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之道》癒己娛人

大福同學-avatar-img
發佈於大福同學影視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聽說《鬼才之道》台灣票房不如預期,可能跟期望有關——主打《返校》導演徐漢強及女主角王淨攜手再合作,就算不像前作那種觸碰「禁忌」的嚴肅商業類型作品,也不會想到竟然是浮誇胡鬧的「鬼扯」喜劇…

意外!《鬼才之道》雖然主要角色們幾乎「鬼」,但不陰森恐怖(略帶驚嚇效果),把鬼世界描述得與人間一樣,追求「嚇人」業績,要成功嚇倒人類才能繼續存在,加上植入大量台灣都市傳說,以及8、90年代(六、七年級生?)才看得懂的梗,概念新穎但笑梗老派,對不準目標觀眾群的需要,難怪票房搞成這樣。

個人倒是蠻喜歡這部片子,剛好它的梗都有打中我(果然我已經老了),笑點以外的訊息個人也很受落,簡而言之就是對到了電波!《鬼才之道》是一部很吃電波的喜鬧劇,所以這篇不是推薦心得,而是共鳴感觀察報告,把打中自己的點記錄下來,看看大家是否也這樣的共鳴?

另類《年少日記》?

根據電影的設定,要死得轟烈才可以成為厲鬼,那麼死得平淡的普通鬼又怎樣在這個世界生存呢?主角群當中各有死因,但同學(王淨)死得毫不轟烈,甚至平平無奇,只是細心再看,原因很荒涼!表面上是死於地震意外的同學,為什麼成為鬼之後,仍然是那麼懦弱怕事呢?通過梳理她生前和家人相處的前因後果,可以看得出她的性格成因,以及死因 — — 原來同事也是死於父母的期望和壓力。

同學(王淨)無論做人做鬼也是懦弱怕事,原來跟父母期望有關?

同學(王淨)無論做人做鬼也是懦弱怕事,原來跟父母期望有關?

從小姐姐的成績比她好,拿了很多獎座,她自己則一事無成,人生唯一的一張獎狀「努力獎」,也是爸爸模仿主辦單位,漏夜弄出來給她的,還鼓勵她說她以後的人生能夠拿到更多的獎狀。可惜事與願違,同學定下的目標清單,沒有一項可以完成,到最後連當個好女兒這項還是做不到⋯地震期間,砸死她的書櫃上安放的,全部都是她姐姐贏到的獎座,而最下層就是爸爸造給她的努力獎!

將家人的壓力用如此具體的畫面呈現出來,其實很有壓迫感,而且立即想到香港的《年少日記》!當然深沉的嚴肅正劇,與以喜鬧劇包裝的《鬼才之道》風格完全相反,甚至被姐姐比下去的同學,根本不是自殺而死!做人做鬼都缺乏自信的她,需要的不是看似溫柔對待,實質期待滿瀉的父母,而是再努力鞭策,到最後會跟她說「你是世界上第二棒的鬼」、的鬼同伴,給她更強大的心靈支援,令同學到最後能夠隔空跟小姪女說「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特別的人,沒關係的。」

二次元成就的鬼世界

同學的死亡心結只佔故事的一部分,《鬼才之道》的鬼世界架構宏大又眼熟,似乎借鑑了不少經典作品,例如:厲鬼要嚇活人獲取陽間的超渡和祭品,跑業績衝KPI的狀況就像《怪獸公司》(台譯《怪獸電力公司》);鬼魂被陽間人士遺忘的話就會魂飛魄散,就像《玩轉極樂園》(台譯《可可夜總會》);就連「反派」潔西卡(姚以緹)的紅色舞衣,靈感來源亦是《藍色恐懼》的偶像未麻!

潔西卡(姚以緹)的紅色舞衣令看過《藍色恐懼》的人會心微笑,但電影裡並沒有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令彩蛋變成腦補。

潔西卡(姚以緹)的紅色舞衣令看過《藍色恐懼》的人會心微笑,但電影裡並沒有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令彩蛋變成腦補。

留意到要「致敬」的幾乎都是動畫作品,原來導演徐漢強從小就喜歡打遊戲、看電影、畫漫畫,長大後人生還是在這幾項興趣中打轉,考上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後,拍攝的作品題材幾乎跟網路及遊戲有關,就連成名作《返校》亦是改編自同名電腦遊戲!長期浸泡於二次元世界的徐導,在這次可能是他暫別影壇的作品「豁出去」,把喜歡的元素通通放進去,甚至有更多「彩蛋」需要戲外解釋或腦補(就像潔西卡會穿紅色舞衣,是因為她生前是不得志的偶像?電影裡頭完全沒有提及),對一般觀眾來說就不太友善。

票房從來是玄學,再機關算盡也總有遺漏錯過(當然對商人來說,「計錯數」問題很大條),但既然導演選擇了這種呈現模式,就讓《鬼才之道》以「電波系」的姿態尋找屬於它的觀眾客群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同學的沙龍
72會員
189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大福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4
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無差別殺人為背景,描述加害者、被害人家屬的心理狀態,涉獵的範圍還包括媒體間接殺人、精神病患者康復問題等等,議題龐大卻沒有失焦,每部份都有條不紊地既牽動觀眾的心,又留有思考空間,的確是近年「不可不看」的台劇。
Thumbnail
2023/06/04
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無差別殺人為背景,描述加害者、被害人家屬的心理狀態,涉獵的範圍還包括媒體間接殺人、精神病患者康復問題等等,議題龐大卻沒有失焦,每部份都有條不紊地既牽動觀眾的心,又留有思考空間,的確是近年「不可不看」的台劇。
Thumbnail
2023/05/29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明明將LGBT、傳統習俗(冥婚)、警匪無間道等元素共冶一爐,胡鬧到盡頭竟然「親情」後座力最大?「同志鬼魂」各種心願未了,最後能夠讓他成功投胎,竟然是排解長輩的「喪親之痛」,簡直「不敢相信!」
Thumbnail
2023/05/29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明明將LGBT、傳統習俗(冥婚)、警匪無間道等元素共冶一爐,胡鬧到盡頭竟然「親情」後座力最大?「同志鬼魂」各種心願未了,最後能夠讓他成功投胎,竟然是排解長輩的「喪親之痛」,簡直「不敢相信!」
Thumbnail
2021/03/15
也許只是巧合,但作為去年台灣同期上映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與《怪胎》意外有對照意味——同樣是超現實設定,外界眼中都不太正常的男女主角,兩怪相遇的愛情,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呢?相對於最後殘酷又現實的《怪胎》,《消失的情人節》卻是在奇幻包裝之下,講述寂寞中女與戇直宅男錯過與重遇彼此的純愛童話。
Thumbnail
2021/03/15
也許只是巧合,但作為去年台灣同期上映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與《怪胎》意外有對照意味——同樣是超現實設定,外界眼中都不太正常的男女主角,兩怪相遇的愛情,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呢?相對於最後殘酷又現實的《怪胎》,《消失的情人節》卻是在奇幻包裝之下,講述寂寞中女與戇直宅男錯過與重遇彼此的純愛童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涉及《鬼才之道》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已經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能夠理解,在《鬼才之道》詼諧、笑鬧的霓虹招牌底下,還暗藏著華人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的陰影。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這是《返校》電影版、影集版都有的主題;但實際上,或許我們還可以更深入一步,從編劇乃賴的第一本科幻長篇小說講起。
Thumbnail
(本文涉及《鬼才之道》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已經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能夠理解,在《鬼才之道》詼諧、笑鬧的霓虹招牌底下,還暗藏著華人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的陰影。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這是《返校》電影版、影集版都有的主題;但實際上,或許我們還可以更深入一步,從編劇乃賴的第一本科幻長篇小說講起。
Thumbnail
汲取《黑祭司們》與《娑婆訶》的經驗,提煉前者角色塑造與後者氣氛營造的優勢,張宰賢導演於今年(2024)推出的破墓毫無疑問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有人認為它的票房來源於它「抗日驅魔爽片」的性質,但我認為它有辦法「出圈」到海外,香港和越南票房至今(2024年8月)都已累計超過一百萬美元,連非韓國人如我也能
Thumbnail
汲取《黑祭司們》與《娑婆訶》的經驗,提煉前者角色塑造與後者氣氛營造的優勢,張宰賢導演於今年(2024)推出的破墓毫無疑問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有人認為它的票房來源於它「抗日驅魔爽片」的性質,但我認為它有辦法「出圈」到海外,香港和越南票房至今(2024年8月)都已累計超過一百萬美元,連非韓國人如我也能
Thumbnail
號稱鬼比人多的鬼才之道,雖然外表包裝看似是恐怖片,但實際上卻一點也不恐怖,甚至還非常搞笑,它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靈界世界觀,創意滿滿,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金鬼獎,簡直是笑翻我,內容對話更是妙語如珠,笑聲連連,笑點很新也非常有梗,很多都是台灣人才懂的笑點,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趣的原創電影
Thumbnail
號稱鬼比人多的鬼才之道,雖然外表包裝看似是恐怖片,但實際上卻一點也不恐怖,甚至還非常搞笑,它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靈界世界觀,創意滿滿,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金鬼獎,簡直是笑翻我,內容對話更是妙語如珠,笑聲連連,笑點很新也非常有梗,很多都是台灣人才懂的笑點,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趣的原創電影
Thumbnail
最近有一部非常精采的國片「鬼才之道」上映。上個月看了特映會,對這部兼具恐怖、爆笑又感人的電影大為驚豔,覺得是今年度至今看過最好看的國片。 影片用了前些年好萊塢動畫「怪獸電力公司」裡,鬼要想辦法嚇人才有業績的設定,也有感人的「可可夜總會」動畫裡,被記住才能存在的主軸,看著劇中的鬼要想辦法衝業績,拚點
Thumbnail
最近有一部非常精采的國片「鬼才之道」上映。上個月看了特映會,對這部兼具恐怖、爆笑又感人的電影大為驚豔,覺得是今年度至今看過最好看的國片。 影片用了前些年好萊塢動畫「怪獸電力公司」裡,鬼要想辦法嚇人才有業績的設定,也有感人的「可可夜總會」動畫裡,被記住才能存在的主軸,看著劇中的鬼要想辦法衝業績,拚點
Thumbnail
今天(8月6日),我已經在戲院看過3次鬼才之道,有2次都是買票進場,分別是北影的中山堂世界首映,跟今天的首映特別場,還有1次中間是自己去登記的社畜特映。每1次我都帶著不同的感受回家,但有一點不變得就是,看的過程我都非常的開心,看完都非常的滿足。 第1次跟著600位影迷一起驚喜的開箱這部優秀
Thumbnail
今天(8月6日),我已經在戲院看過3次鬼才之道,有2次都是買票進場,分別是北影的中山堂世界首映,跟今天的首映特別場,還有1次中間是自己去登記的社畜特映。每1次我都帶著不同的感受回家,但有一點不變得就是,看的過程我都非常的開心,看完都非常的滿足。 第1次跟著600位影迷一起驚喜的開箱這部優秀
Thumbnail
鬼月即將到來,隨著試片累積的大量好口碑,堪稱台灣年度電影最具話題之作《鬼才之道》也非常應景的要在8月7日上映了!這部集合驚嚇、搞笑、感人等多重劇情元素的鬼片,其實真正談的不是鬼,而是人。不只因為鬼是人變的這麼簡單的連結,而是導演徐漢強和共同編劇蔡坤霖從鬼的身上看到這個時代眾人的困境,無論在哪個世界,
Thumbnail
鬼月即將到來,隨著試片累積的大量好口碑,堪稱台灣年度電影最具話題之作《鬼才之道》也非常應景的要在8月7日上映了!這部集合驚嚇、搞笑、感人等多重劇情元素的鬼片,其實真正談的不是鬼,而是人。不只因為鬼是人變的這麼簡單的連結,而是導演徐漢強和共同編劇蔡坤霖從鬼的身上看到這個時代眾人的困境,無論在哪個世界,
Thumbnail
這部電影滿夯的,在韓國討論度非常之高! 預告片第一天就破百萬人觀看了。 電影前面氣氛營造得非常不錯! 女主角他的神態都非常讓嵐嵐緊張了起來。 秉持著要有「反轉」的理念,前面也是一段非常開心快樂的互打互鬧情節。 一群熱血高中生就這樣開了一輛車出門玩了。 劇情直接強制開啟 然後......
Thumbnail
這部電影滿夯的,在韓國討論度非常之高! 預告片第一天就破百萬人觀看了。 電影前面氣氛營造得非常不錯! 女主角他的神態都非常讓嵐嵐緊張了起來。 秉持著要有「反轉」的理念,前面也是一段非常開心快樂的互打互鬧情節。 一群熱血高中生就這樣開了一輛車出門玩了。 劇情直接強制開啟 然後......
Thumbnail
-一個追求極緻好畫面、好音響、好座位的電影經驗者- 感謝許光漢為國片帶來另一片光明… 新世代的破億男神,目前已有二部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想見你》,希望接下來的這部新作品能朝向第三部破億電影… -觀影戲院- ★★★★★ 台北西門町這個從國小的國賓戲院,看到大學時的國賓巨幕
Thumbnail
-一個追求極緻好畫面、好音響、好座位的電影經驗者- 感謝許光漢為國片帶來另一片光明… 新世代的破億男神,目前已有二部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想見你》,希望接下來的這部新作品能朝向第三部破億電影… -觀影戲院- ★★★★★ 台北西門町這個從國小的國賓戲院,看到大學時的國賓巨幕
Thumbnail
這部片在中國大紅,各種分析解說已經很豐富,經過幾日沈殿,還是想就人性、佛教、道教(民間信仰)、邪(新宗教覺醒)這四個角度來談談。
Thumbnail
這部片在中國大紅,各種分析解說已經很豐富,經過幾日沈殿,還是想就人性、佛教、道教(民間信仰)、邪(新宗教覺醒)這四個角度來談談。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