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就只是想說說話的一種文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不要來寫信?」明翰時常這樣問我。

自從他讀了盧雲的書Love, Henri: Letters on the Spiritual Life之後他就時常用我精美的明信片寫一張又一張的卡片給我們身邊的朋友。去年我寫了大量的卡片給我的每一個學生和家長,本來今年還要再寫,但我發現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無法清楚地想出我寫這些信的意義,甚至嘗試換了對象,希望寫給我的友人,一樣無法將任何一張卡片寫完。發現到我對書寫有一種擔憂,要有目的、要有意義、要言之有物、要有人想看。


因著明翰的緣故,開始看《淚腺壞掉》。我才發現,真的許久沒翻開這類型的書籍。《淚腺壞掉》是由兩位作者的書信集組成。第一次聽明翰提起的時候,想說聽起來頗無聊,不過就是兩個人聊天的內容,聽起來既沒有公共性又沒有能夠具體從目錄就感受自己可以從閱讀這本書來「獲得」什麼的內容。直到明翰去參加新書分享會,回來跟我分享在活動中遇到認識的朋友,而那個認識的朋友的長輩正是其中一位作者在書中提及的前男友J。我當時才發現,原來我一點都不看中的「故事」竟然離我這麼近。而明翰也提到書中一段落:「感情到了極致,有時竟會以無情的方式展現。」這對我來説是非常陌生的理解,卻也使我產生了好奇。


raw-image


在明翰第一次提起這本書到我後來翻開,竟已經隔了近一個月。當時正值我正在努力思索我每天到底應該做什麼事情才最有「價值」,而使得我時常煩腦到後來什麼「大事」都沒有做,最後又在覺得自己好像很廢的情緒中度過一天。受不了的我最後衝出家門跑到花蓮找友人,因著台南到花蓮的路途遙遠,而使我有契機認真、正式地翻開這本書。


書的內容如我所料,就像是兩個人的聊天內容,但是卻一點都不無聊!

這些像是喃喃自語的文字,寫實又深刻地將一些我從來沒想過可以當作主題的主題來作為兩人通信的內容,像是旅行的意義、孤獨與獨處、平庸與平凡。當中參雜時代的痕跡、生命的故事,還有令我非常陌生又害怕的生病與死亡。最神奇的是生病與死亡在這些書信的串連中,我除了感受到不捨與哀傷,更多的竟然是喜悅、是情感、是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各種人生的複雜與豐富、是穿插在當中回憶。這些回憶的片段使我緩緩疊出作者的樣貌,如同他是一個實體的人在對我訴說他自己的故事。


或許我不斷在追求「有價值、有目的、有意義、有內涵」這樣的書寫就讓信失去的本身的意義。或許寫信是在培養一種喃喃自語也一定有受眾的自信力(畢竟會有收信人)。書寫時的沈澱引領我與收信的人走向「尚未認識到的彼此」的那端。我可否不否認我生命中不做「大事」的時刻?「信」就只是想說說話的一種文體。這次換我問自己「要不要來寫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R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P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7
自從這學期開始沒在教學之後,深刻感受到自己「就是個沒有孩子的人」。我不用要求自己要同理有孩子的人,因為我身邊多了很多沒有孩子的同學。我的生活環境發生改變,從充滿小孩,到現在這個模樣。或許不用這麼羨慕、或許就好好享受、或許.....不用有小孩也沒關係了,這些解放之聲進入我的生命當中。
2024/11/07
自從這學期開始沒在教學之後,深刻感受到自己「就是個沒有孩子的人」。我不用要求自己要同理有孩子的人,因為我身邊多了很多沒有孩子的同學。我的生活環境發生改變,從充滿小孩,到現在這個模樣。或許不用這麼羨慕、或許就好好享受、或許.....不用有小孩也沒關係了,這些解放之聲進入我的生命當中。
2024/08/08
當全世界都在動的時候,心似乎很難靜下來。 最近把方格子撿回來試著在上面敲敲打打的紀錄心情。梗積在胸口的文字在鍵盤與筆的帶領下成為可見的模樣。但似乎還不足夠。每日每日都有許多心思意念在我心中誕生又稍縱即逝。認真想為自己的未來下下一個註腳卻不知該怎麼落筆。但是,未來已經來到。 專注的練習似乎是一
Thumbnail
2024/08/08
當全世界都在動的時候,心似乎很難靜下來。 最近把方格子撿回來試著在上面敲敲打打的紀錄心情。梗積在胸口的文字在鍵盤與筆的帶領下成為可見的模樣。但似乎還不足夠。每日每日都有許多心思意念在我心中誕生又稍縱即逝。認真想為自己的未來下下一個註腳卻不知該怎麼落筆。但是,未來已經來到。 專注的練習似乎是一
Thumbnail
2024/07/10
內心那個很想照顧自己的慾望就有機會得以慢慢地浮現出來。我開始在找回自己的「需求」。我想是這份強大的能量,使我至今尚未有小孩。但覺得自己能夠用這樣的層面來理解也是非常感謝上帝。
Thumbnail
2024/07/10
內心那個很想照顧自己的慾望就有機會得以慢慢地浮現出來。我開始在找回自己的「需求」。我想是這份強大的能量,使我至今尚未有小孩。但覺得自己能夠用這樣的層面來理解也是非常感謝上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要不要來寫信?」明翰時常這樣問我。 自從他讀了盧雲的書Love, Henri: Letters on the Spiritual Life之後他就時常用我精美的明信片寫一張又一張的卡片給我們身邊的朋友。去年我寫了大量的卡片給我的每一個學生和家長,本來今年還要再寫,但我發現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Thumbnail
「要不要來寫信?」明翰時常這樣問我。 自從他讀了盧雲的書Love, Henri: Letters on the Spiritual Life之後他就時常用我精美的明信片寫一張又一張的卡片給我們身邊的朋友。去年我寫了大量的卡片給我的每一個學生和家長,本來今年還要再寫,但我發現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Thumbnail
近況閒聊 – 關於寫作 每個星期我都會想到不同的題目作為寫一篇文章的標題。新想法通常是午晚凌晨天未光時突然醒來時光臨。在我闔上眼,希望可以再睡着,放鬆心情和理清自己的想法時,會想到新的文章題目。就在此時先用Draft記錄低想到的,待醒來的時候再作文章。(不過起了的標題未必一定會作)
Thumbnail
近況閒聊 – 關於寫作 每個星期我都會想到不同的題目作為寫一篇文章的標題。新想法通常是午晚凌晨天未光時突然醒來時光臨。在我闔上眼,希望可以再睡着,放鬆心情和理清自己的想法時,會想到新的文章題目。就在此時先用Draft記錄低想到的,待醒來的時候再作文章。(不過起了的標題未必一定會作)
Thumbnail
寫信給妳是件極為隱私的事!每一次都像是從心裡挖掘自己難以言說的內裡,從來不對外也不張揚,甚或無須人知或人懂的心情!更像是透過寫信給妳去梳理自己隱藏的、不知從何整理的情緒,讀著讀著才懂得那不只是寫給妳的信,也是每個年紀我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絕對內在、不為人知也未曾被完全懂得的情緒。
Thumbnail
寫信給妳是件極為隱私的事!每一次都像是從心裡挖掘自己難以言說的內裡,從來不對外也不張揚,甚或無須人知或人懂的心情!更像是透過寫信給妳去梳理自己隱藏的、不知從何整理的情緒,讀著讀著才懂得那不只是寫給妳的信,也是每個年紀我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絕對內在、不為人知也未曾被完全懂得的情緒。
Thumbnail
#閱讀日常 #寫心事療心事 這一本書像是一個機緣送來的禮物。 原來,僅僅只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再不時將裝著想法的瓶子丟與人分享,便可能會有人撿到,然後也丟回一個回應來。像愛,繞回來了似的。 ● 不確定自己是準備好要感動,於是為了感動而感動;還是因為全然的投入閱讀、放任文字勾引我的情感;或是隨著
Thumbnail
#閱讀日常 #寫心事療心事 這一本書像是一個機緣送來的禮物。 原來,僅僅只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再不時將裝著想法的瓶子丟與人分享,便可能會有人撿到,然後也丟回一個回應來。像愛,繞回來了似的。 ● 不確定自己是準備好要感動,於是為了感動而感動;還是因為全然的投入閱讀、放任文字勾引我的情感;或是隨著
Thumbnail
2012年初出版的「迷路原為看花開」書中曾提到我至今仍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而且只要有朋友寄賀卡給我,不管熟或不熟,只要是親筆來函的,我一定親筆回覆,想不到許多讀者真的寄卡片來。 可惜的是,寫信的藝術也將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年輕人恐怕已經沒有人收過,甚至看過一封真正的信件。
Thumbnail
2012年初出版的「迷路原為看花開」書中曾提到我至今仍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而且只要有朋友寄賀卡給我,不管熟或不熟,只要是親筆來函的,我一定親筆回覆,想不到許多讀者真的寄卡片來。 可惜的是,寫信的藝術也將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年輕人恐怕已經沒有人收過,甚至看過一封真正的信件。
Thumbnail
2012年初出版的「迷路原為看花開」書中曾提到我至今仍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而且只要有朋友寄賀卡給我,不管熟或不熟,只要是親筆來函的,我一定親筆回覆,想不到許多讀者真的寄卡片來。 可惜的是,寫信的藝術也將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年輕人恐怕已經沒有人收過,甚至看過一封真正的信件。
Thumbnail
2012年初出版的「迷路原為看花開」書中曾提到我至今仍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而且只要有朋友寄賀卡給我,不管熟或不熟,只要是親筆來函的,我一定親筆回覆,想不到許多讀者真的寄卡片來。 可惜的是,寫信的藝術也將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年輕人恐怕已經沒有人收過,甚至看過一封真正的信件。
Thumbnail
真正開始寫信,便發覺要抓住那丁點氣息毫不容易。於是我特意找些書信集跳讀,希望透過讀懂前人的信,去蕪存青,找到通訊功能以外,信還剩下甚麼支撐着它獨有的韻味。我想找到書信的單寧。
Thumbnail
真正開始寫信,便發覺要抓住那丁點氣息毫不容易。於是我特意找些書信集跳讀,希望透過讀懂前人的信,去蕪存青,找到通訊功能以外,信還剩下甚麼支撐着它獨有的韻味。我想找到書信的單寧。
Thumbnail
寫信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像鄧不利多的儲思盆那樣,我將回憶汲取出來,收進罐子裡,獻給你。可能收不到回音,也無從知道你的想法,更沒辦法如我的坦承一樣地讓你也對我坦承。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寫信本來就是一種抒發。
Thumbnail
寫信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像鄧不利多的儲思盆那樣,我將回憶汲取出來,收進罐子裡,獻給你。可能收不到回音,也無從知道你的想法,更沒辦法如我的坦承一樣地讓你也對我坦承。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寫信本來就是一種抒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