變,從中獲得快樂(內在的反饋獎勵機制) *用自己的話寫出理解的內容,是寫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Thumbnail
2024/01/03
"康德: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寫下來是最重要的事 →必須理解後闡述 →閱讀時,手拿著筆或用電腦記錄下來筆記! ◾培養成長型心態 自己願意做得更好而改變,從中獲得快樂(內在的反饋獎勵機制) *用自己的話寫出理解的內容,是寫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屬於冷靜、理性的小孩,然而人總有多重面向,有堅強、穩定的一面,就會有脆弱、無助的一面。了解自己,也理解別人,能讓我們看待事情更平靜。
Thumbnail
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Thumbnail
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