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稅務問題及節稅規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瑞蒙收到讀者詢問關於基金會之稅務問題。基金會在我國的盛行程度,足以稱的上台灣的特色,無可否認的是,財團法人與公益性質社團對社會建設功不可沒,然而對於此類團體,「家族企業小金庫」、「富人避稅首選」的聲音也從未停歇,以下瑞蒙將從現行稅務規範切入,探討基金會的本質與功能。

1. 基金會的稅務規範

  我們通常所稱的基金會,通常指的是以教育、文化 、公益、慈善目的為主、並經主管機關立案的「公益社團」及「財團法人」。按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13款,團體若符合行政院規定標準者,得『免納所得稅』,惟尚須符合財政部依該款授權所訂定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相關規定。

  換言之,基金會等慈善團體,若符合相關規定(如創設目的的慈善活動支出,不能低於基金會收入的60%、不得有任何盈餘分配的行為等),得以免納所得稅,但是這並不代表基金會就能脫免任何的租稅義務,達一定規模的基金會若有銷售貨物或勞務,仍需依法申報納稅,且亦有建立會計帳冊之義務。

2. 基金會的其他考量

  關於基金會的其他考量,本文希望先從個人稅負出發,事實上關於所得稅的節稅規劃,有「分散」、「遞延」、「移轉」等等原則,對於捐助人而言,設立財團法人不僅可以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免計入財產總額,亦可以依照所得稅法列舉扣除捐贈額,財團法人本身亦可以免稅,一舉數得,可謂創造強大的誘因。

  此外,國內目前規模較大的慈善團體或醫療財團法人,均為大企業(如台塑、宏泰建設、奇美、宏達電等)所設立,由於財團法人自身並無股份,沒有控制權問題,又可以單向持股家族企業母公司,獲取大量股利收入後繼續增持家族公司,因此亦成為許多國內大集團的傳承及鞏固經營權之工具。

3. 瑞蒙觀點

  本文認為,若設立基金會是為了節稅或是避稅,其實並非首選,原因在於基金會的董事會組成有「避親」之限制,且投入進基金會的錢並不能有盈餘分配的行為,清算後亦不歸屬於捐助人,實際上捐助人對於基金會的控制仍屬有限。

  再者,基金會固然可以促使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然而財團法人自企業所獲之股利收入其實有「左手發右手」的嫌疑,若慈善支出又是流回自家的基金會,則亦有「左手捐右手」的疑慮,若遇回應對於基金會的偏見,恐怕需要從「收入來源」、「支出對象」,對於現行法制做出檢討,方能正本清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瑞蒙不要再稅了-方格子站點
4會員
21內容數
這裡是瑞蒙的沙龍,目前所有的資訊均不收費,希望能與大家推廣財稅知識 未來可能會以不同的主題,介紹日常生活中所需要學會的稅務新知
2025/04/04
2025年4月2日,川普總統發布行政命令,針對長期貿易逆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自4月5日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從價關稅,特定國家另課更高稅率。本文章中,瑞蒙將從法律面解讀此命令之適用以及後續可能發展。
Thumbnail
2025/04/04
2025年4月2日,川普總統發布行政命令,針對長期貿易逆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自4月5日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從價關稅,特定國家另課更高稅率。本文章中,瑞蒙將從法律面解讀此命令之適用以及後續可能發展。
Thumbnail
2025/04/02
本文章藉由近期之眾量級事件,介紹一般公司可能面臨之漏稅罰與稅捐刑罰問題。
Thumbnail
2025/04/02
本文章藉由近期之眾量級事件,介紹一般公司可能面臨之漏稅罰與稅捐刑罰問題。
Thumbnail
2025/03/03
稅收超徵議題持續延燒,本文從學術角度探討稅收超徵的定義、性質以及是否應普發現金,並分析預算編列、執行與審核流程中的相關問題。作者認為,稅收超徵不等於國家有剩餘,應優先考量償還國債、基礎建設及歲計賸餘,普發現金需另覓財源,不可混淆。
Thumbnail
2025/03/03
稅收超徵議題持續延燒,本文從學術角度探討稅收超徵的定義、性質以及是否應普發現金,並分析預算編列、執行與審核流程中的相關問題。作者認為,稅收超徵不等於國家有剩餘,應優先考量償還國債、基礎建設及歲計賸餘,普發現金需另覓財源,不可混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灣基金會在稅務方面有著相關的規範,如符合特定標準的公益團體可免納所得稅。然而,成立基金會是否僅為了節稅或避稅而設立,存在一定限制與潛在負面影響。本文將從現行稅務規範切入,探討基金會的本質與功能。
Thumbnail
臺灣基金會在稅務方面有著相關的規範,如符合特定標準的公益團體可免納所得稅。然而,成立基金會是否僅為了節稅或避稅而設立,存在一定限制與潛在負面影響。本文將從現行稅務規範切入,探討基金會的本質與功能。
Thumbnail
外國公司於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而欲降低租稅負擔時,除了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另一個常見的租稅優惠,就是透過兩國間有簽訂之租稅協定。本文將探討如何適用租稅協定的第7條(營業利潤)和第10條(股利),並闡述這些條款的稅務利益及其在實務上應如何操作。
Thumbnail
外國公司於取得台灣來源所得時而欲降低租稅負擔時,除了所得稅法第25條與所得稅法第8條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另一個常見的租稅優惠,就是透過兩國間有簽訂之租稅協定。本文將探討如何適用租稅協定的第7條(營業利潤)和第10條(股利),並闡述這些條款的稅務利益及其在實務上應如何操作。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贈與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課稅時間及物之價值等內容。贈與稅是生前無償給予他人財產,所課徵之稅賦,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贈與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課稅時間及物之價值等內容。贈與稅是生前無償給予他人財產,所課徵之稅賦,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避稅與逃稅的區別 許多人希望透過開設公司來減輕稅務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避稅和逃稅是有區別的。避稅是指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通過合法手段減少稅務負擔。逃稅則是指非法隱瞞收入或提供虛假資料以逃避稅款,這是違法行為,可能導致罰款甚至監禁。 避稅的合法手段 設立公司:透過成立公司,利用公司的稅率較
Thumbnail
避稅與逃稅的區別 許多人希望透過開設公司來減輕稅務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避稅和逃稅是有區別的。避稅是指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通過合法手段減少稅務負擔。逃稅則是指非法隱瞞收入或提供虛假資料以逃避稅款,這是違法行為,可能導致罰款甚至監禁。 避稅的合法手段 設立公司:透過成立公司,利用公司的稅率較
Thumbnail
瞭解中小企業常見的政府補助SBIR,以及補助款是否免稅的判斷,針對營業稅和所得稅進行快速介紹、案例分析,提供補助款性質與合約內容的重點回顧。
Thumbnail
瞭解中小企業常見的政府補助SBIR,以及補助款是否免稅的判斷,針對營業稅和所得稅進行快速介紹、案例分析,提供補助款性質與合約內容的重點回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