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內耗:你每天都在跟自己較勁嗎?這些跡象顯示你可能正在透支心理能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

想像一下,你早上剛睜開眼,還沒起床就開始焦慮今天要處理的工作,回想昨天的錯誤,還糾結著上週開會時說錯的話。然後,你拿起手機,滑了幾分鐘社群媒體,結果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小時。時間流逝,你卻發現自己還是原地踏步,什麼都沒做……這,就是 精神內耗 的典型表現。

現代社會不只內卷(競爭激烈的環境),更可怕的是 我們自己消耗自己。心理學家指出,過度的內耗會導致焦慮、拖延、甚至降低生活滿意度。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精神內耗的7大跡象,並提供 實用方法來減少內耗,提升心理韌性!


🔍 什麼是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簡單來說就是**「過度思考導致心理能量被消耗殆盡」**。你是否經常陷入這些情境?

心理壓力與內耗

心理壓力與內耗


  • 明明很累,但腦袋還是停不下來
  • 害怕做決定,總是猶豫不決
  •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導致無法放開手腳行動

研究指出,當我們過度思考,會影響 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這部分負責決策、計畫與控制情緒。過度的內耗不只影響情緒,還會影響記憶力、專注力,甚至導致慢性疲勞




🚨 7大跡象,你正在精神內耗嗎?

1. 習慣性拖延,越拖越焦慮

你是否經常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始行動?拖延並不代表懶惰,而是來自 害怕做得不夠好擔心結果不如預期

拖延與焦慮

拖延與焦慮



📰 時事案例: 最近 Netflix 播出的紀錄片《大腦的秘密》(The Mind, Explained)提到,拖延其實是一種**「情緒逃避機制」**,我們的大腦會選擇短期快樂(如滑手機)來躲避長期壓力。




2. 總是覺得精神疲憊,無法充電

即使睡得再久,還是覺得疲憊不堪?這可能是心理壓力過載導致的「腦疲勞」,而非身體疲累。

腦疲勞

腦疲勞



📰 時事案例: 根據 2024 年《哈佛商業評論》報告,全球 40% 的上班族因 長時間精神內耗,導致效率下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3. 過度關注別人的評價,無法做自己

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習慣將自己與別人比較,害怕表現不好、害怕被批評,導致做事綁手綁腳。

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 時事案例: 根據 Instagram 內部報告,青少年用戶中 60% 因過度關注社群媒體上的形象,導致自我價值感下降,進一步加重精神內耗。





🔥 如何減少精神內耗?3大有效方法!

1. 減少早晨資訊輸入,給大腦一個清醒的開始

早上一起床就滑手機?這樣會讓大腦瞬間進入「被動模式」,導致思緒混亂。

建議做法:起床後先做簡單伸展、寫日記或喝杯水,讓大腦慢慢啟動。

📸 你可以想像一下: "一個人坐在陽光灑落的房間內,喝著咖啡,看著一本筆記本,而不是手機,象徵清晨的好習慣。"


2. 學會接納不完美,降低完美主義帶來的壓力

「做到100分才是好結果?」事實上,80分已經足夠。

建議做法:採用「成長型思維」,告訴自己:「這次做得不夠好沒關係,下一次可以更進步!」

📸 你可以想像一下: "一個人微笑著,看著自己剛完成的作品,即使不完美,仍然感到滿意。"


3. 培養「期限效應」,快速行動避免過度思考

設定短期目標,不要讓自己一直陷入「要不要做」的思考。

建議做法:使用「5秒法則」,當你猶豫時,倒數 5、4、3、2、1,然後立刻行動!

📸 縮圖 Prompt: "一個人決定行動,果斷關掉手機,專注於眼前的工作,象徵高效執行力。"


📢 結論:停止內耗,開始行動!

精神內耗是無形的能量消耗,但我們可以透過 改變習慣、減少焦慮、提升行動力 來改善它!

💡 你的最大收穫是什麼?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人,讓大家一起告別精神內耗! 🚀

為什麼上班族需要這套系統? 🔹 90%的人陷入「時間換錢陷阱」:加班賺外快 ≠ 真正被動收入 🔹 你只需做到這3件事: 1️⃣ 「微流量煉金術」:每天30分鐘將興趣變現的實戰框架 2️⃣ 「自動印鈔模組」:複製已被驗證的7種收入管道藍圖 3️⃣ 「防呆監控系統」:用AI工具即時排除90%營運地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與未來投資挑戰 2025年,全球經濟正處於深刻變革之中。通膨壓力、地緣政治衝突、科技進步及產業轉型,使得傳統投資方式面臨新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選擇正確的避險資產,不僅關係到財富的保值,更可能成為實現財富增長的重要關鍵。 未來的關鍵避險資產:趨勢與選擇 1. 黃金:仍然是可
你是否也曾嘗試過吸引力法則? 想像一下,你坐在咖啡廳,手中握著一本《秘密》,心中滿懷期待。你開始練習每天冥想,寫下你的夢想,告訴自己:「我要變得富有!」但幾個月過去了,你的銀行存款卻絲毫未增加,甚至連日常開銷都變得更加拮据。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否意味著吸引力法則根本不起作用? 其實,並非吸引力法則
一場席捲全球的貨幣風暴 想像一下,你辛苦存下的錢,突然變得不值錢。你每天去超市,發現物價飛漲,幾個月前100元能買的東西,如今需要150元甚至200元。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大通膨時代即將可能發生的現實。 2025年,美國是否真的無上限印鈔?全球貨幣是否會進一步貶值?這些問題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財富。
大通脹時代來臨,如何保護你的財富? 1. 美元大放水的真相 想像一下,你辛辛苦苦存下來的100萬台幣,去年能買一間小套房,結果過了一年,房價暴漲,現在只能買半間!這就是通貨膨脹帶來的現實衝擊。而現在,美國準備開啟「無上限印鈔模式」,全球經濟將迎來新一輪劇烈動盪。 為什麼美國要印錢? 2025
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大家都很關心但又不太敢深入探討的話題——保險。相信很多人對保險的印象是「貴」、「複雜」,甚至覺得「買了也沒用」。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保險公司能這麼賺錢?為什麼連頂級富豪都願意花大錢買保險?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的過程 讓我們先從一個真實的情境
要在台灣用85萬美金買到價值100萬美金的房子,主要是利用貨幣兌換的機會。以下是具體步驟和背後的經濟因素: 步驟 將新台幣換成美元:如果你在台灣有資產,先將新台幣兌換成美元。 等待兩三年:在這段時間內,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導致新台幣貶值。 將美元換回新台幣:當新台幣貶值後,用美元換回新台幣,可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與未來投資挑戰 2025年,全球經濟正處於深刻變革之中。通膨壓力、地緣政治衝突、科技進步及產業轉型,使得傳統投資方式面臨新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選擇正確的避險資產,不僅關係到財富的保值,更可能成為實現財富增長的重要關鍵。 未來的關鍵避險資產:趨勢與選擇 1. 黃金:仍然是可
你是否也曾嘗試過吸引力法則? 想像一下,你坐在咖啡廳,手中握著一本《秘密》,心中滿懷期待。你開始練習每天冥想,寫下你的夢想,告訴自己:「我要變得富有!」但幾個月過去了,你的銀行存款卻絲毫未增加,甚至連日常開銷都變得更加拮据。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否意味著吸引力法則根本不起作用? 其實,並非吸引力法則
一場席捲全球的貨幣風暴 想像一下,你辛苦存下的錢,突然變得不值錢。你每天去超市,發現物價飛漲,幾個月前100元能買的東西,如今需要150元甚至200元。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大通膨時代即將可能發生的現實。 2025年,美國是否真的無上限印鈔?全球貨幣是否會進一步貶值?這些問題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財富。
大通脹時代來臨,如何保護你的財富? 1. 美元大放水的真相 想像一下,你辛辛苦苦存下來的100萬台幣,去年能買一間小套房,結果過了一年,房價暴漲,現在只能買半間!這就是通貨膨脹帶來的現實衝擊。而現在,美國準備開啟「無上限印鈔模式」,全球經濟將迎來新一輪劇烈動盪。 為什麼美國要印錢? 2025
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大家都很關心但又不太敢深入探討的話題——保險。相信很多人對保險的印象是「貴」、「複雜」,甚至覺得「買了也沒用」。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保險公司能這麼賺錢?為什麼連頂級富豪都願意花大錢買保險?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的過程 讓我們先從一個真實的情境
要在台灣用85萬美金買到價值100萬美金的房子,主要是利用貨幣兌換的機會。以下是具體步驟和背後的經濟因素: 步驟 將新台幣換成美元:如果你在台灣有資產,先將新台幣兌換成美元。 等待兩三年:在這段時間內,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導致新台幣貶值。 將美元換回新台幣:當新台幣貶值後,用美元換回新台幣,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你有壓力嗎?你是否有正確的抒發管道? 現代人常面臨著許多壓力,當壓力過大時就會累積各種情緒,例如:低落、苦悶、憤怒、煩躁、焦慮...…,這些負面情緒除了導致我們無法好好地生活及處理事情,也會引發身體的不適,許多人就因此產生了失眠、胃痛、皮膚過敏、便祕、拉肚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困擾。 有的
Thumbnail
身心和人際的崩潰,大多來自情緒消耗生活在現代,常讓人感到崩潰,每日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情緒觸發的過程,像內心被扣了扳機,轟一聲,在胸口炸開一個洞般感到慘烈、苦痛、疼痛。從小到大,我們累積了太多未解決的創傷和失落,讓我們深陷後天習得的無助和無能為力感中⋯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你有壓力嗎?你是否有正確的抒發管道? 現代人常面臨著許多壓力,當壓力過大時就會累積各種情緒,例如:低落、苦悶、憤怒、煩躁、焦慮...…,這些負面情緒除了導致我們無法好好地生活及處理事情,也會引發身體的不適,許多人就因此產生了失眠、胃痛、皮膚過敏、便祕、拉肚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困擾。 有的
Thumbnail
身心和人際的崩潰,大多來自情緒消耗生活在現代,常讓人感到崩潰,每日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情緒觸發的過程,像內心被扣了扳機,轟一聲,在胸口炸開一個洞般感到慘烈、苦痛、疼痛。從小到大,我們累積了太多未解決的創傷和失落,讓我們深陷後天習得的無助和無能為力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