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天,我出發前往蒙古國,進行為期二十日的旅程。除了滿足多年以來,對異國的游牧想像,也想探知這個實質上已獨立超過一世紀的國度,是如何在一次次的鄰國夾擊下,堅持自己的主體,並多次建國、公投,成為今日的蒙古國。又是如何在全球化、現代化的過程中,持續追尋蒙古共同體的故事與認同?
回溯兩千年的時間尺度,匈奴、柔然、鮮卑、回紇、突厥、契丹…等人群所建立的政權,先後在蒙古這片土地出現,這片冬天極寒,夏天乾燥的內陸草原,如何孕育出這些強大的人群,讓他們從游牧部落,發展成部落聯盟,最終成為大型汗國、帝國,深深影響亞洲與歐洲的歷史進程?
在經歷數百年藏傳佛教的政教合一制度,滿清兩百年來的逐步統治,數十年的蘇俄及共產制度的影響。蒙古作為一個當代國家,他們的傳統、國族、歷史與認同是如何展現的?「成吉思汗」又是什麼樣的存在?
觀光客們如我,藉草原大帝國的歷史濾鏡,慕名而來,體驗騎乘、游牧生活的氛圍,在首都觀看大型熱鬧的「那達慕運動會」開幕儀式。在一至數週不等的旅遊行程之間,這個北亞內陸國家,如何訴說並展現自己的故事?
這些疑問或許永遠沒有正確解答,但我帶著這些問號,期盼在這短期旅程中,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線索。