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曾慶強/張徐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夾縫中行走

策展人:張芳葳

台北美術館的策展理念是以「行走」為起式,以「夾縫」隱喻當代舉步維艱的生存狀態。

我的所觀所感

在閱讀手冊之前,我在觀展過程中不斷尋找夾縫。例如,我在Lucio Fontana的作品「Concetto Spaziale 空間概念」中,看到的是兩道縫隙,卻沒有特別想到「劃痕」也可以是一種動態的「行走」。

印象最深刻的夾縫

展廳一隅,展示了一些書籍,邀請民眾一同參與。我觀察許久,才恍然這區就是「讓大家拿起眼前的書,找到書頁中因為裝訂而『被消失』的圖文」。

常見的消失物有:大樹的樹幹,圖鑑中動物身體的某一截。其中,最無辜的應該是「旅遊書中的商店」吧!店家的位置、影像、甚至營業資訊,在過去多年來,尤其是網路不發達的年代,就這樣默默存在於「夾縫中」。


劉瀚之的作品

整場展覽令我最有感的是劉瀚之的創作,站在他的作品面前,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無力、晦暗和沉默,比起靜音,更像是耳鳴。

未知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你我素昧平生,卻在此刻相聚(等待同一件事。)
不知該不該介紹我的名。(還是我的罪。)

兩幅畫,配上文字,旁邊還有實體化的枷鎖。卻沒有任何作者名字或作品介紹,我想,這樣的插曲許是真正的夾縫中展覽。

過線一刻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觀賞心得

第一幅畫作,劉瀚之將終點線平鋪在床上,是到頭來終於取得終點線卻臥床不起,是索性將起床視為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還是無論躺平還是起身都能成為心目中的冠軍?

2021年,疫情肆虐,我緬懷著曾經的一份擁有,在社群網站寫道:

我不曾為自己慶祝
總覺得慶祝是跨過終點線的事

總覺得要犧牲更多的休息
去追逐生理上學識上甚至心理素質上的完美

殊不知再也沒機會為那時的戰績感到快樂
而是一再的看到那個,讓機會從手裡溜走的自己

希望我當時的同學們都可以走到終點線
謝謝所有讓我心無旁騖地決一死戰的家人朋友。
我知道自己盡力了,而且不後悔。路,沒有白走。

閱讀第二幅畫中的文字。我未曾想過路上的路上的一棵樹、一道閘門,可以是終點線。我持續奔跑、拼命、努力,追逐著一直被「自己」拉的更遠的白線。

然而,這樣的我,會不會跑到第三幅畫,發現一無所有時,是苦盡甘來嗎?


曾慶強個展:痛苦與歡愉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Somewhere Nowhere

行李轉盤、膠帶、氣泡布、複合媒材(曾慶強,2022)

這是令我感受異常深刻,卻又說不出所以然的作品。看到名稱前,我所體會的是:綑綁、囚徒、輪迴和牢籠。


張徐展個展:複眼叢林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閃閃發光的玻璃,被綠色的蟲子蒐集。
一片片的折射,成了叢林中最美的幻影。

張徐展由「民間故事」著手,透過不同材質、音效、動畫,帶領觀眾以複眼的視角,探討祭祀、種族、世界與在地的融合。

其中,動畫短片《熱帶複眼》為金馬獎入圍作品:鼠鹿為渡河智取兇猛鱷魚,過程中鼠鹿形象不時幻化,轉喻為一面反射身分的鏡子。觀眾從蒼蠅的複眼視角,探索台灣在地文化與世界的寓意經驗連結。

11/19更新:《熱帶複眼》獲第59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


與創作者分享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生活看人生|在夾縫中行走(台北美術館/劉瀚之/張徐展)/照片提供:陳穩

這兩張文字,值得思考,歡迎創作者、讀者一同感受與討論。



推薦閱讀


專題推薦:陳穩看人生盡情書寫我只是想要愛在身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153會員
192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2024/12/07
你才是自己的專家!以手帳、牌卡為媒介,成為自我教練;以活動為契機,與女人迷講者相遇!營運總監郭芙志 Merci、共同創辦人張瑋軒 Shuan、陳怡蓁 Tanya 一同帶領的「島島啊來,沓沓仔愛——生命漫流半日工作坊」引導大家回顧2024、打造 2025,聊生命階段如何悠悠漫流?之陳穩文字紀錄思考
Thumbnail
2024/12/07
你才是自己的專家!以手帳、牌卡為媒介,成為自我教練;以活動為契機,與女人迷講者相遇!營運總監郭芙志 Merci、共同創辦人張瑋軒 Shuan、陳怡蓁 Tanya 一同帶領的「島島啊來,沓沓仔愛——生命漫流半日工作坊」引導大家回顧2024、打造 2025,聊生命階段如何悠悠漫流?之陳穩文字紀錄思考
Thumbnail
2024/11/26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1/26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2024/06/14
雙琴俠2024世界巡迴音樂會: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組合雙琴俠,來台巡演!僅此一晚,加入Brett、Eddy 和Sophie,體驗一場充滿他們獨特音樂才華與機智幽默的難忘音樂會!音樂語言、天賦、努力與愛~音樂會看人生。
Thumbnail
2024/06/14
雙琴俠2024世界巡迴音樂會: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組合雙琴俠,來台巡演!僅此一晚,加入Brett、Eddy 和Sophie,體驗一場充滿他們獨特音樂才華與機智幽默的難忘音樂會!音樂語言、天賦、努力與愛~音樂會看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黃俊嘉老師的作品。我佇足良久,看不出是什麼字詞,只看到一個愛心。
Thumbnail
黃俊嘉老師的作品。我佇足良久,看不出是什麼字詞,只看到一個愛心。
Thumbnail
「被消失」的商店?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還有複眼叢林和創作者金句。
Thumbnail
「被消失」的商店?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還有複眼叢林和創作者金句。
Thumbnail
再高聳的建築終會隨著時間而垮下,但曾被層層牆壁所隔絕的密切關係呢,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孤獨、衰老、假訊息、傳染病、全球性的災難等等的這些,為什麼又能直接穿透牆壁,產生影響呢?
Thumbnail
再高聳的建築終會隨著時間而垮下,但曾被層層牆壁所隔絕的密切關係呢,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孤獨、衰老、假訊息、傳染病、全球性的災難等等的這些,為什麼又能直接穿透牆壁,產生影響呢?
Thumbnail
「我經常醒在陽光薄澈,市聲隱約的時刻。這樣的清晨我總有置身時間之外的錯覺,就像將要動筆寫作的瞬間。或許這也是時間的本質。它是延續不斷的,但也是可以被打斷的。它開放給時間的步行者,在其中鑿開一個又一個的站立點。」──張惠菁
Thumbnail
「我經常醒在陽光薄澈,市聲隱約的時刻。這樣的清晨我總有置身時間之外的錯覺,就像將要動筆寫作的瞬間。或許這也是時間的本質。它是延續不斷的,但也是可以被打斷的。它開放給時間的步行者,在其中鑿開一個又一個的站立點。」──張惠菁
Thumbnail
飛機起飛了兩個多鐘頭,心裏始終不踏實,覺得好像遺忘了甚麼,看見有乘客拿出一卷長長的東西,才想起為紐約朋友裱好的畫,竟然留在了台北。 便再也無法安穩,躺在椅子上,思前想後地怨自己粗心,為甚麼臨行連臥室也沒多看一眼,好大一卷畫放在床上啊!想著想著,竟有一種叫飛機回頭的衝動,渾身冒出汗來,思緒是更亂了。
Thumbnail
飛機起飛了兩個多鐘頭,心裏始終不踏實,覺得好像遺忘了甚麼,看見有乘客拿出一卷長長的東西,才想起為紐約朋友裱好的畫,竟然留在了台北。 便再也無法安穩,躺在椅子上,思前想後地怨自己粗心,為甚麼臨行連臥室也沒多看一眼,好大一卷畫放在床上啊!想著想著,竟有一種叫飛機回頭的衝動,渾身冒出汗來,思緒是更亂了。
Thumbnail
人會選擇出發,一定是為了尋找什麼。不定的未來也好、特地去療傷找回平靜也好,「旅人之所以浪擲生命,也是為了嚮往一個答案。」胡晴舫說。 《希望你也在這裡》書名好似輕輕懇求,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憊困頓,歡樂驚喜中,有那位樹洞存在
Thumbnail
人會選擇出發,一定是為了尋找什麼。不定的未來也好、特地去療傷找回平靜也好,「旅人之所以浪擲生命,也是為了嚮往一個答案。」胡晴舫說。 《希望你也在這裡》書名好似輕輕懇求,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憊困頓,歡樂驚喜中,有那位樹洞存在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場 推薦大家這是我表妹王湘靈的視覺藝術作品快要降落的時候,突然間我看懂了作品的意義,以前總覺得藝術家長大後很神秘,因為她喜歡穿黑色,沒想到這次展覽文宣照片也是穿黑色的衣服,而我以前也有教到一個幼兒男生,彩色筆每次拿的顏色都是黑色,他媽媽說小孩氣質比較安靜斯文,而我覺得比較喜歡黑色的人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場 推薦大家這是我表妹王湘靈的視覺藝術作品快要降落的時候,突然間我看懂了作品的意義,以前總覺得藝術家長大後很神秘,因為她喜歡穿黑色,沒想到這次展覽文宣照片也是穿黑色的衣服,而我以前也有教到一個幼兒男生,彩色筆每次拿的顏色都是黑色,他媽媽說小孩氣質比較安靜斯文,而我覺得比較喜歡黑色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