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篇文章涉及部分劇情討論,未觀看電影或小說者請斟酌閱讀。
《言葉之庭》(言の葉の庭)是由新海誠編劇及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畫面細緻而精美,呼應新海誠作品的一貫作風。電影的故事內容講述:27歲的雪野百香里與15歲的秋月孝雄在涼亭相遇並產生情愫的孤獨及愛情故事。
本篇文章將著重於雪野百香里的教職困境,以「參與近年教師諮商支持方案」心理師的第一線觀點,聊聊近年「當老師的心酸與壓力反應」。
延伸閱讀:【時事省思】新北割頸案:憤怒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年幼時拒學,會有好多大人試著關心「你怎麼了?」;但身為老師,「不想去學校」,使事情變得困難,現實生活與結構性的問題,讓老師們無處化解心理壓力。
*備註:本文中對於「老師拒學」的意涵為「需要去校園上班、教學的老師,因為壓力事件而抗拒進入校園」,簡稱為「拒學」;也有意對比學生拒學現象,期待各行各業的「拒學」都能夠被重視及了解。
電影的開始,秋月孝雄在須臾間注意到雪野百香里奇怪地在大白天「喝酒」,而且還配著巧克力,令人猜不透的飲食組合,她好怪。
其次,電影試著呈現雪野百香里努力上學(對她而言是上班),但身體拒絕前往校園的掙扎,演繹出「老師拒學且難以名狀的痛苦」。
電影場景中,雪野百香里的出場若有食物,不是啤酒就是巧克力,直到與秋月孝雄產生情愫,才開始有動力「準備早餐」。
酗酒、拒學、三餐不均衡的現象揭示雪野百香里的壓力反應。
隨著時代變化,臺灣社會已從過往的民生經濟轉行到科技經濟、從男尊女卑的觀念轉變爲人人平等,但快速變化,使我們人人自危。
換句話說:高競爭、高壓力的環境,使現代家庭不再有體力關注工作以外的人事物,家長變得粗暴、兇狠,孩子常常無法得到合適的照顧刺激;性別平權的觀念進步也使「只想要享受的父權思維」退場,化為眾多家庭中的轉折困境(如:夫妻爭執誰要請假照顧發燒的孩子?先生堅持要與其年長的父母同住並由太太照顧),使婚姻生活疲憊不堪,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如何快樂。
帶著不快樂與家庭壓力來到學校的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其心理健康議題,但為數眾多的個案,加上繁重的行政業務,使校園崩壞、校長主任失功能,使好的老師選擇退出校園。
而在老師選擇離開前,「拒學」正是「看見教師壓力」的重要指標。
電影中的涼亭不僅描述了兩人的情愫,也反映了「教師們的壓力無處可去」。
然而,「身為一位教師,到底會有什麼壓力?不就是在學校教書、改作業而已嗎?有這麼誇張嗎?」是許多人看不明白的疑惑與偏見。
其實,教師的工作壓力,與你我的工作壓力並無太大的區別,只是場域的限制,讓我們難以窺見校園中正在蔓延的「拒學現象」。
諮商室中的觀察也是如此。無論是預約自費諮商、或是使用教師支持方案諮商,老師們心中的苦楚常常只能在心理師面前流放。
「每天我都會提早醒來,想起要去學校,就覺得好痛苦。」
「每次照顧小朋友,我都會一直想吐,但我不敢讓配合的夥伴知道。」
「我被學校要求帶後母班,我一個代理老師為什麼要這麼累?」
「家長總是不分日夜打電話、傳簡訊給我,我現在看到手機跳出訊息就會恐慌。」
「有家長要告學校,校長都不管,他只想著安全退休,教育局也不願意插手...」
秋月孝雄單純的陪伴與注目,使雪野百香里有了喘息的空間,從憂鬱的生活裡找回一些些期待感。其實,承受壓力之人,只需要身旁的人能理解、陪伴,便能找回力量度過難過,老師也是。
因著社會的心理健康意識抬頭,我們注意到越來越多人的問題浮現,「混亂不堪的現象」讓我們感受到社會充斥著糟糕與絕望之感,好像隨時都可以是世界末日。
但我認為恰好相反,正是因為我們有能力看懂「心理健康議題」,才知道這是「混亂」,而能夠思考「如何回應混亂」,等待社會足夠進步,混亂也會有所依歸。
而身處混亂的此刻,除了盡力,「陪伴」就是最有力的因應之策,我們正在進步的路上。
【文末資源連結】
教師諮商支持服務:https://tcare.k12ea.gov.tw/
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https://www.mohw.gov.tw/cp-16-79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