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桑的待辦清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前幾年有一部電影「臨終筆記」(台灣翻譯成「多桑的待辦事項」)描述一位因病只剩半年生命的人,如何安排臨終前的生活,並且一一去完成想做卻未完完成的事情的紀錄片,片中主角就是導演的父親,也因為這部紀錄片的關係,日本的書店現在都有一個專櫃,裡面有各式各樣,或簡單或豪華的臨終筆記本,甚至日本這些年也常常可以聽到「終活」這個詞語,這是臨終活動的簡稱,意思是已屆高齡的老人家,為了人生終結而做的各種準備活動。

   在終活或臨終筆記裡,都有一項叫做「待辦清單」,也有人用比較正面的態度,把待辦清單改成「重新出發備忘錄」,並且建議應該從每個人的「自我史」,也就是回顧自己一生的大小事開始,然後找出那些未完成的心願。

    回顧一生當然從大的架構開始,從出生、就學、或者結婚、搬家這些大環境的變化為主幹,然後再依序填入之間與人的相遇結緣的關係,當然也包括自己曾經投入的興趣或引起自己強烈情感的事件。當我們記起的過往經驗愈多,也愈能從中找到許多當時想做卻沒做,後來就忘了的事。就像我自己在求學階段,每逢大考日以繼夜讀著教科書或參考書時,腦海常常會浮起許多念頭:「考完之後,一定要去做某件事!」但是往往一考完試,精神一鬆懈,懶散下來,當初所想要做的事就全部忘掉了。

    當我們有了這麼一個本子,每年固定生日當晚翻閱時,應該就會陸續回想起更多小小的細節,可以把這個自我史的紀錄補充得更完整。

    這個「自我史」其實也在回答一個大哉問:「我是誰?」也像是自己撰寫的墓誌銘,從蓋棺論定那最後時刻往回推到現在我們可以做那些選擇,來完成這個自我評價。當然,我們也可以每年直接針對「我是誰」這個問題寫答案,也許會寫八個、十個甚至二三十個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都將引領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個終活筆記本裡,當然還要有一項未來一年要完成的待辦清單,這個清單當然不見得都必須是很偉大的事情,也許只是小小的行動,比如對某個人寫張卡片,跟誰打個電話就可以完成,但是這些輕而易舉甚至微不足道的事,卻往往是讓自己人生不再遺憾的關鍵。

    這個每年寫的待辦清單,其實就是自己的「優先清單」,可以協助我們看清楚今天生活的真實面貌,然後構思明日可能的樣貌,並且迫使我們檢視自我,逼問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但是像這樣列出想做的清單比較容易點,若直接問自己在乎什麼其實很不好回答。

    哲學家詹姆斯曾說:「最善用人生的方式,就是將人生用在死後猶存的事物上。」這句話雖然說得有道理,但是什麼是死後猶存恐怕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古人有言:「立德、立言、立功」有人想讓親人永遠懷念,有人更有雄心壯志,想留下雕像,讓自己永存,但是法鼓山的聖嚴師父在臨終前特別交代弟子不能為他立碑塑像甚至紀念文集也不可行。

    不論我們想用什麼方式,來紀念這一生,能更讓自己覺得自己這一生很值得,沒有遺憾,大概是最重要的,因此能夠有這麼一本筆記本,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文字,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沒有白紙黑字寫下來,很多的想法其實很模糊,自己都很難掌握。

    每年在生日時到醫院做身體檢查,某種程度也是在逼自己「凝視死亡」這個必然來臨的時刻,我們也許無法像許多宗教大師一樣,能夠每天靜坐觀想自己的死亡,但是一年一次在生日那天提醒自己做這件事,然後重新看一下人生該做的事,重新擬遺囑跟待辦清單,我覺得就好像在調準我們的生命焦距,讓我們可以用清楚的視線與正確的角度來面對我們珍貴而獨特的生命之旅。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事,必須一直做下去,始能漸漸被人明白。能被明白,就彷彿暗夜旅人有了一燈相照,那是值得,也是幸福。」這是社會評論家南方朔寫的。     在這追求爆紅、迅速成功的時代,我卻相信累積的力量,我也相信持續努力的效果。     這句話還提醒我,在這社會上有許多人默默在付出,但是一直沒被看到,雖然做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作家鹿橋所寫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當作逃避的藉口,正如李安導演拍的「飲食男女」電影裏講的一句
 飲食習慣真的是從小養成的,因此父母師長的責任就特別重要,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真的必須多花點心思注意我們吃進了多少的東西啊!
幾乎在荒野保護協會數十項不同的志工訓練與較為指標性的活動中,都會適時的安排一些儀式,不同的群組的儀式雖然不同,但大都以三個目的為核心—傳承、承諾及覺察。 儀式進行時,會在所有參與者四周創造出一個神聖空間(結界),喚起這群人共同的過去及對未來共同的願望。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年代中,還有多少人對兒孫輩以後的事情懷有夢想?   幸好我發現我周遭多的是不死心的朋友。     這一段話是我十多年前寫給荒野保護協會裏,有興趣參與帶領兒童的志工的一封信,也宣誓了我們願意長期投入兒童自然教育的決心。    
曾經擔任法國總統多年的密特朗,在他過世前一刻,問守候在他床邊的老朋友皮耶神父:「神真的存在嗎?」     皮耶神父笑著回答:「傻孩子,你怎麼會問這麼愚蠢的問題?你想想過去你曾經把你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一個窮人,轉身之後的心情吧。就算做了如此愚笨的事,但是你的心情還是很愉快,這就是神存在的證據。」
 「許多事,必須一直做下去,始能漸漸被人明白。能被明白,就彷彿暗夜旅人有了一燈相照,那是值得,也是幸福。」這是社會評論家南方朔寫的。     在這追求爆紅、迅速成功的時代,我卻相信累積的力量,我也相信持續努力的效果。     這句話還提醒我,在這社會上有許多人默默在付出,但是一直沒被看到,雖然做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作家鹿橋所寫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當作逃避的藉口,正如李安導演拍的「飲食男女」電影裏講的一句
 飲食習慣真的是從小養成的,因此父母師長的責任就特別重要,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真的必須多花點心思注意我們吃進了多少的東西啊!
幾乎在荒野保護協會數十項不同的志工訓練與較為指標性的活動中,都會適時的安排一些儀式,不同的群組的儀式雖然不同,但大都以三個目的為核心—傳承、承諾及覺察。 儀式進行時,會在所有參與者四周創造出一個神聖空間(結界),喚起這群人共同的過去及對未來共同的願望。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年代中,還有多少人對兒孫輩以後的事情懷有夢想?   幸好我發現我周遭多的是不死心的朋友。     這一段話是我十多年前寫給荒野保護協會裏,有興趣參與帶領兒童的志工的一封信,也宣誓了我們願意長期投入兒童自然教育的決心。    
曾經擔任法國總統多年的密特朗,在他過世前一刻,問守候在他床邊的老朋友皮耶神父:「神真的存在嗎?」     皮耶神父笑著回答:「傻孩子,你怎麼會問這麼愚蠢的問題?你想想過去你曾經把你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一個窮人,轉身之後的心情吧。就算做了如此愚笨的事,但是你的心情還是很愉快,這就是神存在的證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異國日記》描述了15歲的主角朝在父母過世後面對生活的故事,涵蓋了青少年面對人際關係、愛情、興趣和死亡的探討。 電影將內容大多放在朝的身上,並在一些地方將劇情進行了刪減。
今日,外出忙碌了半天。午後,稍作休息,開始著手整理舊書。經過兩個小時,我按照自己用書先後選出了70本。在挑選贈書的過程中,我有意外的發現,有些好書竟然被遺忘了。例如,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三卷本。當初,我購進的時候,索忍尼辛的小說中譯本擠滿書架,因為騰不出空間,只好把它們推向書架最深處。嚴格說來,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最近很多事情。僅記錄 閱讀: 1.《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上野千鶴子著 這邊出版 2024/2/2 2.《大正文化:帝國日本與烏托邦時代》  竹村民郎著 玉山社出版 2024/2/9 3.《論生命之短暫》 塞內卡著 方舟出版 2024/2/10 4.《陰摩羅鬼之瑕》 京極夏彥著 獨步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異國日記》描述了15歲的主角朝在父母過世後面對生活的故事,涵蓋了青少年面對人際關係、愛情、興趣和死亡的探討。 電影將內容大多放在朝的身上,並在一些地方將劇情進行了刪減。
今日,外出忙碌了半天。午後,稍作休息,開始著手整理舊書。經過兩個小時,我按照自己用書先後選出了70本。在挑選贈書的過程中,我有意外的發現,有些好書竟然被遺忘了。例如,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三卷本。當初,我購進的時候,索忍尼辛的小說中譯本擠滿書架,因為騰不出空間,只好把它們推向書架最深處。嚴格說來,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最近很多事情。僅記錄 閱讀: 1.《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上野千鶴子著 這邊出版 2024/2/2 2.《大正文化:帝國日本與烏托邦時代》  竹村民郎著 玉山社出版 2024/2/9 3.《論生命之短暫》 塞內卡著 方舟出版 2024/2/10 4.《陰摩羅鬼之瑕》 京極夏彥著 獨步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