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這次奧運我們的中華健兒,可是一舉拿下了7面獎牌,是我們中華民國史上,第二好的成績,只能說真的是棒棒的!相信背後一定是付出了,不少努力跟心血的。當然其中最受到矚目的,就是我們的兩面金牌了,畢竟這是奧運史上第一次,衛冕成功的羽球男雙,也就是王齊麟跟李洋,還有就是57公斤量級的林郁婷。
而林郁婷更是被無端捲的,入這次的政治鬥爭之中,阿牛哥這邊先幫他QQ。當然我們這次在的賽事期間,也發過幾篇貼文來聲援,還有大V特別提問,為什麼臺灣人普遍支持林郁婷。但這一聲援以後發現,好像我們又再一次,站在了封口浪尖上面。有很多有志之士,也到處去激戰群儒,不說我都以為X上面,已經展開世界第三次大戰了(彩條)
就算是奧運結束了,照理來說風波應該降溫了吧?但沒想到並沒有!因為這次被捲入的兩名選手,居然都獲得了金牌,更是讓後續越燒越烈。
當然這也讓我們獲得了更多技能,從原本的歷史、公民、法律…沒想到有一天,我們要來跟大家一起,研究生物學跟基因學,我還真的是沒想到。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臺灣人普遍支持林郁婷吧!讓我們先從事件的來龍去脈說起。
這一屆奧運因為「性別爭議」,在國際間掀起了激烈討論。爭議的焦點是烏茲別克的選手,圖爾迪貝科娃,還有義大利的選手,安琪拉·卡里妮在比賽落敗以後,公開抗議林郁婷跟凱莉芙是男性,並在輸掉了比賽以後,高舉X的手勢,象徵自己是擁有XX染色體的女性,暗示對方擁有XY染色體,認為比賽不公平。尤其是卡里妮,更是在比賽第46秒時宣布棄賽,並拒絕跟凱莉芙握手,理由是「保住自己的生命」。
後續當然有人跳出來聲援:「不應讓男人打女人」之類的聲音,比如說大家耳熟能知的J.K羅琳,還有一些接收到錯誤資訊的人,誤以為這兩個選手是男性、更甚至是跨性別。
這場爭議的導火線,源自於國際拳擊協會(IBA)。這個組織曾經在2023,世界錦標賽裡面,對林郁婷跟凱莉芙進行檢測,取消她們的獎牌。協會至今都沒有明確透露,他們是用什麼檢驗的方法,只是強調不是睪固酮濃度檢測,而是「另外一類受承認的檢驗」。暗示她們是男性。IBA就根據這份,「性別生化檢測異常」報告,判定兩人的比賽成績自動失效。即使證據不明,但過去各項體育協會,如果做出這類決定的話,國際奧會一般會予以接受。不過國際奧會去年6月,剛剛好就因為貪污、黑箱之類的爭議,不再承認拳協,於是本屆兩人的參賽權,是由國際奧會決定的,所以符合參賽資格。
林郁婷今年28歲,是一位努力型的拳擊選手,曾在世界拳擊錦標賽、亞洲運動會等國際賽事裡面,為我們贏得了多面金牌,本次奧運更是拿下金牌。而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凱莉芙,也在國際賽事裡面表現出色,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國家大使。同樣的這次奧運,她也是成功拿下了金牌。
針對IBA(國際拳擊協會)引發的性別爭議,現任主席克列姆列夫聲稱,曾經對林郁婷跟凱莉芙進行檢測,更暗示她們擁有XY染色體,因此認為她們是男性,甚至指控她們,「冒充女性來欺騙所有人」,真的是你要不要聽聽看你在說什麼。(彩條)
但克哥的說法受到廣泛質疑。雖然這份「染色體異常」報告,聽起來好像挺合理的,但IBA到今天還是沒有公開說明,當時進行了哪些具體測試。更有媒體揭露,IBA從來沒有進行過,真正的「染色體檢驗」,只驗了生化數據,而且還沒有進行,更有公信力的「睪固酮素檢查」。
又有媒體指出,根據IBA的會議記錄,取消兩名選手資格的裁決,是由秘書長跟行政總裁單獨決定的,流程上存在嚴重不公。事實上IBA過去,已經有很多次爭議性行為了,這次更被指控公然說謊。而在奧運期間,IBA更是在法國巴黎,召開了記者會,本來應該要提供證據,來支持他的指控,但整個過程裡面,卻毫無實質的證據,只有空洞的指控,甚至還牽扯到兩岸政治的歸屬問題,顯示出IBA跟俄籍主席克哥,他們的立場已經嚴重偏頗了。
讓這起性別爭議事件迅速升溫,給巴黎奧運蒙上了陰影。對於IBA的荒謬行徑,國際奧委會(IOC)顯然已經忍無可忍了,並提出了實際檢驗數據,來反駁IBA的指控。IOC指出,這兩位選手在比賽前12個月裡面,還有比賽期間的「睾固酮素檢驗」,數值都是正常的,並且這兩位選手從來沒做過變性手術。因此關於她們是跨性別者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是毫無根據的造謠指控。
而且還呼籲大家,沒有人想回到以前性別檢測的時代。那檔事太糟、太糟了。但這個那檔事到底是什麼事呢?
事件要從波蘭籍選手,克沃布科夫斯卡開始說起。她在1964年奧運會,代表波蘭奪得了金牌,並同時打破了三項世界紀錄,被譽為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
性別檢測在奧運會上,從1960年代開始實行。當時國際田徑總會(IAAF),對一些來自中東跟東歐國家的女選手,是不是真正是女性產生了質疑,於是制定了管制辦法,以確保沒有男性冒充女性參賽。
最開始的檢測方式非常粗暴,女選手們被迫在醫生面前,脫下褲子來接受檢查。其實我覺得就算檢核了生殖器官,還是會有人輸不起(彩條)。後來隨著加拿大科學家,穆雷·巴爾發現了巴爾體,性別檢測逐漸變得更客觀。女性擁有兩條X染色體,其中一條會失去活性,而失去活性的X染色體,有著特殊的巴爾體形態。到了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這種要求露出性器官的粗暴檢查,才被口腔擦拭採樣取代,檢測染色體成為判定性別的新標準。
然而1967年,一個由蘇聯跟匈牙利,組成的六人醫療團隊,在沒有經過同意的情況下,採檢了克姐的生物檢體,還用不符合規範的秘密檢驗手法,斷定克姐的染色體是XY,隨後國際田徑總會判定她是男性,撤銷了她的世界紀錄。
克姐就在那段時間,飽受輿論攻擊跟退賽壓力,最後不得不退出體育界。儘管她後來用懷孕生子,來證明她的女性身份,但她卻從來沒有得到,任何正式公開的道歉,個人得獎紀錄也從來沒有被恢復。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克姐的話,會有多生氣才是。而那些加害者們也從來沒有,給她應有的補償跟道歉。這種缺乏公正跟尊重的做法,替奧運留下了深刻的歷史陰影。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西班牙的選手,馬丁內茲-帕提尼奧。她在出生跟成長過程裡面,一直被認為是女性,並且在1983年,代表國家參加芬蘭的比賽時,也通過了當年的性別檢測。但是人生總是那個But,在1985年,她在日本神戶,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時,再次接受了口腔抹片檢測,結果顯示她的染色體是XY,說她是個「男性」。因此她被勸告要,「假裝受傷,默默退休」。
但是馬姐不接受這樣的命運,堅持在1986年,參加了一場國內賽事。她的參賽消息很快就被泄露,她被協會公開除名,並被指控是個騙子,獎學金被取消,運動紀錄也被清除,甚至連未婚夫也跟她解除婚約。經過漫長的抗議,國際田徑總會(IAAF)在3年以後,撤銷了對她禁賽的決定,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也在1988年,首爾奧運會上裁定,應該恢復她的參賽資格。然而3年的缺席,對她的運動生涯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就算是重新答應她參賽。但大家也都知道的,運動員的生涯巔峰期極為短暫,三年的空白期,讓她失去了參加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機會。
在這段時間裡面,芬蘭遺傳學家,亞伯特·德拉夏培爾看到了馬姐,爭取權益的新聞,公開發表了意見。他說染色體不一定能判定一個人的性別,並提到他曾研究過,具有XX染色體的男性,表示染色體信息交換時的異常,可以導致「德拉夏培爾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存在著擁有XX染色體的男性。在經歷了多次的醫學檢查以後,發現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女性身上,具有XY染色體的女性,這種症狀被稱為雄激素不敏感綜合症,被簡稱為AIS。這是一種導致身體,對睪固酮不敏感的情況。雖然她的身體,有XY染色體或睪丸,能產生高濃度的睪固酮,但由於身體對睪固酮不敏感,她的身體完全發育成了女性。
通常XY染色體代表男性,XX染色體代表女性,但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具有XY染色體的人,也會看起來像女性。這是因為三種可能的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胚胎時期,睪丸沒有正常發育。在正常的情況下,胚胎裡面的睪丸,會釋放出一種激素,來阻止子宮的發育。如果睪丸發育不全,這種激素就不會正常分泌,因此這些人可能會有子宮,外觀上也像是女性。
第二種情況是睪丸正常發育,但身體卻缺少了一種,能製造男性荷爾蒙的酵素,導致無法分泌足夠的男性荷爾蒙。在這種情況之下,外觀上可能是男性,但也有可能是女性,這取決於荷爾蒙的影響。第三種情況是,男性荷爾蒙正常分泌,但是身體裡面的細胞,對這些荷爾蒙卻沒有反應,因為細胞的受體發生了變異。所以即使體內有男性荷爾蒙,身體也無法表現出男性的特徵。這些男性荷爾蒙,還可能會轉化為女性荷爾蒙,讓得身體表現出女性的外觀。
簡單來說這三種情況都可能導致,一個擁有XY染色體的人,外表看起來完全像女性。這情況引發了國際田徑總會,在1990年召集各國的科學家,想要找到一個能公平區分,女性選手中的男性選手的方法。然而科學家們的回應卻是:人類生物學的複雜性,讓這一個目標難以達成,所以他們建議,徹底廢除性別鑑定檢測。
1996年的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成為了最後一次,進行口腔取樣的奧運會。在這次的檢測裡面,3,387名女性參賽選手中,有7位被發現帶有SRY基因,而且還患有AIS(雄激素不敏感綜合症),算一算大概是,每487位的女性選手裡面,就有1位會有AIS(雄激素不敏感綜合症)。這些數據顯示,患有AIS的女性,在奧運會上的比例,遠遠超過一般人口比例,這讓人們開始質疑,是不是睪固酮才會帶來競技優勢,或許我們的Y染色體,不是影響運動表現的主要來源。
最後1999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決定,只有在遇到質疑的時候,才會對女性運動員進行性別檢測,但還是沒有制定出明確的標準,來判定「合格女性」。
接著進入21世紀,性別平等、多元性跟包容性,成為了奧運會的重要議題。2018年的奧運委員會,發表了一份性別平等報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明確表示無條件支持女性的多樣性,在賽場上跟賽場下,都應該要平等參與。這標誌著奧運會,在性別議題上的重大轉變,希望要營造一個,更包容跟公平的競技環境。
而判斷性別的標準,也主張放在平均睪固酮激素上面,因為拿擁有XY染色體的男性,跟XX染色體的女性來對比,睪固酮激素大概差了15倍。所以用這項檢驗,來當作判斷性別的標準,好像相對於檢驗染色體的話,比較起來會相對公允。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呢?
這邊先跟大家講一個前情提要,美國水怪菲爾普斯,他擁有28枚奧運獎牌,是史上獲得最多奧運獎牌的運動員。但後來有人得到菲哥的同意,去研究他身上的基因,發現菲哥的乳酸量,只有別人的3分之1,想當然他在運動表現上,當然會優於其他沒有類似基因的人。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把基因,納入競技的考量的話,可能需要設計全新的比賽方式。例如「分級比賽」的概念,根據選手的基因特徵,還有體能指標來分組,讓基因類似的人在同一組比賽,來避免基因優勢的人,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才能確保比賽的激烈跟觀賞性。
另一個選項是「獨立項目」,就是特定基因特徵的選手,組成獨立的組別,進行專門的競賽,這樣可以讓每個群體,都能有表現自我的舞台來減少爭議。最後是「規則調整」,是根據選手的基因優勢,來調整比賽的難度,讓比賽更加均衡。追求到最後,比賽前要全基因檢測,而且等於選手要把這些,屬於他自己的基因資訊,公布在大眾的面前,可以先想想看你覺得適不適合。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每個人的生理特徵,都可以作為這個比賽的優勢項目,像是手長的人在拳擊項目上,就具有一定的優勢、黑人運動員有更多的白肌纖維,在爆發力表現上會比較好之類的,難道這些因素,也要被列入比賽考量嗎?那這樣又算不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歧視呢?
奧運委員會已經在「性別平等、多元性、和包容性」方面了努力很多年了,並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推動這些目標。我們都主張在賽場上,還有賽場下的平等參與。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性別認同是女生,你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女生,生理構造也是女生,體內的睪固酮也處於女性的範圍。但在某一天,由於發現你有XY基因,就被迫參加男子組比賽,這樣真的能稱的上平等跟包容嗎?或者是更糟糕的情況下,你會被告知不符合比賽資格,完全被排除在外。
最後的最後,如果用簡單的基因型,就解釋了所有問題,那在制度面前、在兩方陣營戰火中的運動員們,他們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會受傷、會悲傷,他們付出的汗水跟努力,也不該被簡化判斷,或是理所當然的該成為,其他人想追求的公平,或是平等之下的犧牲者。或許我們更應該要問、要思考的問題是,面對很多沒辦法輕易,被放進既定性別分類裡的,活生生的人、個體跟社會,他們又該怎麼調整,才能夠兩全其美呢?
至於為什麼我們這麼支持林郁婷呢?就像我們有提到的,她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女生,生理構造也是女生,體內的睪固酮,也被檢測過沒有超過標準,但是對手突然就拿出,不知道哪裡來的檢測報告,說她是個男生,相信基本上,要是你的話也不能接受吧?站在這個角度上,我們是可以合理懷疑,是對方怕了我們,想要用一些骯髒的手段來衝康我們,讓我們受到影響。在自己同胞在為國打拼,居然還被欺負,如果我們不站出來聲援的話,那我們自媒體就沒啥好做了。最後還是跟林郁婷說一聲,謝謝你用拳頭打敗了魔法。
好了!那今天關於奧運為什麼,不使用染色體檢測性別的故事,我們就先說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的話,歡迎幫我們按下訂閱並分享出去,如果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我們的會員,或是按下超級感謝啊!另外我們的DC群已經開放囉!歡迎大家一起進來聊天就是了。我的學習筆記,我們下次見囉,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