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樹的憂鬱:一直走吧,入提一盞燈,有燈自有人,有人就有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樹的憂鬱 #梁莉姿
書中介紹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但其實這是給離散者以及與離散者共居的族群的作品,讀者群不限於香港與台灣,而是所有離散群體離開舊地、進入異地時,到底該如何自處。這種以香港為背景的題材常強調創傷,失去自由、幻滅、身份危機之類,但大部分作品都顧著在創傷下迫切書寫,而忘卻了創作的藝術性、未能了解到「怎樣翻譯我們的語言,才能抵達遠方?」

樹的憂鬱|梁莉姿

樹的憂鬱|梁莉姿

「這一代的憂鬱,是樹的憂鬱;上一代的憂鬱,是鹿的憂鬱。一隻動物上路,四蹄一躍,光溜溜,幾近無法回頭,無太多行裝,因而遷居至此,忍痛割捨。」

留守與離開,除了是現實層面金錢與能力的考量外,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掙扎與理智的角力。很多人認為事態未到非走不可的需要、切斷多年來在香港建立生長的根代價過於昂貴。人們對現在的城市抱有過去的記憶和過去的情感,人活在現在的城市但根卻停在過去。人們眷戀著過去所累積的,而對眼前的種種逼害視而不見。

「如今他們卻被養得猶豫而奢侈,如一棵棵埋根極深的樹,枝間交錯,害羞,被動,遲滯。直至森林大火,不得不把根與枝幹拔削,裁成移行工具,許多包袱、負擔與傷感,無從抉擇。」

/紮根也好 旅居也好 也許你 還未知道答案/

「飛機啟航,一切越來越小越來愈小。你凝睇窗外原本平視的周遭開始後退、模糊、變形。雙腳離地,窗外的板塊變得越來越細,香港縮消成一片被撒上螢光粉的拼圖塊。」

機場大廳裡滿滿的降落與起飛、充斥著重逢與離別。有一群被離散的人,他們除了分離別無他法。曾經我與友人對話,他曾說過如果他要離開,他會把這最後一次俯瞰香港的畫面牢牢記下,因為這會是最後一次凝視長久以來的棲息地。然而,還未來得及整理離別的傷感便要回歸現實應對移民的焦慮。

對於離散者,堅守自身文化而圍爐抑或是融入當地而丟失部分自己的選擇總是感到困惑。離開原本棲息的大城市,離開一切熟悉的事物,抵達未知。出走並非是為了要抵達,而是逃離。手握著不能回頭的單程機票,孤注一擲的流浪。那些從前累積了許久的記憶在這城市不再是集體回憶,在這座城市並沒有任何記憶。在陌生的異鄉大家都迫切的拼命想要抓緊甚麼,千絲萬縷互相交迭,到最後卻在兩者間徘徊剩下破碎不堪的自己。

在四下無人的街道、我曾經迷失在這未曾知曉的國度裡,面對著荒蕪的雪窖冰天。但我知道我必須往前走,不能回頭。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落地生根,不斷地灌溉著自己、走在自己的路上,「發芽、植根、開花與否。我一概不知,但做下去,總是該當的。」坦白說,也許我們每個人對於目的地都還未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我們都在這條路上被時間推著走。

一直走吧,入提一盞燈,有燈自有人,有人就有光。

‧̍̊˙· 𓆝.° 。˚𓆛˚。 °.𓆞 ·˙‧̍̊

𖤘 書籍資訊

書名:樹的憂鬱

作者: 梁莉姿 出版社:木馬文化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MediumMatters:@aaaaalva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2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2024/12/23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2024/12/23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2024/08/15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2024/08/15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2024/02/13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2/13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香港作家梁莉姿以《樹的憂鬱》獲得金鼎獎,本文分享她的創作過程與感受,探索作為移民的心境。從讀者的感受出發,分析梁莉姿如何將青澀與不確定性的情感融入文字中,並以幽默與尖銳的方式反映兩地的社會觀察。文章同時討論了樹的象徵意義,代表著紮根與成長的過程,讓人思考在異鄉的生活與對故鄉的眷戀。
Thumbnail
香港作家梁莉姿以《樹的憂鬱》獲得金鼎獎,本文分享她的創作過程與感受,探索作為移民的心境。從讀者的感受出發,分析梁莉姿如何將青澀與不確定性的情感融入文字中,並以幽默與尖銳的方式反映兩地的社會觀察。文章同時討論了樹的象徵意義,代表著紮根與成長的過程,讓人思考在異鄉的生活與對故鄉的眷戀。
Thumbnail
#樹的憂鬱 #梁莉姿 書中介紹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但其實這是給離散者以及與離散者共居的族群的作品,讀者群不限於香港與台灣,而是所有離散群體離開舊地、進入異地時,到底該如何自處。這種以香港為背景的題材常強調創傷,失去自由、幻滅、身份危機之類,但大部分作品都顧著在創傷下迫切書寫,而忘卻了創
Thumbnail
#樹的憂鬱 #梁莉姿 書中介紹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但其實這是給離散者以及與離散者共居的族群的作品,讀者群不限於香港與台灣,而是所有離散群體離開舊地、進入異地時,到底該如何自處。這種以香港為背景的題材常強調創傷,失去自由、幻滅、身份危機之類,但大部分作品都顧著在創傷下迫切書寫,而忘卻了創
Thumbnail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作者: 金其琪 繪者: EDO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9/21 語言:繁體中文 那海流般的封面,引領著我拿取翻閱。 在人類學及民族學訓練的記者金其琪娓娓道來的訪問及對話中, 開啟了從花蓮、蘭嶼、艋舺、南方澳到香港、北京、肯亞的一趟人類學的訪談旅程。
Thumbnail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作者: 金其琪 繪者: EDO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9/21 語言:繁體中文 那海流般的封面,引領著我拿取翻閱。 在人類學及民族學訓練的記者金其琪娓娓道來的訪問及對話中, 開啟了從花蓮、蘭嶼、艋舺、南方澳到香港、北京、肯亞的一趟人類學的訪談旅程。
Thumbnail
楊明《一個人在島上》以冷靜的文字梳理城市寂寞的眾生,原本隱而未顯的糾結,於是在島上一一顯影。雖然島上不只一人,但這十二篇的主角,卻形單影隻,出沒於寂寞的原鄉,在城市嘈嚷的喧囂之外,錯過情人,錯過工作,錯失被社會認可的機會,更多時候,她們錯過自己。
Thumbnail
楊明《一個人在島上》以冷靜的文字梳理城市寂寞的眾生,原本隱而未顯的糾結,於是在島上一一顯影。雖然島上不只一人,但這十二篇的主角,卻形單影隻,出沒於寂寞的原鄉,在城市嘈嚷的喧囂之外,錯過情人,錯過工作,錯失被社會認可的機會,更多時候,她們錯過自己。
Thumbnail
因為我們沒有力氣抵抗,沒有能力反抗,我們只能脫逃,但我們卻沒有脫逃的本錢。生活已經將人剔骨食肉,吞噬殆盡。
Thumbnail
因為我們沒有力氣抵抗,沒有能力反抗,我們只能脫逃,但我們卻沒有脫逃的本錢。生活已經將人剔骨食肉,吞噬殆盡。
Thumbnail
讀韓麗珠《半蝕》,心中浮現一片密林,痛苦與平靜並生。今日香港,H城,天空中散布著各種死亡碎片,飄蕩如遊魂,最終落地,成林,包覆整座城市,也有些會以空缺的形式繼續存在著。近年來港人思考城市命運,韓麗珠書寫「當下」,從她眼中看出去的一塊香港碎片,紀錄此時,此身,此城
Thumbnail
讀韓麗珠《半蝕》,心中浮現一片密林,痛苦與平靜並生。今日香港,H城,天空中散布著各種死亡碎片,飄蕩如遊魂,最終落地,成林,包覆整座城市,也有些會以空缺的形式繼續存在著。近年來港人思考城市命運,韓麗珠書寫「當下」,從她眼中看出去的一塊香港碎片,紀錄此時,此身,此城
Thumbnail
  文學在崩壞世代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大概是個問出口就已猜想到答案的問題,回答若非過分羞赧自卑,便是有之乎也者的華麗膨脹感。
Thumbnail
  文學在崩壞世代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大概是個問出口就已猜想到答案的問題,回答若非過分羞赧自卑,便是有之乎也者的華麗膨脹感。
Thumbnail
    《秋鯨擱淺》原以舞台劇的形式,在香港登場。作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將劇本改編為小說,再次泅泳進讀者的心裡。     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在2017年,主角蘇月秋是從中國來的新移民學生,適應不了香港的生活,自覺是「異鄉人」;另一主角游敏兒是蘇月秋的老師,雖在香港成長,在政治氛圍及社會現况,
Thumbnail
    《秋鯨擱淺》原以舞台劇的形式,在香港登場。作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將劇本改編為小說,再次泅泳進讀者的心裡。     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在2017年,主角蘇月秋是從中國來的新移民學生,適應不了香港的生活,自覺是「異鄉人」;另一主角游敏兒是蘇月秋的老師,雖在香港成長,在政治氛圍及社會現况,
Thumbnail
雖然用這本書開了個題,但我並不想細講這本書的內容。只能說如有人要了解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的糾葛,這本會是很好的參考。黃錦樹要說的絕不只是馬華文學的定位問題,因為那也是作為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問題。那種無可厚非的“馬”,以及撇不清的“華”,越想弄明白就越里外不是人。
Thumbnail
雖然用這本書開了個題,但我並不想細講這本書的內容。只能說如有人要了解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的糾葛,這本會是很好的參考。黃錦樹要說的絕不只是馬華文學的定位問題,因為那也是作為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問題。那種無可厚非的“馬”,以及撇不清的“華”,越想弄明白就越里外不是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