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書信的單寧 (試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好嗎?很高興能寫信給你!
  1. 書信的單寧
  2. 📚 最近讀到
  3. 📝 最近寫到
  4. 📦 最近找到
最近收到一封回信,使我記起書信的好。我曾為了解它有多好,費了好多力氣,既然想起了也想說說。
信好像總帶點浪漫真摯的氣息,是個成功跨越時代和功能的符號。
但那僅僅是氣息,真正開始寫信,便發覺要抓住那丁點氣息毫不容易。於是我特意找些書信集跳讀,希望透過讀懂前人的信,去蕪存青,找到通訊功能以外,信還剩下甚麼支撐着它獨有的韻味。我想找到書信的單寧。
既是要尋找信的浪漫根源,我便由情信開始。自知徐志摩一定不合我口味,首先讀的是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書》,還有胡適和他一眾情人的[1],梁實秋與韓菁清的[2]。最初我都依着書介、書評說的,專門挑一些能見證到筆者之間關係轉變,或能看到與文壇大家形象反差較大的信。沒錯,首一兩封會覺得有趣,但很快就看膩了,看到那些暱稱、暗號實無法投入。反而是那些互道生活小事,更叫人感到筆者之間的聯繫、信任和牽掛。
由於我深信書信的單寧不僅存於情信,於是又去看夏志清夏濟安兄弟的書信集[3]。岔開說句題外話,他們的信經常中英夾集,初初讀到「我可以cheer她up」、「我說過我要看她grow up,不斷的woo,然後win her」等句子,簡直有種讀高登潮文[4]的感覺。至於內容方面也算豐富,二人不時說家常,辯情觀,論文學,聊電影,議時政。
而近日為了想好好了解牆內的生活,被囚者的心情與思緒,也讀起些獄中書簡,例如Dietrich Bonhoeffer的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儘管這些斷斷續續的讀信體驗難言有甚麼確切成果,但漸漸發現讀的時候,有種很明顯的疏離感,讓我無法投入逐字逐句細讀,但又不會看不下去。我嘗試了解為何會有這種感覺——我懷疑這能解釋信的魅力。疏離感,是因為我又是讀者又非讀者,那些信不是寫給我的。
出版書信集往往要考慮私隱問題,聽說錢鍾書與楊絳兩位,便因不想私下的書信成為大眾讀物,將之自行銷毀。仔細一想,自己縱然偶被信中的內容吸引,被當中樸實的感情治癒,始終是事不關己。讀小說可投入角色,讀文學可冶性情,讀政論尚可批判,讀他人的信卻自知完全是個外人。反過來說,信的魅力在於排外,信紙在筆者與他心目中那位讀者之間劃出個結界。信中一切事,都是筆者挑來告訴收信人。挑甚麼,寫多細,都是心思。外人縱能讀,也自知是個外人。
通訊軟件能一對一,甚至加密,又為何沒有信的氣息?單寧需要陳釀,書信的確有時間來推波助瀾。曾經,我以為只是因為寫信費時,收信要等待,夾集不安和期待,使它更叫人上心。每本書信集必然會讀到很多次「信收到了嗎?」「為何沒來信?」等問句。隨着讀到的書信愈多,加上自己寫信的年資也日深,發現更多是因為有來有往,關係也就不斷,愈陳愈香。
梁實秋寫過讀信的滋味:「睽違之後,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憶,有所感,不願獨秘,願人分享,則乘興通情愫,寫信者並無所求,受信者但覺情誼翕如,趣味盎然。」傳訊息秒發秒收,鮮要擔心收不到。對方不回,雖也要等待。但重要的應是很少人會把生活所見所聞,所憶所感細嚼過後,寫成短訊。寫於社交媒體倒有,卻又失了排外——那種我跟你說的魅力。
不論因書信頓成僅餘為數不多的交流方式,還是帶着維繫飄洋過海的朋友不致漸成為陌路人的期盼;身為香港人,我與人書信來往多了,多嚐到它的靈魂。它就如成熟的單寧一樣,細膩有風味,卻始終帶澀味。


📚 最近讀到
DUNE(沙丘)
因聽聞電影《沙丘瀚戰》的情節難懂,決定讀讀原著再入場欣賞。最初打算只讀一兩章,誰知很快便看完第一冊。《沙丘》系列一共六大冊,但在第一冊已能感受到作者的功力。他成功構建了一個有政治、宗教、哲學、歷史、藝術、科學的世界,互相影響,複雜而真實,成功邀請讀者走進他想像中的環境,正是好的長篇小說必須具備的要素。
很欣賞作者透過「文獻」的引文來打開每個章節。從那短短幾句虛構的引文和文獻標題,低調地向讀者傳達訊息,同時又營造真實感。這讓我想起幾年前讀過的小說The Historian《歷史學家》,同樣以歷史資料、文獻來串連全書,引人入勝。
據說有些書迷不太理解續集Dune Messiah《沙丘救世主》,因為那是關於英雄犯錯,而書迷不願意看到主角失去光環。其實,作者早在第一冊已埋下許多伏線,例如:
Remember, we speak now of the Muad'Dib who ordered battle drums made from his enemies' skins, the Muad'Dib who denied the conventions of his ducal past with a wave of the hand, saying merely: 'I am the Kwisatz Haderach. That is reason enough.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化,看來主角保羅亦受誘惑。直至第一集完結,他都認為所做一切是為了避開自己所預視的未來——在宇宙生靈塗炭的聖戰。然而,為達到目的之手段,會否正是引來聖戰的前因?看畢第一冊,有感保羅雖然也面對些質疑,但其英雄、救世主、先知的地位其實沒遇過甚麼大挑戰。這使我非常期待讀它的續集,見到更多內心交戰、糾結和人性的主角。

📝 最近寫到
狐狸廚房 — 識食 生煎包?生煎饅頭?水煎包?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狐狸書房 — 隨筆 Hope against hope
狐狸客廳 — 影視《偶然與想像》勝在夠平鋪直敘 情節蒼白美中不足
狐狸書房 — 隨筆 自由工作5週年的領悟

📦 最近找到
原以為這部分要留空,因為最近沒甚麼特別的資源值得分享。在剛寫完信的一刻,看到畢明的文章:《移民的喧鬧》,發現很值得分享。雖然是說香港移民潮的爭議,但其實也是人生道理。
很多人的說話是有鈎的。他們不是想說那些話,不是想表達那些話字面的意思,他們字裡藏鈎,要用一些說話,去釣他們想要的反應,去鈎住他們想達到的目的。說話,是手段,小心裡面的鈎子。
說話是手段,這事情是中性的。語言本來就是一種工具;而作為廣告人,畢明更是清楚一句好line就是要抓住人心,也是要釣反應。可是工具可用來做好事壞事,有些人總是想用話裡的鈎子刺痛別人,或引起波瀾。有時候只要認出這些鈎子,雖覺醜陋噁心,卻也能提醒自己不要為此奉獻出自己的情緒。

未來我會繼續寫信分享所見、所聞、所學、所得。
📚 閱讀 Reading 📝 寫作 Writing 🤯 新知 Learning 📦資源Resources
希望你喜歡這封信,如有興趣,可到fox-cabin.com訂閱。
avatar-img
1會員
21內容數
寫信與你分享所見所聞、所學所得 📚 閱讀 Reading 📝 寫作 Writing 🤯 學習 Learning 📦 資源Resource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狐狸小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ello there~   這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   Fox Cabin這個網站差不多滿一年的時候,我突然有了寫電子信的念頭。有這個想法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原先寫週記的計劃顯然失敗了。我原本期望透過每週一篇短文,鼓勵自己接收新知識,建立保持思考的習慣;而若能順道與別人分享也是好事,若有誰從中有所
Hello there~   這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   Fox Cabin這個網站差不多滿一年的時候,我突然有了寫電子信的念頭。有這個想法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原先寫週記的計劃顯然失敗了。我原本期望透過每週一篇短文,鼓勵自己接收新知識,建立保持思考的習慣;而若能順道與別人分享也是好事,若有誰從中有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不要來寫信?」明翰時常這樣問我。 自從他讀了盧雲的書Love, Henri: Letters on the Spiritual Life之後他就時常用我精美的明信片寫一張又一張的卡片給我們身邊的朋友。去年我寫了大量的卡片給我的每一個學生和家長,本來今年還要再寫,但我發現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我相信,許多詩人作家之所以有結集出書的想法,有時很可能是出於一次快意的談話。剛開始,它只是朋友之間的問候,後來經過雙方思想的激盪,便有了上述想法,最後就落實為具體行動了。   中午時分,詩人何郡來了電話,談起日前我們在板橋南雅南路小聚的餘音。約莫談了十分鐘,他說他們每次聚會都做文字記錄。說到這裡
Thumbnail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Thumbnail
其實,這篇小說我做了蠻大的修改。跟原來的版本最大的不同是,我將裡面關於通信的內容給刪除了。本來,Shuping寫給我的11封信,我都有完整的收錄在文章中。但為了保有一些私人的秘密,就把它刪掉了。
Thumbnail
去年購入了張錯翻譯的《致年青詩人十封信》。(如左圖) 最初讀時只大略翻閱、體會能呼應當時心靈的幾段文字,後因生活忙碌,便也未再仔細閱讀。 近日,或許是找回了過去的生活秩序與節奏,在完成正事的空閒之餘,我終於重新拾起這本被我擱置在床頭書架前好幾個月的書本。 也許是前段時間多了一些經歷及反思,
Thumbnail
這次《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的發行,我好奇的將已經絕版的《臺灣文學兩鍾書》找來閱讀,過程中彷彿閉上雙眼就能穿越時空看見他們伏在案上寫信給對方的模樣,好幾度,那些或是隔空打氣、或是訴說頹喪的情感,一再如力透紙背般的渲染上我眼眶裡,令淚濕衣襟。
Thumbnail
你知道緣份這種事有多麼奇妙嗎? 前陣子在誠品的新書陳列架上看到一本名為「城北舊事」的散文書籍,第一眼看到上面的推薦序寫著「北投最溫柔的地誌書寫」就吸引到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著,因此看到家鄉相關的書籍便頓時來了興趣。 開始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作品,雖為散文卻擁有小
我許久未曾收到師友三國大介的來訊了。三個星期前,我寫了簡訊問候其近況,但是一直沒有回覆,我有點擔心他該不會是身體違和,提不起精神回信。一直以來,我們在電話中分享讀書心得和寫作策略的編輯會議自然中斷了。說來奇妙,當我平日如此念想纏繞未解之際,昨日下午,我便收到他寄來一箱日文書籍(大小共計13本)。這箱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Thumbnail
我依然不知道看到我的文字的人會有怎樣的解讀,讀者永遠有權力去給予作品意義,我只是希望,能給予陳俊翰離開後的台灣,一點點的溫度和一點點的溫柔。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不要來寫信?」明翰時常這樣問我。 自從他讀了盧雲的書Love, Henri: Letters on the Spiritual Life之後他就時常用我精美的明信片寫一張又一張的卡片給我們身邊的朋友。去年我寫了大量的卡片給我的每一個學生和家長,本來今年還要再寫,但我發現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我相信,許多詩人作家之所以有結集出書的想法,有時很可能是出於一次快意的談話。剛開始,它只是朋友之間的問候,後來經過雙方思想的激盪,便有了上述想法,最後就落實為具體行動了。   中午時分,詩人何郡來了電話,談起日前我們在板橋南雅南路小聚的餘音。約莫談了十分鐘,他說他們每次聚會都做文字記錄。說到這裡
Thumbnail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Thumbnail
其實,這篇小說我做了蠻大的修改。跟原來的版本最大的不同是,我將裡面關於通信的內容給刪除了。本來,Shuping寫給我的11封信,我都有完整的收錄在文章中。但為了保有一些私人的秘密,就把它刪掉了。
Thumbnail
去年購入了張錯翻譯的《致年青詩人十封信》。(如左圖) 最初讀時只大略翻閱、體會能呼應當時心靈的幾段文字,後因生活忙碌,便也未再仔細閱讀。 近日,或許是找回了過去的生活秩序與節奏,在完成正事的空閒之餘,我終於重新拾起這本被我擱置在床頭書架前好幾個月的書本。 也許是前段時間多了一些經歷及反思,
Thumbnail
這次《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的發行,我好奇的將已經絕版的《臺灣文學兩鍾書》找來閱讀,過程中彷彿閉上雙眼就能穿越時空看見他們伏在案上寫信給對方的模樣,好幾度,那些或是隔空打氣、或是訴說頹喪的情感,一再如力透紙背般的渲染上我眼眶裡,令淚濕衣襟。
Thumbnail
你知道緣份這種事有多麼奇妙嗎? 前陣子在誠品的新書陳列架上看到一本名為「城北舊事」的散文書籍,第一眼看到上面的推薦序寫著「北投最溫柔的地誌書寫」就吸引到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著,因此看到家鄉相關的書籍便頓時來了興趣。 開始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作品,雖為散文卻擁有小
我許久未曾收到師友三國大介的來訊了。三個星期前,我寫了簡訊問候其近況,但是一直沒有回覆,我有點擔心他該不會是身體違和,提不起精神回信。一直以來,我們在電話中分享讀書心得和寫作策略的編輯會議自然中斷了。說來奇妙,當我平日如此念想纏繞未解之際,昨日下午,我便收到他寄來一箱日文書籍(大小共計13本)。這箱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Thumbnail
我依然不知道看到我的文字的人會有怎樣的解讀,讀者永遠有權力去給予作品意義,我只是希望,能給予陳俊翰離開後的台灣,一點點的溫度和一點點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