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戀愛島》到《欲罷不能》:戀愛實境秀的興衰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Netflix一向懂得如何博取觀眾的目光。從他們所產出的各項原創作品中,基本套路不外乎就是砸重金娉請當紅演員去演特效、武打戲豐富的動作片。這種電影的男女主角沒有什麼突出的個性,可以直接歸類為沒有深度的平板型角色(flat character)。這樣設計的原因正是因為方便Netflix從好萊塢隨便抓任何一位明星出演,畢竟這種角色不需要有任何強烈的人格特質。有趣的是,儘管這些電影的記憶點薄弱,觀眾還是會因為明星的宣傳去觀賞這些電影,這也成了Netflix不敗的賺錢公式之一。



戀愛實境秀的竄紅

近年來,Netflix又找到了最新的盈利手段,那就是戀愛真人實境秀。自英國的原創戀愛實境秀《戀愛島》(Love Island)在全球各地爆紅後,Netflix也開始製作自己的戀愛節目。經歷了《約會萬花筒》(Dating Around)的摸索階段,接下來好幾個節目都迎觀眾熱烈的迴響。幾個比較廣為人知的節目像《盲婚試愛》(Love is Blind)、《欲罷不能》(Too hot to handle)等節目前幾季剛推出時,總是會出現在Top 10榜單上。


raw-image


米夏·卡夫卡(Misha Kavka)在他的書《電視真人秀》(Reality TV)中形容實境秀為「低製作價值、高情緒、廉價滑稽和有問題的道德觀念,因為它是『不折不扣的商業娛樂』形式。」有趣的是,觀眾雖然自己意識到這種節目有時是多麽的荒謬,內心仍會自然的被這些無理頭的drama吸引。實境秀的魅力在於劇情上的不可預測性、多元種族的交流和華麗的度假村設定,為觀眾帶來不同程度上的滿足。因此,實境秀演變為大家白天戲稱為垃圾但晚上會躲在房裡一集接著一集追的劇。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近幾年的戀愛實境秀的觀看數逐漸下滑了呢?(以下將就《戀愛島》、《欲罷不能》與《尋找絕配情人》做主要探討節目)


raw-image


戀愛實境秀遇到的困境

戀愛實境秀的最最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節目參與者的真實反應。在戀愛實境秀剛推出時,前面的參與者對於節目的規則和離開節目後的整體影響毫無概念,因此他們所做出反應是偏向直覺式的。這樣的反應讓觀眾得以去同理他們的處境,並欣賞這些人們毫不掩飾的個性。


可惜的是,隨著節目的爆紅,來參加節目的參與者長出了戀愛實境秀最害怕看到的-自我意識。首先,參與者開始對周圍的攝影機有著很清楚的意識,他們再也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即使他們無法控制哪些行為會被剪進去,但他們知道的是,不管在何地、何時,他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捕捉到。從《欲罷不能》前幾季中,觀眾(和後面的節目參加者)知道不管在全黑的房間或廁所,節目組仍然有辦法確認參加者的行為和錄到他們談話內容。這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無時無刻都得注意自己的言行。


舉例來說,在《尋找絕配情人》第二季中,一名叫Bryton的男生和另一位男生在在競爭同一位女生時發生了爭執。Bryton非常不滿對方打斷了自己和那位女生的談話,不過即使他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不愉悅,他卻果斷的選擇不和對方爭吵。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隨後竟自言自語的說:「他得控制自己,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參與者對於自身形象的維護是相當有意識的。


另一個例子是在同一季的結尾發生。一位叫Harry的男生在和Jesse有配對承諾的情況下選擇到池邊的樹後輕吻。在Netflix隨後釋出的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Harry主動去詢問攝影大哥是否有捕捉到剛才的畫面,更語帶威脅的要求他不能釋出這個片段。這種行為已經超乎觀眾的想像了,這些參加者清楚的了解鏡頭是敘說這個節目的視角,也知道如何操縱這個觀點了!當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行為將會被放大檢視的時候,我們又怎麼能看到大家最真實的樣貌呢?


raw-image


這些戀愛實境秀的第二個大問題就是節目的規則設定:找不到配對的對象就得離開節目。我們要知道,這些來參加節目的人要碼是模特兒要碼多少有在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他們在節目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為自己在千萬觀眾前曝光的機會,也就是說,如何在節目上爭取更多粉絲比贏的節目的最終獎勵重要重要太多了。那麼問題就來了,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懷抱著尋找真愛的心來上節目的呢?會不會有人打從一開始就打算戰術性的想辦法待在節目中,並營造一個假的形象取悅觀眾呢?


節目本身的規則方面也是漏洞百出。在《欲罷不能》中,參與者是不能有任何性行為的發生的(輕吻也不被允許),一旦這些行為發生了,節目組就會開始扣節目最後的獎勵基金。不過問題來了,節目相當清楚觀眾愛看的就是感情糾紛和情侶間打破規則,因此打破規則的參與者反而越有機會待在節目上。更扯的是,這些人還會獲得更多的節目曝光時間。


由此可知,節目上一定會有懂得媒體行銷或擁有商業背景的參與者運用自己的背景知識,在上節目前就策劃出一個符合自己最佳利益的形象。這樣一來,節目組員們間的互動就會變得不那麼自然,或像是演員裝出來的。儘管這些參與者大多不會在節目後再聯絡,這些懂得行銷的人也會在節目播出階段大量po出與自己在節目中較親密的另一半,來吸引支持自己的粉絲群。有些人甚至是再早已交了新對象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行為。


結論

總結來說,這些真人實境秀若要找回參與者最真實的情緒表現的話,必須在篩選人選和規則制定上下更多的工夫。人選的部分只能盡可能的尋找動機較單純的人,而至於節目規則的部分,必須要增加更加公平的獎懲機制,並適度的增加新的遊戲,避免參與者有太過策略性的抉擇。否則以現階段而言,這些實境秀簡直就是大型的話劇社現場。


套一句節目參加者常常講的話作結:don't hate the players, hate the ga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鯨的電影鐵板燒
6會員
4內容數
平常照三餐看電影的我決定來記錄一下自己的感想,順便宣洩一下我的電影分享慾。
2024/08/20
相隔三年《怪奇物語》的第五季終於要在2015年上映了,今天就來幫大家複習一下劇中的龐大的主角們有誰,還有這些飾演他們的角色的近況吧。
Thumbnail
2024/08/20
相隔三年《怪奇物語》的第五季終於要在2015年上映了,今天就來幫大家複習一下劇中的龐大的主角們有誰,還有這些飾演他們的角色的近況吧。
Thumbnail
2024/08/13
還記得《雨傘學院》在第二季剛推出時,我一度將它擺在我個人的十大最好看影集之中。它滑稽古怪調性和時而失控時而溫馨的家庭互動都讓我深深的陷入整個劇情之中。儘管第三季的內容平平,還拋出了更多待解釋的謎團,不過我仍是相當期待第四季能為這個影集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Thumbnail
2024/08/13
還記得《雨傘學院》在第二季剛推出時,我一度將它擺在我個人的十大最好看影集之中。它滑稽古怪調性和時而失控時而溫馨的家庭互動都讓我深深的陷入整個劇情之中。儘管第三季的內容平平,還拋出了更多待解釋的謎團,不過我仍是相當期待第四季能為這個影集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Thumbnail
2024/07/23
這次電影名稱相較1996的版本多加了ㄧ個s,就是向觀眾證明狠狠砸下的1.55億美金將會滿足觀眾對各種龍捲風的想像。就畫面感而言,這部電影可說是今年僅次於沙丘二的震撼程度,龍捲風內部混雜物之精細,讓人聯想起去年諾蘭所指導的《奧本海默》。
Thumbnail
2024/07/23
這次電影名稱相較1996的版本多加了ㄧ個s,就是向觀眾證明狠狠砸下的1.55億美金將會滿足觀眾對各種龍捲風的想像。就畫面感而言,這部電影可說是今年僅次於沙丘二的震撼程度,龍捲風內部混雜物之精細,讓人聯想起去年諾蘭所指導的《奧本海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Netflix一向懂得如何博取觀眾的目光。從他們所產出的各項原創作品中,基本套路不外乎就是砸重金娉請當紅演員去演特效、武打戲豐富的動作片。這種電影的男女主角沒有什麼突出的個性,可以直接歸類為沒有深度的平板型角色(flat character)。這樣設計的原因正是因為方便Netflix從好萊塢隨便抓任
Thumbnail
Netflix一向懂得如何博取觀眾的目光。從他們所產出的各項原創作品中,基本套路不外乎就是砸重金娉請當紅演員去演特效、武打戲豐富的動作片。這種電影的男女主角沒有什麼突出的個性,可以直接歸類為沒有深度的平板型角色(flat character)。這樣設計的原因正是因為方便Netflix從好萊塢隨便抓任
Thumbnail
我會稱實境秀為一種更貼近我們生活的戲劇,不管我們相信的是角色的哪一個模樣,或是他們的最終選擇多令人詫異,《戀愛兄妹》想傳達的似乎不只是愛情的怦然心動,也是在沒有劇本的生活中,和手足間珍貴的、忽冷忽熱的溫度。
Thumbnail
我會稱實境秀為一種更貼近我們生活的戲劇,不管我們相信的是角色的哪一個模樣,或是他們的最終選擇多令人詫異,《戀愛兄妹》想傳達的似乎不只是愛情的怦然心動,也是在沒有劇本的生活中,和手足間珍貴的、忽冷忽熱的溫度。
Thumbnail
當好看娛樂製作的《來吧!營業中》第一季受到各個媒體與網路社群熱烈討論,以及《嗨!營業中》(註)霸榜Netflix的台灣Top 10寶座時,「明星」、「實境」、「體驗」、「經營」等彷彿成為重振低靡許久的綜藝節目收視率的關鍵字。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今年預計播出的真人實境節目就有十數部。
Thumbnail
當好看娛樂製作的《來吧!營業中》第一季受到各個媒體與網路社群熱烈討論,以及《嗨!營業中》(註)霸榜Netflix的台灣Top 10寶座時,「明星」、「實境」、「體驗」、「經營」等彷彿成為重振低靡許久的綜藝節目收視率的關鍵字。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今年預計播出的真人實境節目就有十數部。
Thumbnail
近期觀察身邊親友們的 Netflix 使用行為,一個小發現:《我推》、《鬼滅》、《咒迴》這些動畫,看起來讓原本不接觸 ACG 的 Netflix 訂戶開始變成追番族;原本追韓劇的族群則開始追《飆速求生》等體育紀錄片,而原本花最多時間在看紀錄片的我,開始找一些韓劇和動畫來看。
Thumbnail
近期觀察身邊親友們的 Netflix 使用行為,一個小發現:《我推》、《鬼滅》、《咒迴》這些動畫,看起來讓原本不接觸 ACG 的 Netflix 訂戶開始變成追番族;原本追韓劇的族群則開始追《飆速求生》等體育紀錄片,而原本花最多時間在看紀錄片的我,開始找一些韓劇和動畫來看。
Thumbnail
老實說,這節目的名字取的真好^^可以讓我一口氣追完它,真的是太好看了~~
Thumbnail
老實說,這節目的名字取的真好^^可以讓我一口氣追完它,真的是太好看了~~
Thumbnail
上回提到串流平台中的電影,我個人比較偏好藝術小眾電影和經典電影,而除了電影之外,還可以從平台上挖到哪些寶呢?
Thumbnail
上回提到串流平台中的電影,我個人比較偏好藝術小眾電影和經典電影,而除了電影之外,還可以從平台上挖到哪些寶呢?
Thumbnail
這陣子台灣由於防疫的關係讓民眾少出門,不少人遠距工作、或是丟了工作只好待在家中,然而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那些學習狂熱者很快地就找到了新的事物做學習、那如果你跟我一樣,肯定是打開Youtube、Netflix 或是其他影音平台看看有什麼好看的影片或是劇。
Thumbnail
這陣子台灣由於防疫的關係讓民眾少出門,不少人遠距工作、或是丟了工作只好待在家中,然而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那些學習狂熱者很快地就找到了新的事物做學習、那如果你跟我一樣,肯定是打開Youtube、Netflix 或是其他影音平台看看有什麼好看的影片或是劇。
Thumbnail
除了無線與有線電視台外,影音串流頻道的崛起與激烈競爭、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大量人才轉戰小螢幕、電腦動畫技術愈發成熟、影集篇幅讓創作者可以細心鋪陳角色關係與劇情轉折等因素,使得影集的精彩與複雜度更勝電影,加上越來越多影迷習慣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看劇,更讓「追劇」成為當代人的生活日常。
Thumbnail
除了無線與有線電視台外,影音串流頻道的崛起與激烈競爭、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大量人才轉戰小螢幕、電腦動畫技術愈發成熟、影集篇幅讓創作者可以細心鋪陳角色關係與劇情轉折等因素,使得影集的精彩與複雜度更勝電影,加上越來越多影迷習慣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看劇,更讓「追劇」成為當代人的生活日常。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熱議「為何過去的台灣偶像劇比較好看?」,入口網站也引用此題做起市調,不少網友回應點出關鍵,「追劇的我們都長大了」,事實是,偶像劇並未短縮產量,更是昌盛期的兩倍之多,但被觀眾記下來的卻寥寥無幾;是的,台灣作為當年叱吒亞洲、外銷國際的偶像劇王國,早已跌下神壇多年,令人唏噓。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熱議「為何過去的台灣偶像劇比較好看?」,入口網站也引用此題做起市調,不少網友回應點出關鍵,「追劇的我們都長大了」,事實是,偶像劇並未短縮產量,更是昌盛期的兩倍之多,但被觀眾記下來的卻寥寥無幾;是的,台灣作為當年叱吒亞洲、外銷國際的偶像劇王國,早已跌下神壇多年,令人唏噓。
Thumbnail
我一直很好奇:在網路堀起的時下,製作公司在規劃節目的時候,究竟是從什麼依據去判斷某個題材,或是某個劇本可以帶來最高的預期收視表現?
Thumbnail
我一直很好奇:在網路堀起的時下,製作公司在規劃節目的時候,究竟是從什麼依據去判斷某個題材,或是某個劇本可以帶來最高的預期收視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