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長週報 69 離焦出走展覽,室長心中的 top 1作品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離焦出走 徵件展 🙇🏻‍♀️🙇🏾🙇🏻‍♂️ 順利落幕 ,首先謝謝所有現身展場的眼睛,有你們的參與才有舉辦的意義。


本次徵件展室長心中 top 1 作品(下圖),來自李侑鋌 @ytli_2020 的〈林徑〉。

李侑鋌〈林徑〉

李侑鋌〈林徑〉

室長心裡的「離焦出走」,其實是「焦慮」的焦,不是焦點。〈林徑〉透過道路反射鏡,讓我感受到「出走、逃離的可能」,並且置身林中,少了城市隱藏的注視與觀看,亦有「就算逃離也沒有人在乎的豁達感」。

於是對我來說,這是張非常耐看的作品,如果這張沒有入選,我依然會特別提出來分享。

raw-image

希望這次「離焦出走」的主題設定,有讓大家想想「離焦」以及「出走」的目的,用多一層角度觀看攝影。

參展者合影

參展者合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40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韓筠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2024/11/18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2024/09/29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Thumbnail
2024/09/29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Thumbnail
2024/09/29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9/29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用雕塑這媒材當作一種與觀者溝通的途徑,雕塑是透過身體可以最直接表現心理視覺的方法。」 對藝術家林思瑩來說,作品反映著她的日常生活,她以遊走於現實與想像間的創作,記錄下成長過程中,那些與世界的碰撞、心靈上的變化軌跡。
Thumbnail
「我用雕塑這媒材當作一種與觀者溝通的途徑,雕塑是透過身體可以最直接表現心理視覺的方法。」 對藝術家林思瑩來說,作品反映著她的日常生活,她以遊走於現實與想像間的創作,記錄下成長過程中,那些與世界的碰撞、心靈上的變化軌跡。
Thumbnail
#樹的憂鬱 #梁莉姿 書中介紹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但其實這是給離散者以及與離散者共居的族群的作品,讀者群不限於香港與台灣,而是所有離散群體離開舊地、進入異地時,到底該如何自處。這種以香港為背景的題材常強調創傷,失去自由、幻滅、身份危機之類,但大部分作品都顧著在創傷下迫切書寫,而忘卻了創
Thumbnail
#樹的憂鬱 #梁莉姿 書中介紹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但其實這是給離散者以及與離散者共居的族群的作品,讀者群不限於香港與台灣,而是所有離散群體離開舊地、進入異地時,到底該如何自處。這種以香港為背景的題材常強調創傷,失去自由、幻滅、身份危機之類,但大部分作品都顧著在創傷下迫切書寫,而忘卻了創
Thumbnail
圖:林博裕老師特寫。 【李婉如/ 報導】曾在陶藝界獲獎無數的手捏雕塑家林博裕老師,童年居住在鄉下地方,由奶奶扶養長大,自小對於生命中的空缺,轉而從創作中得到慰藉,具體捏塑成的雕塑作品,成為踏實生活的自我療癒。 「我對人的種種並沒有太大興趣,
會花很長時間沈浸在對自然的感知裡。 野地的繁花,如同
Thumbnail
圖:林博裕老師特寫。 【李婉如/ 報導】曾在陶藝界獲獎無數的手捏雕塑家林博裕老師,童年居住在鄉下地方,由奶奶扶養長大,自小對於生命中的空缺,轉而從創作中得到慰藉,具體捏塑成的雕塑作品,成為踏實生活的自我療癒。 「我對人的種種並沒有太大興趣,
會花很長時間沈浸在對自然的感知裡。 野地的繁花,如同
Thumbnail
「被療癒」這個詞會不會有點泛濫?現代人壓力大,必須將理性思考放在第一優先,而將感性的一面埋在心底,所以當自己的感性被激發時,不知如何形容就用被「療癒了」這個詞。
Thumbnail
「被療癒」這個詞會不會有點泛濫?現代人壓力大,必須將理性思考放在第一優先,而將感性的一面埋在心底,所以當自己的感性被激發時,不知如何形容就用被「療癒了」這個詞。
Thumbnail
「被消失」的商店?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還有複眼叢林和創作者金句。
Thumbnail
「被消失」的商店?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還有複眼叢林和創作者金句。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昨天聽了一場很棒的寫生展講座 因為喜愛畫畫,所以揹著畫架去旅行 行囊裡最重的是畫家的畫架與粉彩 為了喜歡的景,可以跋山涉水 爬山爬到腿發抖都不敢坐下來歇息 因為一坐下來,就會不想動了 因為一旦休息,再站起來腿會更痠痛 為了旅途中無意間看到的景色 雖然是一般人眼裡平凡不已、甚至又髒又醜 但在畫家眼裡
Thumbnail
昨天聽了一場很棒的寫生展講座 因為喜愛畫畫,所以揹著畫架去旅行 行囊裡最重的是畫家的畫架與粉彩 為了喜歡的景,可以跋山涉水 爬山爬到腿發抖都不敢坐下來歇息 因為一坐下來,就會不想動了 因為一旦休息,再站起來腿會更痠痛 為了旅途中無意間看到的景色 雖然是一般人眼裡平凡不已、甚至又髒又醜 但在畫家眼裡
Thumbnail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當下,不如說正因為我們沒辦法留在當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用『攝影』紀錄它。就像是記憶切片,這個記憶就被固定在這裡了,我們永遠沒辦法重新獲得那一刻的感受。」
Thumbnail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當下,不如說正因為我們沒辦法留在當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用『攝影』紀錄它。就像是記憶切片,這個記憶就被固定在這裡了,我們永遠沒辦法重新獲得那一刻的感受。」
Thumbnail
這些年來,每天走在路上、坐在車裡,手機滑著,常常感覺得到文字如子彈一般穿過自己的腦袋,訊息在腦裡轟轟作響。人們在說話或書寫的時候,意念真的如實傳達給對方了嗎?
Thumbnail
這些年來,每天走在路上、坐在車裡,手機滑著,常常感覺得到文字如子彈一般穿過自己的腦袋,訊息在腦裡轟轟作響。人們在說話或書寫的時候,意念真的如實傳達給對方了嗎?
Thumbnail
初秋陽光和煦,飯後獨自前往永康街的好多咖啡,為了林予晞的攝影展《雙木林》,以及展覽限定的兩種特調飲品——冷萃咖啡「雙木林」、熱奶茶「遊目」。 來到咖啡店外,水泥圍牆低矮斑駁,木頭緣廊半邊生了青苔。時光慵懶,錯落有致的大小植栽卻綠意盎然,與《雙木林》攝影展海報上的黑白蕨葉相互輝映,十分可愛。
Thumbnail
初秋陽光和煦,飯後獨自前往永康街的好多咖啡,為了林予晞的攝影展《雙木林》,以及展覽限定的兩種特調飲品——冷萃咖啡「雙木林」、熱奶茶「遊目」。 來到咖啡店外,水泥圍牆低矮斑駁,木頭緣廊半邊生了青苔。時光慵懶,錯落有致的大小植栽卻綠意盎然,與《雙木林》攝影展海報上的黑白蕨葉相互輝映,十分可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