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一台又古老又破舊的電唱機說起...
在一個多數人生活清貧的年代,小孩子找樂子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跳房子、扮家家,甚至爬樹,越刺激越有趣。所有的道具皆是來自於身邊唾手可得的任何素材,例如石子、樹葉、橡皮筋,或是家裡不要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當寶。記得家裡的某個角落一直擺放著一個老舊的大木箱,雖然母親平時管教嚴格,自是不敢多問,但幼時的好奇心仍驅使著我偷偷研究了一番,它約有我那時身高一般高,必需踩著板凳才能將掀蓋打開,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就像個尋寶者在開啟藏寶箱的那一刻,血液都在沸騰。結果,出現在我眼簾的竟是一個唱盤,心想:「這真是大大的寶貝吔」。因為那年代不是每家都有能力購置電視機或是像這台超大型的電唱機,我不清楚它真正的名字,就隨口叫了吧!它的下面是一個很大的音箱,在唱盤的旁邊放了同系列的十張唱片,我小心翼翼的插上電源、放置唱片和唱頭,唱片果然旋轉起來,當音樂放出時,旋律生動淒美,令我震撼。這便是我與電影唱片版《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第一次接觸。(以下簡稱《梁祝》)
《梁祝》是一部永垂不朽與經典藝術的影視巨作,1963年由香港邵氏公司所製作播映,大導演李翰祥執導,女主角祝英台由樂蒂所飾演,男主角梁山伯則由凌波反串演出。樂蒂一直是我心中真正古典美人的樣子,不論氣質與美貌皆與西方的奧黛麗赫本同等地位,至今無人能取代,她在劇中不論男裝扮相時的風度翩翩或是哭墳時的撕心裂肺,都令人著迷與心痛。而凌波雖是反串,但舉手投足間,集憨呆、瀟灑與深情於一身,在當時風靡了無數少女的心。還記得凌波第一次來台時,接機者可謂萬人空巷,並列各家報紙頭版,追星場面浩大可謂空前絕後。這部電影雖是類似戲曲方式表演,但二人演技不會像傳統戲劇般僵化,透過眼神即可感受情緒的張力,生動卻不油膩,與現代的素人演繹法截然不同。
而該劇的靈魂應該就是配樂了,它改編自以越劇唱腔為基礎曲調的《梁祝協奏曲》,結合歡快、纏綿、悲慟、晴天霹靂等情緒、豐富又有韻味,隨著劇情百轉千回、跌宕起伏,可以是婉轉含蓄的《十八相送》、可以是遺憾心碎的《樓台會》、也可以是如泣如訴、撼動天地的《哭墳》,最後便是雨過天晴的《化蝶》。《梁祝》改編自民間故事,劇情簡單,無需考究邏輯,但音樂卻賦予了它更深的層次與感動。那一陣子,大多數的人至少都看過3、4遍不止,每看一次哭一次,並不誇張。
猶記那一天,第一次偷聽《梁祝》的我,竟也哭的稀哩嘩啦的。因為母親沒責罵,我也就時常的播放。可是總覺得每當音樂響起,母親的表情就很凝重,眼神中充滿哀怨,彷彿若有所思。年幼的我實在無法理解。
隨年齡的增長,也漸漸能理解母親的心情。兩岸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母親透過一些特殊管道中知道了遠在對岸的外婆去世的消息,她表面上看起來雲淡風輕,但卻不時偷偷的對著外婆的照片拭淚。母親曾說,1949年的那一天,她站在駛向臺灣的輪船甲板上,心中充滿恐慌與茫然,就像眼前一望無際的大海,沒人知道海的盡頭會是什麼?回頭遙望那片生長的土地,想要牢牢抓住有關外婆的所有回憶,卻像海風拂過,盡在指縫間流逝。
香港是東方明珠,曾是亞洲的金融中心。但很少人知道對於離鄉背景的那一代人來說,香港就像一顆明亮的星星,照亮著回鄉的路,期待有一天能在這條路上與離散的親人重聚;香港也像是一座橋,傳遞著來自故鄉的味道,不論是音樂、文化或任何芝麻小事,都能讓他們如獲至寶、老淚縱橫。想見而不得其見的路,如千重山、萬里路般的遙遠,但《梁祝》的出現,似乎縮短了他們與親人的距離。我也終於明白母親在聽《梁祝》時所表露的思親之情。多年後,母親因憂鬱症選擇自行結束生命,冥冥之中似乎也選擇了和祝英台一樣的道路。雖然不是為愛奔赴,墳上也沒有蝴蝶飛舞,或許,母親只是累了,想休息了。
世間事瞬息萬變,東方明珠不再璀璨,卻滴成了淚珠。這世界充滿著各種意識型態與對立,人與人的距離,竟只在一念之間。綜觀中華五千年歷史多是戰亂中顛沛流離,即使到現在紛亂仍舊不止。何處才是故鄉呢?蘇軾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但我卻覺得「母親在那裡,那裡便是故鄉」。
最近vocus舉辦了有關香港幻象的徵文,我又回看了一次《梁祝》,眼淚仍然不自覺的在眼眶中打轉,這次不是因為淒美的劇情,也不是因為哀傷的曲調,而是我……
想念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